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反而觉得脸上发烫
本古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想法和孙祺的几乎一致。 郭明也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 在他看来,这三位演员都不是特别火爆的类型,自身没有太多的宣传效应——除非孙祺愿意配合炒作绯闻。 但孙祺显然不想这样做。 因此,最终的结论是: 万倩符合要求,但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任素西表现有些夸张; 杨密与角色不太匹配。 经过讨论,两人决定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导演孙祺。 孙祺反复考虑,这件事他必须慎重。 一方面时间紧迫,另一方面这是他第一次执导电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最终他选择了万倩,虽然略显保守,但比较稳妥,能够保障影片的基本质量。 她或许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外的发挥。 就像游戏里残血时突然打出暴击,反败为胜,这种可能值得期待。 演员需要创造力,很多经典镜头都来自临场发挥,比如《夺宝奇兵》第安纳琼斯的某个瞬间,《甜蜜蜜》里张曼玉的笑场画面。 相比之下,任素西和杨密的问题不是临时调整就能解决的。 一个基础不够扎实,一个气质与角色不符,难以改变。 决定下来后,孙祺没有直接告诉杨密,反而建议她关注片中男主角的女儿角色——一个十几岁的叛逆少女,戏份不少,也比较符合她的风格。 杨密很聪明,一听就知道女主角基本没戏了。 她追问最终人选,孙祺却什么都不说。 想到自己为这个角色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心里一阵委屈。 她脸色一沉,转身就走,连招呼都没打。 孙祺站在工作室门口,无奈地笑了笑。 他也很难受,但角色不合适,强求也没用。 就像组队打游戏,职业不匹配,硬拼也没用。 杨密气呼呼地跑回家,在卧室待了一下午,心情才慢慢平复。 想了想,她开始后悔。 她理解了孙祺的选择,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点过分。 本来是想全力帮助孙祺,却没有考虑到角色适配的问题。 以她那高傲的性格,这些话实在说不出口。 想打电话道歉,又拉不下脸。 一想到女主角要交给一个名气不如自己的演员,心里更是不甘。 她哪里比别人差就算自己不适合,另外两个人也不见得更好。 正纠结的时候,她无聊地翻着手机,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短信被点开,纤细的手指快速敲下一行字: “姐,缺人凑局吗!!!” 孙祺确定了女主角人选之后,并没有马上通知万倩。 并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因为当天晚上刘师兄带领的摄影组就要回京城了。 他们需要尽快确定拍摄场地,再请中影方面协调时间,安排具体档期,以便直接和演员签合同。 之前联系几位演员试镜时,已经说明了大致的时间安排,从年后到四月底。 如果有时间冲突,需要提前告知工作室。 试镜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在一周内回复。 晚上五点,孙祺开车前往京城西站,接到了风尘仆仆的刘师兄一行人。 刘师兄没有自己拿行李,全都交给了同行的两位同伴,而他自己则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包沉甸甸的拍摄素材,像宝贝一样珍惜。 孙祺先带他们去工作室附近的一家火锅店吃饭。 不管时间多紧,吃饭是不能少的,毕竟兵不饿是打不了仗的。 吃饱后,几人直接回到工作室,叫上杨帆,一起在多功能会议室开始挑选各个场景的素材。 孙祺工作室原本有一间专门的影视剪辑室,用于拉片、剪辑和选材,但空间较小,只有两个工位。 四五个人挤在里面会很不方便,难以开展工作。 好在当初设计时已考虑到这点,二楼的这个多功能会议室也可以用来拉片和选材。 屏幕上开始播放素材时,刘师兄不顾疲惫,精神饱满地向孙祺和杨帆介绍起来。 “小祺,杨总,根据剧本中马嘉祺和胡广生关于‘路走到头了,所以要有桥’的对话,我们首先选定了都云这座小城的各种桥梁。” “都云确实是远近闻名的‘桥城’,我们几乎走遍了剑江及其支流上的每一座桥,包括‘西山大桥’、‘彩虹桥’、‘百子桥’等等。” 说着,刘师兄打开一个视频。 “看,这是我们摄影组最终选定的影片部分——‘西山大桥’。” “西山大桥已经在剑江上矗立了五十多年,充满黔南少数民族特色。 尤其是夜晚,璀璨的灯光映照江水,奔流的江水又反射桥身,两者相映成趣,非常漂亮。 我认为,影片的部分可以在这里的夜景中拍摄。” 孙祺看着屏幕上的大桥,心里非常满意。 刘师兄还准备了一段俯拍镜头,完整展现了西山大桥的全貌,确实令人震撼。 孙祺想到那些小人物最终的归宿都将汇聚于此,成为影片结尾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期待。 “很好,刘师兄辛苦了,最后的场景就定在这里。” “嗯,好的。” 说着,刘师兄迅速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 “这是‘石板街’,当地最热闹的小吃街,街道弯弯曲曲,两旁都是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古老建筑,青砖红瓦,画面感十足。” 孙祺看着视频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传来摊贩的吆喝声,有老人,有小孩,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有人间的悲欢离合,处处充满浓郁的烟火气息。 “不错,就选这里。” 再次获得孙祺的认可,刘师兄心中充满干劲,兴奋地搓了搓手,接着说: “小祺,你再看看这里……” “嗯,不错……” 接下来的时光里,几人一刻不停地忙碌,直到深夜,接近凌晨时才终于把电影的所有场景全部确定下来。 最后,杨帆整理好记录,归档成一份报表,只等第二天去中影办理备案。 京城,中影集团。 “叮”的一声,电梯门慢慢打开。 几人依次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影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三屏。 一位在电梯口等待的年轻,手里拿着签到簿,立刻迎了上来。 “韩董,王主任。” 韩三屏接过签到簿,扫了一眼,脚步却没有停下,大步向前走去。 “人都到齐了吗” “各部门负责人已经到了,正在等您,韩董。” “嗯。” 靠近会议室时,年轻女子快步上前,弯腰拉开门。 “韩董。”“韩董好”…… “都坐下。” 韩三屏率先坐在主位上,王博则坐在门边第二排,打开了笔记本。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不说了,我刚从总局开完会回来,是关于去年全年工作的总结会。” “去年是我国电影市场票房连续增长的第四年,也是国产电影票房连续第四年超过进口影片。 总局领导对我们集团去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说到这里,韩三屏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 “对于这份表扬,大家觉得应该高兴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现场的干部们全都屏住呼吸,没人敢轻易回答。 “不管你们高不高兴,我不高兴,反而觉得脸上发烫。” “国产片票房虽然连续四年超过进口片,但每年只领先一两个百分点。 就像考试每次都只刚及格。” 韩三屏神情严肃。 “各位同志,作为中影的管理层,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个两个百分点是怎么来的。” 他特意停顿,加重语气。 “往年我可以不在意,但今年,我的目标不只是这样。” 说着,韩三屏向与会者伸出五指。 “五个点,这是今年国产片对进口片的最低要求。” “不要提困难。 有困难就从组织建设和思想根源上找解决办法。 观念不转变,就换能转变的人来做。” 整场会议在沉重的气氛中结束。 回到办公室后,韩三屏才露出疲惫的神情。 他本不想这么强硬,这样容易树敌,甚至可能给上级留下独断专行的印象。 形势所迫——总局领导压力很大,距离奥运会只剩一年多时间,各部门都在全力冲刺业绩。 作为文化领域的重点,电影行业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特殊时期只能采取果断措施,顾不上其他了。 片刻后,王博拿着会议纪要敲门进来。 看到韩三屏一脸疲惫,他关心地说道: “董事长,您休息一下吧。” “唉,时间不等人。” 王博明白韩董的处境——刚刚转正为主要领导,正是出成绩的关键阶段,绝不能满足现状。 “对了,孙祺那边提交了拍摄计划表,您过目吗” 韩三屏稍作思考,点头说: “看看吧,年轻人效率挺高。” 王博从文件夹中拿出文件,双手递上。 韩三屏快速浏览后,将文件放回桌面。 “可以。 这个项目由你负责,确保沟通顺畅。” “明白,那我先去忙了。” 韩三屏揉了揉太阳穴,点头说: “去吧。” 王博正要开门,又被叫住。 “提醒那小子注意分寸,特别是少数民族风俗的表现。” “您放心,我会传达清楚。” “嗯。” 杨帆刚把项目计划表交给中影,原本以为要走一周流程,没想到两天就收到了回复。 “小祺,中影那边回复了,工作人员已经出发,会按我们的要求和地方沟通,协调公安、消防等所有相关部门。” “这么快。” 孙祺有些意外,这类大型机构通常效率不高,看来韩三屏董事长对这个项目真的很重视。 这当然是好事,有靠山就是好。 “凡哥,咱们这边也不能落后。 如果演员档期还没确定,就先确定剧组其他人员。 反正后面还有《潜伏》和《我团》,直接接上就行。 设备方面抓紧准备,能租就租,租不到就买。” “好,我马上联系。” “对了,中影的投资款到账了吗” “目前到了一半,大约一百五十万,剩下的一百五十万说是等电影上映后用于宣传。” “啧,真会算账。 到时候实际花了多少,我们怎么知道。” 孙祺前世在业内待过,对这种操作再熟悉不过。 “小祺,水至清则无鱼。 再说韩董这么重视这部片子,下面的人最会看风向,不会做得太过分。” 孙祺点头表示理解。 “我明白,就是发发牢。 别人想搭中影的顺风车,还找不到门路呢。” “没错,到时候排片多几个点,什么成本都能赚回来。” “嗯。” 接下来几天,整个工作室全员忙碌,连前台都在接待不断前来签约的专业人员。 孙祺适时宣布了好消息:月底发放三倍工资作为奖金,让大家安心过年,年后继续努力。 四天后,中影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所有事项都已协调妥当。 当地相关单位及各部门承诺全力配合剧组拍摄。 从三月初到四月底,整整两个月的拍摄周期,这个结果远超大家的预期。 如果由工作室自行沟通,对方未必理会,就算答应了也不会这么重视。 孙祺不禁感慨:在华夏,有些事情还是体制内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