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佛跳墙风波
锐锐可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醉仙楼,老王花了不少心思,硬是把佛跳墙的“粗坯”做了出来。 虽然只是个粗略版本,但从灶房飘出的香味,已经让醉仙楼里喝得差不多的客人们纷纷张望。 顺孝一郎扶着一位与他长得有些像的老人,对众人说:“这道菜非常有名,是我特地为父亲寿宴准备的,大家稍等一会儿,就能尝到了。” 佛跳墙被端上三楼时,香气弥漫,整座酒楼的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可这道菜工序太复杂,十几种食材各自处理,最后融合成一碗汤。 老王倾尽全力,只做出了一小锅,根本不够所有人分一口。 顺孝一郎自然不会平等地分给所有人,他特意给没来的少佐留了一份。 其他人,只有贵宾才有资格尝一口。 哪怕在这样的时刻,他依旧保持警惕。 每道菜端上来之前,都必须先让狗试吃,确认没问题才会上桌。 有人笑他太小心,他却只是淡淡回应:小心无大错。 佛跳墙的每一道配菜,他都让人分别测试过,确认安全后才敢端上餐桌。 等了这么久,终于能尝到这世间难得一见的美食,顺孝一郎内心激动难耐。 他端起酒杯,望向身旁的军官们,开口道:“来,干了这杯,一起尝尝这道难得的佳肴。” 酒落杯干,顺孝一郎立刻将各种配料倒入坛中,佛跳墙这才正式完成。 香气扑鼻,令人沉醉。 他先给父亲盛了一碗,老人尝了一口,在众人的注视下,脸色泛红,眼眶微湿,激动地说:“好吃,太好吃了!” 一旁的宾客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动手,将这道佛跳墙一抢而空,日军官兵脸上尽是满足。 另一边,炊事班九人趁着醉仙楼众人沉浸在美食的喜悦中,拉着三辆马车,悄悄前往日军仓库。 这仓库原是安康镇的储粮之地,日军占领后强行接管,并从镇民手中搜刮大量粮食囤积于此。 因位置偏远,守军稀少,只派了三名装备齐全的日军把守。 当炊事班出现时,三名守卫大为惊讶。 眼前已是拉走三车粮食,如今又来三辆,这事必须上报中队长。 老王上前说道:“我们是来退粮食的,之前领多了。” 会讲中文的鬼子一怔,随即笑着点头,原来是退粮的。 他问:“佛……佛跳墙” “哦,佛跳墙啊,做出来了,可惜没法带出来给你们尝尝。” “谢谢!” 鬼子们放下戒心,持枪打开仓库大门,跟着走进去…… 瘦猴踢了踢地上尚有余温的尸体,笑着说:“老刀,你这刀法太利索了!” 顺子道:“三哥更绝,直接把鬼子脑袋拧下来了,你们看,死相多难看。” 众人借着门缝透进来的光亮看去,果然,王风脚边的鬼子脖子扭着,脸上写满惊恐。 王风低声提醒:“别废话,快装粮!” 粮食装好后,炊事班拉着三辆马车回到安康镇入口。 看守关卡的伪军早已熟悉这伙人,正想开口询问几句。 可炊事班根本不予理会,径直驾车离去。 伪军与日军面面相觑,虽有疑虑,却没人敢拦。 顺孝一郎太君已下令,这些人可自由进出。 只有一名年轻的伪军眼神一凝,心生疑惑——这三辆马车的轮子,怎么几乎都被压得贴地了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九名中国厨师离开后,安康镇仿佛失去了他们的踪迹,没人再见过这九人。 但所有人都记得,他们曾做出过一道震惊四地的名菜——佛跳墙。 那天,醉仙楼里香气四溢,食客们赞不绝口。 即便没尝过的人,也逢人就说:“佛跳墙啊!那香味……啧啧,一口下肚,这辈子都值了。” 但没吃上佛跳墙的人,后来却暗自庆幸。 因为当天下午,凡是吃过这道菜的人,全都死了,一个不剩。 其中包括日军运输中队中队长顺孝一郎、他的父亲,还有几位同僚、下级军官、伪军军官和几个汉奸头目。 消息传开,整个安康镇陷入震惊。 因公未能赴宴的日军大队长得知后,火速派人彻查。 所有尸体都呈现相同症状——中毒身亡。 三楼宴会厅内,众人趴倒在桌边,空气中还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味…… 日军大队长惊疑不定,立即命人测试剩下的食材。 他先让人用狗试验那些辅料,狗吃了安然无恙。 他再让狗喝了一口佛跳墙剩下的汤汁。 两个时辰后,狗无声倒地。 冷汗从他额头渗出。 他怒吼着下令:“给我找!把那群厨子全部找出来!特别是那个跛脚的!” 可无论怎样搜查,九人如同人间蒸发,音讯全无。 安康镇三位大尉、五名中尉,还有十多个日军军官,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了命。 最倒霉的,或许就是顺孝一郎的父亲。 活到六十岁,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儿子的寿宴,却成了这场死亡盛宴的陪葬。 镇上的百姓议论纷纷,说:“这就是侵略者的报应,天理昭昭。” 从此,佛跳墙成了安康镇的禁忌。 一提起来,人人变色。 “请你吃顿佛跳墙” “别!我可不想莫名其妙送命。” 这起悬案在安康镇流传开来,那九个厨子的传说,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佛跳墙的事渐渐平息。 王风带着炊事班归来,又让整个新一团热闹非凡。 一个新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接连掀起几番风波。 这一回动静更大。 谁也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把团长的炊事班都带出去了,还一个不少地全回来了。 更夸张的是,缴获的物资多得惊人。 三辆马车装得快要散架,全是粮食,差点把新一团的仓库都撑爆。 几个战士忙前忙后,一趟又一趟地卸货,累得话都说不出来。 炊事班的老王向来节省,可那天晚上破天荒地蒸了一大笼白面馒头,数量多得吓人。 他当场拍板,每位战士最少三个起步,不够还能再添。 再配上一大锅热腾腾的烩菜,这顿饭在新一团里可算是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