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0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章 科举风云,宰相青眼 庆历二年(1042)的泾原路,初夏的晨光洒在操练场上。天刚蒙蒙亮,狄青已经站在点将台上,面对着一群席地而坐的军官。这些往日里粗声粗气的武人,此刻却都凝神静气,听着台上那位面涅将军讲解《左氏春秋》。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非怯战也,乃守信也。”狄青声音洪亮,手指在临时用沙土堆成的简易地图上划过,“最终楚军轻敌冒进,反遭大败。用兵之道,不在逞一时之勇,而在......” 他忽然停顿,目光望向场边。一个青衫文士不知何时站在那里,负手静听,正是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狄青正要中断讲学行礼,范仲淹微微摇头,示意他继续。 狄青定了定神,接着讲道:“在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示弱非真弱,退让非真怯。” 晨课结束,将士们行礼散去。范仲淹缓步上前,执起狄青的手,目光中满是激赏: “往日只知狄将军骁勇,今日方知将军胸中韬略。能将《左传》讲得如此透彻,便是朝中翰林也不过如此。此真良将材也!” 狄青躬身道:“范公过奖。末将不过拾人牙慧,偶有所得罢了。” 范仲淹摇头:“不然。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将军既能上马破敌,又能下马读书,实为我朝武将楷模。” 当日下午,范仲淹的随从抬来两个书箱。打开一看,竟是全套《汉书》和多个版本的《孙子兵法》,其中还有范仲淹亲笔批注的手稿。 “这些赠予将军。”范仲淹抚须微笑,“望将军他日不仅为一时名将,更能为百世师表。” 狄青手抚书卷,眼眶微热。自韩老卒去世后,已经很久没有人如此关心他的学业了。 自此,狄青治军之余,所有时间都用在研读这些典籍上。军营烛火常常彻夜不熄,他用范仲淹所赠的朱笔,在书页上密密麻麻地写下批注。每有疑问,便以烛泪封函,派人快马送往范仲淹处。 一次,他在《霍光传》的批注中写道:“光辅幼主,权倾朝野,虽无篡逆之心,然不知进退,终至族灭。为臣者当以此为戒。” 范仲淹回信只有八字:“功高不矜,位极不恋。” 这八个字,被狄青刻成匾额,悬挂在书房正中。 这年八月,泾原路都督韩琦设宴犒劳诸将。此时的狄青已因战功升任泾原路副都总管,是宴席上品级最高的武将之一。但当他步入宴会厅时,仍能感受到那些文官投来的异样目光。 酒过三巡,气氛渐酣。韩琦命家妓献艺助兴。一个身着翠裙的歌妓捧着酒壶,依次为宾客斟酒。轮到狄青时,她明显犹豫了一下,目光在他脸上的刺字上停留片刻,这才小心翼翼地上前斟酒。 这一幕被席间几个文官看在眼里,有人窃窃私语。那歌妓退下时,许是紧张,不慎将酒壶碰倒,酒水溅了狄青一身。 “斑儿无礼!”席间不知谁脱口而出。“斑儿”是当时对黥面军汉的蔑称。 满场瞬间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狄青身上。韩琦脸色一沉,正要呵斥,却见狄青从容起身。 他举杯向全场示意,声音平静如水:“青面有黥文,此天子所赐,不敢以为耻。然心中自有锦绣,愿为诸公舞剑佐兴。” 不待众人反应,狄青已解下佩剑,步入场中。剑光一闪,如月下寒江骤现光华。起初剑势舒缓,如春水初融,继而转急,似夏雨倾盆。剑光缭绕间,但见:初起时如白云出岫,绵密不绝;转势时似惊涛拍岸,气势磅礴;收放间若秋叶纷飞,飘逸难测。 满座宾客看得如痴如醉。但见剑光越来越快,最后竟化作一团银光,将狄青身形完全笼罩。忽然间,剑光收敛,狄青收剑而立,面不红气不喘,只在地面上留下一个用剑尖划出的“忠”字。 静默片刻后,满堂喝彩。 韩琦拍案而起:“好!昔日公孙大娘舞剑器动四方,今朝狄将军舞剑惊满座!” 这时,一直沉默的宰相庞籍缓缓起身。他年过花甲,须发皆白,但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诸公可知霍去病故事”他声音不高,却让全场肃静,“骠骑将军亦出身骑奴,然勇冠三军,封狼居胥。若以门第取人,则卫青不过牧猪奴,樊哙只是屠狗辈。安可以门第轻壮士” 他走到狄青面前,执起他的手:“狄将军文武双全,忠勇可嘉,实乃国之栋梁。他日必为朝廷柱石!” 这番话从此改变了朝中对狄青的看法。而狄青舞剑时划出的那个“忠”字,也成为士林佳话。 宴后,庞籍单独留下狄青,在后园散步。 “将军可知今日老夫为何要力排众议”庞籍问道。 狄青恭敬回答:“相爷惜才。” 庞籍摇头:“不止如此。西北战事胶着,朝廷需要榜样。一个出身寒微却忠勇双全的将军,胜过十个出身名门的庸才。将军便是这个榜样。” 月光下,老宰相的目光深邃:“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军日后还须更加谨慎。” 狄青深深一揖:“谨遵相爷教诲。” 此后数月,狄青更加勤勉。他不仅精研兵法,还开始学习经史子集。范仲淹每次来信,都对他的进步赞叹不已。 一日,狄青在研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忽有所感,提笔给范仲淹写信: “颇与相如,将相之别,犹天地之隔。然相如位在颇上,颇虽不忿,终以国事为重。将相和而赵强,将相争而赵弱。今观朝中,文武相轻,此非国家之福......” 范仲淹回信极快:“将军所见,正合吾心。文武之道,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望将军他日入朝,能促成将相之和。” 这封信狄青反复阅读,最后小心收藏。他知道,范仲淹这是在为他指明未来的道路。 冬去春来,庆历三年的科举即将举行。按宋制,武举也需考策论。尽管有庞籍、范仲淹等人的举荐,狄青的面涅出身仍然是他参加武举的最大障碍。 科举前一日,狄青正在营中处理军务,忽闻圣旨到。原来仁宗皇帝特旨,准许狄青破例参加武举。 传旨太监悄悄告诉狄青:“庞相爷在御前力陈:昔太宗用马周不嫌其卑,先皇取吕端不嫌其老。今狄青有大将之才,岂可以微瑕掩美玉” 武举当日,狄青在策论中写道:“为将之道,当以仁爱为本,以智勇为用。仁者不嗜杀,智者不轻进,勇者不惧死。三者兼备,然后可以言将略......” 这番见解让主考官大为惊叹。武艺比试中,狄青更是箭无虚发,马术精湛。 放榜之日,狄青高中武举一等。虽然因为面涅不能位列三甲,但仁宗特旨,晋升他为都指挥使,成为禁军高级将领。 捷报传回家乡,汾州西河为之沸腾。狄家村口的老槐树上,被乡民们系满了红绸。 而在汴京,狄青站在新的府邸前,抚摸着脸上面涅,想起韩老卒当年的话,不由感慨万千。 “前辈,”他仰望星空,轻声自语,“狄青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他知道,从边陲武将到朝廷重臣的转变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挑战要面对。 但此刻,他胸中充满信心。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尊严,不在于脸上的印记,而在于心中的锦绣;不在于出身的贵贱,而在于品格的高下。 面涅将军的传奇,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太原一战封神,直升旅长!

亮剑:太原一战封神,直升旅长!

墨间
主角林忠穿越亮剑世界成为了新一团团长!新一团兵弱将寡,不到一年时间林忠炸碉堡,缴获物资,命令各营自由发展,四大营长各强一方!一营长张大彪,步兵战神!二营长王承柱,黄忠在世!三营长孙德胜,马上无敌!四营长燕双鹰,神出鬼没!一年后鬼子大扫荡,全团集合,四大营长亮相直接震惊师部!总部首长:乱了!全乱了!整个乱成了一锅粥!李云龙在打县城已经够乱了,谁成想主角竟然在打太源?团长,林忠这小子不会真在打太原吧?
军史 连载 2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