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釜底抽薪
外卖追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将朱祁钰清瘦的身影在墙壁上投射成一尊沉默的巨影。 殿门早已紧闭,所有的内侍与宫女都被屏退,只留下他一人,独自面对着龙案之上,那堆积如山、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淹没的弹劾奏折。 每一本奏折,都像是一张张扭曲而愤怒的脸。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淬满了江南士绅集团最恶毒的诅咒与最阴险的算计。 “酷吏”、“国贼”、“殃民”、“动摇国本”…… 这些词汇,带着一股腐朽的、自以为是的“正义”,从纸张上渗透出来,几乎要将殿内的空气都染成一片污浊的墨色。 朱祁钰没有去看任何一本。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那张病态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仿佛这些足以让任何一位帝王都焦头烂额的“万民血书”与如雪奏章,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废纸。 良久,他缓缓抬起眼,目光穿透了眼前的文山字海,落在了虚空中的某一点。 那冰冷的、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他的手指轻轻一点,一个全新的投资项目,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 【白银级投资目标: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投资背景:因天时反常,数月之后,当地将爆发百年不遇之蝗灾。届时,飞蝗蔽日,绿野皆赤,全县三十余万亩良田,注定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投资建议:在该县绝收之前,投入全新的、能够改变当地绝望命运的作物。】 一抹笑意僵硬地浮现在朱祁钰的脸上,透着彻骨的冷漠。 釜底抽薪。 你们用笔墨和人心做武器,那朕,就用这天地和万民的肚子,来跟你们下一盘更大的棋。 “投资。” 他心中默念。 【叮!白银级投资‘末日余姚’已确认!】 【投资成功!奖励结算中……】 【恭喜宿主,获得特殊奖励:高产作物‘土豆’种子一千斤,‘玉米’种子一千斤!】 【恭喜宿主,获得附属奖励:《土豆玉米种植及育种改良详录》一本!】 【说明:物品已存放于皇家贡品仓(御膳房下辖),等待宿主启用。】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朱祁钰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清晰的地图,指向了皇宫深处一间戒备森严却又不起眼的库房——皇家贡品仓。 那里,两个早已被系统通过秘密渠道运抵、伪装成“海外藩国贡品”的粗麻布袋,正静静地躺在角落。 他没有片刻的耽搁,立刻传唤心腹太监兴安。 “传朕口谕,命御膳房将前日入库的‘新罗国贡品’,即刻送到养心殿来。朕要亲自查验。” 兴安虽心中困惑,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不多时,两袋用粗麻布装着的东西,和一个厚厚的、用油纸包好的册子,便被两个小太监抬着,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朱祁钰的面前。 那两袋东西,貌不惊扬,看起来就像是乡下最寻常的粮袋。 可朱祁钰知道,这里面装的,是足以颠覆整个大明农业格局,让江南士绅所有阴谋诡计都化为泡影的神物! 他没有片刻的耽搁,在案前,铺开一张特制的、用于绝密军情的信笺。 狼毫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却只留下了一行字。 一行龙飞凤舞,杀气腾腾的字。 “欲破士绅之口,先填万民之肚。” 写罢,他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一个牛皮信封,用火漆封口,重重盖上自己的私印。 “袁彬。”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淡淡地开口。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单膝跪地。 “陛下。” “将这两袋东西,连同这封信,动用‘夜不收’最高等级渠道,三日之内,送到杨继宗手上。”朱祁钰的声音冰冷而决绝,“亲手交付,不得有误。” “臣,遵旨!” 袁彬没有问那袋子里是什么,也没有问信里写了什么。 他只是接过那两袋看似寻常却重逾千斤的“粮食”和那封薄薄的信,身影一闪,便再次融入了黑暗之中。 整个御书房,又恢复了那死一般的寂静。 朱祁钰缓缓坐回龙椅,随手拿起一本弹劾杨继宗的奏折,仿佛在看一本无关紧要的闲书。 江南的诸位,你们的戏,唱得很好。 现在,该轮到朕,登台了。 …… 三日后,江南,苏州。 巡抚行辕之内,气氛压抑得仿佛一块凝固的铁。 杨继宗坐在书案之后,面沉如水。他的面前,同样堆着小山般的公文,有来自下属州府阳奉阴违的报告,有来自地方名士口诛笔伐的檄文,更有无数百姓被煽动后,堵在衙门门口的哭诉状纸。 他就像是陷入了一片泥潭,无论他如何挥舞手中的天子剑,斩落了多少人头,这片由舆论、人情、祖制共同构筑的泥潭,却只是将他越缠越紧。 就在此时,一名亲信的神机死士,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个包裹和一封信,呈到了他的案上。 “大人,京师密信。” 杨继宗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挥退了亲信,迅速拆开了那封火漆信。 信纸展开,那一行熟悉而又霸道无比的字迹,狠狠撞入了他的眼帘! “欲破士绅之口,先填万民之肚。” 短短十二个字! 杨继宗的身体猛地一震,那双因连日劳累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仿佛在瞬间,被一股来自京城的力量,从那片几乎让他窒息的泥潭中,狠狠地拽了出来! 他明白了! 他彻底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这根本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这是一场堂堂正正的阳谋!一场足以将江南士绅所有根基都彻底掀翻的阳谋!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荡,打开了那个包裹。 两袋貌不惊扬的种子,静静地躺在那里。 袋子旁边,还有一本厚厚的册子。 杨继宗翻开册子,只看了几页,他的呼吸,便开始变得急促! 亩产数千斤!耐旱,耐贫瘠!对土地要求极低! 这……这哪里是凡间的作物这简直就是天赐的神物! 他猛地合上册子,那张苍白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近乎狂热的笑容。 他知道,反击的时刻,到了。 “来人!” 他对着门外,发出一声中气十足的爆喝。 “传我将令,立刻在全城张贴新的公告!” 不到半个时辰,一张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公告,便贴满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 公告的内容,简单粗暴,却又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公告宣称:即日起,凡主动配合清丈田亩、如实上报自家田产的农户,不仅可以减免今年三成的税赋,更能免费从官府领到一种名为“神种”的高产作物! 这第一条,已经让无数在田地里刨食的百姓,瞪大了眼睛。 而紧随其后的第二条,则更是如同一颗惊雷,在整个江南炸响! 巡抚衙门宣布:将在浙江余姚县,进行“神种”的试点种植!并以大明朝廷的信誉立誓,官府将派出专人指导种植,若有任何减产,由官府按亩产双倍赔偿!若遇天灾,赔偿加倍! 这个公告一出,整个江南都沸腾了。 那些士绅们聚集的茶楼酒肆里,先是短暂的错愕,随即爆发出惊天的哄笑。 “黔驴技穷了!黔驴技穷了啊!”一名丝绸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那杨继宗是被我们逼疯了吧搞什么‘神种’他以为自己是神农氏吗” “还双倍赔偿他拿什么赔巡抚衙门的银子,怕是连给他自己买棺材都不够了!我看他就是想骗那些泥腿子把地交出来,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诸位稍安勿躁,”一名老成持重的乡绅捻着胡须,一脸智珠在握的表情,“这不过是那酷吏的旁门左道罢了。百姓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土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田!谁敢拿自己的命根子,去种那劳什子‘神种’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看他如何自取其辱便可!” 士绅们嗤之以鼻,继续发动自己掌控的舆论,嘲笑杨继宗的不自量力,并变本加厉地煽动百姓,说这是官府要骗走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断子绝孙。 大多数的农民,也确实如他们所料,陷入了观望。 减免赋税和免费种子固然诱人,可土地是他们的命。那所谓的“神种”,他们连见都没见过,谁敢拿一家的口粮去冒险万一颗粒无收,那可是要死人的! 然而,在那个被所有人都忽略的角落——浙江余姚县。 这里的气氛,却与别处截然不同。 这里的百姓,已经走投无路了。 连年的灾害,早已让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天灾正在酝酿。绝望,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每一户人家的头顶。 当杨继宗的公告,如同天外福音般传到这里时,他们麻木的眼睛里,第一次,迸发出了一丝名为“希望”的光。 官府双倍赔偿! 这句话,对那些本就注定要颗粒无收的百姓来说,是什么 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是黑暗绝望之中,唯一的一道光! 输了,不过是和以前一样饿死。 赢了,全家都能活!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在杨继宗派出的,由神机死士客串的“农技官”抵达余姚县的当天,县衙门口,人山人海! 数万百姓,自发地排起了长队,将自家的田契,郑重地交到了官府手中,领取那一袋袋承载着全家希望的“神种”。 短短数日之内,在那些铁血“农技官”的强力指导与组织下,余姚县境内,数万亩即将绝收的土地,全部被翻整一新,种上了那些圆滚滚的土豆和金黄色的玉米。 消息传回苏州,杨继宗顶着来自四面八方,几乎要将他压垮的巨大压力。 同僚的质疑,士绅的嘲讽,甚至连他自己麾下的一些文官,都认为他此举太过疯狂。 但他没有解释。 他只是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那些被埋进泥土里的小小种子上。 他站在行辕的窗前,遥望着余姚的方向,眼神坚定如铁。 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手,不在朝堂,不在刀剑,也不在笔墨。 而在田间地头。 在于那千千万万,最底层百姓的饭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