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遭人妒是庸才?
放大镜烤蚂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瑶指尖轻点,鼠标在屏幕上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 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 清河科技收购案预案的每一个字,每一组数据,她都精雕细琢。 这是她入职程氏集团战略发展部的开山之作,意义非凡。 程氏集团这艘商业巨轮,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轻易登上的。 沈瑶不仅要站稳脚跟,更要扶摇直上! 要做得漂亮,更要做得聪明。 屏幕上的数据模型、柱状图、饼图、密密麻麻的分析报告,已经是第三遍打磨。 逻辑链条如钢铁般严密,论证角度滴水不漏,任谁看了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句“完美”。 但沈瑶认为,真正的完美,从来不是毫无瑕疵,而是恰到好处的“不完美”。 太过完美,只会招来不必要的审视和嫉妒,尤其对一个背景成谜、初来乍到的新人。 她移动鼠标,光标精准地停在“市场风险评估”部分的第三小点。 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几秒钟后,一个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漏洞,被她巧妙地植入其中。 这个风险模型,在评估市场潜在威胁时,“遗漏”了清河科技最大的竞争对手,蓝海科技,他们正在秘密研发的一项颠覆性替代技术。 不是沈瑶查不到。 以她在清北大学经管学院练就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蓝海科技这点小动作,根本瞒不过她的眼睛。 她是故意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遭人妒是庸才,这话不假。 但一个完美到让老油条们都自惭形秽的新人,往往死得更快。 沈瑶不可能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在提防别人害她。 她需要一个“瑕疵”,一个可以让上位者显露高明,让同事觉得能望其项背,同时又不会对大局造成实质性损害的“瑕疵”。 很好,就是这样。 沈瑶满意地保存了文件,伸了个懒腰,玲珑的曲线在办公室的灯光下格外引人遐想。 ... 程氏集团顶层,战略发展部专用会议室。 长长的椭圆形会议桌旁,战略部的核心成员已悉数到齐。 程卫东稳坐首位。 他年过半百,两鬓微霜,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不怒自威的气场笼罩着整个会议室。 他就是程氏这艘商业航母的舵手,一个真正的老狐狸,老谋深算。 他右手边,是战略部总监周黎。 周黎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戴着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审慎。 他是程卫东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其余几位,都是在战略分析领域浸淫多年的资深老将,此刻正慢条斯理地翻阅着人手一份的会议资料,神态各异。 沈瑶作为新人,位置被安排在最末端,靠近会议室的门。 但她脸上没有丝毫新人的局促与不安,反而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平静与自信。 她今天穿了一身浅灰色修身西装套裙,勾勒出姣好的身材,既职业又不失女性的柔美,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精致的五官。 “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程卫东那带着一丝沙哑的嗓音响起,他食指在红木桌面上轻轻叩击了两下,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齐刷刷地投向了沈瑶。 沈瑶优雅起身,款步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幕布前。 她没有碰触桌上早已打印好的演讲稿,那是给庸才准备的。 她拿起遥控器,直接调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ppt。 没有繁琐的开场白,没有多余的客套话。 “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 关于清河科技的收购预案,我的核心观点是...” 声音平稳、清晰,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既悦耳又充满力量。 “清河科技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掌握的多项独家专利组合。 尤其是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这与我们集团未来三到五年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然而,根据我们的估值模型分析...” 她纤细的手指在遥控器上轻点,屏幕上的数据图表随之切换。 复杂的财务数据在她口中变得通俗易懂。 枯燥的市场分析,也因为她精准独到的见解而生动起来。 “...我们发现,清河科技目前持有的核心专利中,有接近百分之三十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到期。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现在以高溢价收购,将面临专利悬崖的巨大风险。 我的建议是,在谈判中,利用这一点,将估值压低至少百分之十五。” 这一下,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低头翻看纸质资料的几位资深分析师,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眼神也从最初的随意变成了专注。 “专利到期风险...这个点我们之前的确忽略了。” 一位地中海发型的分析师忍不住低声自语,看向沈瑶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惊讶。 周黎镜片后的眼睛也亮了亮,他频频点头,显然对沈瑶的分析非常认可。 只有程卫东依旧面无表情,靠在椅背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让人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沈瑶继续侃侃而谈,从市场前景、协同效应,到潜在的整合难题,再到法律风险,每个环节都分析得鞭辟入里,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让人不得不服。 她的语速不快不慢,既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又留给听者足够的思考空间。 终于,讲到了关键的“市场风险评估”部分。 她的心跳几不可察地加快了一瞬,但面上依旧镇定自若。 她不动声色地跳过了被她“精心”埋下的漏洞,用一段关于行业整体竞争态势的泛泛而谈巧妙带过。 听起来似乎也无懈可击,只是深度略逊于前面几部分的精彩。 “...综上所述,我认为清河科技具有收购价值。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还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风险,并制定周密的整合方案。 以上就是我的初步建议,谢谢各位。” 沈瑶微微躬身,结束了她的陈述。 会议室里陷入了几秒钟的寂静。 随后,掌声响了起来,不算热烈,但足够真诚。 周黎第一个开口,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赞赏:“沈瑶,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数据翔实。 尤其是专利到期风险那部分,确实是我们之前尽职调查中容易忽略的盲点,这个提醒非常关键。” “是啊,对估值的影响很大,这个切入点找得准。” “逻辑很严密,看来是下了苦功夫的。” 其他几位资深分析师也纷纷点头附和,看向沈瑶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审视转为了正视,甚至带着几分佩服。 一个新人,第一次做这么重要的项目汇报,能有如此水准,确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只有程卫东,自始至终没有说话,深邃的目光在沈瑶脸上停留了几秒,让人看不出喜怒。 就在沈瑶以为这一关即将顺利通过时,程卫东带着压迫感的声音突然响起:“沈瑶。” 沈瑶心头一凛,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转过身,迎向程卫东的目光:“程董,请指示。” “会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程卫东的语气平淡无奇,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 “好的,程董。” 沈瑶面色如常地点头应下,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