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咪的衣食父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乌兰浩特的秋总带着股不容分说的劲儿,一场冷雨裹着西伯利亚来的寒气扫过,营区里两排白杨树像是被抽走了筋骨,一夜之间就把满枝的金黄抖落在地。 砖铺的甬道上积了薄薄一层落叶,踩上去“沙沙”响,混着炊事班飘来的煤烟味,成了九月营区最分明的底色。 德昇从营建办公室出来时,裤脚还沾着上午丈量训练场时蹭的黄泥点,鞋跟后跟着半片没抖落的杨树叶。 他刚把手里的卷尺卷好塞进帆布包,就听见食堂门口传来熟悉的大嗓门:“德昇!这边!” 抬眼望去,炊事班的老周正拎着两只褪了毛的公鸡站在屋檐下,鸡脚上还缠着麻绳,鲜红的鸡冠耷拉着,沾着几粒草屑。 见德昇走近,老周把鸡往旁边的石台上一放,腾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带着刚处理完食材的湿意:“下午团里军需股来检查伙食,这两只鸡得拾掇干净了炖汤,你手艺细,还是你上手我放心。” 德昇应了声“好”,接过老周递来的菜刀。刀刃磨得锃亮,映出他额角的汗珠。刚从太阳地儿里回来,额前的碎发还带着点潮气。 他攥着刀柄往后厨走,路过板报栏时,几个新兵正踮着脚往黑板上贴学习资料,见了他连忙招呼:“德昇哥,等会儿有空帮我们看看标题咋写好看不” “成,忙完这阵就来。”德昇笑着点头。在营建办公室待了快三年,他本职是统计员,管着营区基建的用料登记、场地测绘,可营区里没人只把他当“统计员”看。 他写得一手好楷书,横平竖直带着股军人的利落,战友们想家了,就找他代写家书;连里要办宣传栏,他挽起袖子就能写标题、画花边。 久而久之,不管是汽车班的老兵,还是刚下连的新兵蛋子,都爱跟他搭话。 不是因为他有啥官衔,营建办公室就他一个兵,而是他做事实在,像块沉甸甸的砖,交给他的事,不用人多嘱咐一句。 上个月营区翻新家属院院墙和屋顶,采购的土坯砖运到那天偏巧赶上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卡车帆布上“砰砰”响,汽车班的战士们站在雨里直跺脚。要是土坯砖被泡透了,砌墙时容易开裂,可雨这么大,卸车稍慢一点,整车砖都得废。 电话打到营建办公室时,德昇刚把上午的测绘数据整理好。他接起电话,听见汽车班班长带着急音的汇报,二话不说抓起雨衣就往赵指导员办公室跑。“指导员,家属院那边土坯砖到了,雨太大,得赶紧组织人卸车码好!” 他站在门口,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淌,在他脚边积成小水洼。 赵指导员当即拍板:“调无训练任务的战士,你带队,注意安全!”德昇领了命令,转身就往宿舍区跑,扯着嗓子喊人:“三排、五排的同志,带雨衣,家属院工地集合!” 没一会儿,二十多个战士跟着他冲进雨幕,雨衣下的训练服很快被浇透,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肩背。 卸砖时,德昇站在卡车后斗边,弯腰把砖一摞摞递给下面的战友,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流,模糊了视线,他就时不时甩甩头,额前的碎发湿成一绺绺。 苫布棚子离卡车有十几米远,他怕战友们来回跑太累,干脆带头扛起砖往棚里送,一趟又一趟,胶鞋踩在泥里陷下去半尺深,拔出来时带着厚厚的泥疙瘩。 忙活了一中午,终于把整车土坯砖都码进了苫布棚,砖垛码得方方正正,连最底下一层都没沾到雨水。 德昇靠在棚柱子上喘气,抹了把脸,满手都是泥和水,分不清哪是汗哪是雨。 汽车班的战士们赶在天黑前安全返回连部,班长特意给营建办公室的邵主任打了电话,嗓门亮得能穿透电话线:“邵主任,多亏了兄弟们,不然这土坯砖就全废了!得给他们加菜!” 晚饭时,邵主任端着搪瓷缸子走到德昇桌前,拍着他的后背直夸:“好小子,有章程,脑子活,还肯下力,辛苦你了。” 德昇咽下塞了满嘴的米饭,咧嘴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都是该做的,战友们也是真出力了。” 这样的事多了,营区里没人不拥戴他。防化连后勤部的朱副部长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司务长的位置空了快一个月,连里开了三次会,人选始终定不下来。 这位置可不是闲职,管着全连三百多号人的吃穿用度,小到战士们的牙膏肥皂、每月的洗衣粉发放,大到训练服、帐篷、急救包的采购调配,甚至连菜地的蔬菜收成、食堂的米面油储备都得操心。 用朱副部长的话说:“司务长管着‘粮草’,直接连着战斗力,必须得找个认真稳重、让人信服的人。” 第一次在党委会上提夏德昇时,有人皱着眉犹豫:“德昇在营建办公室是干得好,写材料、搞测绘都靠谱,可司务长的活儿杂多了,柴米油盐、物资调配,哪一样都得精打细算,他能扛下来吗” 朱副部长当时正捏着个搪瓷杯喝水,闻言“哐当”一声把杯子放在桌上,语气笃定:“我观察他快一年了,去年拉练,咱们连的给养车陷在黑风口的泥洼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眼看就到饭点,战士们都饿着肚子。是德昇带着几个战士,拿着锹、拿着铲子,最后干脆徒手挖泥,手上磨出了血泡都没停,挖了半个钟头,愣是把车推了出来,没耽误一顿饭。就这份责任心,比啥本事都金贵。” 话虽在理,可这事还是没立刻定下来。 部队选干部,讲究“群众基础”,更要“家世清白”,得让全连上下都服气,还得经得起查。 没过几天,朱副部长在党委会上又提了第二次,这次他直接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纸,往桌上一放:“德昇去年年度考核全优,营区里三十多个战士主动给他写了推荐信,有营建的,有汽车班的,还有防化连的新兵。这样的人不用,咱们还能找谁” 会议室里静了片刻,有人点头,有人还是没松口:“按规矩,得去他老家搞外调,问问街坊邻里,查查家庭情况,这是程序。” 朱副部长没反驳,程序不能少,他要做的,就是让外调的结果,给德昇的任职再加一块“定心石”。 几天后,赵指导员和后勤部的王干事领了任务,带着介绍信,坐上去东北的长途汽车。 德昇的老家在大辽河畔的夏家大队,村子不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散布在大辽河河岸和盘山城外之间。 汽车到盘山农场时已是晌午,两人下了车,背着挎包步行五里地,才看见夏家大队的牌子。村口有个打谷场,几个社员正拿着叉子翻晒稻谷,赵指导员走上前打听:“同志,请问夏德麟家在哪儿” 话音刚落,打谷场边上的大队部里就走出个人,穿着蓝色中山装,袖口磨得发毛,正是德昇的大哥夏德麟。 他刚给社员们开完秋收动员会,手里还攥着个笔记本,见两个穿着军装的人站在路口,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到了弟弟德昇,连忙快步迎上来:“两位是部队来的同志吧我是夏德麟。” “夏德麟同志,我们终于见面了。”赵指导员上前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茧子蹭着对方同样粗糙的手,“我是德昇所在营的赵指导员,这位是王干事,我们来搞个外调。” 德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迟疑着问:“赵指导员,是不是德昇在部队……出啥事儿了”他知道弟弟性子倔,在部队里要是跟人起了冲突,怕是会吃亏。 “不会不会,你放心。”赵指导员看出他的顾虑,笑着摆手,“是德昇在部队表现突出,要进步,按规定来了解下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是好事!” 德麟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连忙领着两人往家走。 夏家的土坯房就在河边,院门口种着两棵老榆树,树干上挂着个竹编的鸟笼,里面的麻雀“叽叽喳喳”叫着。 刚进院门,就看见夏三爷正拿着木锨翻晒黄豆,黄豆粒滚落在苇席上,闪着饱满的光。 他见德麟领着两个穿军装的人进来,手里的木锨“哐当”掉在地上,连忙上前:“同志,你们是……” “爹,这是德昇部队的赵指导员和王干事,来做外调的。”德麟赶紧解释。 王干事掏出介绍信递过去,笑着说:“大爷,我们就是来问问情况,不耽误您干活。” 夏三爷接过介绍信,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手都有些抖。他这辈子没跟部队的人打过交道,只知道儿子在部队要“进步”,这外调可是天大的事。 他连忙把木锨往墙边一靠,招呼两人进屋:“快进屋坐,屋里暖和!”又冲着里屋喊:“他娘,烧点热水,再把炕桌摆上!” 夏张氏听见动静,系着围裙从灶房跑出来,看见两个穿军装的人,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那军绿色,和儿子德昇寄回家的照片上穿的一模一样。她擦了擦手,忙着倒热水,又要去鸡窝抓鸡,嘴里念叨着:“同志,中午就在家吃,杀只鸡,咱自家养的,香!” 赵指导员连忙摆手:“大娘,不用麻烦,我们就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耽误不了多久。” 他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钢笔,翻开本子:“大爷,大娘,德昇在家的时候,脾气怎么样跟邻里街坊处得好吗家里有没有啥特殊情况” 夏三爷搓着手,脸上一下子严肃起来。他其实当初不太愿意德昇去当兵,家里本来有三个儿子,庄稼人劳力是最重要的。德麟在家务农,德昇要是去了部队,家里少个劳力不说,还得担惊受怕。 可德昇背着他偷偷报了名,体检、政审都过了才跟家里说,眼里带着股执拗的劲儿:“爹,我想去部队锻炼锻炼,想混出个人样来。” 他当爹的,也只能点头。 “这孩子,打小就踏实。”夏三爷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放学回来,放下书包就去拾柴禾,要么就帮他娘挑水、劈柴,从来不用我们催。跟街坊邻里也没红过脸,谁家有事喊一声,他跑得比谁都快。” 夏张氏坐在一旁,听着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她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接过话头:“他去当兵那天,全村人都来送,他对着我和他爹磕了三个头,说‘儿子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不给家里丢脸’。到了部队,每个月的津贴,都寄回来,还总在信里说‘娘,你别舍不得吃,’。可他自己呢,上次寄照片回来,看着比在家时瘦了好多……” 她说着,从炕柜里拿出一个木盒子,打开来,里面全是德昇寄回家的信,还有一张他穿着军装的照片。照片上的德昇,站在营区的白杨树前,笑得一脸憨厚,胸前别着一朵小红花。 “同志,你们不知道,这孩子心细,心眼儿好使。他知道秀娥喜欢写字,在鞍钢技校当学徒那阵,第一次发津贴,就托人从城里买了支黑色的毛笔,自己都不舍得用,送给秀娥了。” “秀娥”王干事抬头,看向德麟。 德麟解释:“是我家妹子。”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德麟抬头一看,是秀娥回来了。 王干事笑着问:“这就是秀娥吧跟德昇从小一起长大” 德麟点头:“是啊,他俩感情好,德昇当兵走的时候,秀娥哭得跟啥似的,好几天没吃饭。” 秀娥站在门口,没敢进屋。她听见“德昇”两个字,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 最近村里传着些闲话,盘山中学的老师高玲到处说她“不正经”,说她想攀高枝。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得她抬不起头。 她不怕别人说自己,可她怕这些话传到部队,传到德昇耳朵里,更怕影响德昇的外调。 部队选干部,最看重家庭声誉。要是赵指导员和王干事听到这些谣言,会不会觉得夏家“家风不正”那可是德昇盼了好久的机会,是他在部队辛辛苦苦挣来的。 秀娥站了一会儿,就借口学校有事,转身走了。 赵指导员和王干事又去了村里几家邻居家走访。 前院的李大爷,一听说他们是为了德昇来的,笑得合不拢嘴:“德昇这孩子,好啊!我家老婆子前些年生病,半夜发高烧,德昇背着她跑了十几里路去盘山医院,一路上都没歇脚。就冲这,这孩子不管干啥,都错不了!” 后院的张婶也说:“每次德昇寄东西回来,都让他爹娘分点给我们这些街坊。我二儿媳妇生孩子没奶,都是托德昇从内蒙给寄麦乳精,这孩子,心善!” 走了五六家,听到的全是夸赞的话,没一句坏话。 赵指导员和王干事心里有了数,德昇的“群众基础”确实扎实,“家世清白”也没什么问题。 可他们没注意到,秀娥一直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看着他们从这家出来,又进了那家,心里的石头越沉越重。 等赵指导员和王干事离开村子,德麟送他们到村口,回来的时候,看见秀娥坐在院子里的石头上,眼圈红红的,手里紧紧攥着衣角,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 “秀娥,咋了”德麟皱着眉走过去,“是不是谁欺负你了” 秀娥摇了摇头,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没咋,就是觉得……二哥在部队干得好,真好。大哥,外调能顺利通过吗” 德麟叹了口气,蹲在她身边:“放心吧,你二哥那么优秀,外调肯定没问题。” 他没注意到,秀娥听到这话,眼里的担忧更深了。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书七零女配海岛随军的平淡幸福

穿书七零女配海岛随军的平淡幸福

高跟与红唇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不喜勿喷,第一次写
都市 连载 48万字
穿越之村妇当家

穿越之村妇当家

顾星
《穿越之村妇当家》是顾星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穿越之村妇当家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穿越之村妇当家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穿越之村妇当家读者的观点。
都市 连载 10万字
秦始皇听我心声杀疯了,我吃奶

秦始皇听我心声杀疯了,我吃奶

珠珠念念
修仙大佬嬴念念转世投胎,成为秦始皇嬴政的女儿。她是帝国小公主!嬴念念看着娘亲夏姬,“娘亲,你不能死啊,你死后阿房宫都要被项羽给烧了!”夏姬:“项羽何许人也?敢烧阿房宫?”嬴念念盯着霸气无双的秦始皇嬴政:“政哥真霸气呀,可惜秦国二世而亡啊,毁在了赵高和胡亥手中……”秦始皇嬴政:“杀杀杀,谁敢让秦国亡,朕就杀谁!”赢念念盯着公子扶苏:“扶苏哥哥,你真的好蠢啊,赵高一道假圣旨,你就自杀了!”嬴念念看向胡
都市 连载 108万字
老公你又升级了

老公你又升级了

懒豆虫
因为一顿饭,穆灵雨就把自己义无反顾的给卖了。婚后,面对卫鹰扬那张阴阳不定的脸,她不止一次捶足顿胸。只不过,对于某人的欲哭无泪,卫鹰扬却洋洋得意的笑了。真好,一顿饭换了一个老婆,这买卖值!总之这就是婚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婚后过着鸡飞狗跳的故事。
都市 连载 66万字
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九总
官场三部曲。继、之后“九总”的第三部官场小说,大家放心阅读,为了不迷路,建议广大书友加一个收藏。秦宇魂穿,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占据了鹿城市委办公室一名同样叫秦宇的年轻人的身体,并且,还觉醒了异能,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都市 完结 106万字
长女璟妧

长女璟妧

千金购
女主绝非善茬!!!一夜急报拉开五国争霸序幕,凤璟妧与群雄掰手腕的时代重新开始。就因为她是女子,文官们骂她狗拿耗子,不耻为伍。结果边境军报如流星,还得靠她力挽狂澜、扭转大魏北疆颓败之势。北蛮杀她父兄?那就打!一路打出了大魏建国五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功勋。打了胜仗还被说?不怕!北蛮卷土重来,满朝文官都躲在她身后嘤嘤嘤求庇护:尊皇郡主,还得是你!大军开拔吧……
都市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