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大唐的外交版图如繁花般铺展,万国来朝的盛景在长安城中日日上演时,李瑁深知,朝堂内部的和谐稳固,才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石。历经多年的励精图治,他早已不满足于表面的繁华,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宫廷深处,决心彻底化解潜藏的矛盾,让整个朝堂拧成一股绳,共赴盛唐的下一段征程。 彼时的宫廷,虽无刀光剑影,却也暗藏着派系倾轧的暗流。以户部尚书为首的改革派,主张继续深化税制与商业改革,盘活民间活力;而以吏部尚书为代表的保守派,则担忧激进变革会动摇国本,更倾向于维持现有制度。两派在朝堂上时常争执,有时甚至会因政见不同而搁置重要议题,这让李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日早朝,关于是否在江南推行新商税制度的议题,再次引发两派激烈争论。户部尚书手持江南商户的联名陈书,声音洪亮:“陛下,江南商业繁茂,旧有商税制度早已跟不上发展,若推行新制,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减轻中小商户负担,实乃两全之策!” 吏部尚书立刻出列反驳,须发微颤:“陛下三思!商税关乎国本,江南商户素来敏感,贸然改弦更张,恐引发动荡。臣以为,应先试点,待稳妥后再推广不迟。” 两派官员纷纷附和,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玄宗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目光落在李瑁身上。李瑁会意,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依臣之见,两派所言皆有道理。改革需魄力,亦需谨慎,不如折中而行——先在苏州、杭州两州试点新制,由户部与地方官共同监督,吏部派专员巡查,半年后汇总成效,再定推广与否。” 他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安静下来。户部尚书思索片刻,点头道:“殿下之策兼顾革新与稳妥,臣附议。”吏部尚书也松了口气,拱手道:“殿下考虑周全,臣无异议。”两派官员见领头人松了口,也纷纷表示赞同,一场剑拔弩张的争执,就此消弭于无形。 退朝后,李瑁并未径直回府,而是先去了户部尚书的官署。尚书正对着卷宗发愁,见李瑁到访,连忙起身相迎。“殿下今日的折中之计,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他感慨道。 李瑁笑着摆手:“尚书大人不必客气。改革本就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得让保守派看到实效,他们才会真正放心。”他拿起江南的商户名册,指着其中几处,“这些大商户财力雄厚,新制对他们影响甚微;倒是这些小商户,若能减免部分税额,定会全力支持。您试点时,不妨多听听他们的声音。” 户部尚书恍然大悟,连忙提笔记录:“殿下提醒得是,臣这就安排人去走访。” 离开户部,李瑁又转道去了吏部尚书府。老尚书正在庭院中修剪盆栽,见李瑁来了,忙邀他坐下品茗。“殿下今日的法子,既给了老夫面子,又没耽误事,老夫佩服。”他呷了口茶,语气诚恳。 李瑁接过茶盏,温声道:“大人是国之柱石,您担心变革生乱,也是为了大唐安稳。只是时代在变,制度若一成不变,反而会积弊丛生。半年后试点结果出来,若真有不妥,咱们再调整便是。” 老尚书看着李瑁坦荡的眼神,心中的芥蒂渐渐消散:“殿下说得是。老夫老了,有时难免固执,往后若有思虑不周之处,还望殿下垂教。” 李瑁连忙起身行礼:“大人言重了,臣还要多向您请教才是。” 这般“朝堂争论,私下调和”的举动,李瑁做了不知多少次。他深知,官员之间的矛盾,多源于政见差异,而非私人恩怨。只要找到平衡点,让双方都感受到被尊重,便能化对立为协作。渐渐地,朝堂上的争执少了,商议多了;推诿少了,担当多了。 除了化解大臣间的矛盾,李瑁更注重在宫廷中营造“赏罚分明、功过共担”的风气。此前,有地方官员虚报政绩,骗取了朝廷的赈灾款项,事发后却试图推诿给下属。李瑁得知后,并未简单地将其贬斥,而是亲自审理此案,查清了主犯与从犯的责任,按律分别惩处——主犯流放边疆,从犯降职留用,同时昭告天下,说明案情与处置缘由。 “赏要赏得明明白白,罚要罚得心服口服。”李瑁在朝会上强调,“有功者,哪怕是小吏,也要重赏;有过者,哪怕是高官,也不能轻饶。但责罚不是目的,是为了警醒众人,往后行事更要谨慎。” 不久后,岭南遭遇暴雨,当地刺史第一时间组织百姓抗洪,保住了万亩良田,却因上报灾情时遗漏了一个小村落,被言官弹劾。李瑁查证后,一面下旨嘉奖刺史抗洪有功,赏赐金银与良田;一面斥责他疏忽之过,罚俸三月,令其亲自去村落安抚百姓。如此赏罚分明,让百官心服口服,做事也愈发勤勉谨慎。 宫廷的和谐,更离不开君臣之间的信任。玄宗年事渐高,对朝政的精力大不如前,却对李瑁愈发倚重。这日,玄宗在御书房召见李瑁,指着案上的西域贡单,笑道:“瑁儿,你看这波斯的琉璃、大食的香料,皆是珍品。如今万国来朝,都是你的功劳啊。” 李瑁躬身道:“此乃陛下威德远播,臣只是尽了些微薄之力。” 玄宗摆摆手,眼中满是欣慰:“你不必过谦。自你主持朝政以来,吏治清明,民生改善,连江湖都安稳了许多。前些日子,玄慈方丈还托人带信,说江湖议事会运转得极好,这都是你统筹有方。”他顿了顿,从抽屉里取出一枚金印,“这是‘辅国印’,持此印者,可代朕协调六部,处理紧急要务。今日,朕便将它赐给你。” 李瑁心中一震,连忙推辞:“陛下,臣已有荣王爵位,足矣。此印权力太重,臣不敢受。” 玄宗将金印塞进他手中,沉声道:“朕知你谨慎,但如今大唐正是用人之际,朕信得过你。拿着它,遇到棘手之事,不必事事奏请,可自行决断——但切记,每一次决断,都要对得起大唐百姓,对得起你身上的责任。” 李瑁握紧沉甸甸的金印,眼眶微热:“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若有决断,事后必详细奏明,绝不敢擅权。” 自此,李瑁在朝堂上的权力愈发稳固,但他从未恃权而骄,反而更加谨慎。遇到重大议题,依旧会先请示玄宗,再与大臣们商议;推行新政时,总会先征求各方意见,反复论证可行性。这般谦逊与担当,让他在朝中的威望日增,连曾经对他有偏见的老臣,也渐渐对他心服口服。 宫廷的和谐,也体现在对后宫的治理上。杨玉环虽身处东宫,却从不干政,反而时常以女子的细腻,提醒李瑁关注民生细节。“昨日听闻城西有户人家,孩子生了急病,却因药铺关门晚了一步……”她轻声说着民间琐事,李瑁便会记在心上,次日便令太医署在全城增设夜间药铺,方便百姓就医。 后宫之中,也曾有嫔妃因争宠而暗中使绊子,杨玉环得知后,并未声张,而是设宴邀请众人相聚,席间温和地说:“殿下日理万机,咱们做女子的,岂能再让他分心后宫和睦,他才能安心处理朝政,这才是对大唐、对殿下最好的支持。”一番话情真意切,让那些心怀芥蒂的嫔妃羞愧不已,后宫自此再无纷争。 就连宫中的宦官与宫女,李瑁也一视同仁。他下令改善他们的待遇,禁止随意打骂,还设立了专门的学堂,让他们在闲暇时学习识字与技艺,以便日后出宫能谋个生计。“他们虽身份低微,却也是大唐的子民,理应被尊重。”李瑁的这番话,让宫中上下人心安定,各司其职,再无懈怠。 这年深秋,长安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邀请了文武百官及其家眷,还有各国驻唐使节。宴会上,乐师奏起融合了西域与中原风格的新曲,舞姬跳起改编自江南小调的舞蹈,大臣们举杯畅谈,时而讨论政务,时而闲话家常,气氛融洽而热烈。 户部尚书与吏部尚书并肩而立,看着殿中翩翩起舞的身影,相视一笑。“想当初,咱们为了商税的事争得面红耳赤,如今想来,倒是有些好笑。”户部尚书举杯道。 吏部尚书碰了碰他的酒杯,朗声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看来,殿下的折中法子,确实高明。来,为了大唐的好日子,干杯!” 玄宗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一派祥和的景象,又看了看身旁从容微笑的李瑁,眼中满是欣慰。他端起酒杯,对众人说道:“今日这宴,不为庆功,只为感恩。感恩诸位同心同德,感恩百姓安居乐业,更感恩天佑大唐,让咱们有这样的好时节!”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齐声高呼:“天佑大唐!陛下万岁!荣王千岁!” 欢呼声在宫殿中久久回荡,穿过窗棂,飘向长安的夜空。李瑁望着殿中一张张洋溢着笑意的脸,心中清楚,宫廷的和谐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它需要用心经营,需要彼此体谅,需要始终以大唐的福祉为出发点。 夜深宴散,李瑁独自站在宫墙边,望着天边的明月。月光洒在他身上,也洒在这座历经风雨却愈发焕发生机的宫殿上。他知道,前路依旧会有挑战,但只要朝堂上下拧成一股绳,君臣同心,后宫和睦,大唐的这艘巨轮,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而他,李瑁,将继续站在船头,以沉稳的目光,引领着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侠侣江湖传

侠侣江湖传

猪的认证
《侠侣江湖传》是猪的认证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侠侣江湖传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侠侣江湖传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侠侣江湖传读者的观点。
军史 连载 14万字
平安京恋爱物语

平安京恋爱物语

莲妖银夜
恋爱游戏大师江雪接到游戏公司的邀请,对最新研发的一款恋爱游戏进行测试,要求全角色攻略成功。攻略提示:玩家可以选择普通模式、急展开模式、情敌模式、..
军史 连载 119万字
HP里德尔的颜值狂粉成了小青梅

HP里德尔的颜值狂粉成了小青梅

里予野
女主:艾雷黛森?艾博男主:汤姆?里德尔汤姆里德尔的颜值狂热粉丝,通过系统穿越到了魔法世界,救活了汤姆里德尔的母亲梅洛普,改变了汤姆悲惨的童年时光,这一世的汤姆拥有了母亲的慈爱,和某位死皮赖脸黏着的汤姆的贵族小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第一次:艾雷黛森盯着汤姆粉嫩的小脸蛋:汤姆,你真好看。汤姆通红了脸和耳朵,不敢看向女孩狂热的眼眸。第二次:艾雷黛森:汤姆,我想摸摸你的脸蛋(内心奸笑)汤姆满脸抗拒的看着女
军史 连载 36万字
灵魔妄想曲

灵魔妄想曲

夜洇纤
因为夏琪的失踪,莫名的卷入了一场灵魔之争。三岁前尘封的回忆被唤醒,一场大火,一个人影,一次是非......
军史 连载 2万字
穿越到斗气大陆横着走

穿越到斗气大陆横着走

搞艺术的玖幕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我竟然穿越到了斗气大陆上,从此在斗气大陆上开始修炼逐渐强大成为斗帝后在大陆上横着走。。。
军史 完结 58万字
雨霖戏

雨霖戏

劳燕双纷飞
欧阳燕:收了几只女妖怪了?易小寒:师傅,我收了一只母狐狸、一只母兔子、还有......欧阳燕:不够,完全不够!你看看我,把我收了怎么样?欧阳燕搂着易小寒..
军史 连载 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