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江东砺剑
奉先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郡的春天,比北疆来得早得多。湿润的暖风拂过新耕的田地,也拂过校场上林立的刀枪。去年秋冬那场蔓延数郡的山越之乱,如今已只剩下些许烟尘。主力被周瑜的剿抚并用之策击破、分化、吸纳,残余的顽固分子则被驱赶回深山老林,至少在眼下,已难成气候。 孙策一身常服,未着甲胄,行走在丹徒大营的校场之间。他的步伐稳健,目光如炬,扫过正在操练的军阵。与去年相比,这里的士卒数量明显增多,旗帜也更加纷繁。除了他起家的淮泗精锐,更多的是新募的江东子弟兵,以及大量归降、经过整编的山越健儿。这些新面孔带着不同的口音和习惯,但在将领们的呵斥与磨合下,正逐渐融为一个整体。 “主公,新卒操练已三月,阵型已熟,弓马亦堪使用。”身边一位跟随他多年的老校尉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尤其是那些山越降卒,翻山越涧如履平地,用作先锋或奇兵,再好不过。” 孙策没有立即回应。他走到一名正在练习刺击的年轻士卒面前,伸手捏了捏他胳膊上的肌肉,又看了看他手中长矛的握持姿势。 “力气是有了,但发力太死。”孙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周围士卒的耳中,“沙场搏杀,不是比谁力气大。要活!”他随手从旁边兵器架上取过一杆训练用的木矛,看似随意地向前一递、一收,动作流畅而迅猛,带起一阵恶风。“像这样,腰腹发力,贯于臂腕。刺出去要快,收回来更要快!慢了,你就是别人的靶子。” 那年轻士卒看得目不转睛,连连点头。孙策将木矛抛还,继续向前走去。他并非事无巨细地指导每一个人,但他的存在,他偶尔的点评和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压力。整个校场的气氛,因他的巡视而更加肃杀、专注。 扩兵,整合。这是去岁平定山越之乱后,他与周瑜定下的核心要务。仗打完了,并不意味着可以刀枪入库。恰恰相反,消化战果,将缴获的人口、降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兵力,才是壮大自身的关键。现在看来,效果显着。这支军队,数量已远超从前,虽然新卒尚需血火淬炼,但骨架已成,血气方刚。 …… 傍晚,吴侯府邸。 这里不再是行军大帐的简朴,但也远未到雕梁画栋的奢华。府中陈设大气而实用,隐隐透出一种锐意进取的气息。一场小型的庆功宴刚刚结束,受邀而来的并非全是淮泗旧部,多了不少江东本地的面孔。 顾雍、张允、魏腾……这些在平定山越过程中或出钱粮、或出私兵、或凭借声望稳定地方的江东世家代表,如今身上大多有了孙策表奏的正式官职。虽然职位未必很高,权力核心仍在孙策的嫡系手中,但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孙策的江东政权,正在尝试将根须更深地扎入这片土地。 孙策坐于主位,周瑜陪坐在侧。他与几位世家代表人物寒暄敬酒,姿态放得颇低,言语间给足了尊重。 “去岁若非诸位鼎力相助,稳定地方,筹措粮草,我大军亦难全力剿贼。策,在此谢过。”孙策举起酒樽,一饮而尽。他面容英挺,笑容爽朗,极具感染力。 “吴侯言重了,保境安民,乃我等分内之事。”顾雍举止得体,言辞谨慎,“如今境内初定,皆赖吴侯威德。” 另一位家主则笑道:“是啊,听闻吴侯麾下又添精兵,真是可喜可贺。我江东有吴侯坐镇,何惧外侮” 宴席间的气氛看似融洽和睦。联姻、授官,这些手段正在缓慢地发挥作用,像细密的针线,将孙策集团与江东本土势力缝合在一起。虽然距离真正的同心同德还为时尚早,但至少,表面的裂痕被抚平了,内部的基础正在被打牢。周瑜偶尔与孙策交换一个眼神,彼此都明白,后方的稳定,是下一步动作的前提。 …… 宾客散去后,书房内只剩下孙策与周瑜二人。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那地图上,代表江东六郡的区域已被朱笔勾勒,显得十分醒目。然而,两人的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地图的西侧——荆州,江夏。 “公瑾,山越已平,兵员已充,内部暂安。”孙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锐气,“是时候,再会一会我们那位老朋友,黄祖了。” 去年猛攻江夏,却因山越大规模叛乱而被迫回师,这口气,孙策一直憋在心里。 周瑜的目光依旧沉静,他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水军标注的位置:“伯符,我军新添许多战舰,水卒操练亦未曾懈怠。陆上,新卒虽未经大战,但士气可用。再攻江夏,兵力、船械,已非去年可比。”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黄祖经营江夏多年,水寨坚固,陆上城防亦非易与。去岁一战,他虽损失不小,但根基未动。且荆州刘表,虽采取守势,但若江夏真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未必不会增援。” 孙策冷哼一声:“刘表一守户之犬耳!去岁他煽动山越,这笔账还没跟他算!他若敢派兵,正好一并收拾!”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古锭刀刀柄。“江夏,乃我父殒命之地,亦是顺江东下,进取荆襄的咽喉!此仇不报,此城不克,我孙伯符,寝食难安!” 他的声音在最后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在书房内回荡。那是刻骨的仇恨,也是不容动摇的决心。 周瑜看着孙策的背影,没有立刻劝谏。他理解这份仇恨的力量,也明白江夏的战略意义。待孙策情绪稍平,他才缓缓开口:“伯符,打,自然要打。但此次,需更讲究策略。我军新合,利在速战,亦需防备久拖生变。江夏水网密布,陆路亦有险阻,强攻恐代价太大。” 孙策转过身,眼中的怒火已化为冷静的锋芒:“公瑾有何妙计” 周瑜的手指在地图上江夏区域轻轻划动:“黄祖麾下,并非铁板一块。去岁交战,其部将之间,已有龃龉。或可……由此入手。再者,我军可示敌以弱,诱其出战,于野战中歼其主力,则江夏坚城,或可不攻自破。” 孙策走回案前,盯着地图,目光灼灼:“详细说来。” 书房内的灯火,直到深夜仍未熄灭。江东这把刚刚砺好的利剑,已然再次出鞘,剑锋直指西方。江夏的平静,注定要被再次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