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技术革命
财涌五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短暂的沉默被扶苏打破。 他目光灼灼,依旧执着于那神奇之物:“先生,您方才所言‘纸’物,竟能以树皮破布等废弃之物制成,成本低廉且便于书写,实乃利国利民之圣器!恳请先生,能否将此法详授于学生学生愿立誓,必使其造福天下!” 章邯也紧接着躬身,语气急切:“先生,下官执掌少府,督造百工。若得此造纸之术,必倾尽全力研制推广,使其早日用于书写记载,亦或……亦或用于先生所言那般深远之图。此乃大功于国,万望先生成全!” 赵天成看着两人迫切的神情,嗤笑一声,换了个更舒服的歪斜姿势,捡起一根新草茎叼在嘴里。 “我说苏公子,老章,你们啊,眼光还是太浅。怎么就盯着‘纸’这一样东西不放” 他含糊不清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揶揄,“纸,说白了,就是一种载体,一个工具。它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比纸本身更重要的,是能造出纸的‘本事’,以及有了纸之后,能用来干什么、怎么干的‘新本事’。” 扶苏和章邯一怔,有些不解。 如此奇物,怎会没那么重要 “先生之意是……”扶苏迟疑道。 “我的意思是,”赵天成吐掉草茎,坐直了些,目光扫过两人,“你们大秦,现在眼里只有耕战,只有律法,只有权谋。觉得把地种好,把军队搞强,把法令弄严,就能万世太平。错!大错特错!”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真正决定一个王朝能走多远、能有多强的,是你们看不起的‘奇技淫巧’,是那些能让农夫多打粮食、让工匠造出更好工具、让消息传得更快的‘技术’!技术,才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 “技术”扶苏和章邯对这个词感到陌生,但结合上下文,隐约明白指的是各种具体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方法。 “没错,技术。”赵天成肯定道。 “就说你们现在最关心的纸。我告诉你们,纸的制造,本身就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撑。比如,如何将树皮、破布这些粗硬的原料捶捣得足够碎烂这就需要更高效的水力锤捣设备,或者畜力驱动的碾碎装置。如何将纸浆均匀地捞取成薄片这需要特制的捞纸帘和熟练的手法。如何烘干而不使纸张起皱破损这需要能控制温度和通风的烘干设施。这些,都是技术。” 他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两人。 “而且,就算你们拿到了造纸的完整方法,造出了纸。然后呢用来代替竹简写字这当然是一种进步,能省很多力气,能让更多人读得起书。但这只是最浅层的应用。更深层的呢” “比如,我刚才说的纸币,需要极其复杂的印刷和防伪技术,确保别人难以仿造。比如,用来绘制精确的地图、机械图纸,这需要标准化的测量技术和绘图技术。比如,用来大规模印刷颁布统一的律法条文、农书、医书,这需要成熟的雕版印刷甚至活字排版技术。这些后续的‘用纸’的技术,比造纸本身更难,也更重要!” 扶苏和章邯屏住呼吸,努力跟上赵天成的思路。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一种新材料的出现,竟能牵引出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技术链条。 “当然,造纸术本身,对你们现在来说,也算是个‘技术革命’了。” 赵天成话锋一转,“但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不只是一张纸。而是很多种,你们大秦现在就有条件去摸索、去实现的技术。这些技术一旦推广开来,能带来的变化,会比纸更直接、更猛烈。” 章邯身为少府卿,对“技”最为敏感,立刻追问:“先生所言,我大秦现下便能实现之技术,究竟所指为何还请先生明示!” “很多。”赵天成掰着手指头,开始列举,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吃什么,“我就随便说几样,你们听听看。” “第一,农具。你们现在的犁,还是那种直辕犁吧笨重,转弯不便,需要两头牛甚至更多的人力来拉,深耕效果也一般。为什么不能改成曲辕犁犁辕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操作灵活,一头牛就能拉动,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耕地的深度和宽度,破土、碎土效果都好得多。这东西,结构并不复杂,以你们现在的冶铁和木工水平,完全做得出来。一旦推广,耕地效率能提高多少粮食产量能增加多少” 扶苏和章邯眼睛猛地睁大。 曲辕犁 他们从未听过此物! 但赵天成的描述极其具体,仿佛亲眼所见。 效率提升,粮食增产……这直接关系到帝国最根本的命脉! 赵天成没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往下说。 “第二,水利。你们修郑国渠,修灵渠,都知道水利重要。但灌溉方式呢很多地方还是靠人力提水,或者简单的沟渠引水,效率低下。为什么不能大规模推广水车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带动水轮,把水提到高处灌溉农田。立式水轮、卧式水轮、筒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技术难吗不难!关键在于有人去设计、去制作、去推广。一旦铺开,多少旱地能变成水浇地又能多打多少粮食” “还有,矿井排水一直是个大难题吧深一点的矿,很容易积水,无法开采。为什么不用类似水车的原理,制造大型的排水机械用畜力或者水力驱动,链式的、活塞式的抽水机,可以把深井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抽出来。这意味着多少原本无法开采的矿藏能够重见天日能多炼出多少铁和铜” 章邯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是少府卿,掌管百工和矿产,太清楚矿井排水之难和矿产短缺之痛!若真有此等利器…… 赵天成的描述如此清晰,仿佛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就在眼前! “第三,机械传动。” 赵天成似乎说上了瘾,继续抛出新东西。 “很多重复性的重体力劳动,为什么一定要靠人力畜力硬扛要学会利用自然的力量,尤其是水力。水力的利用,关键在于如何把水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需要的地方,转换成需要的运动形式。” “这就需要各种传动机构。比如,齿轮。大小齿轮啮合,可以改变旋转的速度和力量。比如,连杆和曲柄,可以把旋转运动变成往复直线运动,或者反过来。比如,皮带传动。把这些机构组合起来,用水力驱动,能用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