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故乡风景
观意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齐景崇约定的“谈判日”一直被推延,谢观颐想他大概是被林辉先前惹出的事给缠着了。 待在酒店房间里无聊,天气也越发冷了,纷乱的思绪就如同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凋败的冬景,沉滞而压抑。 午后,宫宵再次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透过听筒,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驱散了些许寒意。 “在酒店吗”他问。 “嗯。”谢观颐应道,目光无意识地落在窗外。 “今天,齐景崇还是没有联系吗”他又问。 得到了谢观颐肯定的回答。 “那,想不想出去透透气换个环境。”宫宵的提议听起来很随意,“离市区不远,开车大概一个多小时,有个我小时候生活过一阵的小镇。很安静,没什么人认识我们。” 回他的故乡谢观颐的心微微一动。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离开喧嚣的都市,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与宫宵过去紧密相连的地方,像是一种冒险,也像是一种短暂的逃离。她需要从当前令人窒息的压力中抽离片刻,需要一些不同的东西来填充内心,以积蓄来日所需的勇气。 “好。”她很快便答应了。 车子驶出市区,高楼大厦逐渐被低矮的田畴和起伏的丘陵取代。 南方的初冬,依旧保留着些许绿意,空气也变得清新湿润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拐下高速,驶入一条安静的省道,最终停在一个看起来宁静而古朴的江南水乡小镇入口。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与快节奏的都市恍如两个世界。 宫宵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如同一个归家的游子,带着谢观颐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他摘下了墨镜和口罩,只戴了一顶普通的鸭舌帽,神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 “那边以前有个供销社,我小时候最爱跑去买糖吃。”他指着一处现在已是便利店的门面,嘴角带着笑意。 “这条河,夏天我们一群孩子就在里面游泳摸鱼,没少挨家里骂。” “看那棵大槐树,底下以前有个说书先生,五毛钱听一段,我能蹲一下午。” 他轻声细语地讲述着,那些遥远的、充满烟火气的童年趣事,与他国际巨星的光环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谢观颐静静地跟在他身边,听着,看着,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一个她从未了解过的、鲜活而真实的宫宵。 他带着她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停下。门锁着,看起来已久无人居。宫宵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略显古旧的钥匙,竟然顺利地打开了门锁。 “这是我家的老房子。”他推开门,一股旧木和尘埃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有些杂乱,但格局依旧清晰,两层的小楼,木质的窗棂雕刻着简单的花纹。 “我父母后来搬回了北方省城,这里就空着了,偶尔我会找人过来打扫一下。”他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 他在院子里慢慢走着,抚摸着那口早已干涸的石井边缘,看着墙角枯萎的藤蔓。 “我小时候,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学会骑自行车的,摔了不知道多少跤。” “那边原来有个葡萄架,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在底下吃饭乘凉。” 他的叙述平淡而自然,没有煽情,却让谢观颐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羁绊。这里孕育了他的根,塑造了他性格里那份不同于浮华娱乐圈的沉稳和内敛。 正当他们沉浸在旧日回忆中时,一位提着菜篮、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颤巍巍地从巷口走过,看到宫宵,愣了一下,随即眯起眼睛,惊喜地喊道:“哎呀!这不是宵宵吗你回来啦” 宫宵闻声转过身,脸上立刻露出了真切而温暖的笑容,快步迎上去:“阿婆!是我,我回来看看。您身体还好吗” “好!好着呢!就是眼神不大好了,差点没认出来!”老奶奶拉着宫宵的手,上下打量着,絮絮叨叨地说,“哎呀,真是出息了!成大明星了!还知道回来看阿婆!这位是……”她的目光好奇地转向一旁的谢观颐。 谢观颐有些局促,宫宵却自然地介绍道:“阿婆,这是我的一位朋友,谢小姐。” “谢小姐好,谢小姐好!”老奶奶笑眯眯地看着谢观颐,眼神慈祥,“宵宵可是我们这儿出去的最有出息的孩子了,从小就懂事、稳重……” 老奶奶的热情和朴实打破了略显伤感的怀旧气氛,带来了一丝温暖的市井气息。她硬是拉着宫宵说了好一会儿话,问长问短,还非要塞给他们两个刚买的橘子。宫宵一直耐心地听着,笑着应答,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告别了老奶奶,宫宵带着谢观颐去了镇上一家他从小吃到大的面馆。店面很小,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似乎也认出了宫宵,但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没有过多打扰,一如往常地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的招牌鳝丝面。 “尝尝看,还是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宫宵将筷子递给谢观颐。 面汤醇厚,鳝丝鲜嫩。谢观颐小口吃着,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店里,看着对面卸下所有光环、如同寻常归家子弟般的宫宵,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平静感。 这里没有聚光灯,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最朴实的人情和记忆。她仿佛看到了他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他的源头——那份根植于平凡生活的踏实与真诚。 “谢谢你带我来这里。”谢观颐轻声说。 宫宵抬起头,看着她,目光温和:“也谢谢你愿意来。这里……对我来说,很重要。”他没有说更多,但谢观颐明白他的意思。分享故乡,等于分享了内心最柔软、最不设防的一部分。 夕阳西下时,他们离开了小镇。 回程的路上,两人都很安静。谢观颐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园风光,心中那份因明天而生的焦虑,似乎被小镇的宁静和宫宵的往事冲淡了不少。她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爱情、却又坚实可靠的力量支撑。 而宫宵,通过这次故乡之行,似乎也将自己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他们面对来日的风暴,不会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