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要起飞了吗?
放大镜烤蚂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瑶深吸一口气,点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 “各位董事好,我从三个维度分析。” 她将ppt投到大屏幕上,“政策、市场和技术。” 清晰的图表和数据依次展现。 沈瑶的声音平稳有力,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参加董事会的新人。 “政策上,半导体是十x五规划重点,补贴力度空前。 市场上,全球芯片短缺将持续3-5年,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技术上,我们与国外差距明显,但正因如此,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她调出最后一张幻灯片:“建议分三步走,先与华科院成立合资公司,引进成熟技术; 再设立产业基金,孵化创新项目; 最后自建生产线,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钱从哪来” 财务总监直指核心,“按这个规划,前期投入至少50亿。” 沈瑶早有准备:“三个渠道。 一是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预计可覆盖30%; 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衡达李总已经表示有兴趣; 三是发行专项债券,目前市场对半导体概念很追捧。” 回答滴水不漏,连最挑剔的董事都微微点头。 不愧是清北的高材生,把可能的资金来源情况都想到并做出了预案。 程卫东终于露出满意的神色:“沈瑶的分析很全面。 我补充一点,半导体不仅是生意,更是国家战略。 程氏发展到今天,有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不能只算经济账。” 这句话一锤定音。 反对声渐渐平息,董事会最终通过了初步探索半导体的决议,授权程卫东组建专项小组。 散会后,程昱悄悄对沈瑶竖起大拇指。 程卫东则叫住她:“下午跟我去见华科院张教授,谈合资公司的事。” …… 午餐时间,沈瑶在食堂遇到了陈志明。 “听说你今天在董事会上大放异彩” 看着昔日的同窗即将起飞,自认为不弱于人的陈志明语气复杂,“恭喜啊。” 沈瑶夹了块清蒸鱼:“只是做了分内工作。” “别谦虚了,”陈志明压低声音,“董事会从不让基层员工列席,你是第一个。” 沈瑶没有接话。 她知道陈志明心里不平衡,同样是从清北毕业,她短短几个月就进入核心圈,而他还在投资分析部打杂。 “对了,”陈志明突然说,“王院士让我通知你,下周组会要交第一篇论文提纲。” 沈瑶皱眉。 这个消息为什么不直接通知她 “你什么时候成了王院士的传话筒”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我现在是学院助教,负责联络工作。” 原来如此。 陈志明这人出身农村却并不自卑,反而在清北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都能长袖善舞,与他善于交际的性格脱不开关系。 现在马上要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又开始工作学习两不误。 甚至搞起新一届研究生的联络,这样的人如果得到机会,是很有可能一飞冲天的! 这家伙之前虽然在沈瑶面前挺跳的,但其实也相当于间接给沈瑶通风报信,传递有人想害她的消息。 沈瑶暗自记下这个信息。 陈志明在学校的职位,说不定哪天能用上。 而且这人一个文科生,居然跟一堆理工大佬玩得不错。 眼下正是科技时代,说不定什么时候和这些理工男交好的关系就成了巨大的资源! “谢谢提醒,我会按时交的。” …… 下午的会谈在华科院附近的一家茶馆进行。 张教授带了两位技术专家,程卫东这边只有沈瑶和程昱。 “合资公司我们原则上同意,”张教授开门见山,“但技术作价比例不能低于40%。” 程卫东喝了口茶:“30%,外加5%的期权。” 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 沈瑶惊讶地发现,程卫东对技术细节的了解远超预期,连某款设备的专利到期日都一清二楚。 “程总做了不少功课啊。”张教授也颇为意外。 程卫东笑了笑:“我不打无准备之仗。沈瑶,把市场预测数据给张教授看看。” 沈瑶立刻调出准备好的图表。 这些数据是她熬了几个通宵整理的,连华科院专家都频频点头。 涉及到经济合约,会谈持续了三小时,最终达成初步意向: 程氏出资70%,华科院技术入股30%,共同成立“程氏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 回程车上,程卫东难得地夸了沈瑶:“今天表现不错,数据准备得很充分。” “谢谢程董。” 沈瑶谨慎地回应,“合资公司的事,董事会能通过吗” 程卫东看向窗外:“重要的事不需要所有人都同意,只要大多数人不反对就行。” 这是沈瑶第一次听程卫东讲经营哲学。 简单粗暴,但很实用。 “我爸的座右铭,”程昱插话,“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程卫东点头:“做企业最重要的是活得久。 半导体确实风险大,但跟着国家政策走,有相当大的补贴力度,至少不会血本无归。” 沈瑶恍然大悟。 程卫东的决策逻辑很清晰,不追求暴利,只求稳健增长。 这种风格或许不够激进,但能让程氏在多次经济危机中屹立不倒。 “沈瑶,”程卫东突然说,“你来做合资公司的筹备组副组长,程昱任组长。” 任命来得突然。 沈瑶下意识看向程昱,后者冲她眨了眨眼。 “谢谢程董信任,我一定尽力。” 程卫东满意地闭上眼睛小憩。 …… 晚上回到公寓,沈瑶刚准备泡面,门铃响了。 程昱拎着两袋食材站在门外:“庆祝一下,今天我下厨。” 沈瑶挑眉:“程公子还会做饭” “别小瞧人。” 程昱熟门熟路地走进厨房,“留学时练的。” 他动作利落地处理食材,很快厨房里就飘出香味。 沈瑶靠在门边看他忙碌的背影,突然有种奇怪的错觉,好像他们已经这样生活了很久。 二人褪去所有光环,仿佛只是普通的男女朋友,只是恰好一起在这座城市打拼,跟那些北漂没什么区别! “合资公司的事,你怎么想”沈瑶问。 程昱头也不回:“我爸的作风,先试水,再决定是否加注。” “风险控制” “对。”程昱翻动着锅里的牛排,“半导体这局,我们押的是国运。” 沈瑶心头一震。 是啊,再精明的商人,最终都要顺应时代潮流。 只有时代的程氏,没有程氏的时代! 程卫东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总能踩准历史的节拍。 “尝尝。” 程昱递过来一小块牛排。 沈瑶吹了吹,小心咬了一口。 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 “好吃吗”程昱期待地问。 沈瑶点头:“比想象中好。” 程昱得意地笑了,转身去调沙拉。 沈瑶看着他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其实深得程卫东真传。 只要程昱不创业,仅仅凭借着他从老爸那里学来的经营之道,也能守得住程氏的半壁江山! “对了,”程昱突然想起什么,“王院士的论文提纲,需要帮忙吗” 沈瑶摇头:“已经想好题目了,《产业政策对半导体材料发展的影响》。” 程昱吹了声口哨:“够讨巧,正好结合你现在的工作。” “这叫学以致用。”沈瑶抿嘴一笑。 晚餐比想象中丰盛,牛排、沙拉、蘑菇汤,还有餐后甜点。 程昱甚至带了瓶红酒,不过沈瑶只喝了小半杯。 “敬半导体。”程昱举杯。 “敬未来。”沈瑶轻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