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成果初现,技惊四座
诸天帝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楼,07号实验室。 空气里只有仪器运转时平稳的微风声,以及玻璃器皿偶尔发出的清脆碰撞。 苏晚晴引入的“项目管理”模式,将整个团队变成了一台精密的仪器。任务被分解到小时,每个人都像一枚严丝合缝的齿轮,在自己的位置上高效转动。 张涛负责数据记录,他的笔尖在记录本上飞速划过,留下一串串整齐的数字。李芳负责文献比对,几本厚重的外文资料被她翻得起了毛边,每一页都布满了红色的标记。老实验员王振则全神贯注地盯着恒温培养箱,严格控制着每一个参数,动作稳得像一尊雕塑。 最核心的菌株筛选和诱导,则由苏晚晴亲自操刀。当然,没有人知道,那些最关键、最耗时、也最容易出错的步骤,全都在夜深人静时,于那个绝对安全的空间内完成。 时间,在滴答作响的秒针中,一天天流逝。 当军令状立下的第十天下午,实验室里极致的宁静被一声压抑的惊呼打破。 “啊!” 李芳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动作太大,带得身后的木椅发出刺耳的刮地声。她死死按着面前的数据汇总表,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泛白,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 “怎么了”王振被吓了一跳,手里的试管都晃了一下。 张涛也停下笔,抬头看去。 李芳没有回答,她只是抬起手,颤抖地指着表格上的一行数字,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苏晚晴放下手中的移液管,走了过去。她的目光落在李芳指着的那一栏。 那是第三代噬菌体,针对从疫区带回的变异杆菌样本,进行的裂解实验数据。 “裂解效率……99.99%。”苏晚晴平静地念出那个数字,然后看向下一栏,“增殖速度……比文献中记载的任何一种烈性噬菌体,高出……两个数量级。”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张涛和王振的心上。 两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什么,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他们不仅找到了可行的路线,他们还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堪称恐怖的超高效“生物武器”! “成功了……”张涛的嘴唇哆嗦着,他看着那份报告,又看看苏晚晴,眼眶瞬间就红了,“苏顾问,我们……我们成功了!” 老实验员王振也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扶着实验台,嘴里反复念叨着:“天哪……天哪……” “这只是初步成果。”苏晚晴的声音依旧平稳,她拿起那份数据表,“张涛,把原始数据和图谱整理出来,我们去向刘所长汇报。” “是!” 张涛猛地挺直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应了一声。他感觉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所有的委屈、嘲笑、不甘,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与伦-比的骄傲。 他抓起那几页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实验报告,转身就往门外冲。他一秒钟都等不了,他要让全研究所的人都知道,他们07号实验室,这支所有人眼中的“杂牌军”,做到了什么! 走廊里,张涛的脚步声咚咚作响。 刚拐过一个弯,他差点撞上一个人。 高建军。 他的中心实验室刚刚完成整改,正准备向刘所长申请复工。他看着张涛那一副激动得快要飞起来的样子,脸上立刻浮现出不屑的讥讽。 “怎么捡到钱了”高建军双手抱在胸前,斜睨着他,“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张涛的脚步停住。 他抬起头,胸膛挺得笔直,第一次敢于毫不退缩地直视高建军那双充满优越感的眼睛。 “高研究员,”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却异常响亮,“我们成功了!我们找到了能百分之百裂解变异杆菌的噬菌体!” 高建军脸上的讥讽表情凝固了一瞬。 随即,他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爆发出一阵夸张的大笑。 “哈哈哈哈!成功了就凭你们几个”他指着张涛,笑得前仰后合,“小张,我看你是做实验做疯了吧!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百分之百裂解你怎么不说你造出了原子弹!” 他的笑声又大又刺耳,立刻引来了走廊里其他研究员的围观。 “怎么回事” “听张涛说,他们成功了,十天就成功了。” “不可能吧吹牛也要有个限度。” 议论声、窃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张涛,仿佛他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 张涛的脸涨得通红,他捏紧了手里的报告,正要反驳。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他没有疯。” 众人循声望去。 苏晚晴带着李芳和王振,正缓步走来。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步伐不疾不徐,神色平静无波,仿佛眼前这场闹剧与她无关。 她没有理会笑得面目扭曲的高建军,也没有看周围那些围观的人。她径直走到闻讯赶来的刘所长面前,将手中的文件夹递了过去。 “刘所长,这是我们小组的初步研究成果,请您审阅。” 刘所长疑惑地接过文件夹。 打开。 第一页,是一份打印出来的报告。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写着——《关于新型烈性噬菌体“龙魂一号”对变异杆菌体外杀灭效果的初步研究报告》。 光是这个标题,就让刘所长的眼皮跳了一下。 他翻开第二页。 他的呼吸,骤然停止。 那是一张照片,一张清晰得令人发指的、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照片上,一个如同微型登陆舱的噬菌体,正牢牢吸附在一个巨大的杆菌上,它尾部的“针管”已经刺入了细菌的细胞壁。 这种清晰度的照片,这种仿佛能看清每一个蛋白质分子的质感,他只在国外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上见过!而且,所里那台宝贝得不行的电镜,根本拍不出这种效果! 刘所长颤抖着手,翻向下一页。 又是一张照片。 这一次,是无数个新的噬菌体,从一个破裂的细菌躯壳中“喷涌”而出,如同星际战争中胜利的舰队。 他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自己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他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看向报告里的数据。那一条条精准、详实、逻辑严密的数据链,构成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闭环。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结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