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千尘风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丘处机虽然明白这些,却也正是因为看得太清,反而有了不同的想法。他继续向师兄解释: “佛门与道门都受到打压。少林是千年古刹,又未参与慈航静斋之事,所以未被清算。但静念禅院就惨了,直接被灭门。而我道门幸亏有张真人在,朝廷才不敢太过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师兄,有张真人在,确实是道门之幸。但我全真不能一直活在武当的庇护之下,那样我教还有什么威名可言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给全真谋一条出路啊!” “荒谬!我全真又没到生死存亡之际,你这不是胡言乱语吗”马钰真的动了气,没想到师弟竟有这等念头。 难怪这些天丘处机总在街上转悠,常在州牧府外逗留,原来是存了这般大逆不道的心思! 不行,绝不能任由师弟胡来,否则全真教真会面临灭顶之灾。 “师兄,江湖与朝廷,本就难以分割。将来若朝廷有变,我们不如早些选好立场。” 丘处机坚持认为,自己这是提前下注,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有价值。 马钰深深叹息,语气沉重地说道:“若事不成,最终岂不是要承受大夏的雷霆之怒师弟,难道你想让全真教步上静念禅院的后尘” 要知道,慈航静斋之所以未被彻底铲除,全因静念禅院在先被灭,引发江湖各派警觉,再加上慈航静斋自身底蕴犹存。 当时,江湖上众多势力与慈航静斋关系错综复杂,加上斋主梵清惠以死谢罪,方平息了那场 。若非如此,慈航静斋早已如同静念禅院,彻底灰飞烟灭。 毕竟大夏朝廷调动大军,携众多高手围剿,连根基之地都一并摧毁,纵有通天之能,也难挽狂澜。 静念禅院的确不乏高手。 然而朝廷大军封锁山门要道,断粮绝水、纵火焚寺,手段层出不穷。 任你武功再高,面对饥饿与烈火,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年基业化为乌有。 更何况,朝廷麾下同样高手如云。 若全真教执意寻死,那便是自取灭亡。 难道还能指望其他道门伸出援手 道门宗派虽多,但能给予全真教实质支持的,唯有武当一派。 可昔日宁道奇之事已令张真人心生芥蒂,若全真竟敢参与谋逆,武当又怎会出手相救 再说,即便武当愿救,全真又该如何自处 唉,马钰万未料到,师弟竟会如此不计后果。 眼下局面,是马钰无法说服丘处机,丘处机也难以说动马钰,双方僵持不下。 不过马钰、丘处机及辽阳城中的江湖众人,并未闹出什么乱子——城内的北府军也绝不会容许他们生事。 若有谁不识时务,北府军精锐自会教他们明白,什么叫刀剑无情。 只是宣州之变,已如野火般迅速传遍天下。 一时间,朝堂与江湖皆为之震动。 …… 洛阳。 乾阳殿。 大夏皇帝夏侯玄雷霆震怒,厉声斥责逆贼之余,更将满朝文武骂得狗血淋头。 “混账!真是混账!他们怎敢如此放肆区区一边城守将,竟敢举兵 ” “整整一个月!事发一月朕才得知宣州剧变!朕养你们这些臣子何用” 群臣跪伏于地,连声称罪,心中却不免暗想:情报侦缉本是武德司之责,他们未曾察觉,又何必怪罪到我们头上 然而请罪之后,终究须得奏陈对策。 “陛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那苏牧不过据有一州之地,成不了气候。只需调遣冀州、幽州兵马,再加上朝廷派出禁军,剿灭此贼易如反掌!” “陛下,臣以为还可联络北蛮,前后夹击,诛杀叛贼。” 此时重臣不便开口,以免触怒盛怒中的皇帝,便由下属官员先行进言。 然而夏侯玄对这些提议嗤之以鼻。 与北蛮勾结 这算什么主意 苏牧虽是叛贼,讨伐他是理所应当,但何须借助北蛮之力 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此人莫不是敌方派来的奸细 夏侯玄懒得再多言,挥手令殿前司禁军将二人押下。 “废物,尽是废物!” 净出些馊主意! 无能,全是一群无用的饭桶! “陛下,臣有本奏。” 大将军武士彟出列禀奏。 “讲!” 夏侯玄冷声道。 此刻他心情极差,即便面对大将军也不假辞色。 “陛下,先前从左右武卫调集的五万大军已整顿完毕,可随时开赴宣州。此五万兵马可为先锋,后续可由冀州、幽州抽调兵力,组成十万联军。加上先锋部队……” 武士彟略作停顿,继续道:“臣以为十五万大军,足以平定宣州之乱。” 此时有人发问:“大将军,主帅由何人担任” 武士彟未理会此等小官,而是谨慎地观察皇帝神色,见其并无异样,方提出建议: “臣以为冀州州牧安云天可担此任。” 夏侯玄未置可否,转而询问百官意见:“众卿以为如何” 然而群臣大多保持沉默。 这一幕令夏侯玄怒火中烧。 需要办事时无人可用,如今连个建言都不敢出 夏侯玄愤然起身,怒视群臣厉声道:“你们就没一个顶用的连这等事都拿不出主意吗” 正值盛怒之际,丞相温体仁出列奏报: “陛下,臣推荐武崇训担任主帅。安云天身为冀州州牧,所率乃是地方边军,与武崇训统领的中央禁军恐难协调。” 此言一出,武士彟当即提出异议。 他语气冷硬地质问:“丞相此言何意边军与中央军俱是大夏兵马,何必细分彼此” 温体仁嘴角微扬,反将一军:“大将军当真如此认为” 武士彟一时语塞。 “够了!”夏侯玄厉声喝止,面色不豫。这两个老臣着实棘手。 “命武崇训为主帅,安云天为副帅,即日率军平定宣州之乱。李长卿,着颜通率领武德司精锐前往宣州搜集军情,若遇叛首苏牧,可伺机诛杀,不必请奏。” 圣意既下,群臣齐呼:“陛下圣明!” 十五万大军加上武德司精锐,朝廷上下皆认为平定宣州之乱易如反掌。夏侯玄亦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道是州牧周重元无能致乱,或是苏牧勾结北蛮所致。君臣皆以为此次叛乱不日可平。 江湖中人却持不同态度。多存看戏之心,听闻叛首竟是边关守将后,嘲讽朝廷之声四起。武德司随即出手整顿,对无门无派者严加管束。 大门派则密切关注此事。一月之内攻占一州之地,实乃大夏立国三百年未有的奇闻。这名叫苏牧的男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江湖之上波澜骤起,众人皆在暗中探寻。 苏牧瞬息之间成为天下焦点。 然而,关于苏牧之事,有一个人最为难以接受,得知真相后更是妒火中烧。 那人正是慕容复。 燕子坞中。 “公子,宣州有消息了。” 慕容复正在院中练功,公治乾匆匆而入。 宣州 慕容复本有不悦。 但一听与宣州相关,顿时面露喜色。 他暗想,莫非是苏牧那厮已死 青衣楼果然办事利落。 “是他死了吗” 不待公治乾回话,慕容复抢先发问。 公治乾摇头,急道:“并非如此,公子,宣州已反,苏牧起兵谋逆,现已占据宣州!” 慕容复愕然。 谋逆 那人竟敢谋逆 闻此消息,慕容复几乎站立不稳,满脸无法置信。 “公子!” 包不同急忙上前搀扶。 “怎会如此青衣楼何在为何未能取他性命此人竟还谋逆成功”慕容复怒不可遏,连连质问,难以接受这事实。 “这……” 公治乾一时语塞。 青衣楼已派人传信,称目标难度大增,需追加酬金。 此言自然不可明说,否则慕容复必将更为震怒。公治乾心知何言当说,何言不当。 “区区一介武夫,竟能谋逆成功。而我姑苏慕容世家,世代为复国奔走,莫说谋逆,连一支像样的兵马都未曾拥有,那武夫却轻易得手。” 见公治乾无言以对,慕容复怒火更盛,尽情宣泄心中积郁。 此时,邓百川闻讯匆忙赶来。 听闻慕容复怨言,邓百川只得劝解:“公子,那苏牧手握兵权,谋逆自然易如反掌。纵然一时得势,未必能持久,不过昙花一现罢了。” 一时之胜 呵呵,问题是我连一时之胜都未曾有过。 慕容复自忖前往宣州之前,是何等威风八面。 但在宣州,慕容复却屡屡受挫,不仅被乔峰压制,更因一个不起眼的武夫,害他损失了一员家将。 这实在令慕容复难以忍受。 他对苏牧恨之入骨。 因此,当得知对方不仅未死,还占据一州之地时,慕容复的嫉妒之心彻底爆发—— 凭什么 区区一介武夫,竟能成事 我不服,我慕容复绝不服! 我慕容复武功才智何等出众,怎会不如区区一介武夫 复国之事,慕容复实在渴望成功,这不仅是慕容家的使命,更是他毕生的梦想! “公子,请勿如此!” 见慕容复情绪失控,邓百川苦口劝解。 “是啊,公子。” 公治乾与 恶也极力安抚。 慕容复发泄一番后,心情稍缓,加上邓百川等人劝说,意识到自己失态,立刻换了一副神情。 “唉,是我失态,都是我的过错!” 邓百川等人连忙道:“公子,是我等无能,绝非公子之错。” 不得不说,慕容家的四大家将确实忠心耿耿,对慕容复更是推心置腹。 随后,慕容复提起正事,询问邓百川等人:“你们说,眼下该当如何” 邓百川等人闻言,却是一时沉默。 如何应对他们也不知。 慕容复见他们不语,心中了然。 此时他不禁想起那送来密信的神秘人——不知那人可有何计策 想来应是有的。 而在慕容复挂念之际,那位被他惦念的慕容博,心情其实也不平静。 不过与儿子相比,慕容博心思更为阴沉,不至于轻易失态。 只是苏牧的介入打乱了他的布局,这令慕容博颇为不满。如今宣州已成天下瞩目之地,他不愿贸然前去,以免暴露身份。 无论如何,慕容博不愿冒此风险。 况且在他看来,以当前大夏之势,苏牧一介武夫,终究难成气候——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岂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