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四卷:归途何方 第297章:织网者的起源猜想 那转瞬即逝的、如同验证通过般的信号反馈,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方舟核心研究团队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信号微弱到几乎无法再次捕捉和复现,但它指向的可能性,却为“防火墙后门”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具体的突破口。 研究焦点再次转移,这一次,落在了那些一直如幽灵般徘徊在方舟文明逃亡之路上的存在——“织网者”。 会议室内,关于“织网者”起源与本质的讨论异常激烈。 “如果‘悖论之钥’可能是‘后门钥匙’,”一位信息科学家指着星图上标注的、历史上“织网者”频繁活动的区域,“那么这些‘织网者’,它们在整套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仅仅是防火墙的巡逻程序吗” “从它们的行为模式看,监控、追踪、标记……确实符合安全组件的特征。”另一位军官附和道。 但林昊却缓缓摇头,他凝视着主屏幕上被放大的一幅由“星骸遗民”数据还原的、“织网者”网状结构的细节图像,那上面流转的规则编码复杂而有序,远超单纯的攻击或防御程序所需。 “你们还记得我们最初捕获那个小型‘织网者’个体时的发现吗”林昊的声音带着深思,“它的结构核心,并非纯粹的毁灭性能量,而是一种极其高效的……信息记录与传输单元。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传感器’和‘记录仪’。” 苏晴雪眼神一动,接上了他的思路:“你的意思是,它们的主要功能可能并非‘清除’,而是‘观察’和‘记录’记录那些触发了防火墙警报的‘异常进程’——也就是我们这样的文明——其最终的状态和数据” “不仅仅是最终状态,”林星辰也加入了讨论,年轻人的思维更加跳跃,“它们遍布宇宙,构建那张巨大的网络……那会不会是一个分布式的、覆盖整个实验场的‘监控与日志系统’防火墙负责执行清理,而‘织网者’负责记录清理前后的一切,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可能性高达72.3%,】逻辑节点7号的思维脉冲冷静地分析,【将安全监控与日志记录功能分离,是高效系统管理的常见设计。‘清理机制’是执行单元,追求绝对效率和力量。而‘织网者’是感知与记录单元,追求信息的全面与保真。它们共同构成了‘园丁系统’的‘手’和‘眼’。】 “手和眼……”林昊重复着这个词,脑海中仿佛有火花闪过,“如果‘织网者’是‘眼’,是记录者,那么它们所记录的海量信息,最终流向何处这些记录了无数文明兴衰、无数次规则触碰与清理事件的‘日志’,总该有一个‘存储中心’或者‘分析终端’吧” 这个推论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 “那个‘存储中心’,会不会就是‘播种者’留下的、真正的‘后门’所在”一位科学家声音颤抖地推测,“一个汇聚了所有实验数据的地方,一个可能蕴含着宇宙底层规则所有秘密,甚至包括防火墙本身设计蓝图的地方!” “也就是说,”苏晴雪总结道,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我们一直视为威胁和障碍的‘织网者’,它们活动的网络节点,它们信息流向的终点,可能恰恰指引着我们通往生路的唯一方向它们不是敌人,而是……路标” 这个结论带着一种强烈的讽刺和命运的荒谬感。他们一直在躲避、对抗的存在,竟然可能是他们苦苦寻觅的出路的关键。 “但这依然充满风险,”负责战略分析的军官提醒道,“且不说找到‘织网者’网络的核心节点有多困难,就算找到了,那里也必然是防火墙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我们等于是直接闯进系统管理员的后台数据库。”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昊沉声道,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许久未见的、充满挑战意味的光芒,“我们之前一直在外围打转,试图找到漏洞钻过去。但现在,我们可能找到了直指系统核心的路径。‘织网者’的记录功能意味着它们需要相对‘客观’地记录信息,这或许意味着它们本身不具备最高级别的攻击性——只要我们不去主动攻击它们,或者触发它们的防御阈值。” 他看向中央那悬浮着的、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悖论之钥”。 “而我们的‘钥匙’,或许能帮助我们在那个‘日志系统’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权限’,或者至少,找到关于‘播种者’和这个实验场真相的更多碎片。” 方舟的最高决策层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了新的行动计划——“溯源行动”。目标不再是盲目地在宇宙中寻找生机,而是主动、谨慎地追踪“织网者”的活动,分析其网络结构,逆向推导出其信息流汇聚的最终方向。 他们要将自己从被动逃避的“病毒”,转变为主动探索的……“数据探针”。 航向再次调整。方舟如同一个耐心的猎手,开始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曾经避之不及的“织网者”活动边缘区域,释放出无数微型的、经过“谐波伪装”技术优化的探测器,试图捕捉“织网者”之间传递的信息流,描绘那张无形巨网的脉络。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却执着地燃烧在无尽的黑暗森林中。而这一次,他们追寻的,是那些记录着毁灭的“眼睛”所望向的终极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