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焚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镇子今天比往常热闹,正值集市,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卖海蛎子的、卖虾蟹的、卖干鱼干菜的,摊位一排排摆开。空气中混着海味和油炸香味。 宋仁泽眼睛一亮,“大勇,你看人这么多,咱这条大鱼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李大勇眯着眼打量,“别急,先找老孙头,他是镇上最大的鱼贩子,眼光毒辣,收得也公道。” 两人把车停到镇口,立刻吸引了一群围观的。 “哎呀,这么大的鱼!” “我的天,这得多少斤啊” “这俩人哪来的力气,能拖上来的” 人群里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几个孩子甚至跑过来,伸手想摸鱼鳞,被李大勇呵斥了一声,“别乱碰!新鲜的鱼,指甲刮了不好看。” 宋仁泽见状,赶紧笑着解释,“孩子们好奇呢,没事,别凶他们。” 李大勇撇撇嘴,却没再说什么。 这时,人群里挤出一个瘦高的老头,正是老孙头。 “哟,大勇!小宋!今天有好货啊。”他眯着眼盯着那条鱼,眼珠子都快冒出来。 李大勇呵呵笑,“孙掌柜,这鱼可不是常见货色,你瞧瞧,鳞亮肉实,血放得干净,正合你那几家饭店的口味。” 老孙头摸了摸鱼背,点点头,“确实是好货,海里稀罕的青斑大石斑。少说一百二十斤。” 宋仁泽急切地问,“那您开个价” 老孙头捋了捋胡须,笑得意味深长,“这鱼稀罕是稀罕,可也得看行情。如今饭店多收小鱼,整条大鱼要处理不容易……我看,就按三百块算吧。” “什么”宋仁泽瞪大眼,“三百这鱼值不止!” 人群里有人小声议论,“三百算不少了吧一条鱼三百,够一个普通人家大半年花销了。” 李大勇摆摆手,压住宋仁泽,“小宋,别急。”然后转头对老孙头笑,“孙掌柜,你这话不厚道啊。你我老交情,你心里明白,这鱼要上国营饭店,哪怕切开卖,一片片都能卖出价。三百这不是欺负年轻人不懂么” 老孙头嘿嘿笑,“哎呀,大勇,你这张嘴还是利索。我也不能白干,你懂的。那这样,我咬咬牙,四百,不能再多了。” 宋仁泽还想说什么,被李大勇拦住。他沉吟片刻,突然伸出手,“四百五,成交。少一个字,这鱼我们推去县城。” 老孙头愣了愣,打量着李大勇坚决的神情,心里权衡了一下,终于哈哈一笑,“好,好,大勇你这老家伙,还是和从前一样死犟!四百五就四百五!” 人群哗然,羡慕声一片。 “啧,一条鱼四百五,真是发大财了。” “这就是运气啊。” “看得我都眼馋。” 宋仁泽眼睛放光,兴奋得直搓手。 老孙头立刻吩咐手下抬鱼去后院过秤。秤一落,果然一百二十三斤。钱当场付清,厚厚一沓钞票递到李大勇手里。 宋仁泽盯着那钱,心脏扑通扑通跳,“李大勇,这下子……咱真是赚大了!” 李大勇叼着烟,慢慢把钱分成两半,递给他一份,“小宋,别傻愣着,拿着。这是咱俩合力干的,谁也不能少。” 宋仁泽手颤颤地接过,忽然眼眶有点热,“李大勇,你真像我爹……要不是你,我哪有今天。” 李大勇嘿嘿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傻小子,好好干。海里还有的是机会。记住,海不会亏待真心对待它的人。” 李长生屏住呼吸,握紧长矛,“那是什么……” “这天怕是又要下雨。” 李大宝蹲在旁边,用竹刷子刮着鱼鳞,手上满是血沫,抬头笑道:“下雨好啊,下雨咱上山掏田螺去,那沟里满是的,拎个箩筐都能装一半。” 宋仁泽哼了一声:“你小子就知道嘴快。掏螺子是细活,不比下海。要是雨太大,沟水猛了,脚底一滑,还不得被冲走。” “我不怕。”李大宝嘿嘿一笑,“仁泽叔,你小时候不也偷着下海摸蟹嘛,我娘跟我说过,你那时候还被螃蟹夹过手。” “那是小不点的事,你娘嘴碎。”宋仁泽笑骂一句,眼神却柔和下来,“那时候可穷得狠,哪能不下海咱村那会儿连油都舍不得放,全靠海里刮点吃的。” 李大宝停了手,抬头看着宋仁泽:“那时候真那样难啊” “难那叫个苦。”宋仁泽伸手比划,“鱼没这么大,海也没这么清净。你看现在,打条这么大的青花,得花多大力气。那会儿咱拿竹竿插网,一晚上能插几百竿,早上收的时候,空的多,满的少。” “那咋还老往海里跑” “活命啊。”宋仁泽叹了口气,把鱼翻了个身,“人哪,饿过几次,心里就长胆了。再大的浪,也比饿肚子好受。” 李大宝“嗯”了一声,低头又刮起鱼鳞。鱼皮被刮得锃亮,鳞光闪闪,像落了层霜。屋外的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得鱼腥味更浓。 “仁泽叔,这鱼咋处理晾干” “半条晾干,半条分给队里。再剩下的给你婶拿去换点盐。” “分队里啊”李大宝皱了皱眉,“这鱼可是咱俩的。” “是咱俩的,可咱还在队上挂着名呢。要是被队长瞧见没分,嘴上不说,心里也要嘀咕。”宋仁泽放下刀,去洗手,“做人别太抠。你记着,海边的活靠天吃饭,靠人帮忙。今天是你有本事捞到鱼,明天可能要人帮你修网。” 李大宝点点头,嘀咕一句:“我知道。” “知道就好。”宋仁泽笑着拍了拍他肩,“你还嫩着,性子直。可记着,靠海吃海,最忌嘴快手狠。你看那老林头家,去年还抢鱼苗,今年人都跑外乡去了。” 李大宝抬头看他:“他跑外乡干啥去了” “听说是去了外县搞捕捞队。那人啊,心比海大,哪能守得住。” 屋外传来狗叫声,李大宝探头一看,是隔壁的林婶提着竹篮走来。篮里盖着一层布,热气腾腾。 “仁泽啊,大宝,吃饭咯,刚蒸好的红薯饭,还有咸鱼干!” 宋仁泽擦了擦手,笑着迎出去:“林婶,真是赶巧,咱这刚杀鱼,你这就送饭来了。” “你家炊烟都飘一阵子了,我一闻那鱼腥味就知道你又搞上大活儿。”林婶笑得眼角起褶,“大宝,来来,快吃,别愣着。” 李大宝接过竹篮,眼神亮晶晶的:“谢谢婶!” 三人坐在屋门口,红薯饭冒着白汽,咸鱼干香得直往鼻子钻。宋仁泽拿筷子夹了一块,吹了吹,笑着说:“还是你家这咸鱼腌得入味,咱那坛子都没你这香。” 林婶得意地笑:“那可不,咱这可是三成盐五成晒,两天一翻,哪能不香。等你那大鱼晾干了,送我一块,我给你换点蒜头。” “成,没问题。” 饭吃到一半,屋外忽然传来几声喊:“仁泽——仁泽——” 宋仁泽放下碗,起身探头一看,是队长张福水,穿着一件旧军衣,裤脚卷得高高的。 “仁泽,忙啥呢” “宰鱼呢,队长。”宋仁泽迎上去,“咋了” “明早大潮,队里要组织一拨去南礁那边拉网,你看能不能去听说那片礁下有群大黄花。” 宋仁泽略一犹豫,擦擦手上的油:“去是能去,可得起早。” “那就好,我先记上你。人多些心稳。”张福水笑着点头,又瞥了眼那条大鱼,“这鱼,啧,真肥。今儿收获不错啊。” “还行。”宋仁泽笑了笑,“队里那份我明早就送去。” “嗯,好。”张福水点点头,转身走了。 李大宝看着他走远,忍不住问:“仁泽叔,你真还分一份啊” “分,当然分。做人要留口信。”宋仁泽说着,又低头舀起一口饭,“吃饱点,明早四点就得起,去南礁得划老远。” 李大宝点头,心里有点激动:“我也去!” “你能划得动”宋仁泽笑出声,“你这小身板儿,怕还没半路就喊累。” “我不怕累!再说了,我也想试试拉大黄花。” 宋仁泽抬头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行,那明早跟我走。可记着,船上可不是玩笑的地方,浪一大,人都得紧着绳。” “记住了!” 夜里风更大了,屋顶瓦片被吹得啪啪响。宋仁泽点着煤油灯,修着破网。李大宝蹲在旁边,看着灯火里的鱼线一圈圈绕在老汉指间。 “仁泽叔,这网眼咋还这么密” “这是下礁用的。那边水急,鱼多,眼儿大了跑得快。” “哦。” “记着,不是每张网都能下到哪儿,得看潮水、看月亮。”宋仁泽语气平静,“这活靠的是眼力和心气。” 李大宝若有所思:“那我以后也得学会看潮。” “学得来。等你能一眼看出海面哪儿起涌,哪儿藏礁,那就算入门了。” 灯火摇晃,墙上映出两个人影,一高一矮。风声、浪声、鱼腥味,都混在夜色里。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村口的几只鸡就叫了。宋仁泽背着渔具,推门出去。李大宝已经在外头等着,肩上扛着竹篓。 “走吧。”宋仁泽点头。 两人一路走到码头,海风凉得人直打哆嗦。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几只渔船已经系好缆绳。张福水正站在船头招呼人。 “仁泽,这边!” 宋仁泽应了一声,带着李大宝跳上船。木船轻轻一晃,海浪拍在船帮上,发出“咣咣”的声响。 “你稳着点。”宋仁泽叮嘱,“脚别乱动,先看怎么撑。” 李大宝紧抓着桨,点点头:“我不乱动。” 风从海上吹来,咸湿扑鼻。几只渔船几乎同时起锚,船桨一齐入水。浪花翻滚,白沫在晨光下泛着亮。 “仁泽叔,这天真冷啊。” “冷点好,鱼才往浅里跑。”宋仁泽笑着说,“再过一个月,你就知道啥叫冬海了。” “冬海咋样” “浪比现在大三倍,风能把人脸割破。可那时候的鱼肥,尤其是带鱼,一网下去能拉出一船。” 李大宝听得眼睛发亮,问:“那能不能多分点” 宋仁泽笑出声:“你啊,就知道惦记分。鱼多,得看网下得好不好。再说,队里分完,剩下的才轮到自留。” “那我以后多学。” “学得快,也得稳。别贪。”宋仁泽眼睛望着远处的浪,“海可不认人,哪怕你是村里最勤快的。” 船渐渐靠近南礁,浪拍得更急。张福水喊了一声:“下网!” 几个人齐动手,网带着铅坠哗啦啦落进水里,溅起无数水花。李大宝第一次拉这么重的网,手一抖,几乎被拽下去。 “站稳!”宋仁泽一把抓住他,“脚跟顶住船沿,腰别塌。” “我……我没事!”李大宝喘着气,死命拉紧绳。 浪打在脸上,咸水进了嘴。太阳从海平线那头升起,金光照得海面闪闪亮。 “收——!”张福水一声令下,众人合力往回拉。渔网一点点露出水面,闪着银光。 “有鱼,有大黄花!”有人喊。 李大宝眼里放光,死命往回拽。鱼在网里乱蹦,鳞片纷飞。 “看着点,别让网破!”宋仁泽喊着,眼神紧盯那片翻滚的水面。 终于,一条条黄花鱼被拖上船,金黄的鳞片在阳光下耀眼。李大宝又累又兴奋,喘着粗气笑:“仁泽叔,咱真捞到了!” 宋仁泽笑着点头:“这才叫海给面子。” “二虎,你那边的篓子沉不沉”他回头喊了一声。 “沉得很,全是蛏子和花蟹,哎哟,今天这趟可值了!”李二虎喘着气,脚下一个打滑,差点整个人栽进水里。 “慢点,脚底有青苔。”宋仁泽伸手一把拉住他,“这滩上年年涨沙,下面泥深,一脚陷进去得半天才能拔出来。” “嘿嘿,多亏你眼神好。”李二虎咧嘴笑,“要不是你带路,我一个人敢走这么远的滩昨晚那风浪多大,今天要不是你说‘涨潮前两小时蛏子冒头’,我才不敢下海。” “懂点门道就不怕。”宋仁泽背着竹筐,脚步稳稳地往回走,“赶海就跟种田打猎一个理儿,得看天、看潮、看风向。你要是记住了,以后自己出来也能赚上几个钱。” 李二虎嘿嘿直笑:“那感情好。仁泽哥,你这手艺是你爹教的吧” “嗯。”宋仁泽语气淡淡,“我爹那时候一天到晚泡在滩上,渔网、鱼叉、陷阱样样会。要不是那年台风……” 话音顿了顿,潮水打过脚面,凉得刺骨。 李二虎看他神情一黯,赶紧岔开话头:“哎,前头那堆石头堆下头,好像有螺壳。” 宋仁泽抬头望去,果然,几只红螺正顺着石缝往外爬。他俯下身,用竹签挑了几下,轻巧地拨进篓子里。 “这玩意儿得泡盐水煮,味儿鲜。”他说着笑笑,“你媳妇嘴刁,这个她肯定爱吃。” 李二虎咧嘴一笑:“嘿,那我今晚可得让她下酒给你炒一盘。对了,仁泽哥,你今儿还要上山不听说北岭那边的猎户昨晚下了套,逮着一只獾。” “獾肉肥,但不好处理。”宋仁泽看了眼天,“得天亮再去。今晚先回去,把海货洗干净,明早送到供销社去。蛏子要是明天太阳一出来就送去,能多卖几分钱。” “多几分钱也不算少啊。”李二虎笑,“前阵子我媳妇说想给小子买双新胶鞋,三块二,愣是舍不得。” “日子慢慢过,总能宽裕。”宋仁泽说着,停下脚步。潮水已经漫到了小腿处,红树林的影子在水面摇晃。 “走快点,滩下那段路要是被淹了,就得绕老远。” “行嘞。”李二虎弓着腰,跟在后头。两人一路踩着淤泥,脚拔出来“啵”一声响。 “仁泽哥,你说这海底的泥里是不是藏着啥宝贝我昨个听村东头的老张说,有人在礁边挖出一块铜牌,上头还有字。” 宋仁泽笑了笑:“老张那人吹牛你也信。要真有铜牌,早就让镇上文物站的人来了。” “嘿,我这不是想啊。咱穷人赶海图啥要是能捞个宝,那可翻身了。” “宝不在泥里。”宋仁泽说,“宝在手上。勤快点,一年下来,也能攒几百块。” 两人说着,终于走到红树林边。林子里的路被潮水漫到脚踝,天色更暗了,远处的村灯一点点亮起来。 李二虎抹了一把汗:“这水涨得真快。再晚一刻,咱得游回去。” “还好赶上。”宋仁泽低头看水面,忽然眉头一皱,“你看那——是不是有条鱼在动” “哪儿” “那根树桩边上。” 李二虎探头一看,只见水下隐隐有东西在闪。他赶紧蹲下身,一手伸进水里去摸,猛地一缩手:“哎哟!扎手!” “别乱摸。”宋仁泽一把拉他起来,从腰间解下一根竹叉,小心地往那水底一探。只听“噗”的一声,一条巴掌宽的黄鳝被挑了出来,在水面乱甩。 “哈哈,还是你有眼力!”李二虎拍着大腿,“这下又能多卖几毛!” “先别高兴。”宋仁泽把黄鳝放进篓子里,“走快点,潮要上树根了。” 两人一路快走,踩得水花四溅。到了岸边的石埠头,天已全黑。远处传来狗吠声,夹着潮腥味的风从林子里钻出来,吹得人直打寒噤。 “呼——可算上来了。”李二虎喘着气坐在石头上,脱下草鞋倒水。 “别坐太久。”宋仁泽擦了擦脸上的汗,“夜风重,小心受凉。走,回我屋歇一歇,锅里还有昨晚剩的海螺汤。” “成!我可正饿得慌。” 两人提着竹筐往村里走,沿路稀稀落落的灯火映出他们的影子。村口的榕树下,一群孩子还在玩打火柴,火光一亮一灭。 “仁泽哥,听说明天队里要分捕捞证了,你去不去” “去啊。”宋仁泽说,“要是能批下来,以后出海就不用每次都借别人名头了。” “那好,到时候我也去。”李二虎笑,“咱哥俩以后一起出海去打鱼。海上多收点,家里日子也能宽点。” “行。不过出海可比赶海险得多。”宋仁泽语气里带着一丝慎重,“得会看浪,会听风,还得懂船。海上风一变,命都可能没。” 李二虎点点头,脸上却是跃跃欲试:“活着就得闯啊。总不能一辈子蹲在滩上挖蛏子。” “闯也得有命闯。”宋仁泽笑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回去喝汤。” 到了屋门口,宋仁泽先把海货倒在竹筛上,用井水冲洗干净。蛏子吐着白线,蟹壳闪着青光。 “明早挑这堆去供销社,剩下的留着自己吃。”他说着,一边用柴火点灶。 李二虎坐在门槛上,望着那一筐海货,眼里透着满足:“要是天天都能这么满当就好了。” “得看天,也得看命。”宋仁泽笑,“不过啊,勤快的命,天总不会亏待。” 灶火跳动,屋里渐渐暖了。海螺汤的香气弥漫开来,伴着夜潮声,村子在风里一片宁静。 “仁泽哥。”李二虎忽然说,“你说,等咱这片滩子都围起来养虾了,还能赶海不” “那时候啊,就得换法子活了。”宋仁泽望着火光,语气有些沉,“海不会变,只是人变。可只要人勤,总有一口饭吃。” 外头的潮声拍打着岸,月亮从云缝里探出半张脸。 两人一边喝汤,一边聊着明天的潮汐、供销社的价钱,还有山里猎户的消息。话题从海滩聊到山林,从打鱼聊到未来。火光映在他们脸上,像一层温柔的光。 夜深了,风声渐渐平静。宋仁泽往外望,远处的海一片漆黑,但他心里却亮着。 “天一亮,还得去北岭看看。”他喃喃道。 “去干啥”李二虎打着哈欠。 “听说那边獾洞边有野鸡窝。要是能摸到几只蛋,也算值了。” “行,那我跟你去。” 宋仁泽笑了:“好,明早四点起,不准赖床。” “成,一言为定。” 宋仁泽嘴角一咧:“那得看运气。鳝鱼滑得像抹了油似的,不是急性子捉的。得守得住性子,慢慢等。咱这塘子深,水里头准有货。” “哎,也不知道这塘子里头是鳝鱼多还是泥鳅多,”李二虎挠挠头,“要是泥鳅多也成,捞一筐回去,嫂子还能炒个辣的下酒。” 宋仁泽笑出声:“你那点酒虫子还没戒啊上回喝得嘴都歪了。” “那是酒太烈。”李二虎嘿嘿笑,“不过说实话,老大,你觉不觉得最近山那边的人多了上回我去砍柴,碰着好几个外村的,也说要去‘寻鱼’。我寻思着,这不对劲啊。”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我能看见经验条

我能看见经验条

赫小号
某天,物理课上正在呼呼大睡的赫小锅,被物理老师一个粉笔头正中脑门。“赫小锅,你来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赫小锅擦了擦嘴边的口水,一脸懵逼的站了起来,随后,他便看见了自己脑门上面的经验条……新人新书,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逗比书友群:535676098群里都是一群逗比,快点进去一起玩吧!
都市 连载 53万字
玄学小奶包,全皇宫偷听我心声

玄学小奶包,全皇宫偷听我心声

温知非
【架空+团宠+读心+玄学+重生】赫连珞结束了作为小炮灰的一生。渣爹嫌弃娘遗忘,喝水被噎呼吸被呛,一生倒霉还惨被活葬。重生是个好机会!她要让反派们一个个把狗命丧!然而——不靠谱的冥王大人怎么让她重生成了小婴儿?都重生了,应该会有一些金手指吧?亲爱的冥王大人。读心术?能听见别人的心声,不错。诶?不对!怎么是所有反派读我心?那岂不是——我鼓励娘亲织顶帽子给渣爹的事被听见了!怂恿将军型男团互相“残杀”的事
都市 连载 55万字
灵气本体!没人比我更懂修仙!

灵气本体!没人比我更懂修仙!

无聊日常
被魔盟屠城的幸存女娃沈宝珠,机缘巧合之下入了剑修宗门,一朝测试却只是五行杂灵根。只是这个杂灵根好像跟长老说的不一样?没听说过杂灵根修炼会这么顺利的啊?!炼丹锻器、画符制阵原来都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吗?这还不够,连剑都练的这么顺手?!神兽神器通通收入囊中,修炼进阶连雷劫都不舍得劈到她身上。书灵:果然自己就是不小心抱上了天道亲闺女的大腿了吧?!————几年后的边境之城出现了一支佣兵小队,队长实力超绝却带了
都市 连载 86万字
屠仙路

屠仙路

归海苍穹B
少年风凡获得传承之后,走上了一条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修真之路!神奇的功法,可以复制幻生万物!玄妙的灵宝,拥有无上的功效!威力无比的大阵,可以越阶困..
都市 完结 277万字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潇潇不是萧萧
时晏是一名女装大佬,一着不慎直播猝死。坏消息:他死了。好消息:系统救了他。为了重回现实,时晏接受了系统的任务。可谁能告诉他这都是什么事,反派大佬竟然早就喜欢他了!假意喜欢女主只是为了让自己主动追求他!时晏:……现在反派都喜欢这么玩吗?系统还时不时的给他找点事做,不是变人鱼,就是变猫,变狐狸,甚至还有变植物!难道他就不能做人吗?!系统:不行,我不喜欢人。时晏:……某主神轻揉他脑袋,道:别生气,你不是
都市 连载 54万字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键盘起灰
刚穿越就被一群土匪绑到了山寨当姑爷。没有金手指没关系,凭着自己现代人的见识,照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看我如何在这个世界叱诧风云,做一个土皇帝。别叫我土匪头子,我是山寨里的大当家!
都市 连载 3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