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墨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呐,这肥猪,我这辈子就见过这么一次。”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谁家养的,怎么养的,能这么肥,看着起码有四五百斤。” “是啊,还有啊,你看那大公鸡,比我们养的大了一半,也不知咋养的。” “是啊是啊,你们看那几条大鱼,得有十多斤,煮出来肯定很鲜美,哪像我们在河里抓的,巴掌大,味道都没尝出来就没了。” …… 大家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也不忘记手上的活,来帮忙的也不用人安排,自已看到有啥活就做啥活。 乡下就这样,有谁家做好事办宴席,有空的能帮忙的都去帮忙,主家在宴席结束后多给帮忙的人家一些肉菜。 这边忙着,门口也没闲着,苏大根带着4个儿子在门口迎接宾客。而苏馨宁才刚满月不适合出来门口吹风,就由云娘抱着在院子里和大家打招呼。 隔壁村的赵氏娘家和镇上的杨氏娘家差不多前脚后脚到。 李氏哥哥还没到门口就大嗓门喊起来了,“妹夫,恭喜恭喜,如愿以偿得了个小孙女。” 杨老秀才也一脸微笑的祝贺,“亲家公,恭喜恭喜,你家又添人口了。” 两家的女眷和孩子都不约而同的进院里找小馨宝,稀罕了会,吴氏(也就是李氏的大嫂)带着两个儿媳妇去帮忙,杨夫人不管在娘家还是夫家都没做过家务活,也就不去添乱了。 苏大根笑的一脸皱子,“多谢多谢,哥哥和亲家请入座。”说罢便带着去桌子坐好,接着又去门口继续迎接宾客。 席面就在大家的闲聊中做好了,大家自主组合坐,10人一桌。每桌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 大菜有炖羊肉、红烧猪肉、蘑菇炖鸡肉、红烧鱼块、鱼头豆腐汤、羊杂汤,小菜有清炒豆角、清炒黄瓜、清炒白菜、清炒韭菜蛋皮。主食是碎米饭和馒头。酒水的话,酒是没有的,太精贵,农家人不会花钱喝这个,水是山上摘的野菊花茶。 除了杨氏娘家比较富有,其他人看到这一桌子菜,口水都吞不赢。 苏大根看到大家这样,也知道是荒年的错,平时大家偶尔还是能吃点肉的。于是便笑着说,“大家不要客气,吃好喝好。” 大家笑着应了一声便都坐下开始动筷子,大家边吃边聊,男女各分桌。 大家吃到一半的时候,门外传来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老苏家这是做什么好事啊,摆这么多席面,看来是发达了吖,怎么不请我们小老百姓啊。” “看看这肉,哎哟,可比县太爷吃得还好,苏老爷啊,你看是不是也让我们这些穷人家喝点汤啊。”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助人一次也是一桩美事。” 大家一看,这除了那个人见人嫌的“霹雳无敌连珠炮”还有谁。这人说是李氏娘家堂侄,其实早已经出了五服,只能说是同村同姓了。 这人也真是越来越没脸没皮,人家做好事也来讨钱,要说这人也真是半装半癫疯,也有人说他纯粹就是装疯卖傻,整个大湾县就没有他没去过的人家,一开始大家也以为他是真癫疯,只要到家讨,家境好的给点铜板,穷的给点吃食。后来大家发现他是装疯的,基本都不会给了,直接赶走,剩下不多个别人家耳根子软的和爱面子的还会给,这使得他越来越难讨到钱了。 这人吧,你说他是乞丐,他又不是,毕竟他穿得人模人样的,看他那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那衣袍虽然很旧很旧了,却被清洗的干干净净。说他不是乞丐吧,他不管去到哪家,那话语都差不多是直言让你给他银钱了。 大家还给他了个外号“精贵的懒骨头”,这人是宁愿饿死,也不去做农活,凡是会弄脏衣裳的活儿一律不做,精贵的活儿也没人请他。 大家看到这人是一脸气愤,这里的人都被他讨钱过,里正,李氏和李老头看到这人都一脸阴沉。 脾气火爆的郑屠夫最看不惯这人,一开口就是噼里啪啦,“你这人真是眼瞎,看不到我们一院子的小老百姓呢,再说,人家凭啥给你银钱,你又不是人家的爹娘,你自已有手有脚饿死也是活该。” “就是,有手有脚的,不懒就饿不死。” “看你们这话说的,人家就是金贵的懒骨头哟,看不上我们小老百姓的脏活儿,不然怎么会没脸没皮的到处上门讨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攻击他,他也不恼,还是一脸笑呵呵的。 眼睛瞥见一个妇人抱着个奶娃娃,看穿着甚是喜庆,于是又继续道,“看着像是给你家孙儿办满月宴吧,看这小娃娃长得跟观音菩萨坐下的仙童似的,你助人一次,为你孙儿积一次福,你孙儿越长大越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出类拔萃。” 本来想直接赶走人的苏大根听到这话,嗯,简直太爱听了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于是便拿了两个铜板和两个馒头给他,“霹雳无敌连珠炮”拿了便道句谢说了几句吉祥话,就识趣的走了。 如果苏馨宁看到这一幕,绝对会惊呼一声,天呐,妥妥的销售员啊,好好培养可能还是个外交官人才,说话一针见血,会抓住人性的弱点,专抓住人的心理。 就是有点屌丝,有点像前世的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脏活累活看不上,轻松活高工资又轮不到自己。 在这个时代做生意的比较少,不像现代,这个时代更多的是家族生意,都是自己人上工,小生意又用不着请人。除非你是千里马,又刚好伯乐遇到了你。 苏大根看着他出了门,这个小风波就结束了,就转身和大家道了句歉,“对不住了,让一个乱七八糟的人打扰了大家的兴致,大家继续吃好喝好。” 大家说了句不影响,继续接着吃,并没有受影响,又不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况。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陆陆续续有人吃饱了,吃饱的都出去门口站着闲聊,等大家都吃完再收拾好,把自家桌子凳子啥的搬回去。 带了碗筷的就妇人们留下一起洗干净再挑选自家的带回去,主家也会给每个妇人带点肉菜回去。家里有老人没来吃席的,还会多装一份主食。 宴席结束了,第二天一早大家吃了早饭,上工的上工,上学堂的上学堂,田里干活的干活。因为是亲亲侄女的满月宴,老三老四都休了一天假期。所以一早就要赶回去。 …… 光阴似箭,一晃眼,小馨宝马上就一岁了,下个月就是四叔去府城参加乡试的时间了,去府城比较远,坐马车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坐牛车则需要半个月,远的一般会在七月中旬甚至七月初就开始出发,去到还能休息几天,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