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饺子熟了,请全世界品尝!
爱吃鱼小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飞集团,a1级保密会议室。 烟雾缭绕,呛得人眼睛疼。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总设计师魏德昌是接任孙总师的职责履新。 这位刚刚因为“黄金甲”项目而风光无限的老人,此刻却通红着双眼,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吱嘎作响。 “不可能!这他妈的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猛地停住脚步,一巴掌狠狠拍在桌面上刚刚下发,盖着鲜红印章的军方文件上,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两年!五百架!这是把我们沈飞当成什么了 当成做馒头的面点铺子吗!” 老人指着文件,对着满屋子同样愁云惨淡的工程师和军代表咆哮,唾沫星子横飞。 “你们知道我们现在一年能造多少架歼-11吗 十二架! 最好的年景,工人三班倒连轴转,也就十五架! 现在你们让我两年交五百架 平均下来一个月要下线二十多架! 掰着指头算算,不到一天半就得给我滚出来一架! 你们以为这是在拼乐高积木吗!” 他身旁,空军装备部的联络官,一个年轻的校官,被吼得大气不敢出,只能硬着头皮小声解释: “魏总师,您别激动…… 这是上面的死命令,西太平洋的局势……等不了了。” “我激动” 魏德昌气笑了,“我他妈的都快激动到心肌梗死了! 我们一条总装线,几百个工位,上万个零件,全靠老师傅带着徒弟,用手敲,用眼看,一点一点地拼! 你告诉我,怎么把这个速度,乘以二十倍!” 老人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双手痛苦地抓着自己花白的头发。 “你们给了我全世界最好的‘龙骨’,给了我最完美的‘黄金甲’,可你们却只给了我一双绣花的针! 让我去绣一幅万里江山图!” “这仗,我打不了!”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除非……” 魏德昌缓缓抬起头,眼睛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着角落里从京城连夜赶来的年轻人。 “许教授!你再拉我老魏一把!” 老人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许燃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 “上次的‘女娲’是奇迹,这次的‘神之心’也是奇迹! 求求你,再给我们沈飞,也变一个奇迹出来吧!” 许燃没有说话。 他抽回手,站起身。 “魏总师,带我去你们的总装车间看看。” …… 沈飞,一号总装车间。 与其说是车间,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飞机“手工作坊”。 高大的厂房里,十几架处于不同装配阶段的歼-11b机体,像一头头被开膛破肚的灰色巨鲨,静静地停在固定的工位上。 工人们推着笨重的工具车,老师傅们拿着图纸,猫着腰钻进狭窄的机身里,接线、拧螺丝、安装管路。 吊车在头顶缓缓移动,发出刺耳的嗡鸣。 机油、液压油和工人汗水混合在一起,充满工业时代厚重感的味道。 许燃安静地走着,看着。 魏德昌跟在他身后,像个尽职的导游,嘴里不停地介绍着。 “您看,那边是机体对接工位,光是把机身和机翼严丝合缝地对上,就需要八个老师傅,花上整整三天!” “那边是航电系统布线,几万根线缆,全靠人工一根根地穿,一根根地接,错一根,整架飞机就得趴窝!” “整条线,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堵了,后面就得干等着。 效率不存在的!” 老人越说,声音越是苦涩。 华夏航空工业最真实的写照。 我们可以集中力量,用最顶尖的人才,造出最精品的样机。 可一旦进入大规模量产,这种依赖老师傅经验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就成了最大的瓶颈。 “我明白了。” 许燃停住脚步,转过身,看着魏德昌。 “魏总师,我们不需要更大的工厂,也不需要更多的工人。” 他环视着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却也处处透着“落后”气息的车间,扔出了早已在他脑海中酝酿成熟的概念。 “我们需要一条‘会思考’的生产线。” “什么”魏德昌愣住了。 “我们不学飞机制造了。” 许燃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说出的话却让这位搞了一辈子飞机的总设计师,大脑瞬间宕机。 “我们学造汽车。” 汽车! 整个车间,所有听到这话的工程师,都像看疯子一样看着许燃! 拿造几十万的汽车的思路,来造几个亿一架的战斗机!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许……许教授,”一个年轻的总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推了推眼镜,“您的意思是……流水线作业 可战斗机太复杂了,每个工位的耗时都不一样,根本没法像汽车那样……” “传统的流水线,是‘死’的。” 许燃直接打断了他。 “而我要的,是‘活’的。” 他走到一块积满灰尘的调度白板前,拿起一支油性笔,在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 一条直线,上面分布着十几个节点。 “我们把整个总装流程,拆分成十七个标准站点。” “飞机,不再是停在原地等人来装。 而是像一列地铁,由智能agv小车托着,按照固定的节拍,在一个个站点间,自动流转。” “每一个站点,只干一件事! 比如一号站只负责机体对接,二号站只负责管路铺设…… 工人的操作被无限简化!就像拧螺丝一样简单!” “我们甚至不需要图纸!” 许燃指着白板,“每个工位,都配备ar辅助眼镜。 工人戴上眼镜,哪里需要拧螺丝,哪里需要接线缆,虚拟的箭头和说明会直接投射在零件上! 新手来了,培训半天就能上岗!” “最核心的,”许燃的笔尖重重一点,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条生产线的‘心跳’,是可变的!” “它的名字,叫——” “航空器智能脉动式生产线!” “整条线的节拍,由【盘古】系统统一调度! 哪个工位的物料没跟上,哪个工位的工人状态不佳,系统会立刻感知到! 然后,实时,动态地调整整条线的‘脉动’频率! 让它永远保持在最优的,最高效的运转状态!” “……” 所有专家,工程师,都呆呆地看着白板上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恐怖生产力的草图,大脑一片空白。 魏德昌更是死死地盯着流动的直线,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像个玩了一辈子算盘的账房先生,今天第一次看到了计算机。 不,比那还要震撼! 许燃这是要用工业4.0的降维打击,把他们这套老旧的“手工作坊”,直接推进火葬场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 “拆!” 魏德昌猛地抬起头,通红的眼睛里爆发出火山喷发般的光芒! 他指着这间承载了沈飞几十年荣耀,此刻却显得如此碍眼的巨大厂房,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起来! “把这破作坊!给老子当场拆了!” “三个月!我只要三个月! 我要让这条会喘气的神龙,在咱们沈飞的地上给我活过来!” …… 半年后。 五角大楼,国防情报局,地下七层,“蜂巢”数据分析中心。 空军情报部的马克斯韦尔将军,一个鹰钩鼻,眼神锐利的男人,正烦躁地来回踱步。 “法克!告诉我,那个该死的分析员在哪!我要亲手拧断他的脖子!” 一个年轻的情报分析员脸色惨白,战战兢兢地举起手:“将……将军……我在这里……” “你!” 马克斯韦尔猛地转身,像一头捕食的猎鹰,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他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死死按在巨大的全息地球仪上。 他指着地球仪上不断闪烁着红光,位于华夏东北的坐标点,声音如同地狱咆哮。 “一个月前!你提交的报告里说,沈飞的生产线正在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预计将进入长达一年的产能阵痛期!对不对!” “是……是的,将军……所有的模型都……都指向这个结论……” 年轻分析员吓得快尿了裤子,声音都在发抖。 “模型!” 马克斯韦尔松开手,发出一声嗤笑。 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由“锁眼”侦察卫星在三十分钟前刚刚传回的最新高清图像! 沈飞的露天停机坪图像被瞬间放大! 年轻分析员只看了一眼,便“嗷”的一声怪叫,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马克斯韦尔身后的所有高级情报官,也全都像见了鬼一样死死地盯着屏幕,大气不敢出! 他们看到了什么! 停机坪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停放着一排排通体流淌着暗金色光泽,充满美感的全新战斗机! 阳光下,“黄金甲”折射出令人心悸的死亡光芒! 数量…… 一眼望过去,根本数不清! 就像一群刚刚破土而出,准备去毁灭世界的金属蝗虫! “情报分析部!立刻给我计算数量!”马克斯韦尔的声音嘶哑。 “是!将军!” 【盘古】的“孪生兄弟”,五角大楼的“创世”超级计算机,开始疯狂运转! 五秒钟后,一个让整个西太平洋所有美军基地当场拉响最高等级警报的数字,跳了出来! 【78架!】 “七十八……” 马克斯韦尔呆呆地看着那个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地攥住,快要窒息。 “将……将军……” 瘫坐在地上的分析员,颤抖着伸出手指,指着屏幕下方一行更小,也更恐怖的备注。 “这……这是我们上周拍摄的图片…… 卫星显示,他们停机坪的大小,刚刚……扩建了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