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黄金囚笼
外卖追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迎驾的使团已经出了京城,车马扬起的烟尘还未散尽,奉天殿里的空气却已然换了一番光景。 那股剑拔弩张的寒意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平静。 朝会之上,关于太上皇的议论被暂时压下,仿佛那只是一场不合时宜的春雨,过去了便过去了。 朱祁钰端坐龙椅,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他只是用指节轻轻叩击着扶手,目光扫过阶下百官。 “皇兄即将归来。”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南宫虽也是宫宇,但其规制,终究只是藩王、太妃所居,供太上皇居住,于礼不合,略显逼仄。” “若让皇兄屈尊于此,非但朕心不安,亦有损我皇家颜面。” 他话音一转,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宣布。 “朕意,动用内帑,重修南宫。” “务必修得敞亮、气派,要让天下人知晓,我朱家兄弟情深,我大明国力犹在!” 此言一出,百官队列中,户部尚书陈循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他那张本就因国库空虚而愁苦的脸,此刻更是皱成了一团,嘴唇翕动,几乎就要出列哭穷。 战争刚刚结束,国库里跑耗子都得含着眼泪,哪还有钱去搞什么奢华的修缮。 他刚要迈步,却感到一道锐利的目光从旁射来。 是于谦。 于谦站在百官之首,面色沉静,只是对他微微摇了摇头。 陈循一愣,将迈出半步的脚又硬生生收了回来,心头满是疑窦。 于少保这是何意 他心中不解,却选择相信这位在危难中撑起大明脊梁的同僚。 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陈循这边偃旗息鼓,另一边的旧臣勋贵们却炸开了锅。 以内阁大学士李岩为首的一众英宗旧臣,先是愕然,随即脸上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陛下圣明!” 李岩第一个颤巍巍地出列,老泪纵横,声音里满是激动。 “陛下仁德宽厚,念及手足之情,实乃天下楷模,臣等万分感佩!”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新君心虚的表现。 是面对太上皇即将归来的压力,做出的一种姿态,一种补偿。 “陛下仁孝,我等敬服!” “重修南宫,理应如此!” 一时间,奉天殿内,赞誉之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殿顶的琉璃瓦掀翻。 那些前几日还因迎驾章程而面如死灰的旧臣,此刻个个容光焕发,仿佛已经看到了太上皇归来,他们重掌权柄的未来。 在一片阿谀奉承的声浪中,重修南宫的决议,毫无悬念地通过了。 朱祁钰自始至终都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不见喜怒。 直到鸿胪寺卿高唱退朝,他才缓缓起身,在一众山呼万岁声中,转身离去。 御书房。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 朱祁钰没有看任何呈上来的建筑图纸,那些描绘着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的精美画卷,被他随手推到了一边。 他面前站着一个人。 锦衣卫指挥使,袁彬。 “去。” 朱祁钰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意。 “将工部所有从七品以下官员的卷宗,给朕全部取来。” 袁彬的身形猛地一震。 他抬起头,那张被战火熏黑的脸上,满是不解。 工部 从七品以下的小官 陛下要这些人的卷宗做什么修南宫,不该是找那些最有名的能工巧匠吗 “特别是那些有过贪墨记录,案子却被压下来的。”朱祁钰补充道,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袁彬心中愈发困惑。 但他没有问。 这位新君的心思,如渊似海,不是他一个武夫能揣测的。 他需要做的,只是执行。 “末将遵旨!” 袁彬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带起一阵劲风。 当晚,夜色如墨。 御书房内,数十份落满灰尘的陈旧卷宗,被整齐地摆放在朱祁钰的御案之上。 兴安为他点亮了灯烛,暖黄的火光映着他那张苍白的脸,明暗不定。 朱祁钰屏退了所有人。 他独自坐在灯下,一卷一卷地翻阅着。 他的手指苍白而修长,划过那些用蝇头小楷记录的罪证,动作不疾不徐。 他看的不是这些官员的履历,也不是他们的功绩。 他看的,是他们的罪。 是他们的恐惧。 是他们人性中最黑暗、最脆弱的那个部分。 他不是在寻找能工巧匠,他是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工具。 一个足够贪婪,足够胆小,足够没有根基,可以被他随意拿捏,用完即弃的工具。 时间在烛火的摇曳中缓缓流逝。 终于,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份卷宗之上。 那份卷宗的封皮有些破损,显然被束之高阁许久。 朱祁钰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名字上。 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李三。 他抽出内页,上面的字迹清晰地记录着这个人的全部。 【李三,工部主事,正六品。】 【正统十二年,督办河道修缮,贪墨帑银三千两,用于修缮其通州老家祖坟,致使河堤多处空泛,次年春汛险些决口。】 【人证物证俱在,然其上司工部右侍郎王振(远亲)受其贿赂,将此案强行压下。】 朱祁钰的目光继续下移,落在了锦衣卫对这个人的评语上。 【性格:胆小如鼠,极为畏死,家中薄有田产,生平最大愿望便是告老还乡,做一富家翁。】 【人脉:在朝中毫无根基,为人孤僻,与同僚不睦。】 就是他了。 朱祁钰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一个完美的工具人。 有把柄在自己手里,足够听话。 胆小怕死,不敢有二心。 没有根基,事后处理起来,不会有任何波澜。 他放下卷宗,抬起头,对着门外的阴影处,淡淡开口。 “兴安。” 心腹太监兴安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躬身垂首。 “奴婢在。” “传朕口谕。” “明日巳时,宣工部主事李三,到武英殿觐见。” 兴安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武英殿那可是陛下召见心腹重臣议事的地方,宣一个区区六品主事去那里做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追问了一句。 “陛下,以何名义宣召” 朱祁钰的目光重新落回烛火上,那跳动的火焰在他深邃的瞳孔中,映出两点寒星。 他用一种近乎呢喃的语气,说出了一句让兴安都感到不寒而栗的话。 “就说朕想问问他,关于南宫琉璃瓦的烧制工艺。” 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一个让对方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足以让他恐惧一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