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龙有逆鳞
外卖追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月后,大沽口。 连绵的阴雨已经下了三天,海面上灰蒙蒙一片,冰冷的雨水抽打着港口,将一切都浸泡在湿冷之中。 一艘巡逻的水师哨船,在离港三十里外的海域,发现了一艘“船”。 说它是船,都有些勉强。 那东西更像是一具漂浮在海上的骨架,主桅杆早已断裂,船舷破烂不堪,船帆只剩下几缕烂布条在风雨中哀鸣。若非船体还顽强地保持着龙骨的完整,它早就该沉入海底。 哨船的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具“骸骨”拖回港口。 船上,仅存的几个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 他们浑身被泡得浮肿,皮肤溃烂,嘴唇干裂得如同龟裂的土地,眼神涣散,早已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可即便是在这种弥留之际,一个看起来最年轻、像是画师的幸存者,怀里依然死死地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那力道大得指节都已嵌入了油布之中,掰都掰不开。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冲开层层雨幕,从大沽口送往京师。 那个油布包裹,则被装在特制的防水匣子里,由最精锐的骑士换马不换人,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呈送至京城。 ....... 乾清宫,御书房。 朱祁钰亲手割开了油布包裹的绳结。 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什么机密文书。 里面是几卷用木炭画成的图卷,以及一支……火枪。 那支火枪的工艺与大明神机营的火铳截然不同,枪托的线条更为流畅,枪管也更为修长,整个结构透着一种陌生的、冰冷的精密感。 朱祁钰没有先看枪,他的手伸向了那些图卷。 他一张一张地展开。 画风很粗糙,线条因为画师当时极度的恐惧与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但上面的内容,却清晰得让人窒息。 第一张,画的是一种大明从未见过的战舰。船身狭长,船首高耸,侧舷开着一排排黑洞洞的炮窗,像极了某种深海巨兽的血盆大口。 第二张,是火炮的布局图。那些火炮被固定在可以移动的炮架上,能够快速调整射角。 第三张,是屠杀。 无数大明的福船在炮火中燃烧、沉没。海面上,到处都是挣扎的船员和破碎的船板。那些佛郎机战舰,如同狼群在戏耍绵羊,进行着一场单方面的、毫无怜悯的毁灭。 每一笔,每一划,都浸透了血与泪。 每一根线条,都在无声地咆哮着仇恨。 朱祁钰一张一张地看过去,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病态苍白的面孔上,没有任何表情。 可整个御书房内的空气,却仿佛被抽干了。烛火的火焰凝固了,不再跳动,伺候在旁的太监甚至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骨头缝里都在往外冒着寒气。 他看完了所有图卷,将它们整齐地叠好,放在一边。 然后,他拿起了那支火绳枪。 他用手指摩挲着冰冷的枪身,感受着它的重量,研究着它的构造。 良久。 他什么也没说。 ............ 次日,奉天殿,早朝。 文武百官惊愕地发现,皇帝陛下今日一反常态。 他没有高坐于龙椅之上,而是穿着一身玄黑色的劲装,站在丹陛之下,与群臣处于同一水平线。 “把东西,拿上来。”朱祁钰的声音很平静。 几名太监抬着一个巨大的托盘,走了上来。托盘上,正是那些血迹斑斑的图卷。 “展开,给诸位爱卿都看看。” 太监们遵命,将那些承载着血泪与死亡的画卷,在所有文武百官面前,一幅幅地,缓缓展开。 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还在为开海带来的巨额利润而沾沾自喜、盘算着自家能分到多少红利的官员们,此刻一个个面色惨白如纸。 那些曾经高喊着“仁义王道”、“教化蛮夷”的守旧派言官,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朱祁钰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回响,依旧平静,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诸位爱卿都看到了。” “这就是我们用丝绸和善意,换回来的东西。” 他从身旁太监手中,拿过那支佛郎机火绳枪,高高举起。 “这就是那些自称‘文明人’的佛郎机人,跟我们打招呼的方式!” “他们用这东西,屠杀了我大明上千名子民!凿沉了我们十艘满载财富与和平的宝船!”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不再是平静的叙述,而是如同压抑了千年的火山,轰然爆发!那声音,如同龙吟,震得整个奉天殿的梁柱都在嗡嗡作响! “有人告诉朕,要行王道,要以德服人!” “可现在,现实告诉朕,当你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那个选择,就叫真理!” “而朕的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阶下百官。 他一步,一步,走上丹陛,那背影决绝而孤傲。 他重重地坐上那张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力的龙椅,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剑,扫过下方每一个臣子的脸。 “朕决定,组建‘南洋远征舰队’!” “以罗通为提督,于谦总领后方一切粮草、军械、兵员调度!” “朕要让那些佛郎机人知道,东方巨龙的逆鳞,触之即死!” “朕要用他们的血,来洗刷我大明子民的血!” “用他们的舰队,来为我大明的宝船陪葬!” 话音落下的瞬间,于谦第一个走出队列,没有丝毫犹豫,撩起官袍,重重跪倒在地,声嘶力竭地高呼: “陛下圣明!臣等万死不辞!” 仿佛是一个信号。 整个奉天殿,所有官员,无论派系,无论心中作何感想,在这一刻,尽皆跪伏于地。 一股空前强大的战争意志,被彻底点燃。 山呼万岁的声音,几乎要将大殿的穹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