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墙建成
从不错过晚上的航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小时的午休时光,在沉重的疲惫与短暂的安宁中飞快溜走。 刺耳的闹铃声粗暴地撕碎了宿舍里的静谧。 众人挣扎着从短暂的沉睡中爬起,简单用冷水扑了扑脸,洗去残存的睡意,便再次拖着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朝着厂房走去。 看着地面上拆解下来、已堆积如小山的红砖和木料,方牧拍了拍手上的灰,提出建议:“光堆着不行。咱们先把拆完这面墙的材料,用拉猪饲料的小推车,一趟趟运到石子墙那边去。这样一边盖墙一边拆墙,两边同时进行,能大大提高效率,得尽快把新墙建好。” 这思路清晰可行,众人纷纷点头。 盖房子是技术活,自然落在了经验最丰富的方牧父亲和大伯肩上。 两人立刻开始规划地基和砌法,神情专注。 白池则手持武器,站在旁边警惕地放哨,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防备丧尸的突然袭击。 他检查了腰间的92式手枪和手中的钢叉,选了一个视野开阔的高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通往养猪场的各个方向,尤其是雾气尚未散尽的隧道口。 他的耳朵警惕地捕捉着风声之外的任何异响。 除了在灶房开始忙碌晚餐的大伯母,其余人迅速回到各自的岗位。 李穗岁和方牧母亲则是在方牧带领下,继续向第三面、第四面墙发起进攻。 铁锤敲击、砖石滚落的噪音再次充斥厂房。 而最耗费体力的运输任务,则落在了郑凡和李浩然这对组合身上。 沉重的砖石和梁木被装在那辆平时用来运输饲料的小推车上。 郑凡在后面奋力推,李浩然则是负责在前面双手紧握车把,身体前倾,努力掌握着方向,在泥泞不堪、坑洼不平的地面上寻找着相对好走的路径。 两人配合紧密,一趟又一趟地推着小推车,在厂房与石子墙之间来回穿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 但两人没有抱怨,只是咬紧牙关,一趟又一趟,像不知疲倦的工蚁,在厂房与石子墙之间来回穿梭。 然而,末世的宁静总是脆弱的。 施工的巨大噪音如同灯塔,不断吸引着在旷野中游荡的丧尸。 “呜呃——嗬嗬……” “注意!两点钟方向!两只!正在靠近!” 白池冰冷而急促的声音通过对讲机通知到方牧。 劳作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心脏骤紧,迅速抄起手边的工具——铁锤、钢钎、撬棍瞬间变成了战斗武器。 方牧、郑凡、李浩然立刻丢下手中的活计,以最快速度向相对安全的石子墙内赶去,同时警惕地盯着丧尸来袭的方向。 大伯和方牧父亲则是从新墙那里撤回到石子墙内。 白池迅速移动到有利位置,架钢叉,目光锁定目标,掩护众人撤离。 好在来袭的几次丧尸数量较少,没有像之前下雨天成群的丧尸众人便依托石子墙或地形,利用长杆武器将其戳倒或引开。 但每一次袭扰,都让工期被迫中断,每一次战斗,都在消耗着宝贵的体力。 新墙的建立,就在这断断续续、充满紧张和危险的节奏中,艰难地向前推进。 终于,在耗费了整整三天,透支了所有人体力极限之后,一座崭新的、远比石子墙坚固的新墙,赫然矗立在预定的拐角处! 墙体高达三米,厚度近一米,由拆下的红砖、石块混合着坚韧的泥浆紧密砌筑而成。 而且与之前的墙相比有着新的设计,那就是墙体中部预留的三个方形孔。 每个孔洞大小适中,内宽外窄,既能提供良好的视野,观察小路和隧道方向的动静,又能有效防止丧尸的手臂伸入。 当有威胁靠近时,长矛、钢筋等武器可以从孔洞中精准刺出,最大程度保障养猪场众人的安全,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暴露风险。 墙体落成后,白池并未停歇。 他和方牧两人带着柴刀深入养猪场后的山林,砍伐了大量带着新鲜叶片的灌木枝条和藤蔓。 他将这些枝条精心地编织、缠绕在新砌的砖墙表面,尤其是那三个射击孔周围,绿色的枝叶与红砖灰泥迅速融为一体。 不过半日功夫,经过他的精心布置,从远处打眼一看,几乎看不到墙的存在。 这无疑为养猪场又增添了一层隐蔽的防护,让大家在这危机四伏的末日世界里,多了一份安心。 当晚,为了犒劳众人这三天的辛劳,大伯母倾尽所能,将养猪场里最好的食材都搬了出来,精心烹制了一桌远超平日晚餐规格的盛宴! 浓郁的肉香、饭香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整个灶房,令人食欲大增。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每个人面前那只粗瓷碗里,盛着的泛着诱人琥珀色光泽、不断冒着细密气泡的可乐! 这是过年时大伯买的一件还剩下的两瓶,此刻拿出来,更显得珍贵无比! 大伯母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平均分给了每一个人。 方牧父亲缓缓站起身,粗糙的大手端起那碗沉甸甸的可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桌边每一张年轻而疲惫、却写满坚韧的脸庞,最后落在同样风尘仆仆的大哥和大嫂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满是感慨的说道:“这段时间,咱们身处极其危险的境地,日子过得艰难。但是你们这几个孩子真的很棒,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想出了不少好办法,出了不少力,这才让我们能够在这乱世中安稳下来。我以可乐代酒,跟你们碰一个,感谢大家的付出。” “碰!” “干!” 清脆的碗沿碰撞声接连响起,众人仰头,将那份久违的、带着刺激甜味的可乐灌入喉咙,一股奇异的慰藉和豪情随着气泡在胸中升腾。 方牧父亲放下碗,脸上的感慨更深,眼神却投向门外沉沉的夜色,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笃定:“现在我们的确是孤立无援,但是我和你们大伯从出生到现在,经历过无数的大劫难,每一次都坚强地挺了过来!相信这一次,也会一样!”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国家!绝不会忘了咱们老百姓!等上头缓过这口气,腾出手来,人民子弟兵一定会来救咱们出去!一定!” 方牧立刻接口,声音沉稳有力:“爸说得对!解放军一定会来!但咱们不能干等着!越是这个时候,越得靠自己!自救自强,把咱们这养猪场守得跟铁桶一样!活到救援来的那一天!这才是硬道理!” 这番话掷地有声,众人无不重重点头,眼神中燃烧着同意的火焰和对未来的执着信念。 沉重的危机话题暂告段落。 随后,大家的话题渐渐从沉重的危机转向了一些轻松的趣事,各自讲着笑话,欢声笑语在灶房中回荡,驱散了多日来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霾。 尽管新墙坚固,伪装巧妙,但方牧和白池深知,在末世中,片刻的松懈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饭后,两人并未休息,而是像往常一样,拿起武器,开始了例行的夜间巡查。 有了新墙上的射击孔,值守变得隐蔽而高效。 他们只需安静地站或者坐在墙后,透过方孔观察外界,再也不用冒险爬上墙头暴露身形。 清冷的月光洒在寂静的旷野上。 两人背靠着冰冷厚实的砖墙,望着远处黑暗中模糊的山影,低声讨论着养猪场更长远的维持与发展。 “光靠墙还不够。”白池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墙外幽暗的区域, “我们得设置预警。比如在新墙外面,挖一些绊索坑,或者用废弃的铁丝网、削尖的木桩做点简易陷阱。不求杀伤多少,主要是绊倒它们,或者弄出大动静,给我们提个醒。总比丧尸摸到墙根底下才发现强。” 方牧点头,补充道:“陷阱要弄,内部的防范也不能松。猪舍、宿舍、灶房,这些地方得定期用石灰水或者能找到的消毒剂彻底喷洒。粪便垃圾要及时清理深埋,离水源远点。现在缺医少药,一场拉肚子或者猪瘟,都可能要了大家的命。卫生防疫,是保命的根本。” 两人围绕着养猪场的生存链条,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他们围绕着养猪场的防备方案各抒己见,从防御布局到应对策略,从资源利用到人员分工。 每一个议题都关乎生死,每一个细节都需反复权衡利弊。讨论持续了大半夜,两人拿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借着月光和手电的微光,写写画画,将碰撞出的想法一一记录。 最终,他们达成了几项迫在眉睫的决议: 伙食与值班制度: 伙食表:为最大限度节省粮食,恢复一日两餐制。第一餐时间定在上午9-10点,保证早晨劳作能量,第二餐定在下午3-4点。 值夜班人员额外增加一顿简单的夜宵,如烤红薯、馒头以及锅盔之类的,补充守夜消耗。 值班表:将耕作、夜间值守、喂猪三项核心体力劳动,由所有成年男性进行排班轮值,确保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保证每项工作不断档。明确交接时间和注意事项。 后勤保障分工: 方牧母亲、大伯母、李穗岁:主要负责伙食准备、衣物缝补清洗、柴火捡拾储备、以及宿舍区域的日常清洁消毒,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能源分配优先级: 光伏板发电:优先且必须保障冰柜持续运行,维持冷冻猪肉不腐败。这是核心生存资源。 次要充电:在电力有极少量冗余时,仅给白池的手机充电。理由明确:其父母隶属军队体系,一旦国家恢复部分通讯能力或组织救援,军队系统必然是最优先恢复的渠道。 这部手机,是连接外界希望的唯一桥梁。 卫生防疫制度(草案):定期消毒、垃圾处理规范、个人卫生要求。 月光下,方牧合上写满计划的笔记本。 他和白池并肩而立,望向养猪场外那片被深沉夜色笼罩的、危机四伏的世界。 新墙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坚实而沉默。 尽管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两人心中那份信念却无比清晰和坚定: 只要养猪场这十颗心紧紧拧成一股绳,只要不遭遇无法抗衡的天灾或尸潮。 这座依托山势、背靠河流、拥有水源、食物生产和多重防御的避难所,就一定能成为他们在末日狂潮中屹立不倒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