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里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日校考,书院山下车马拥堵,规矩是每家只许进一辆马车。 赵栖凰、赵栖云、赵惠心,三人被安排进了同一辆马车。 车厢内,气氛降至冰点。 赵栖云自打见了赵栖凰的新装扮,一张脸就黑如锅底,扭头看着窗外,生着闷气。 赵惠心则捧着一本《内训》,嘴里念念有词,一副临阵磨枪的刻苦模样。 她的余光,却像刀子一样,一遍遍刮过赵栖凰。 终于,她憋不住了,合上书,皮笑肉不笑地开了口。 “栖凰妹妹为了博先生们的好感,还真是别出心裁。” 赵栖凰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慢悠悠地整理着自己的袖口。 “赵惠心,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这见不得人好的嫉妒心,怎么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赵惠心被点破,脸上挂不住了,“你胡说八道什么!” 她捏着书卷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都带上了尖利。 “谁嫉妒你了我用得着嫉妒你” 赵栖凰哼了一声:“谁嫉妒,谁心里清楚。” 一句话,堵死了赵惠心所有想说的话。 再辩解,就是心虚。 不辩解,就是默认。 赵惠心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胸口剧烈起伏,气得浑身发抖。 她死死瞪着赵栖凰,眼神恨不得在她身上剜出两个窟窿。 可赵栖凰,连一个余光都懒得再给她。 过了许久,终于到了璇玑书院朱红色的山门外。 马车一停稳,赵惠心就一把挽住身旁赵栖云的手臂。 “云妹妹,我们快走吧,别迟了。” 她看也没看赵栖凰,拉着赵栖云朝人群走去。 那背影,带着故意排挤赵栖凰的刻意。 赵栖凰慢悠悠地整理了一下裙摆,这才不疾不徐地走下马车。 她望着那两个挤在一起的背影,轻嗤一声。 “小孩子把戏。” 璇玑书院的山门口,早已人头攒动。 来自京城各府的贵女们,个个锦衣华服,面上难掩紧张。 毕竟,这里是天下学子都心向往之的最高学府。 不多时,璇玑书院的副院长,朱弘毅走了出来。 他站在山门前的石阶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男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宣读道:“璇玑书院,乃当世着名学府,素以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兼通文理艺德之士闻名。” “此次入学测试,共分三关——才艺、策论、心性。” “每关,只取最杰出者一人,最终只有三人能够入女学读书。” 此言一出,人群中响起议论声音。 赵栖凰拿团扇掩着唇,低声自语,“卫揽舟还真有点本事,这校考方向,竟让他全都押中了。” 第一关,才艺。 地点设在书院后山的百花园。 正是暮春时节,园中百花争妍,蜂飞蝶舞,清风拂过,送来阵阵馥郁花香。 监考先生立于一座凉亭下,宣布规则:“不拘一格,各施所长,限时一炷香,众先生评分最高者胜。” 话音刚落,考生们便立刻散开,各自寻了地方,拿出看家本领。 一时间,琴声、歌声、吟诗声此起彼伏。 有当场泼墨作画的,有临风舞剑的,令人眼花缭乱。 其中,太傅家的嫡女刘婉如,一曲《高山流水》弹得是清越高远,引得几位散坐在各处评分的先生频频点头。 赵栖凰却找了棵开得最盛的梨树,闲闲地站着,一动不动。 只因来时,卫揽舟曾嘱咐过她,说:“你在琴棋书画上,天分平平,临时抱佛脚已是来不及。” “届时,什么都不用做,藏拙,比献丑强。” 赵栖凰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反正三关只要过一关就行。 就在这时,一道锐利的目光锁定了她。 副院长朱弘毅不知何时,走到了她面前。 他上下打量着赵栖凰,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 “赵栖凰”他开口,质问道:“所有考生都在展示技艺,你站在此处一动不动,是打算弃考么” 周围的目光“唰”地一下全聚了过来。 那些熟悉赵栖凰的贵女们,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 “我就说她能有什么才艺不过是仗着家世罢了。” “穿得这么素,我还以为她转性了呢,原来是心虚啊。” 赵栖凰蹙眉,明明三关能过一关便可入学,这位副院长,怎么好似非要逼她露怯一般 这针对的意思,也太明显了。 见她不语,朱弘毅的脸色更沉了。 “璇玑书院,不留无心向学、畏难退缩之辈。” 他的声音凌厉:“本院长再问你一次,你到底考,还是不考” “若再不展示才艺,便当你自动弃权,即刻淘汰出局!” 满园的目光,讥讽,嘲笑,看好戏。 赵栖凰抬起眼,迎上朱弘毅审视的目光,说道:“院长,您先前宣读规则时,似乎并未提及……”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弘毅厉声打断。 “之前未提,现在我提了。”他的声音蛮横道:“这璇玑书院的招生,我说了算!” 这是铁了心要让赵栖凰在第一关就颜面扫地。 赵栖凰正想自己如何将他应付过去,这时,视线定格在身旁那棵杨树伸出的枝桠上。 脑海里突然灵机一现。 她摘下了一片翠叶,置于唇边,按照卫揽舟所教的吐气。 下一瞬。 一阵清越悠扬的声音,从那薄薄的叶片中流淌而出。 没有琴的庄重,没有箫的清冷。 像林间的晨风,拂过万物,又如百灵鸟在枝头歌唱。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奇妙声音所吸引。 原本在远处评分的先生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笔,循声望来。 正在抚琴的刘婉如,见围观她的先生被梨树下的那个身影吸引,她心下一乱,指下的乐曲漏了一个音。 “啾啾——” 一声清脆的鸟鸣,应和着赵栖凰的乐声响起。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 园中的雀鸟,仿佛受到了召唤。 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盘旋在树丛上空。 最终,纷纷栖落于枝头。 它们歪着脑袋,喳喳叫响,与叶笛之声产生共鸣。 人与鸟,乐与景,在此刻融为一体。 “这叶笛吹得有点意思。”一位先生喃喃自语。 另一位先生抚掌赞叹,“以叶为笛,引百鸟朝凤,这才是真正的与自然相合,与万物通心!” “此等意境,远胜那些刻意雕琢的琴棋书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