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天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民主,不是强军,而是秩序。” 赵戈目光深远,“暴秦虽暴,但至少给天下带来了秩序。如今秩序崩坏,盗匪横行,百姓朝不保夕。谁能重建秩序,谁就能得天下。” 他站起身,走到桌案前:“传令,颁布《汉律》,在各控制区施行。同时设立招贤馆,广纳天下英才。” “那军事方面...”英布问道。 “军事上,以守为主。” 赵戈决断,“巩固现有地盘,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待民心归附,粮草充足,再图进取。” 汉军转变策略,天下的起义狂潮果然如赵戈所料,迎来了新的高峰。 燕赵之地,原六国贵族后裔纷纷起兵,打着“诛暴安民”的旗号,实则争夺地盘。 在江南,各地豪强拥兵自重,互相攻伐。甚至连一些原本安分守己的地方官员,也趁乱割据一方。 纷争乱世,烽烟四起。 刘邦、项羽、赵戈这三股最大的势力,在各自的领地内,以不同的方式收拢着民心,积蓄着力量。 刘邦以“诛暴安民”为号,在关中大力整顿,深得百姓拥护。项羽以“西楚霸王”之名,在江东厉兵秣马,准备卷土重来。赵戈,则以“汉王”之尊,在中原施行仁政,广纳贤才。 三个月后,荥阳招贤馆前,人来人往。 各地的士子武士纷纷前来投效,汉军势力在不知不觉中壮大。 “大王,今日又有一批贤才来投。” 陈胥欣喜禀报,“其中有几个,确实是大才。” 赵戈微笑:“善待他们。乱世出英雄,我们要给这些英雄用武之地。”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一日,探马送来紧急军情:项羽已重整旗鼓,亲率十万大军,再渡乌江,直扑荥阳而来。 西线也传来消息:刘邦以“讨伐不臣”为名,率军东出函谷关,兵锋直指汉军控制区。 大战,一触即发。 赵戈站在荥阳城头,望着远方再度升起的烽烟,轻声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张良站在他身旁,羽扇轻摇:“大王准备如何应对” 赵戈目光坚定:“既然避无可避,那就战吧。不过这一次,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汉军不仅善于守城,更善攻取!” 荥阳汉王府内,烛火通明。 赵戈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缓缓移动。 沙盘上,代表楚军的黑色小旗如利剑般从中原直插而下,而代表汉军的红色小旗则在几条防线上苦苦支撑。 “项羽用兵,果然如雷霆之势。” 赵戈轻叹一声,手指点在项县的位置,“短短半月,连下五城,韩信也只能勉强阻滞其兵锋。” 张良轻摇羽扇,目光深邃:“项羽之勇,千古罕见。他这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溃我军主力,再现巨鹿之战的辉煌。” 赵戈点头,转而看向西线:“刘邦那边呢” “刘邦出函谷关后,兵分两路。”张良指着沙盘 “一路由曹参率领,直扑定陶;一路由樊哙统领,威胁荥阳西翼。蒙天放将军已率军增援吴广,但形势不容乐观。” 赵戈沉默片刻,忽然道:“子房先生,你觉得项羽和刘邦,谁更危险” 张良微微一笑:“项羽如猛虎,其势虽凶,但直来直往,尚可应对。刘邦如毒蛇,善于隐忍,伺机而动,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正是此理。” 赵戈取出一封密信,“这是韩信刚送来的战报。他在项县与项羽周旋,虽未能取胜,但也未让楚军再进一步。” 他走到案前,提笔疾书:“传令韩信,不必急于求胜。他的任务就是拖住项羽,消耗楚军锐气。待楚军师老兵疲,再行反击。” “那刘邦这边...”张良询问。 赵戈眼中精光一闪:“我要亲自会会他。” 项县战场,楚汉两军隔河对峙。 项羽金甲红袍,立于阵前,重瞳中燃烧着战意:“韩信!出来与我一战!” 对岸汉军阵营中,韩信稳坐中军,面色平静。他转头对副将道:“传令,弓弩手准备,但不得放箭。” 英布不解:“将军,项羽如此嚣张,为何不给他个下马威” 韩信摇头:“项羽这是要激我们出战。传令各营,坚守不出。同时派小股部队,骚扰楚军粮道。” 项羽见汉军不出,勃然大怒,下令强攻。楚军如潮水般涌向汉军阵地,攻势凶猛无比。 韩信早有准备。 汉军利用地形,设下重重埋伏。楚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将军妙计!” 英布看着在埋伏中苦苦挣扎的楚军,不禁赞叹,“照这个打法,项羽就是有十万大军,也难以突破我们的防线。” 韩信却面无喜色:“项羽用兵,最善出奇制胜。传令各营,加强戒备,谨防夜袭。” 果然,当夜项羽亲率精锐,偷袭汉军左翼。幸亏韩信早有防备,才未让楚军得逞。 如此十日,楚汉两军在项县一带展开拉锯战。项羽虽勇,但韩信用兵如神,始终未能突破汉军防线。 西线战况却不容乐观。 定陶城外,刘邦大军如乌云压境。吴广和蒙天放虽然奋力抵抗,但沛军攻势如潮,定陶危在旦夕。 “吴将军,东门快守不住了!”一名满身是血的偏将来报。 吴广独臂拔剑在手:“告诉将士们,汉王必会来援!再坚持三日!” 蒙天放从城头走下,面色凝重:“沛军攻势太猛,恐怕撑不了三日。” 危急时刻,一骑探马飞驰入城:“报!汉王亲率大军来援,已到定陶城外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