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咪的衣食父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庆云和李秋月拜堂那天,李家大院没有半点儿喜气。 喜房里没点红烛,只点了两根白蜡,照得屋里一片惨白。 秋月被两个老妈子扶着,头盖巾滑到了肩上,露出一张毫无血色的脸。她咳嗽得直不起腰,一口血咳在帕子上,染红了半只鸳鸯。 庆云被两个家丁按着头,膝盖硬邦邦地磕在地上,听着王胖子扯着嗓子喊“夫妻对拜”,只觉得喉咙里堵得慌,像吞了块烧红的烙铁。 拜完堂,秋月就被扶回了绣楼。 庆云被关在西厢房里,门外守着家丁,连门都出不去。 他坐在冰冷的炕上,看着窗外的夕阳一点点沉下去,心里空落落的。 他想起那方天青色的帕子,想起秋月红扑扑的脸,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罪人。 第二天早上,绣楼里传来了哭声。庆云心里一紧,刚想站起来,就看见张妈红着眼圈走过来,说:“庆云,姑娘……姑娘没了。” 庆云的脑子“嗡”的一下,像被雷劈了。他跌跌撞撞地往绣楼跑,被家丁拦住了。 他听见李扒皮在绣楼里喊:“冲喜!冲喜!怎么还死了!”接着就是摔东西的声音。 没过多久,王胖子就来了,脸色难看地说:“东家说了,你害了姑娘的命,后天就把你埋了,给姑娘陪葬。” 庆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他知道李扒皮做得出来。这老东西连佃户的房顶都敢拆,杀他一个长工,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那天晚上,庆云躺在西厢房的炕上,睁着眼睛到天亮。 他不想死。不是怕死,是不甘心,他没做错什么,凭什么要给人陪葬 半夜的时候,门突然被轻轻推开了。庆云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是张妈。 张妈手里拿着个布包,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把布包塞给他:“庆云,你快逃吧。我刚才听见东家跟家丁说,明天一早就把你绑起来,你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包里有两个窝头,还有我攒的几个铜板,你拿着,往北边跑,那边有义和团的人,他们专打地主恶霸,能救你。” “张妈,您……”庆云的眼眶红了。他在李家三年,张妈总偷偷给她多盛半勺饭,现在又冒着风险救他。 “别废话了,快走吧!”张妈指了指后院的狗洞,“从那儿钻出去,顺着小路往北跑,别回头!” 庆云攥着布包,给张妈磕了个头,转身就往后院跑。狗洞很小,他费了半天劲才钻出去,刚站起来,就听见身后传来家丁的喊声:“有人跑了!快追!” 庆云不敢回头,撒开腿就跑。 夜色浓得像墨,他看不清路,只能凭着感觉往北边跑,鞋子跑掉了,脚被石头划破了,也不敢停。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能听见家丁的叫骂声,还有手里棍子挥舞的风声。 就在他快被追上的时候,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杀尽洋奴!还我河山!” 庆云抬头一看,只见几个穿着青色短打的汉子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大刀和长矛。 为首的是个络腮胡大汉,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很亮。大汉一挥手,几个汉子就冲上去,和家丁打了起来。没一会儿,家丁就被打得哭爹喊娘,跑了。 络腮胡大汉走到庆云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问:“小兄弟,你怎么被他们追” 庆云喘着气,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大汉听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骨气!我们是义和团的,专打李扒皮这种欺负人的地主。你要是没处去,就跟我们走,以后咱们一起杀恶霸,救同胞!” “加入义和团,能吃饱饭不”庆云舔着干裂的嘴唇问。 “不光能吃饱,还能学本事,杀洋鬼子!”大汉拍着胸脯说。 庆云看着大汉胸前绣着的“扶清灭洋”的布条,又看了看远处李家庄的方向,突然觉得心里亮堂了。 他想起爹娘说的“骨气”,原来骨气不只是守住自己,还能跟着这些人,救更多像他一样的人。 他攥紧了手里的布包,里面还放着张妈给的窝头,也放着他对未来的希望。他对着大汉点了点头,说:“大哥,我跟你们走!” 风还在吹,可庆云觉得不冷了。他跟着义和团的汉子们,朝着北边的火光走去,脚步坚定,再也没有回头。 庆云就这样入了义和团。 他天生是块练武的料,大师兄教的拳法,他看两遍就会。 团里有个姓赵的老把式,以前是镖师,见庆云是个好苗子,就把压箱底的功夫都教给了他。 那老把式常说:“庆云这孩子,心地干净,身轻如燕,上房如履平地,将来定有大出息。” 在义和团的几年,庆云真练出了一身好武艺。十多个弟兄围攻他,都近不了身。 他最擅长的是轻功,能踩着墙头上的瓦片跑,还能一跃跳上丈高的门楼。每次打胜仗,弟兄们都围着他喝彩,叫他“飞毛腿庆云”。 庚子年秋,永定河畔的芦苇荡早被霜气染得枯黄,风一吹就簌簌落,像极了义和团弟兄们溃散的身影。 八国联军的马蹄踏破北京城门没几日,清廷就调转枪口,和洋鬼子凑成一伙儿剿杀义和团。 前阵子还喊着“扶清灭洋”的弟兄,转眼就成了朝廷和洋人的眼中钉,死的死,逃的逃,连空气里都飘着血和焦糊的味儿。 赵老把式是庆云的师父,也是义和团里的二师兄,一手梅花拳耍得虎虎生风。 那天洋人的火枪队追得紧,弟兄们背着伤员往北边逃,赵老把式把庆云往芦苇丛里一推,操起身边的长矛就转身迎上去:“庆云,带着弟兄们走!我断后!” 庆云还没来得及拉他,洋人的枪响了。铅弹穿透赵老把式的胸膛,他强撑着往前,跑到了岔路口,才闷哼一声,倒了下去。长矛“哐当”砸在地上,眼睛却还瞪着洋人来的方向。 庆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他知道师父是故意的。师父总说,他是河北汉子,不能让弟兄们死在洋鬼子手里。 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庆云咬着牙,把师父的尸体背起来就往芦苇荡深处钻。师父的身子还热着,血顺着庆云的后脊梁往下淌,渗进破棉袄里,冻得他皮肤发疼。 没跑多远,一颗流弹擦着他的胳膊过去,又钻进了他的右肩,疼得他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泥水里。 他不敢停。洋人叽里呱啦的喊叫声就在身后,他背着师父,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直到跑出芦苇荡,看见前面一片乱葬岗。 那地方堆着不少无主的尸体,野狗在旁边啃得正欢,腐臭味能呛得人晕过去。 庆云实在跑不动了,把师父的尸体藏在两具破棺木中间,用刀刃挖出来个深坑,勉勉强强掩埋了师父,没敢立碑,只在坟前楔了一节枯木。 做完这些,庆云已经耗尽了所有的气力。他蜷在一堆干草里,伤口的血还在流,冷风吹得他浑身打颤,意识一点点模糊下去。 他在乱葬岗躺了三天三夜。饿了就抓一把地上的草根,塞进嘴里,伤口肿得老高,疼得他连动一下都费劲。 第三天傍晚,他听见远处有铃铛响,是货郎的声音。庆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铃铛响的方向喊了一声“救命”,就昏了过去。 救他的货郎姓张,是个五十来岁的老汉,挑着一副货郎担,走南闯北讨生活。 张老汉见他还有气,就把他扶到货郎担旁边,喂了他几口热米汤,又从担子里翻出些草药,嚼烂了敷在他的伤口上。 庆云福大命大,缓醒了过来。 “小伙子,你这是遭了啥罪”张老汉问他。 刘庆云断断续续,照直说了自己的事,张老汉叹了口气:“庚子年啊,这世道,苦了你们这些汉子。” 在张老汉的小屋里养了半个月伤。张老汉每天给他换药、熬粥,还劝他:“河北你是不能待了,清廷和洋人还在抓义和团,你不如往东北走,那边偏,管得松。” 庆云想起母亲生前说过,她有个弟弟在东北长春府的铁路上做事,或许能投奔。 伤好得差不多了,庆云给张老汉磕了三个头,揣着张老汉给的两个窝头,就往东北方向去了。 那时候的火车还没通全,从河北到东北,大部分路都得靠走。 庆云一路乞讨,白天躲着官差,就睡在破庙里、草垛里。晚上才敢出来赶路。 转眼到了冬天,东北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他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棉袄早就破了,里面的棉絮露出来,冻得硬邦邦的。 走到锦州的时候,他看见一列拉煤的火车停在铁轨上,心里一横,趁看守不注意,扒着火车的车厢门就爬了上去,躲进了煤堆里。 煤堆里又黑又冷,煤渣子硌得他浑身疼,冷风从车厢缝里灌进来,冻得他牙齿打颤。 他缩在煤堆里,不敢出声,只能紧紧抱着自己的身子。 火车开起来的时候,颠簸得厉害,煤渣子往他鼻子、耳朵里钻,他也不敢动。饿了就抓一把煤渣子旁边的雪,咽下去解渴;困了就靠在煤堆上眯一会儿,一睁眼,睫毛上都结了霜。 不知道走了多久,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 庆云冻得快没了知觉,手脚都麻木了,他挣扎着爬下车,刚落地就差点摔在地上。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浑身都是煤黑,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头发黏在一起,像块硬邦邦的毡片,手上、脚上的冻疮都破了,流脓水,一沾冷空气就疼得钻心。 这小站是盘山县的,站台上没几个人。庆云正想找个地方歇会儿,就听见有人喊他:“刘庆云是你不” 他抬头一看,是个穿着粗布棉袄的汉子,脸上满是风霜。是王老三,以前在义和团里一起练过拳的霸县同乡。 王老三怎么也没想到能在这儿遇见庆云,拉着他的手就哭:“兄弟,我还以为你没了!” 王老三因为义和团的事,也逃到了盘山县,在小站做搬运工。 他把庆云带到自己住的棚户区,给庆云烧了锅热水,让他洗了个澡,又找了件自己的旧棉袄给庆云穿。 “你别往长春去了,”王老三说,“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你连个信物都没有,上哪找你舅去你就在盘山住下吧,我给你找个活干。” 庆云听了,心里一阵酸,但也只能认了。 他的身体还没恢复好,干不了重活儿。王老三认识镇上一个画匠,介绍他去了。那画匠年纪大了,想找个帮手。庆云小时候跟着村里的先生学过几笔,画个门神、年画还能应付。 他去了画匠的铺子,每天磨墨、调色,跟着老画匠学画神龛、画八仙。 庆云手巧,学得快,没几个月就能自己独立画了。他画的门神,眼睛炯炯有神,手里的鞭子像要飞出来似的;画的八仙,神态各异,连衣服上的褶皱都画得清清楚楚。镇上的人都爱找他画,说他画得“活”。 后来老画匠病了,铺子开不下去,庆云就自己找活干。 画匠铺附近是个纸扎铺,专门给人糊棚,扎灵人、灵马,手艺好得很,就是没徒弟。庆云没活计的时候就去铺子里打下手。 铺子里的掌柜也姓王,王师傅看中了庆云心灵手巧,让他跟着学手艺。 纸扎活看着简单,实则讲究得很。扎骨架要用笔直的芦苇,糊纸要用特制的皮纸,上色要调得匀,人物的眉眼、衣褶都得有讲究。 王师傅脾气倔,教徒弟格外严,庆云手上被扎破了无数个口子,手指头肿得像胡萝卜,可他咬着牙没叫过一声苦。 庆云糊的棚,棚线笔直,结实不起皮。大家都爱找他干。 也有人找他扎纸扎,说是给老人送终用。庆云以前没扎过,但他手巧,想着师傅扎的样子,自己琢磨着来。 扎纸人,他就先搭竹架子,再糊上彩纸,给纸人画脸、穿纸衣服,连纸人的鞋都是一针一线缝的;扎纸马,他就把竹条弯成马的形状,糊上黄纸,再画上马鬃、马蹄,扎出来的马昂首挺胸,跟真的一样。 有一次,镇上的李老太去世,她儿子找庆云扎了一匹纸马,下葬的时候,不少人都夸:“这马扎得好,老太骑着走,肯定稳当。” 就这么着,庆云在盘山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匠兼纸扎匠。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书七零女配海岛随军的平淡幸福

穿书七零女配海岛随军的平淡幸福

高跟与红唇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不喜勿喷,第一次写
都市 连载 48万字
穿越之村妇当家

穿越之村妇当家

顾星
《穿越之村妇当家》是顾星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穿越之村妇当家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穿越之村妇当家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穿越之村妇当家读者的观点。
都市 连载 10万字
秦始皇听我心声杀疯了,我吃奶

秦始皇听我心声杀疯了,我吃奶

珠珠念念
修仙大佬嬴念念转世投胎,成为秦始皇嬴政的女儿。她是帝国小公主!嬴念念看着娘亲夏姬,“娘亲,你不能死啊,你死后阿房宫都要被项羽给烧了!”夏姬:“项羽何许人也?敢烧阿房宫?”嬴念念盯着霸气无双的秦始皇嬴政:“政哥真霸气呀,可惜秦国二世而亡啊,毁在了赵高和胡亥手中……”秦始皇嬴政:“杀杀杀,谁敢让秦国亡,朕就杀谁!”赢念念盯着公子扶苏:“扶苏哥哥,你真的好蠢啊,赵高一道假圣旨,你就自杀了!”嬴念念看向胡
都市 连载 108万字
老公你又升级了

老公你又升级了

懒豆虫
因为一顿饭,穆灵雨就把自己义无反顾的给卖了。婚后,面对卫鹰扬那张阴阳不定的脸,她不止一次捶足顿胸。只不过,对于某人的欲哭无泪,卫鹰扬却洋洋得意的笑了。真好,一顿饭换了一个老婆,这买卖值!总之这就是婚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婚后过着鸡飞狗跳的故事。
都市 连载 66万字
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九总
官场三部曲。继、之后“九总”的第三部官场小说,大家放心阅读,为了不迷路,建议广大书友加一个收藏。秦宇魂穿,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占据了鹿城市委办公室一名同样叫秦宇的年轻人的身体,并且,还觉醒了异能,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都市 完结 106万字
长女璟妧

长女璟妧

千金购
女主绝非善茬!!!一夜急报拉开五国争霸序幕,凤璟妧与群雄掰手腕的时代重新开始。就因为她是女子,文官们骂她狗拿耗子,不耻为伍。结果边境军报如流星,还得靠她力挽狂澜、扭转大魏北疆颓败之势。北蛮杀她父兄?那就打!一路打出了大魏建国五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功勋。打了胜仗还被说?不怕!北蛮卷土重来,满朝文官都躲在她身后嘤嘤嘤求庇护:尊皇郡主,还得是你!大军开拔吧……
都市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