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钱!才是那张网上流动的血!
财涌五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天成的话语,如同在牢房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 扶苏和章邯,乃至隔壁耳房中的三位帝国最高权力者,都沉浸在那张由无数陌生人为一册律简而构建的、庞大精密又自发运转的“协作之网”所带来的震撼之中。 原来,维系帝国统治的最基本单元,其诞生竟如此复杂,牵涉如此之广,依赖如此之多看似卑微却不可或缺的“小本事”。 扶苏喃喃自语,仿佛在努力消化这个颠覆性的认知:“先生之意……法之所存,竟赖于樵夫之斧、匠人之刀、商贾之足而非全然仰仗君王之威、律条之严” 章邯作为少府卿,感受更为直接和剧烈。 他管理的官营作坊,其实也部分参与此类生产,但方式截然不同。 多是征发匠户、刑徒,按令劳作,效率低下,怨声载道。 他从未想过,若放由民间依其“本事”自发协作,竟能产生如此高效而庞大的网络。 “先生,此网……此‘协作之网’,固然精妙,然其运行,靠何维系仅是各自牟利之心若无强力约束,岂不混乱各自为政,如何能确保简牍如期而至,刻刀锋利合用仅靠官府定规、护路、仲裁,似仍感不足……” 赵天成看着章邯,赞许地点了点头。 “老章,你这个问题,问到根子上了!没错,光是有一张网还不够,还得有东西在这张网上流!能让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人,愿意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本事’和产品拿出来,去换别人的‘本事’和产品!这东西,就是血!让整张协作网活起来的血!” 他的目光变得极其锐利,缓缓吐出两个字。 “钱!或者说,货币!你们用的——秦半两!” “钱”扶苏一怔,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他自然不缺此物,但也从未深思过,“钱……不就是用来买卖东西的吗铜铸而成,朝廷所定,百姓用之交易,以免物物交换之烦。” “物物交换之烦”赵天成嗤笑一声。 “苏公子,你把钱想得太简单了!它可不仅仅是省点麻烦!它就是刚才我说的那张协作网能够成立、能够运转的最关键的东西!是它,让那些分散的‘小本事’能够连接起来!是它,让跨时空、跨地域的协作成为可能!” 隔壁,嬴政眉头紧锁。 货币 秦半两 他统一币制,推行半两钱,是为了消除六国货币纷杂带来的经济混乱,便于征收赋税,巩固统治。 钱,在他眼中是统治的工具,是度量赋税的标准。 难道……还有更深的作用 李斯同样思索。 法家也重视货币,但其观点多集中于“币重则谷轻,币轻则谷重”的权衡,以及由国家掌控货币发行以控制经济。 赵天成所言,似乎超出了这个范畴,将货币提到了一个更基础、更核心的位置。 蒙毅则更实际些,军中赏赐、粮草采购,皆需用钱,他深知钱的重要性,但亦认为其重要性在于能换取实物。 赵天成开始抽丝剥茧,用最平实的语言,剖析货币的底层逻辑: “好,我们就把这‘秦半两’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干了什么事。” “第一,它是‘尺子’,是一把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子。” “想想看,没有钱的时候,怎么换东西一张牛皮换几石粟米一把青铜剑换多少陶罐这得吵多久还得刚好双方都互相需要对方的东西才行,这叫‘需求的双重巧合’,太难了!但有了秦半两这把‘尺子’就不一样了。” “朝廷规定,这一枚半两钱,含有一定的铜量,代表一定的价值。那么,所有东西,都可以用这把尺子来量一下。一张牛皮值五十钱,一石粟米值三十钱,一把青铜剑值八百钱。有了这个公认的尺度,交易就容易了!牛皮匠不用非去找种粟米的,他可以把牛皮卖给任何人,拿到钱,再用钱去买他需要的任何东西,比如盐、比如布、比如给他老娘治病的药!种粟米的也一样。钱,解决了‘价值衡量’和‘需求双重巧合’这两个大难题!” 章邯眼中闪过明悟:“所以……治简匠知道他削好的一捆竹简能卖多少钱,刀笔吏知道他刻一册律简的工价是多少钱,行商知道运送一批货物到某地能赚多少差价……大家都用这把‘尺子’算账” “对!”赵天成肯定道,“没有这把尺子,你刚才说的那张协作网,根本扯不起来!因为无法计价,无法结算!” 扶苏若有所悟:“如此说来,朝廷统一币制,规定半两钱的标准重量和成色,便是为了确保这把‘尺子’本身准确可靠” “聪明!”赵天成看了扶苏一眼,“但这把尺子准不准,能不能被所有人认可,又是另一回事了。你们现在民间私铸、减重的问题,就是把这尺子弄歪了,后果很严重,待会儿再说。” “第二,钱是‘桥’,是一座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桥。” “这个更厉害。”赵天成语气加重。 “没有钱,很多事根本做不成。比如,那个治简匠,他削竹简需要时间,可能这个月做了很多简,但一时半会儿卖不出去,他吃什么如果他只有简,他得赶紧找到需要简又能给他即时食物的人,难!但如果有钱,他可以把简卖掉,拿到钱。钱可以储存起来!等他需要买米买肉的时候,再拿出来用。钱,让他‘现在的劳动’能够兑换成‘未来的购买力’,这座‘时间之桥’让他能安心专研他的‘治简’本事,而不必担心立刻饿死。” 嬴政在隔壁微微颔首。 赋税征收,正是利用了货币的这个功能,将百姓分散在不同时间生产的各种物资,通过货币的形式,汇聚到朝廷,以备不时之需。 赵天成继续:“再说空间。关中的粮食,如何能变成北地戍卒的军饷巴蜀的竹木,如何能变成咸阳书吏案头的律简靠物物交换运粮去巴蜀换竹简再运回咸阳蠢透了!但有了钱,事情就简单了。朝廷可以在关中征收赋税,然后用钱在巴蜀采购竹木,支付当地匠人治简,再雇行商运回。或者,直接给戍卒发钱,让他们在驻地附近购买部分给养。钱,这座‘空间之桥’,让资源和产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起来,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