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伐木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卦象:? 山泽损(艮上兑下) 卦辞: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含义: 损卦象征减损、损失。心怀诚信(有孚),至为吉祥(元吉),没有灾祸(无咎),可以守持正固(可贞),利于有所前往(利有攸往)。如何体现减损之道用两簋淡食祭祀即可(二簋可用享)。损卦上卦为艮,代表山、静止;下卦为兑,代表泽、愉悦。山下有泽,山益泽损,象征减损下方以增益上方,但强调减损要适度、有诚信、合于时宜,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整体的和谐与长远利益。 故事:减损者------减的权衡之道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为“减”的年轻税官,他被派往一个赋税沉重、民力疲敝的边城辅助理财。减深知“损下益上”若不得法,必致民怨沸腾。他的施政历程,正是损卦“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的生动演绎,从初时的迅速减损到中期的权衡调整,最终达到损中有益、天下为公的境界。 初九 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译文: 事情完成后迅速前往,没有灾祸,酌情减损。 含义: 在减损之初,完成本职后应迅速行动(已事遄往),可免灾祸。但减损要酌情而行(酌损之),不可过度。象征减损需及时且适度。 初九故事: 残阳如血,将边城“历”的黄土城墙染得一片赭红。 城门楼上,象征王权的旌旗无精打采地垂着,如同这座被赋税榨干了生气的城池。 一骑快马,踏着飞扬的尘土,穿过城门洞。 马背上的青年名叫“减”,风尘仆仆,眉宇间却有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怀中揣着国君的任命竹简,此行前来,是担任历城的副税官,辅理财赋。 这是他抵达历城的第一天。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同僚寒暄。只有空气中弥漫的、若有若无的压抑气息,以及道路两旁民舍里,偶尔探出的、带着麻木与警惕的目光。 减勒住马缰,缓缓而行。 他看见田埂边,枯瘦的老农扶着木犁喘息,田里的禾苗稀稀拉拉,蔫黄无力。 他看见街角处,面有菜色的妇人抱着啼哭的幼儿,面前的破碗空空如也。 他甚至看见,几个穿着低级税吏服饰的汉子,正粗暴地从一家商铺里搬出几袋粮食,店主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一顿呵斥与推搡。 “官爷,行行好!就这点种粮了!缴了赋,我们全家熬不过这个冬啊!” “哼!赋税乃国之根本,拖延不交,便是叛国!再啰嗦,抓你去服劳役!” 减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早已听闻历城赋税沉重,民力疲敝,却没想到情况竟严峻至此。 “损下益上,竟至于斯……”他心中默念,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压上肩头。 他没有立刻前往官署报到,而是调转马头,走向了城外的村落。 接下来的几天,减的身影出现在历城的各个角落。 他走访田间地头,与老农闲话桑麻。 他探访市井作坊,听工匠诉说艰辛。 他甚至在夜里,悄无声息地潜入官署的库房,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翻阅那堆积如山的赋税账册。 越看,他的心越沉。 账目混乱不清,许多款项来去不明。规定的税额本已不低,但层层加码之下,落到百姓头上的,竟比王法规定的多了近倍! 而那些多出来的部分,大多流入了各级税吏,尤其是主税官“严”及其亲信的腰包。 “民困如涸泽啊……”减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历城就像一块被挤干了水的海绵,再压榨下去,唯有崩碎一途。 必须行动了。 而且,必须快! 已事遄往——他已完成初步的调查,看清了症结所在,接下来,便是迅速行动的时候了。 拖延一日,百姓便多受一日的苦,城池便多一分的危险。 第二天清晨,减正式踏入历城官署。 主税官严,一个脑满肠肥、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皮笑肉不笑地接待了他。 “减大人年少有为,奉命前来辅助我等,实在是历城之幸啊。”严打着哈哈,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减不动声色,直接切入主题:“严大人,下官翻阅近年账册,发现诸多疑点。赋税征收,远超定例,百姓不堪重负,长此以往,恐生变乱。” 严的脸色微变,随即笑道:“减大人有所不知,边城用度浩繁,军需、城防,哪一样不要钱粮些许加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哦不得已”减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那为何账册记载的军需数额,与守将府公布之数,相差近三成多出的部分,又流向何处” 严一时语塞,脸色阴沉下来:“减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怀疑本官贪墨不成” “下官不敢。”减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只是奉王命理政,自当查清事实,以安民心,以固城防。既然账目不清,便需彻底清查。来人!”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厅堂。几名他暗中观察过、尚存一丝正直之心的低级属吏应声而入。 “即刻封存所有赋税账册、文书!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 “你!”严猛地站起,指着减,气得浑身发抖,“你敢!” “职责所在,不敢不为。”减迎着他的目光,毫无惧色。 清查工作雷厉风行地展开了。 减几乎不眠不休,亲自核对每一笔账目,询问每一个经手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几名参与贪墨、盘剥最甚的税吏很快被揪了出来。 减毫不犹豫,依据律法,将他们革职查办,收缴赃款。 官署内外,为之震动。 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心惊胆战。 一位与减关系尚可的同僚,私下里劝他:“减大人,您初来乍到,如此大刀阔斧,恐怕……树敌太多啊。更何况,一下子处置这么多人,赋税任务如何完成上峰怪罪下来,如何担当” 减看着对方担忧的眼神,缓缓道:“多谢好意。然,损之贵速,酌则无咎。” 他进一步解释:“发现问题,若拖延不决,则积重难返,如同堤坝蚁穴,终至溃决。必须迅速行动(已事遄往),方能遏制祸患蔓延。” “至于减损的度,”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凋敝的街景,“并非一味清缴到底,将所有涉事者一网打尽,那只会引起更大反弹,令官府瘫痪。而是需酌情而行(酌损之)。惩处首恶,震慑余者,便已足够。当前最紧要的,是让百姓喘口气。” 很快,减的第二步政令颁布了。 不是加税,而是减税。 宣布即日起,历城赋税额度,在原有官定基础上,降低三成! 并且,张榜公布,所有税目、数额、用途,皆需明示于民,杜绝暗中加码。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历城的大街小巷。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沉默,随后,巨大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那些麻木的脸上,终于焕发出了一丝生气。田间地头,开始有了劳作的身影;市集之上,也渐渐有了零星的叫卖声。 民心,如同久旱的田地,终于迎来了一场甘霖,虽然不大,却足以维系生机。 无咎——由于减行动迅速果断,且把握了“酌损”的分寸,并未引起官场的彻底混乱,也没有给上级留下滥用职权、破坏稳定的口实。反而因为迅速稳定了濒临崩溃的民情,使得边境局势得以缓和,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民变。 严和他的残余党羽,虽然恨得牙痒痒,但在减拿住了他们把柄,并且民意初步恢复的情况下,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减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田野里那一点点泛起的微弱绿意,心中并无喜悦,只有更深的凝重。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减税三成,是“酌损”,是权衡之后的结果。减得太多,朝廷用度无法维持,他的位置也坐不稳;减得太少,则于民无益,无法解燃眉之急。 这只是暂时缓解了“涸泽”的危机。 历城这块“泽”依旧贫瘠,而上面的“山”——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以及来自上级的压力——依然沉重。 如何在这“山”与“泽”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之道 他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通过年轻税官“减”初到历城,面对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的困境,迅速查明情况(已事遄往),果断惩处贪吏,并顶住压力,酌情推行减税三成的政策(酌损之),成功缓和了民怨,稳定了边境,避免了更大的灾祸(无咎)。生动阐释了损卦初九爻辞“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的智慧。在减损之道的初始阶段,关键在于迅速识别问题核心并立即采取行动,避免拖延导致局势恶化;同时,减损的力度必须把握分寸,酌情而行,不可过度以免引发不可控的反弹。这体现了损卦强调的适时、适度的基本原则,为后续更复杂的权衡与调整奠定了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