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悄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江北岸,历阳军营。 时已入夏,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和隐约的腥味,吹拂着岸边的旌旗。孙策按剑立于江边高地处,俊朗的面庞被江风吹得有些发干,眉头紧锁,凝望着眼前这条波涛滚滚、宛若天堑的大江。 自离开寿春,他以父亲孙坚之名和自身的勇武气度,一路招揽流民、豪杰,抵达历阳与舅舅吴景、堂兄孙贲会合时,麾下已聚拢了近六千人马,加上袁术所拨三千兵卒及吴景、孙贲原有部众,兵力已有万余。一时间,军容颇盛,士气高昂。 然而,这看似雄壮的兵力,却被一条长江死死拦住。对岸,刘繇麾下大将张英,凭借水军之利,牢牢掌控着江面,沿江设立营寨、哨塔,戒备森严。孙策军数次尝试打造舟筏,欲图强渡,不是被对岸的箭雨射回,便是被张英派出的小型战船在江心截击,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数月时间,便在这样无奈的僵持中流逝。锐气被消磨,粮草每日消耗,军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孙策心如火焚,他仿佛能感觉到,身后那些追随他渴望在江东打出一片天地的将士们,那灼热而渐渐带上疑虑的目光。 “难道我孙伯符,竟要困死在这长江北岸不成”孙策一拳砸在身旁的木栏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程普、韩当等老将站在他身后,亦是面色凝重。他们经历过大小战役,深知天险难渡,若无内应或水军优势,强行渡江无异于以卵击石。 “主公,”朱治走上前,低声道,“如此僵持,非长久之计。我军新附者众,久攻不下,恐生变故。必须尽快找到渡江之法。” 孙策何尝不知他猛地转身,眼中布满了血丝:“法子有何法子难道能插翅飞过去不成!”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就在这时,吕范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帛书,脸上带着一丝希冀:“主公,有消息自江南来!” 孙策一把夺过帛书,迅速展开。信上的字迹熟悉而飘逸,正是他的总角之交、结义兄弟——周瑜! 信中,周瑜先是关切地问候了孙策的近况,表达了对他们被阻江北的担忧,随后笔锋一转,隐晦地提及自己已在丹阳,或可破解眼下僵局。 孙策看完信,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他紧紧攥着帛书,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公瑾……是公瑾!”他声音带着激动,“他在丹阳!他叔父周尚是刘繇任命的丹阳太守!他有办法助我!” 众将闻言,精神皆是一振。周瑜之才,他们早有耳闻,若得他内应,局面或将彻底扭转! “立刻回信!”孙策毫不犹豫,对吕范道,“告诉公瑾,我孙伯符如今困守江北,寸步难行,望他念在结义之情,助我过江!若能得入江东,必与公共享之!” 求援的信使,带着孙策全部的希望,秘密渡江南下。 丹阳郡治所曲阿。周瑜立于府邸的书房窗前,望着庭院中葱郁的草木,神情却并不轻松。他身材修长,姿容俊美,虽年纪尚轻,但眉宇间已有一股挥洒自如的儒将风范。他早已关注江北战局,得知孙策抵达历阳却被张英所阻后,便知自己出手的时机将至。收到孙策的亲笔求救信,他并不意外,但如何说服叔父周尚,却是一道难关。 沉吟良久,周瑜持信来到周尚的书房。 “叔父。”周瑜恭敬行礼。 周尚放下手中的书卷,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带着士族特有的沉稳气质。他看了一眼周瑜手中的信,心中已猜到大半,不动声色地问道:“公瑾何事” “叔父,伯符来信。”周瑜将帛书呈上,“他如今被阻江北,进退维谷,恳请我周家施以援手,助他渡江。” 周尚并未接信,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目光锐利地看向周瑜:“公瑾,你意下如何” “侄儿以为,此乃天赐良机,当迎伯符过江!”周瑜语气坚定。 周尚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公瑾,你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刘繇刺史赶走吴景后,便任命我为丹阳太守,此乃莫大的信任与知遇之恩!我周家世受汉禄,岂能行此背主之事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庐江陆康,乃江东众望所归之名士,德高望重。孙策围攻庐江经年,致使陆太守忧愤而终,江东士族、豪强对此多有微词,甚至心怀怨恨。我等若迎孙策,便是与江东诸多士族豪强为敌!这将严重损害我周家百年积累的声望!你可知其中利害” 周瑜早已料到叔父会有此虑,他神色不变,从容应对:“叔父所言,俱是事实。然侄儿有几句话,不得不言。” “首先,刘繇根基浅薄,其任命叔父为丹阳太守,固然有赏识之意,但更多是借重我周家在丹阳的声望与势力,助他在此地站稳脚跟,乃是利用居多,情义有限。乱世之中,此类联盟本就脆弱。” “其次,攻打庐江,乃是袁术之命,伯符其时寄人篱下,不得不从。真正的罪魁祸首,乃是骄狂妄为、早有称帝之心的袁术!他才是江东乃至天下士族共同的敌人!伯符勇烈盖世,乃少年英雄,其志在恢复父业,扫平江东。我等助他,乃是助其脱离袁术,亦是顺应大势。待伯符立足江东,自会安抚士族,陆康之事,亦可妥善处置,以消弭隔阂。” 周尚眉头微蹙,并未立刻反驳,显然周瑜的话说中了他的一些心思。 周瑜趁热打铁,声音愈发清朗激昂:“叔父!自董卓乱政,汉室威严早已扫地!如今李傕、郭汜在长安公然劫掠天子公卿,互相攻伐,朝廷名存实亡!这最后一块遮羞布也已荡然无存!刘繇能力有限,守成尚且勉强,何以统合扬州六郡观当今天下,能定江东者,非孙伯符莫属!” 周尚沉默片刻,忽然抛出一个问题:“为何一定是孙策徐州的刘备,如今坐拥青徐,声望日隆,麾下文武鼎盛,岂非更好的选择” 周瑜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自信与决断:“刘备确为人中龙凤,文有贾诩、徐庶、郭嘉、陈登以及张纮、张昭;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将,势力已成,根基渐固。然而,正因其羽翼已丰,我周家此时前去,不过是锦上添花,能得几分重视而伯符不同!” 他目光灼灼:“伯符如今正值龙困浅滩,急需助力!我周家此时雪中送炭,倾力相助,乃是奠基之功,情义非同寻常!伯符重情重义,必不相负!此其一。其二,伯符与我乃总角之交,刎颈之盟,彼此深知,信任无间。其三,” 周瑜的声音压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魄力:“待我与伯符携手,横扫江东,整合六郡之力,厉兵秣马,届时,北望中原,未必不能与刘备、曹操、袁绍、袁术等辈,一争天下!若投刘备,我周瑜或可为一郡守、一谋臣,但若助伯符成就霸业,我周瑜便是开国元勋,与君共治!孰优孰劣,叔父明鉴!” 一番话,条分缕析,情理兼备,更蕴含着巨大的野心和魄力,将援助孙策的利弊、前景分析得透彻无比。 周尚怔怔地看着自己这个侄儿,被他话语中描绘的蓝图和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深谋远虑所震撼。他深知周瑜之才,眼光向来毒辣。如今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周家也确实需要为未来谋划。固守刘繇,或许能保一时安稳,但绝非长久之计。而孙策……或许真如公瑾所言,是一条潜龙。 良久,周尚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没有明确表示同意,只是挥了挥手,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释然:“罢了,罢了……你既已思虑周全,便……依你之意去办吧。府中部曲、库存粮草、江边船只……你可酌情调用。只是……务必谨慎,莫要过早暴露,牵连家族。” 这便是默许了! 周瑜心中大喜,深深一揖:“侄儿明白!定不负叔父所托!” 数日之后,长江北岸,孙策军营。 了望的士卒突然发出惊呼:“主公!江上有船队!打着‘周’字旗号!” 孙策与众将急忙奔出营帐,向江面望去。只见晨雾之中,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正破浪而来,当先一艘大船上,一位身着白袍、英姿勃发的青年傲立船头,不是周瑜又是谁 船队靠岸,周瑜快步下船,孙策早已迎上前去。两位挚友分别多年,此刻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重逢,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孙策紧紧抓住周瑜的手臂,虎目微红:“公瑾!你终于来了!” 周瑜亦是心潮澎湃,但他素来沉稳,微笑道:“伯符相召,瑜岂敢不来兵马、粮草、渡船已备齐,张英江防虚实,瑜亦探明。此刻,正是我军渡江良机!” 孙策回头,看向身后因周瑜到来而士气大振的将士,猛地抽出佩剑,直指江南: “众将士!渡江!” 随着周瑜带来的船队和内部情报,张英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从内部被悄然撕开了一道口子。孙策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流,开始浩浩荡荡地渡过长江,踏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江东土地。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都穿越了谁还当老实人啊

四合院:都穿越了谁还当老实人啊

爱吃番茄酱的胖子
一觉醒来,曹越进入了满院禽兽的世界。本来坚信“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这个人生信条,结果发现禽兽的世界行不通。面对群狼环伺的处境,只能当个老六了……
军史 连载 120万字
荷修莲芯

荷修莲芯

罗敬
一个穿越者一座仙府一家极品一个爱人一起修仙
军史 连载 12万字
萌新死神工作日志

萌新死神工作日志

吃肉的蝎子
真是抱歉,我们似乎完成的任务的时候,错误的带走了你。眼前一个西装革履的人看着江楚说道:作为补偿,我们提供给你一个复活并且改命的机会。成为一个,死神。
军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