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论语更新了?
濯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国某处简陋的报馆内,几位戴着眼镜的青年,以及烽火连天的战场上,短暂休憩的战士们,看着天幕脸上露出了复杂而又带着几分释然的笑容。 “这些后辈......能有这份心,便是好的。”一位先生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 战壕里,满脸硝烟的战士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脸,憨厚一笑:“不过,咱们眼下这摊子事,还是得靠咱们自己扛起来,把该打的仗打完。” 一种“前辈”的责任感与淡淡的笑意,在特定的时空里弥漫。 现实这边,黎哲刚放下手机,旁边的高哥就拍了拍肚子:“哲,吃饱了吧咱撤” “妥了。” 黎哲应了一声,利索地起身去结了账。 两人出了小饭馆,钻进车里,在午后略显慵懒的阳光下,驱车返回公司。 到达公司时,正好是午休时间。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两人把从车上带下来的物品放回原位。 黎哲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浓郁的饭困袭来,他迫不及待地趴到桌上,准备抓紧这宝贵的几十分钟补个觉。 然而,也许是手机看多了,他在桌子上烙了十分钟“饼”,愣是没睡着。 烦躁地揉了揉头发,他认命地掏出手机,心里嘀咕: “算了,刷会儿视频吧。” 屏幕亮起,算法推送的第一个视频标题就让他眨了眨眼,睡意跑了一半: 【断更两千年的完结文,突然更新了!】 这标题宛如一道闪电,不仅劈中了黎哲,更再次劈焦了诸天万界的古人。 刘彻刚抿了一口酒,看到这句话:“断更......两千年更新” 他脸上尽是匪夷所思,“莫非是那作者......死而复生了不成!” 嬴政握着竹简的手一顿: “何种奇书,能跨越两千年光阴再度续写” “是其后人寻得遗稿” 不仅是他二人,各朝各代的书生、文士,乃至一些识字的百姓,都被这“两千年断更又更新”的奇闻吊足了胃口,心中猜测纷纭: 莫非是着书者的后代子孙完成了先祖遗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视频给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答案: 【原因是——海昏侯刘贺的墓里,又出‘新品’了!】 “哈——” 刘贺本人直接跳了起来:“” “什么叫‘又’出新品!” 他悲愤交加,“朕......孤的墓是菜市场吗!还有,‘新品’是何意!!” 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感涌上心头。 而刘彻在最初的错愕之后,脸色瞬间变得极其古怪精彩。 海昏侯! 这后世之人把此人的墓穴挖掘!还因此“更新”了一本断更两千年的书 这......这简直......刘彻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荒唐又带着一丝诡异联动感的事情。 黎哲看着视频,睡意全无。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看。 【哥们儿别再挖了!求求了!再挖下去,咱以后的语文课本怕是要跟字典一样厚了!】 这带着哭腔的吐槽,瞬间让各朝代的一些文人学子们心头一紧。 黎哲看到这里,先是愣了一下:“无所谓,反正我早考完了!” 他甚至兴奋地搓了搓手:“棒极了!使劲挖!” 李世民透过天幕看到黎哲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只觉得一阵无语,嘴角微微抽搐。 不过,他的好奇心也被彻底勾了起来:“这海昏侯墓中,究竟出了何等典籍” “为何会变厚” “究竟出土了何物” “莫非是失传的圣贤文章” 【海昏侯墓里,去年刚发现了失传超过1800多年的——《齐论语》!】 “《齐论语》!” 如同平地一声惊雷。 明清时期,某处书院。 “所以他们说的‘断更两千年突然更新’是指《论语》!” “《论语》......更、更新了!”另一个学子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更多的读书人陷入了极致的困惑与不可思议之中。 “这......这都还能更新” “《齐论语》......应与现今流传的《鲁论》有所不同” “天啊!圣人的教诲,还有遗失的部分!” 这种冲击,不亚于突然宣布发现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真本,或者某位科学巨匠的笔记本里找到了颠覆现有理论的手稿。 【今年就传来消息,又挖出了秦汉时期的——整本《诗经》!】 【出土的1200多枚竹简上,清晰保留了古诗三百零五篇!】 “多少!三百零五篇!” 那些距离先秦已远、许多典籍在战乱中散佚严重的朝代,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中的文人,几乎要激动得晕厥过去。 他们手中流传的《诗经》难免有讹误、残损,此刻听闻千年之前的完整版本赫然现世,如何能不狂喜 唐宋等朝的文人则在震惊于数量之巨。 有熟读诗书的士子下意识喃喃: “《全唐诗》搜罗数百年,收录不过四万八千余首......这海昏侯墓一次出土,便是三百余篇上古诗歌!这......这简直是......” 【而且,这些竹简完美保留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原貌!】 这一句,更是让所有懂行的人心头巨震。 “原貌!” “这意味着,我们如今所读的《诗经》,或许在字句、篇章顺序上,与之有所出入” “圣人所删定、所吟咏的原初版本,竟在千年之后重现!” 曹操不由得抚掌感叹: “这海昏侯刘贺之墓,所藏竟丰厚至此!” 【这些发现,无疑给沉寂了百年的诗词界,带来了一点小小的‘震撼’。】 正与友人品茗论词的苏轼望着天幕: “这何止是‘小震撼’这分明是石破天惊,足以颠覆训诂、重写诗史的大事!” 而墓主本人刘贺,此刻心情更加复杂。 他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青史留名” 黎哲看着视频里展示的、那些出土的汉简图片,“好家伙,幸好我毕业得早!” 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学生捧着加厚版语文课本,苦哈哈背诵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