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起了疑心
兰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旁边看戏的村民或许不将胡婆子说的话当真,沈穗穗却入了心。 的确奇怪。 按理,父母就算再偏心自己生的孩子,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个孩子去死。 除非有深仇大恨。 在原主的记忆里,她的父母对沈刘氏十分尊敬,事事遵从,从不敢违抗。 但沈刘氏还是不喜沈南山夫妻二人,以及他们所生的三个孩子。 沈刘氏对沈南山一家五口,非打即骂,从未有过好脸色。 唯一的一次好脸色,还是沈穗穗穿越过来,对方知道她会挖野山参。 野山参巨大的利益让她暂时收起了刻薄的嘴脸。 但利益一到手,她立马就翻脸不认人,刻薄又短视。 还以为沈穗穗像从前那般好控制。 胡婆子骑在沈刘氏身上打,沈福贵见状立即上去帮忙。 沈二岭冲上去拉住了他。 “别添乱!” 然后侧头对一旁看热闹的村民喊道:“来两个人,将她们两个拉开!” 沈二岭是村长的儿子,他的话还是很有威信的。 有人上前将沈刘氏和胡婆子拉开。 沈刘氏挨了胡婆子几巴掌,气得挣扎要扑过去抓花她的脸,被方才说话的年轻妇人死死抱住,她才没有成功。 “够了!闹成什么样子!”沈守义威严的声音响起。 沈刘氏忽然安静下来,不吭声了。 胡婆子瞪了沈刘氏一眼,也没有再说话。 她和沈刘氏年轻的时候就不对付。 当年沈平和沈刘氏离开村子两年,带回来快一岁的沈南山,长得白团子一样,一点儿都不像沈刘氏能生出的孩子。 她就说了几句酸话,就被沈刘氏抓花了脸。 从此两人之间更加不对付,虽住在一个村,却从没有往来过。 见了面也冷脸不说话。 这次要不是听说沈刘氏这样对沈南山和沈穗穗,她也不会嘴快将当年的酸话说出来。 但这事不是她一个外人说沈南山不是沈刘氏和沈平亲生的,他就不是。 只要沈刘氏和沈平不认,谁说了都不算。 两个当事人都没有再闹,沈守义也没有多说什么,驱赶周围看热闹的村民:“都回家去吧!” 沈刘氏张嘴想要说什么,被沈福贵拉着离开了。 众人散去。 沈守义看向沈穗穗道:“我听你大岭叔说,你山脚下的木屋今日就能完工。” “我正巧有空,跟着你一起过去瞧一瞧。” “好。” 沈穗穗跟在沈守义和沈二岭身后回到静山脚下。 那座二十个平方左右的小木楼已经完全盖好,沈大岭担心几个孩子住在山脚下不安全,还在屋子周围围了两米高的木栏。 他见到沈穗穗回来,叮嘱道:“这木屋要晾几天才能住人。” 沈穗穗除了点头道谢,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她穿越来的这些天,除了原主的父母和弟弟,村长一家是第一个对她释放善意的人。 她对村长一家都十分感激。 语言上的感谢都太单薄,唯有今后带着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才能报答他们的善意。 沈守义和沈二岭帮着沈大岭收拾工具,又叮嘱沈穗穗锁好院门和房门,这才放心离开。 沈石头早早的就熬好了粗粮粥,就等着沈穗穗回家吃晚饭。 沈穗穗没滋没味的喝完一碗粥,吩咐石头和铁头帮忙收拾院子。 经过沈守义的改造,这里已经有了家的样子。 院子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必须要用到的家具,沈大岭都简单的帮他们做了一套。 新造的木屋中间隔开,做成了两间房间,房间里还安置了木床。 不过,家里还是缺很多东西,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 沈穗穗带着两个幼弟从沈家搬出来,什么东西都没有。 这次沈大岭帮他们修缮屋子,不仅没有收工钱,一日两餐还是村长家送过来的。 对此,沈穗穗除了道谢和感激,目前能做的,也只是领着村长家里人进山挖草药,炮制药材。 眼下虽然到了秋季,天老爷却依旧没有降雨。虽然不再燥热,空气却干冷得厉害。 村里水井里面的水,已经快见底了。 再这样下去,就算挖草药能换回银子,没有水,日子也没法过。 沈穗穗不免蹙眉,在古代想要过上好日子可真不容易。 眼下也只能先卖了药材,家里有银钱和粮食,才不会慌。 姐弟三人将院子收拾好,就回茅草屋休息了。 这几日沈穗穗忙着进山挖草药,沈石头就带着沈铁头在周围捡干草和柴。 一些干草囤起来当引火柴,一些则铺在茅草屋的地面上当床用。 姐弟三人躺在干草上。 沈铁头奶声奶气的出声:“大姐,我想爹和娘了!” “他们这几日为什么都没有来看我们” 沈穗穗沉默一瞬:“爹腿脚不便,离不开娘……你们两个实在想爹娘,也可以回去看他们。” 沈石头和沈铁头差点被沈刘氏绑起来卖掉,心底对这件事十分恐惧。 这几日村长家总有人来茅草屋帮着干活,沈穗穗不在家时,两个小家伙才不那么害怕。 但要他们自己单独回家看望父母,他们心底害怕,不敢去。 铁头:“我害怕奶将我和铁头抓起来卖掉。” 沈穗穗不太会哄孩子,只能伸手在身旁的铁头身上拍了拍。 “过两日,我带你们去看他们。” 石头和铁头高兴的应道:“好。” 两个小家伙很快就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沈穗穗却有些睡不着,脑子里一会儿想着挣钱的事,一会儿想着村里水井快见底的事…… 又过了两日,进山挖的药材都被炮制了出来。 这日天不亮,沈穗穗就跟着沈守义离开了村子。 从石头岭到县城要走两个时辰的山路。 好在沈守义家有牛车,用牛车拉着这些日子炮制的药材,还能容下三个人。 沈二岭赶车,沈守义和沈穗穗坐在板车上。 板车上放着五袋药材,分别是黄芩、丹参、防风、板蓝根、柴胡。 三人赶着牛车进城的时候,天已经完全亮开了。 几人随便吃了点干粮,早早的等在药铺外面。 大概等了半个时辰,药铺开门。 沈守义带着沈穗穗进了药铺。 “掌柜的,我们有一批炮制好的药材,你们收吗” 这家药铺叫御生堂,是整个荣县最大一间,掌柜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绸缎做的长衫,面相和善。 “收的。不过要先验货。” 掌柜的跟着沈守义和沈穗穗来到门口,沈二岭将装着药材的口袋打开。 掌柜的一一看了,笑着看向沈守义:“药材炮制得不错。你们是药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