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雨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兴学育人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观望乃至抵触之后,在崇祯皇帝的铁腕推动和严令督促下,尤其是在北直隶、南直隶(应天府)等皇帝权威最盛的核心区域,建立新式“小学”的运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不仅是教育变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动员。 诏书要求急切,经费却捉襟见肘。各地州县官员为了完成这硬性的“政绩指标”,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校舍的来源,生动反映了这一变革的仓促与务实: 改造旧有建筑: 这是最普遍的方式。 各地官府迅速清查辖内废弃的寺庙、庵堂(尤其是一些香火不旺的小庙),无人祭祀的宗族祠堂,以及此前抄没晋商、涉案官员或像晋王、福王这类“逆产”的宅院。 工匠们被紧急征调,拆除神像,搬走牌位,用石灰水粉刷墙壁,用木板隔出教室,在院中竖起一根旗杆。 一座座原本充满宗教或家族色彩的建筑,被迅速赋予了全新的公共教育功能。 新建简易校舍: 在一些实在没有合适旧宅的地方,则由官府划拨土地,征集民夫,砍伐树木,建造最为简陋的土坯房或竹木结构的校舍。 虽然简陋,但务必保证坚固耐用。 统一的标识: 无论校舍来源如何,门前都必须悬挂由工部统一规制、当地匠人制作的牌匾,上书醒目的字样:“xx县(或xx乡)官立第一小学”。 这块牌匾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符号,象征着皇权和国家意志对基层社会最直接的介入。 在许多偏远的乡村,这是除了县衙和税卡之外,唯一一块带有“官立”字样的牌子,其震撼效果不言而喻。 师资难题:仓促组建的“启蒙军团” 建立校舍相对容易,最大的挑战在于教师 ——这些即将承担起“开启民智”重任的“蒙师”。 朝廷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矛盾:需要庞大的教师数量,却又缺乏现成的、符合新学要求的人才。 解决方案充满了应急色彩: 改造旧文人: 朝廷紧急从现有的秀才、童生群体中招募。这些人熟读诗书,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但思想大多保守,且对“格物”、“算学”等新知识一无所知。 为此,各省学政衙门奉命开设了“师范速成班”,对这些准教师进行为期一至三个月的短期培训。 培训的核心是学习由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牵头编纂的《新式蒙学课本》。 这本教材堪称新旧结合的产物: 它保留了《三字经》的形式,但内容进行了大幅改编,加入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一加一,等于二;九乘九,八十一”)、浅显的《大明律例》常识(如“纳粮税,民之本;守法度,保平安”)、以及大量歌颂太祖开国、成祖拓边、当今陛下励精图治的“忠君爱国故事”。 培训的目的,是确保这些教师至少能“照本宣科”。 吸纳实用人才: 同时,崇祯的白手套——日月集团发挥了关键作用。 它出资,以远高于塾师收入的薪资,聘请那些略通文墨的商铺账房、退役军中文书、甚至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工匠来充当教员。 这些人可能八股文不行,但精通实用的算术、记账,甚至一些粗浅的器械原理,更符合“实学”的要求。 他们的加入,给新学堂带来了一丝不同的气息。 质量参差不齐: 这支仓促组建的教师队伍水平悬殊。 有的老秀才满口之乎者也,对新教材嗤之以鼻,教学效果堪忧; 有的年轻账房则能生动地教孩子们打算盘,颇受欢迎。 但无论如何,一支由国家财政(或变相由日月集团)供养的、数量庞大的基础教育队伍,就这样初步建立起来了。 崇祯六年春(尽管诏书要求五年准备,但全面铺开实际在六年),在许多从未有过官学的村庄,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堪称一场静悄悄的社会革命。 孩子们的装扮: 孩子们穿着打满补丁但被母亲用皂角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脚上可能是崭新的草鞋。 他们的脸上,混合着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众多同龄人聚集的好奇,以及一丝懵懂的兴奋。 父母的复杂心态: 护送孩子的父母,表情更为复杂。 许多人是生平第一次踏进“官学”的门槛,神情局促不安。他们中有的充满期盼,尽管不识字,却模糊地感到这是孩子乃至家庭命运的一个转机; 有的则纯粹是因为“皇命难违”,以及“官给膏火,免其束修”的实惠——孩子不仅能免费读书,中午或许还能有一碗官家提供的稀粥果腹,等于家里省下一份口粮; 还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上学耽误了帮家里干农活。 第一课的仪式感: 学堂的正中,通常悬挂着孔子圣像和“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龙牌。 第一课,往往由老师带领全体学生,向孔子像和龙牌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这个仪式极具象征意义:它将传统的尊师重道与对皇权的绝对忠诚紧密结合,从一开始就将“忠君爱国”的思想植入幼小心灵。 礼毕之后,孩子们在粗糙的草纸上,用劣质的毛笔,跟着老师一遍遍描画着“天、地、人、君、亲、师”等最简单的字。 那歪歪扭扭的笔画,却是无数贫寒家庭子弟认知世界的开端。 尽管困难重重,教学质量也远非完美,但“小学”的遍地开花,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它意味着,国家力量第一次试图系统性地、大规模地向最底层的民众灌输统一的语言文字、基本的计算能力、以及忠于朝廷的核心价值观。 对无数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而言,这是一条从未想过的、可能改变命运的缝隙被强行打开了。 这星星点点的启蒙之火,虽然微弱,却孕育着未来照亮整个帝国的可能。 帝国的根基,正在这朗朗的读书声(尽管还夹杂着浓重的乡音)中,悄然发生着改变。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世子要修仙

世子要修仙

袖高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神话世界,大唐盛世,迎来了一位穿越者。大唐元丰二年,为了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子,作为大唐第一个穿越者,叶尘公开退掉皇室李家十公..
军史 连载 10万字
三国之博弈天下

三国之博弈天下

五狗子
事成天人各两开,命里三分皆由天。世事如棋人如子,我命由我天奈何。这是一位后世人在汉末乱世谋得一席之地,和群雄英杰博弈天下的故事。
军史 连载 226万字
方柒的后人间生活

方柒的后人间生活

住隔壁的胖子
做为西峰派孤注一掷的保命手段,老七迷茫的睁开眼睛,我是谁?
军史 连载 1万字
重启完美时代

重启完美时代

醉墨红尘
作为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十几年的杨宇,被命运一脚提到了二零零二年,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重活一世的杨宇,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赚上个十几亿那只是一个小目标,打造一..
军史 连载 11万字
西游僧活

西游僧活

极地沙漠
王母:这个蟠桃谁也不许动,那是留给我好女婿唐僧的。观音:祎弟,看我今天衣服漂亮吗?八戒:师父,那遭瘟的猴子又被妖怪抓走了!陈祎吐掉口中的鸡骨头道:..
军史 完结 290万字
只是想给精灵们一个家我有什么错

只是想给精灵们一个家我有什么错

儿时记忆
佛系玩家李然因为一次漏电事故,竟穿越到了宝可梦世界,怎料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许多的事情还需要去探索。第一颗红白球的出现,训练家们纷纷涌出,宝可梦神奇的进化方式,天空中身形悠长的黑色龙影,遍布危险的深山老林,神秘的雪山族群,深湖中的传出嘶吼声。李然二话不说选择了躺平。训练家?狗都不当!
军史 连载 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