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血战黑水峪
遗落人间的补天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王,此战共得粮草五千石,银两三万,骡马二百匹... 部将孙可望恭敬地禀报。 张献忠哈哈大笑: 还是湖广这地方富庶!比在陕西啃树皮强多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听说高迎祥在潼关碰了一鼻子灰活该!让他总想着当老大! 父王, 张献忠义子李定国提醒道:洪承畴的主力正在向湖广移动,杨嗣昌也从东南方向压来,我们是不是... 怕什么! 张献忠一摆手:老子有的是办法跟他们周旋!传令,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咱们去四川!听说蜀中天府之国,富得流油! 流寇们如同瘟疫般在大明腹地流窜,他们避实击虚,攻城掠地,却又在明军主力赶到前迅速转移。 洪承畴、杨嗣昌、陈奇瑜、左良玉等名将虽奋力追剿,取得过一些胜利,但总是无法彻底消灭这些顽敌。 明军就像是在与一群影子搏斗,疲于奔命,国力在无尽的追剿中不断消耗。 1636年四月,盛京。 皇太极站在新落成的皇宫大殿前,接受着文武百官和蒙古各部首领的朝贺。 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的称号,今日,他要登基为帝。 自今日起,改国号为,改元崇德,改族名为! 皇太极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意味着,他不再承认明朝的宗主地位,而是要与之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 登基大典后,皇太极立即着手整顿内政,强化八旗制度,并采纳汉官建议,开科取士,笼络汉族士人。 同时,他对明朝的军事压力更是有增无减。 五月初,汉中府衙内,高迎祥召集众将议事。 “诸位,我军先是自陕西入河南,然后又自河南再回陕西,已近三月。如今粮草短缺,官兵四面围堵,当务之急是寻一条生路。” 高迎祥环视着堂下将领,声音虽然仍然洪亮却难掩疲惫。 部将黄龙起身道:“闯王,陕西巡抚陈奇瑜已调集重兵封锁秦岭各口,西去之路不通。依我之见,不如再次调头东出潼关,重新返回河南。” “不可!” 另一将领飞天龙反驳道:“我部刚从河南返回,当地战乱加上饥荒,已成贫瘠之地,且左良玉部正严阵以待。依我看,不如北上延安。” 高迎祥沉默片刻,目光投向一直未发言的老将拓养坤:“老拓有何高见” 拓养坤缓缓起身:“闯王,汉中虽暂时安稳,却是死地。东、北两面皆有重兵,唯有西进关中,攻取西安,方能扭转局势。关中沃野,粮草充足,若得此地,大事可成!” 高迎祥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西安,这个曾经的帝王之都,若能攻下,必将震动天下。 他猛地拍案而起:“好!就依老拓之见,西进关中,直取西安!”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将领们既兴奋又忧虑。 他们知道,通往西安的路上,不仅有天险秦岭,更可能会有未知的风险。 与此同时,西安城内,陕西巡抚陈奇瑜正对着一幅巨大的陕西地图沉思。 “抚台大人,探马来报,高迎祥似有西进之意。” 总兵官侯拱极轻声道。 陈奇瑜没有回头,手指划过地图上的秦岭段:“高迎祥若想西进,必走秦岭四道。子午道险峻,道路崎岖,褒斜道遥远,唯有黑水峪所在的库谷道,既近又可藏兵。” 参将刘哲疑惑道:“大人为何断定高贼必走黑水峪” 陈奇瑜微微一笑:“高迎祥急于求成,必选捷径。且黑水峪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正合他用兵之道。” 他转身面对众将,神色严肃:“本官已决定,亲率大军在黑水峪设伏。” “可是大人,” 侯拱极犹豫道:“高迎祥狡诈多端,若识破埋伏,转走他道,如之奈何” 陈奇瑜眼中闪过自信的光芒:“所以本官要让他非走黑水峪不可。” 次日,陈奇瑜开始了他的布局。 他先令侯拱极率五千人马大张旗鼓进驻子午道,做出严防死守的姿态。 又命刘哲领三千兵马在傥骆道虚设营寨,多树旗帜。 再派参将董学礼守褒斜道,却故意只派少量兵力。 而他自己,则亲率两万精兵,悄无声息地潜入黑水峪地区。 更关键的是,陈奇瑜暗中派人假扮商贩,在汉中散布“黑水峪守备空虚”的假消息来误导高迎祥。 同时,他严令各地守军不得打草惊蛇,务必让高迎祥顺利进入包围圈。 六月,高迎祥大军开拔出汉中,西向西安。 起初行军顺利,正如探马所报,沿途关隘守军稀少。 但进入秦岭后,情况开始变得复杂。 “闯王,前方就是黑水峪了。” 拓养坤指着云雾缭绕的山谷,谨慎地道:“此地险要,若有埋伏,我军危矣。” 高迎祥凝视着被浓雾笼罩的山谷,沉吟不语。 连日大雨使得山路泥泞不堪,士兵们疲惫异常,粮草也日渐减少。 黄龙劝道:“闯王,不如效仿三国时期的计策,改走子午道虽然绕远,但安全得多。” 就在此时,探马飞报:“闯王,子午道发现大队官兵,领兵的似是总兵侯拱极!” 高迎祥眉头紧锁:“傥骆道情况如何” “也有官兵把守,旗帜众多!” 高迎祥与拓养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忧虑。 现在看来,只有黑水峪一路似乎守备稍微薄弱一些。 “养坤,你领三千人为先锋,前去探查黑水峪虚实。” 高迎祥下令:“若有埋伏,速速回报!” 拓养坤领命而去。 两个时辰后,他派人回报:“闯王,山谷寂静,未见伏兵踪迹。” 高迎祥心中稍安,但仍不敢大意,命大军分三队行进,互为呼应。 他自率中军,黄龙为前锋,飞天龙殿后。 然而,高迎祥不知道的是,拓养坤的先锋部队刚刚过去,陈奇瑜的伏兵就从隐藏的山洞和密林中悄然现身,重新封锁了山谷。 六月二十日,高迎祥主力全部进入黑水峪。 山谷两侧,陡峭的山坡上,雨水汇成的小溪已变成急流。 士兵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车马时常陷入泥潭。 “闯王,此地不宜久留!” 黄龙望着阴沉的天色,忧心忡忡:“若遇山洪,后果不堪设想。” 高迎祥何尝不知危险 但回头路更远,唯有硬着头皮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