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咪的衣食父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里的地震棚越搭越多,像雨后的蘑菇,一户挨着一户。 有的搭在院子中央,有的支在村头的空地上,远远望去,一片错落的茅草顶,苫布在日头底下闪着光。 白天的时候还好,大家大多在棚子里待着。做饭的时候,就往屋里跑,拉着风箱,灶膛里的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饭香飘出老远。 张义芝蒸贴饼子,玉米面和着白面,贴在锅边上,熟了之后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喷香。 她手里的活儿不敢停,耳朵也竖得老高,生怕错过一点动静,时不时往门外看,风一吹,门帘“哗啦”响,她的心就跟着提一下。 天一擦黑,家家户户都不敢像往常一样睡去。 德麟和几个大队干部更是眼睛都不敢闭一下,村里村外的来回巡视。 他披着件旧棉袄,棉袄领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絮,手里拿着个手电筒,电池快没电了,光有点暗,照在地上,只能看清一小片。 和他一起巡视的是民兵队长赵铁牛,赵铁牛腰里别着个哨子,走在前面,脚步声“咚咚”的,在夜里特别响。 “德麟书记,你说这地震真能来”赵铁牛压低声音问,风刮得他脸疼。 “专家说了,错不了。咱多巡几遍,别让大伙睡着了,万一出事,来不及。”德麟的声音哑得厉害,白天喊了一天,晚上又没歇着,嗓子里像有团火。 不知是谁家的狗突然狂叫起来。村里的人“噌”地就从棚子里钻出来,有的手里还攥着棉袄,有的光着脚,鞋都没穿,互相喊着:“咋了咋了是不是地震了” 德麟赶紧跑过去,打着手电筒往四周照:“没事没事,是刘老栓家的狗惊着了!大伙别慌,回棚子里等着,有动静我敲锣!” 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有的笑着骂了句“这狗崽子,吓我一跳”,有的揉着眼睛回棚子。 月光洒在震棚上,茅草的影子晃来晃去,风一吹,棚子上的茅草“沙沙”响,倒也添了点暖意。 夏三爷蹲在棚子门口,嘴里念叨:“但愿别出事,庄稼人过日子,经不起折腾。” 结果就在当天晚上19点36分,海城地震真的来了。 先是远处的地平面闪了一下红光,像烧红的烙铁,接着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光,红黄蓝白紫,从大地裂开的深处直射出来,喷出一个个粉红色的光球,像灯笼一样往上窜。 及至眼前,就变成了白色的光带,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紧接着,地声就来了,像成千上万辆火车从地下开过,又像闷雷在地下奔腾咆哮,好像有无数头困兽要冲出牢笼,嘶吼着,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地震了!蹲下!别乱跑!”德麟扯着嗓子喊,声音都变了调。 人们惊慌失措,有的抱着孩子蹲在地上,有的扶着棚子杆,有的吓得哭了起来。 俊英把冬冬紧紧护在怀里,慧琴抓着她的胳膊,棚子晃了晃,茅草掉下来几根,砸在头上,也没人顾得上疼。 夏三爷喊着“都往空地上跑!别在棚子底下!”,童秀云扶着夏张氏,穗儿抱着七丫头,一家人往院子中间跑。 地晃了有好几分钟才停,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余震,小的晃一下,大的能把棚子晃得歪歪斜斜。 德麟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拿着铜锣“哐哐”敲:“大伙别慌!检查自家的棚子!有塌的赶紧找负责的干部帮忙!别往屋里去!” 深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大多睡了,可德麟闭不上眼睛。 他坐在大队部门口的石头上,手里攥着铜锣,心里装着八一大队两百多口人的性命。 他嘱咐了每家每户必须留一个人醒着,怕余震再来,又和赵铁牛一起,挨家挨户看了一遍,见大伙都在棚子里,才稍微放了点心。 后半夜,天突然变了,东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温度到了-20c以下。 棚子里没什么取暖的东西,大家只能挤在一起,盖着厚棉被,还是冷得瑟瑟发抖。 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冻伤了。 张义芝把自己熬的冻疮膏拿出来。是用猪油和辣椒面熬的,涂在手上火辣辣的,却能保暖,挨家挨户送,教大家怎么揉。 德麟又犯了愁:防震棚都是茅草和苫布搭的,易燃得很,现在天冷,大伙肯定要生火取暖、做饭,万一着火了,可就麻烦了。 他赶紧召集大队干部,挨家挨户检查,让大家把火塘挪到棚子外面,用石头围起来,还安排了人夜里值班,盯着火塘,生怕出事。 就这么着,大家在地震棚里过了大半年。 春天的时候,风暖了,棚子周围的草绿了。夏三爷在棚子门口种了点豆角,翻土的时候,德昇过来帮忙,爷俩聊着今年的收成,脸上满是盼头。 豆角籽埋下去没几天就发芽了,嫩绿的芽尖顶着土,慢慢往上长,藤蔓顺着棚子的架子爬,开着一串一串的紫花,像小喇叭,结的嫩豆角又长又直,谁路过都能摘几根,夏三爷笑着说“摘吧摘吧,够吃,多的给孩子们煮着吃”。 夏天雨水多,苫布漏了,雨“噼里啪啦”地往棚子里灌。 德麟带着王德仁、赵铁牛,扛着新苫布,挨家挨户补。 张义芝家的棚子漏得厉害,地上积了水。 夏张氏喊她“来我家挤挤!我家棚子大,不漏雨!”,张义芝感动得眼圈都红了,抱着冬冬就过去了,两家挤在一个棚子里,聊着天,倒也热闹。 秋天的时候,院子里种的苞米熟了,金灿灿的。丫头们一起去地里掰苞米,把苞米棒子剥干净,编成串儿。 为了防着鸡叼苞米粒子,苞米串儿码在房檐上,或是挂在棚子的树枝上,一串一串的,像挂了小灯笼。 冬冬也帮着掰苞米,小胳膊抱着苞米棒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夏张氏把玉米须收集起来,说能泡水喝,清热,丫头们就帮着捡,攒了满满一篮子。 晒在房檐上的苞米,为了上上下下方便,在门边放了梯子。冬冬顺着梯子爬上去,梯子的格木距离越来越宽,她的胳膊太短,够不到上一格,也下不来,急得她挂在梯子上喊,“奶奶救我……” 夏张氏坐在院子里搓烟叶,抬头看见冬冬,吓得心直忽悠,赶紧跑过来。 德麟正从外面回来,看见冬冬挂在梯子上,赶紧把她抱了下来。 晚上,德昇和俊英来接冬冬回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冬冬的“英雄”事迹宣扬出来,俊英听了后怕,狠狠的批了冬冬一顿。 上冻的时候,省里传来消息,说地震的余波过去了,能回屋里住了。大家开始拆地震棚,心里却都有点舍不得。 张义芝把地震棚拆了两格,搭了个鸡窝:“让鸡也住住咱的‘地震棚’。” 德麟站在村口,看着大家拆下来的树枝、茅草,又敲了敲铜锣,这次的声音轻快多了,不像去年那么急:“拆了棚子回屋住,往后日子就更稳当了!” 风还是那样刮着,可阳光暖了,照在脸上,暖暖的。村里的炊烟又袅袅升起,新房旧屋的门都开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着跑,笑声传得老远。 大红公鸡依旧昂首挺胸地走着,冬冬看见它,不再怕了,从兜里掏出一把玉米粒,远远地扔过去,公鸡啄着玉米粒,冬冬笑得咯咯响。 那震棚里的时光,像一粒种子,落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它长出了互相帮衬的暖。也长出了过日子的稳。 不管遇到啥坎儿,只要大伙齐心,就都能过去。 风刮过村口的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好像在说: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76年的夏末,院儿里那棵老石榴树的叶子被风拂得轻轻晃,碎金似的阳光透过叶缝漏下来,在青砖地上织出斑斑驳驳的影。 空气里飘着灶膛烧柴的烟火气,混着墙根下牵牛花淡淡的香,是最寻常的暖。 张义芝比往常起得更早,天刚蒙蒙亮就蹲在灶房烧火。 铁锅烧得发蓝,她舀了两瓢井水,抓了把金黄的小米撒进去,米沉底时溅起细碎的水花。 熬粥得耐性子,她守着灶门,稻草添得匀,火苗舔着锅底,“噼啪”声里,小米慢慢熬出了黏糊的浆子,冒起的热气裹着米香,飘得满院都是。 贴饼子是前儿个用新磨的玉米面和的,掺了点黄豆面,捏成巴掌大的圆饼,往烧热的锅沿上一贴,“滋啦”一声,没一会儿就烙出金黄的壳,咬一口能掉渣。 最后她从腌菜缸里捞了把萝卜干,切得碎碎的,拌上点香油,装在粗瓷碟里,脆生的香味儿立马窜了出来。 等把饭菜端上炕桌时,日头刚过晌午。炕桌的边儿上磨得发亮,小米粥盛在蓝花碗里,黏得能拉出丝;贴饼子摆了四个,金黄金黄的,糖心的那块她特意放在最边上,留给冬冬;萝卜干盛在白碟里,油亮亮的,看着就开胃。 张义芝擦了擦手上的水,坐在炕沿儿上,手里攥着半只黑布鞋底子。 这是给小军做的,鞋底纳得密,针脚齐整。麻线穿过顶针,“嗤啦”一声拉得老长,线在鞋底上绕个圈,又扎进去,动作熟稔得很。 里屋炕上,慧琴正带着冬冬和冬雪摆弄积木。 慧琴倒班休息,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用手绢扎了个低马尾,手里拿着块绿色的方块积木,帮俩丫头搭“烟囱”。 冬冬穿件小花袄,辫子梳得整整齐齐,小大人似的蹲在炕里头,手里攥着块黄色的半圆积木,正往“墙”上搭; 冬雪的小脸圆圆的,额前留着齐眉穗,小手笨乎乎的,抓着块红色的三角积木,刚往冬冬搭的“墙”上放,就“哗啦”一声,半面墙塌了。 “哎呀!”冬雪急得小嘴撅起来,眼圈儿都红了,小手拍着炕席:“都怪你!挡着我了!” 冬冬抬头看她,没生气,反而把手里最大的那块黄色方块积木递过去,声音软软的:“慢点儿,搭稳当喽,先把底下垫实。” 冬雪却不领情,一把推开冬冬的手,瞪了她一眼:“不要你管!我自己会搭!”说着就把那块黄积木扔到了炕梢,积木“咕噜”滚了两下,停在炕席角上。 冬冬没吭声,爬过去把积木捡回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小心翼翼塞进了上衣口袋里。 她想着,姐姐现在气头上,等会儿搭完房子,用这块最大的黄积木给房顶上个顶儿,姐姐肯定高兴。 箱盖儿上的半导体收音机开着,音量调得不大,李谷一甜润的嗓子正唱着《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 歌声飘出院儿,和着远处胡同里卖冰棍的“叮铃”声,还有谁家院子里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叫,透着股日子里的烟火气,暖得人心尖儿发颤。 冬冬跟着调子晃着小脑袋,搭积木的手都跟着打节拍,嘴里还含糊地哼着:“泉水清” 慧琴笑着拍了拍她的背:“小声点儿,别吵着姥姥纳鞋底。” 冬冬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嘴闭上,只敢用脚轻轻打着拍子。 张义芝听着歌,嘴角也带着点笑,手里的针纳得更顺了。 她想着,等俊英下中班回来,喝碗热粥,吃块贴饼子,肯定舒坦。 俊英在商店上中班也忙也累,回来总说饿,今儿个这粥熬得稠,正合她的胃口。 突然,歌声“咔”地断了,像是被人猛地掐住了嗓子。 张义芝愣了一下,伸手就要去调台,以为是收音机又出了毛病。 这半导体是前年磷肥厂奖给月英的,用了两年,时不时就串台。 可没等她碰到旋钮,一个沉缓的男声从喇叭里传出来,那声音裹着一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庄重,一字一句砸在耳朵里:“各位听众,现在播报重要新闻……” “啪嗒”一声,张义芝手里的针掉在了炕席上。针尖儿扎在席子缝里,晃了晃。 她猛地直起身子,平日里温和的眼神瞬间僵住了,手指微微发抖。 她一把将正歪头看她的冬冬抱起来,脚步急促地走到收音机旁,小心翼翼把她放在地上,自己则直直地站着,肩膀微微绷紧。 冬冬被抱得猝不及防,小手下意识攥着姥姥的衣襟,怀里还搂着块没搭完的红色三角积木。 张义芝低头看见,伸手就把积木扯过来,轻轻扔回炕上,动作里带着从未有过的严肃。 冬冬吓得缩了缩脖子,小手没处放,攥着衣角,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好的歌怎么停了姥姥怎么突然变严肃了 慧琴也慌了,她猛地拉着冬雪的手腕站起来,冬雪还没反应过来,手里的积木“哗啦”散了一炕,红的、黄的、绿的,滚得到处都是。 可她没敢捡,被舅妈拉着,乖乖站在张义芝身后,小小的身子因为紧张,微微发颤。 两个孩子不明所以,只觉得屋里的空气突然变冷了,大人们的后背挺得笔直,连呼吸都轻了。 冬雪的小手攥着慧琴的衣角,指节都发白了,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她从没见过舅妈这么慌的样子。 “低头,默哀……”张义芝的声音发颤,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 她伸出手,轻轻按在冬冬的小脑袋上,把她的头压了下去。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宰下不约

宰下不约

冰灵龙果
【主宰帝尊】,书名改不了了!啧啧啧。远古万界被打爆,而现世地球是其中一片核心地带形成,后来因为特殊原因(修真界的微信拍卖群为引子),猪脚步越和宇宙中远古界的修真文明联系上。因为鸿蒙无字天书,激活了地球的灵气恢复,天道规则异变。再加上猪脚的父母因为掌握着某件核心之物,而被地球修真界的宗门,放逐到黄泉界,其中甚至牵扯到远古十二祖巫。三皇,人皇伏羲传承现世。带着由三清道祖,女娲娘娘,三皇五帝等代表人族一
都市 连载 224万字
重生九十九年依然单身

重生九十九年依然单身

隔壁老王K
一个中年老男人做起了雇佣兵,与人同归于尽后发现重生在高二那年,是选择争名夺利?还是依旧选择当今渺茫的武道?不,成年人我都要!才不会辜负重活这一世!系统奇葩,书很慢热,也很热血,希望大家喜欢!
都市 完结 53万字
穿越:带着老宅在七零年代吃瓜

穿越:带着老宅在七零年代吃瓜

竹林落雨
轻松搞笑大女主文!下乡知青+穿越+空间穿越成下乡知青,能够重活一世本就高兴,没想到老宅跟她而来。就看她在七零年代一边吃瓜,一边低调享受生活!
都市 连载 75万字
萌妻来袭:顾少,宠上瘾

萌妻来袭:顾少,宠上瘾

今婳婳
“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女孩子家,不准打架说脏话。”“不准和其他男生说话,不准朝三暮四……”顾执一本正经的连说了好几个“不准守则”,某小只终于忍不住发怒:“够了!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凭什么要听你的!”“我不是谁,我是你男人。”“……”当不修边幅、泡吧打架无所不通的混混女苏画画遇上了国民老公顾执,人人都说他们是史上最不配的情侣没有之一?某女冷笑了一声,谁说她天生蠢,没有脑子?她只是怕认真起来,把他
都市 连载 50万字
穿越女尊之我是小富婆

穿越女尊之我是小富婆

喝个小酒
前世的秦诺是坐拥数十亿身价的商业奇才,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她,本以为自己就是人生的赢家,却没想到以为深爱自己的未婚夫确实一场商业骗局,还是让她直接致死的原因。秦诺发誓重活一世,什么爱情,男人敬谢不敏,还是努力赚钱做富婆的好。可是......
都市 连载 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