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零点影院
云浮月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零点影院,某间小型观影厅内,《流光》的第一场电影放完后,影院老板方阳正和秘书交谈着。 ”哎呀,“他的语气颇为感慨,“没想到这黑白片子,拍得还不错。” 说完后,他笑了一下,像是有些意外。 秘书也跟着笑了一下,也意外于老板对《流光》的评价。 但他识趣地没有提起老板之前在听到影院经理预备为《流光》排片时,几乎快要暴跳如雷、怒火中烧的名场面。 身为影院的老板,虽然影院的规模并不大,但方阳在电影方面的见识,绝对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 别看他对《流光》的评价只是一句“不错”,但至少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影片了。 严谨一点,按照最高的标准,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 更别提,这是在《流光》受限于电影黑白题材的表达形式下,而拿到的评价。 以零点影院的规模,可以预料到,它在整个联邦的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就像一朵浪花融入大海,并不出色。 但在一些热衷于追捧小众的、前卫的电影爱好者眼中,零点影院相当于是圣地一样的存在。 为了提高影院的格调,他们还自发地为影院的名字,做了一次深刻的阅读理解: 零点,寓意着旧周期的终点,新时期的起点,自带“割裂与衔接”的双重属性,暗含更多的未知与可能性。 零点模糊了新旧的边界,是新时代降临前的先兆,是重大的转折节点,是第一缕曙光的象征。 这群人将影院的名字解释得很高大上,再加上无论多么小众冷门的影片,零点影院都有播放的权限,这更是加重了他们这种想法:零点影院的老板是和他们一样热衷于小众影片的理想主义者! 因为他们脑补出的原因,零点影院有了一群粉丝自发的拥护,甚至在圈内人口中,有了“最纯粹的影院”的称号。 类似的这种言论看得方阳有些汗颜,在他们眼中,好像影院的老板是什么拒绝商业妥协、决意维护纯粹的艺术表达的圣人一样。 但实际上,方阳知道自己不是的,无论粉丝吹得有多高大上,他最初只是一个想要多赚点星币的俗人罢了。 只是因为总是抢不到热门影片的播放的缘故,他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购买一些小众、冷门的电影作品充实库存,让影院不至于显得太寒碜,要啥没啥。 他的眼光不错,选的影片虽然冷门,但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亮点。 独特创新的镜头语言、小众但尖锐的社会议题、边缘人群、哲学命题、创作者强烈但不偏激的表达欲……这些都是能引起他兴趣的存在。 后来某个大器晚成的导演回忆自己题材小众的初作,说当时没有一家影院愿意上映,只有零点影院给了它一次机会。 仅仅是这一句话,方阳也没想到零点影院却借此打出了自己的名头,吸引了一大批同样热爱小众电影的观众影迷们。 零点影院顺势成为了小众影片聚集地,一大批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编剧向零点影院寻求机会,方阳也会大浪淘沙,从中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放在影院中播出。 也许“零点影院偏爱小众影片”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之后在往零点影院投递的作品,完全没有商业片,都是艺术片或者前卫电影。 这么些年下来,哪怕零点影院主动寻求热门的商业片进行合作,人家一看零点影院小得可怜的规模,都不带搭理他的,方阳无奈过,但也有些习惯了。 收的片子多了,总有那么几个有出息的,获得权威奖项的作品,也有不少,这些片子都经过了他的检阅。 先前提到的那个导演的初作算一个,这次意外撞上来的《流光》,勉强也算一个。 和其他商业片《流光》的商业性并不强,但艺术性绝对足够。更何况,和他以往收的前卫电影相比,《流光》也能算得上是“商业片”了。 操纵的好的话,说不定能票房和口碑齐喷发。 方阳此时,已经选择性忘记了自己当初特意叮嘱经理把排片留给另一部热门影片的事,现在的他,沉吟片刻,便对着秘书吩咐道:“在我们的粉丝群里,对《流光》多宣传一下,再就是……留一笔经费专门帮《流光》宣传!对了,再把经理给我找来。” 秘书应下,片刻后,经理推开方阳办公室的门。 “老板好。”经理拘谨地问了一声好。 方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完全一副和蔼可亲的好老板的模样:“别那么紧张,和我说说,你为什么选了《流光》,不选《启明之恋》” 虽然无心插柳柳成荫,选了《流光》的结果倒也不错,但他还是想了解一下这是员工的失误,还是他故意的。 经理愣了一下,没想到老板突然这么问。 他定了定神,说道:“老板,《启明之恋》虽然是热门商业爱情片,但剧情和特效都有些套路化,里面的主演有一个都传出了绯闻,还有一个被狗仔拍到去了失感症理疗室,演技估计也有下降。 而且我看过他们送过来的成片,并不突出。在咱们零点影院的受众估计有限。” 实际上,经理说话还是委婉了,《启明之恋》放在零点影院,都不算受众有限了,那叫不堪入目! 能来零点影院的观众,多是对电影有了自己深度思考的影迷,能入得他们法眼的作品,那肯定都是有独特内涵的。 像《启明之恋》这种中规中矩甚至有些俗气的商业爱情片,在他们眼里估计就是垃圾,如果真的放出来,说不定会败坏影院的口碑。 而《流光》虽然是黑白片,但他看过了,导演、编剧、演员,应该说整个主创团队的水平都很不错,艺术感十足,而且黑白的色调也算是个创新点,估计很对零点影院观众的胃口。 起码他看了《流光》之后,就觉得黑白影片估计要成为某些导演心中的“白月光”了。 方阳听了经理的分析,点了点头,心里暗自赞许。 看来这经理还是有眼光的,并不是瞎选。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方阳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决定是好决定,但是你做决定,是不是应该知会我一声” 方阳的语气很平和,也没有生气的迹象,但经理冷汗吓得都出来了:“老板,我给你发过消息的。你回了让我看着办,我这才……” 有这回事儿吗 方阳搜了搜脑海中的记忆,果不其然发现了这一小段的影子。 他当时忙着审片,看到一部拍得一坨稀碎的电影,结尾还大言不惭,说什么致敬前辈和经典,看不懂他的电影的人,都是没品位的蠢货。 他忍不住说了导演几句,那个小导演还不服气,非要和他争辩,一脸“我都是对的,你个小老板,懂什么电影”的表情。 气得方阳脑子都糊涂了,也没管经理到底发了什么,就随便回了一句,让他看着办。 没想到这下误会了。 方阳重重的咳嗽两声,尴尬地强行转移话题: “行,你做得不错,继续保持。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宣传《流光》,争取让它在咱们影院爆火,场场座无虚席!另外,之后选片你继续按照你的判断来,有什么好片子尽管提。” 经理没想到老板不仅没责怪他,还认可了他的做法,顿时信心大增,连忙应道:“老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方阳笑了笑,“好了,这个月你奖金翻三倍!” 他挥了挥手,让经理去安排宣传事宜,自己则继续和秘书商讨后续的推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