第29章 撤离淞沪战场
文刀三石7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112师取得的胜利,自然是引起了新四军内部和陕北的重视。 一时间,叶希夷也是对这位还没来得及会面的参谋长充满了好奇。 而在陕北,收到这个消息的先生,更是高兴的连连赋诗数首(让ai写了几首诗,觉得还不错,放在文章最后的作者说里了,大家可以鉴赏一二)。 一时间,张浩的大名,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了。 全歼日军第22旅团的辉煌战绩,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淞沪战场上空的阴霾,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然而,作为这一场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张浩在短暂的喜悦和放松后,很快便重新绷紧了神经。 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 112师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自身在这一场战斗之中,也是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 经过初步统计,在围歼第22旅团的最后总攻及其外围阻击战斗中,112师及配合作战的守备三团,总计伤亡接近五千人,其中阵亡和因伤重不治者就超过两千。 许多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兵、骨干,都永远的长眠在了这片江南水乡之中。 看着各部队报送上来的伤亡名单,张浩沉默了许久。 而指挥部里原本欢庆的气氛也是随之凝重起来。 这些名字,可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字,那每一个数字,都是曾经的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他们一手带出来的兄弟、同志。 李润覃也是声音沉重的说道:“我们必须尽快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员了。” 参谋长苏多珍也是说道:“是啊,师长,进入淞沪战场前,咱们师总员额为人,而如今,光是阵亡和重伤不治的人数,便有约3800人,再算上其他的一些已经转送回根据地的轻重伤员,咱们现有的兵力,已经不到一万人了。”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也是点头说道:“技术兵种部队的情况都还好,人员损失不算大,但步兵单位基本上损失都在四成左右,必须要尽快补充兵员才行了。” 张浩听到这里,目光看向后勤部长张毅。 张毅明白张浩的意思,当即开口道:“国府那边前天送来了25万发弹药和600发82毫米迫击炮弹,除此之外,就是大约足够部队吃最多十天的粮食,其他都没有了。” 听到这里,在场的几个人都是气笑了。 他们部队用的都是7.92毫米尖头弹,目前除了国军德械师装备的中正式步枪用这种弹药之外,其他部队并不用,所以,他们也没办法补充弹药。 虽然后方这些时日又送了一些弹药过来,但这么打下去,迟早要弹尽粮绝。 张浩叹息一声,开口道:“部队的情况我都知道,但花生米和第三战区,恐怕不会给我们太多安静休整的时间啊。” 随后,112师分别给新四军军部、国府和陕北发了电报,表明了要到二线进行休整的事情。 正如张浩所料,巨大的胜利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更复杂的局面。 第三战区司令部在确认战果后,发来了措辞热烈的嘉奖电,并宣布授予112师“铁血112师”荣誉称号,其中张浩这个师长,更是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其他的一众人员,也都被授予了不同的勋章。 然而,在实质性的补充上,却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在承诺的弹药、粮秣补给等方面,更是迟迟未能足额到位,而对于112师请求后调休整的请示,也是含糊其辞。 第三战区那边只是强调淞沪战事正处于关键时刻,希望112师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坚守现有的防线,甚至暗示希望112师能向日军其他方向发起新的攻势。 参谋长苏多珍愤懑地将战区发来的电文拍在桌上,骂道:“这是准备把咱们的最后一滴血也榨干啊。” 张浩对此却是丝毫不意外,冷笑一声说道:“功高震主嘛,更何况他还不是咱们的‘主’,花生米和他的那些嫡系,既想让我们用命去抗日,又怕咱们借此坐大,现在咱们打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他们自然是既想利用咱们,又对咱们心怀忌惮。” 说到这里,张浩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正在忙碌着转运伤员、抢修工事的战士们。 停顿了片刻后,张浩这才缓缓说道:“然后回电第三战区。就说我部经连日血战,虽侥幸获胜,但伤亡极其惨重,官兵疲惫已极,弹药消耗殆尽,亟需撤至二线进行休整补充。” “若强行留在前线,恐有覆灭之危,届时非但不能为战区效力,反可能成为整个防线之漏洞所在,为抗战之大局计,恳请战区体恤我部之实际情况,准予我部后调整补。” 这份电文,既说明了困难,也点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语气不卑不亢。 “另外...” 说到这里,张浩顿了顿,然后看向李润覃补充道:“之后以我和政委的名义,直接向军部和陕北发电,详细汇报我师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战损情况,请求上级协调,同时,通过我们在武汉的办事处,给一些和我党较好的报刊媒体,适当透露一些我师伤亡惨重的信息。” 李润覃闻言,也是立刻明白了张浩的意图:“你是想...借助舆论的力量” “没错。” 张浩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现在全国的眼睛都在盯着咱们112师,如果我们这支刚打出了风采的部队,因为得不到休整和弹药物资补充而被打光,民众是不会答应的,花生米就算是再怎么想消耗咱们,也得顾及一下他那脸面和他最顾忌的国际观瞻。” 果不其然,在112师发出电报后,在我党上下一致的努力和外部舆论的压力下,加上此时淞沪战场的整体局势趋于稳定。 没办法,日军因第22旅团被全歼而暂时放缓了攻势,第三战区迫于舆论的压力,也是终于勉强同意112师将防线移交给了后续赶来的桂军部队,整体撤至无锡、常熟之间的二线区域进行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