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声东击西,疑兵之计
花椒汽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 声东击西,疑兵之计 “肆虐行动”的成功,如同在沉寂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方腊的思维却已经跳脱出胜利的余韵,投向了更深远的布局。敌营西北角的冲天火光与内部混乱,固然大快人心,但也必然会引起童贯与宋江的高度警觉,接下来的防御只会更加严密。正面强攻或再次偷袭同一区域,无异于自投罗网。 “不能让他们喘过这口气,更不能让他们摸清我们的虚实。”方腊在沙盘前沉吟,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幅愈加详尽的敌情图,“他们现在如同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过度反应。这,正是施用‘声东击西,疑兵之计’的绝佳时机。” 此计的核心,在于“惑敌”与“耗敌”。利用敌军新败后神经紧绷、对内部渗透极度恐惧的心理,通过虚张声势、多点佯动,使其判断失误,疲于奔命,从而掩盖真正的意图,或者至少,最大限度地消耗其精力与士气。 计划的制定,依旧在天策府的核心圈层内秘密进行。方腊、庞万春、韩冲、赵普再次围聚在沙盘旁。 “声东,”方腊的手指落在沙盘上敌营的东侧,那里地势相对开阔,靠近官军主力驻扎区域,“此处,需制造出我军主力意图从此处突围的假象。” 庞万春立刻领会:“需要足够大的动静,让其相信我们狗急跳墙,要拼死一搏。” “正是。”方腊点头,“但并非真打。韩冲,你侦察司可能在此处,制造出大军调动的迹象” 韩冲思索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可以!利用夜色,派出数支小队,携带多余火把,于东侧山林间快速移动,忽隐忽现,制造人影幢幢之感。同时,可令部分士卒于隐蔽处擂动战鼓,吹响号角,模仿大军集结之喧哗。再辅以少量火箭,射向其东侧营寨前沿,不需造成多大伤亡,但求火光与声势,加深其疑虑。” “很好!”方腊赞许,随即手指猛地划向沙盘的另一端——“击西!真正的目标,在这里!”他的指尖,落在了敌营的西南角,那里并非防御最强的点,但也绝非薄弱之处,关键是,它与昨夜起火燃烧的西北角,以及正在“声东”制造东静的东侧,都拉开了足够的距离。 “此处,并非为了突破,而是为了‘证实’他们的另一个恐惧——我军小股部队无处不在,渗透能力极强。”方腊解释道,“派出最精锐的骚扰小队,不需多,十人足矣。任务不是纵火,而是制造混乱,袭击其巡逻队,清除其外围哨兵,动作要快,下手要狠,一击即走,绝不恋战。要让敌人觉得,我们不仅在正面施加压力,更有无数利刃,随时可能从任何阴影中刺出!” 庞万春皱眉:“西南角防御不弱,十人小队风险极大。” “风险与收益并存。”方腊沉声道,“此举意在加深其‘四面楚歌’之感,使其无法判断我军主攻方向,更不敢放松任何一处的警戒。只要小队行动迅捷,利用其被东侧吸引注意力的瞬间,成功几率不低。即便不能造成实质杀伤,能让他们一夜数惊,便是成功。” 赵普提出了后勤支持的问题:“两支佯动队伍,尤其是东侧,需要消耗不少火把、箭矢,甚至可能需要损坏部分战鼓号角以营造逼真效果。” “值得。”方腊毫不犹豫,“这些消耗,若能换来敌军精神的高度紧张和体力的无谓消耗,便是十倍代价也值得。后勤司需全力配合,确保佯动所需物资。” 计划的最后一步,是“疑兵”的持续与深化。方腊要求,在东西两处佯动之后,侦察司需利用鹰嘴岩的视野,密切观察敌军反应和兵力调动。同时,在后续几夜,要不定期、不定点地重复类似的骚扰行动,有时虚张声势,有时真打一下,让敌人彻底陷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整。 “此计之要,在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方腊总结道,“要让童贯和宋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一次是佯攻,哪一次是主攻,或者……是否每一次都是主攻的前奏。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撬动他们最重的防备,耗尽他们的心力!” 计划既定,天策府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是夜,月隐星稀,正是用计之时。 子时刚过,敌营东侧的山林间,突然亮起了数十支火把,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如同鬼火般在林间快速穿梭,时而聚拢,时而分散,伴随着隐隐传来的战鼓声和低沉的号角,仿佛有大队人马正在悄无声息地集结、移动。几乎同时,十几支拖着焰尾的火箭,从黑暗中尖啸着射向官军东侧营寨的前沿栅栏,虽然大多被挡下或落在空处,但那突兀的袭击和远处林间晃动的火光与人影,立刻引起了哨塔上的警钟长鸣! “敌袭!东面!大批贼人集结!”凄厉的呼喊在官军营寨中回荡。 刚刚经历昨夜火灾、惊魂未定的官军,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主力突围”迹象吓得魂飞魄散。东侧营区一片混乱,军官声嘶力竭地呵斥着士卒起身备战,弓箭手慌忙就位,增援部队从营寨中部被紧急调往东侧防线,火把的光影下,尽是仓皇奔跑的身影和惊恐的面孔。童贯的中军帐灯火通明,传令兵进出频繁,显然也被这“声东”之势所惑,判断义军可能要拼死一搏。 就在东侧官军严阵以待、注意力被完全吸引的当口—— 敌营西南角,如同幽灵般渗入的十人精锐小队,在“夜枭”的亲自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击西”行动。他们利用官军注意力被东侧吸引、西南角防御相对松懈的短暂窗口,如同暗夜中的毒蛇,迅猛出击! 一支五人的巡逻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从阴影中扑出的黑影瞬间割喉,连惨叫都未能发出。紧接着,一处位置相对偏僻的暗哨,也被悄无声息地拔除。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耗时极短。完成袭击后,“夜枭”小队毫不迟疑,立刻借助地形掩护,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迅速撤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几具逐渐冰冷的尸体和一片死寂的恐惧。 当西南角遇袭的消息,伴随着东侧“敌军”莫名停止动静、林间火把诡异消失的消息,一同传到童贯和宋江耳中时,两位统帅的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声东击西!好个狡猾的方腊!”童贯咬牙切齿,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耍了,东侧很可能是佯攻,西南角的袭击才是真正的目的或者,这仅仅是开始 宋江则面色阴沉,他麾下的人马在昨夜救火时已与童贯部产生摩擦,今夜又被这虚实难辨的袭击搞得疲于奔命,士气愈发低落。“大帅,贼人狡诈,虚实难测。如此下去,我军将士恐身心俱疲,未战先衰啊!” 这一夜,官军营寨无人能眠。东侧的紧张备战成了无用功,西南角的血腥袭击则带来了真实的伤亡和更深的恐惧。没有人知道,下一次袭击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降临。那种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威胁,比明刀明枪的冲锋,更让人心力交瘁。 而在帮源洞内,听着韩冲从鹰嘴岩带回的关于敌营彻夜灯火通明、人马调动频繁、士气明显低落的汇报,方腊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冷峻的弧度。 “声东击西,疑兵之计”初战告捷。它成功地让强大的敌人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泥潭,为这支被困的孤军,争取到了比粮食和箭矢更加宝贵的——时间,以及心理上的主动权。这场无声的心理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