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尘风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这样的兵力,再加上他自己坐镇,宇文峰有信心一举拿下这座关城。 尽管正值战事,陈塘关的守备却不算森严,甚至有些松散。进城并不困难,只是出关稍麻烦些——除了押粮官兵,其余人等一律不许出关。 但宇文峰本就不是为了出关,而是为了夺城,因此进城便已足够。 更何况他是从冀州方向入关,而非宣州,盘查本就宽松,不过是走个过场。 当然,该打点的还是得打点,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可正因为05如此行事,反倒给宇文峰提供了便利。 明明处在特殊时期,守备竟如此松懈,看来冀州这边尚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不过无妨,待主上攻下陈塘关,兵锋直指冀州之时,他们自会明白事情的严峻。 此刻,宇文峰正专注观察城楼上的兵力部署与巡逻路线,他手下的一名千户悄悄靠近。 来人低声询问:“镇抚使大人,是否该动手了” 宇文峰摇了摇头,沉声道:“莫急,须待敌军最为松懈之时,方可一击制胜。” 略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切记,我等任务并非剿灭所有守军,而是迅速控制城楼与城门,可明白了” “遵命。” 千户与几名百户齐声应命。 与此同时,苏牧与萧廷已抵达陈塘关外。 望着巍峨关隘,苏牧不禁感叹:“陈塘关易守难攻。若武崇训选择退守关中,局势将大不相同。可惜此人顾虑重重,不敢退守,反倒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主上,若能渡过此劫,他日后必当有所蜕变。”萧廷认为若敌军主帅能度过此关,定会成长。 但前提是,他真能度过吗 “不会有以后了。”苏牧远眺陈塘关,又望向更远处的夏军营寨,“此战若成,他绝无退路。” 闻言,萧廷神色略显迟疑。 他沉吟道:“主上,武崇训出身显赫,若他出事,恐怕会引来更多刺杀。青衣楼不足为惧,但武家这等世家大族……” “萧廷啊,”苏牧不以为然地挑眉,“你觉得我会畏惧这些吗” 说着他忽然觉得不对劲,盯着萧廷一字一句道:“还有,你可是阿卑罗王,怎跟在我身边久了,反倒变得优柔寡断了” 萧廷一时语塞。 “莫非真是受我影响”苏牧大感诧异,暗忖自己怎会影响到他 不对啊,我行事向来果决,何曾犹豫过 说要取陈塘关,便立即挥师而来,这怎算优柔寡断 萧廷闻言,无奈道:“主上,我都是为了您的安全考虑。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保护您是我最重要的事。” 他心中自问为何如此坚持,答案很简单——都是为了安全。 “你也不必多想,刺杀一事行不通的。邀月还跟在我身边,你不必担忧。”苏牧对此事显得漫不经心。 “她会出手相助吗”萧廷仍不放心,忧心忡忡地开口:“主上,我认为……” “这事你不明白。”苏牧心意已决,打断了萧廷的话,示意他不必再劝。 既然如此,萧廷也只好不再多言。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陈塘关已陷入一片混乱。 宇文峰行动果决,趁城门守卫换防之际,迅速击杀数名军官,随后率锦衣卫众人控制城门,接着大开城门,迎苏牧大军入城。 城外的苏牧与萧廷见城门突然打开,立即意识到宇文峰已经得手。 苏牧当即下令,调动一万北府军杀向陈塘关。 与此同时,由于动静过大,已有斥候察觉异常。加上距离不远,陈塘关方向的喊杀声很快传至夏军营寨。 营中顿时人心惶惶,军心动摇,议论纷纷。 “是敌军吗” “敌军打过来了吗” 此时,武崇训正在中军帐中思索如何挽回颜面,听闻外面杀声,初以为是宣州叛军再度来袭。直到斥候来报,才知是敌军已袭取陈塘关。 “完了!” 武崇训眼前一黑,向后倒去。 “将军!将军!” 帐中众将见状,纷纷上前搀扶。此时主将绝不能倒下。 刘志与公孙朗闻讯也匆忙赶至中军大帐。 “武将军,陈塘关失守了。” “现在该如何是好” 刘志与公孙朗皆面露急色。陈塘关一失,等于退路被断。若想撤离,唯有绕道而行,而这势必大大增加风险。 武崇训虽受刺激,只是片刻眩晕,并未真的昏倒,稍稍缓和便恢复了过来。 他还未及开口,外面又有动静传来—— “不妙,叛军杀过来了!” 得知叛军来袭,武崇训立即戴上头盔,准备迎敌。 “快,速速迎战!” “武将军,这恐怕不妥吧” 武崇训正要向外冲,刘志与公孙朗却出声反对。 二人言辞虽婉转,语气却透露了真实心意。 “陈塘关已失,退往冀州的路已断,只能向幽州方向移动,如今首要的是稳住阵脚,不能自乱。” 听二人这么说,武崇训已察觉端倪,但仍强压怒火,提出应对之策。 “那还不赶紧撤!” 可这两人只想着尽快撤离,并不愿与敌军交锋。 “撤退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武崇训几乎气炸,怒斥道:“敌军正猛攻而来,此时若退,岂不被追着打” “先前要你退守陈塘关你不退,如今后路已断,这又是谁的过错”公孙朗毫不客气,当场顶撞武崇训。 主帅又如何 命都快保不住了,谁还管你是不是主帅 “公孙朗,你少在这灭自己威风!他们也是人,我们也是人,难道就比他们差”武崇训对公孙朗的态度极为不满,继续斥责。 刘志虽内心焦急,却也知此时仓促撤退必生大乱,连忙解释道: “武将军,我们并非此意,但撤退总需安排,否则到时难以顺利撤离。” 然而武崇训已起疑心,绝不敢让刘志、公孙朗负责此事,万一他们借机脱逃呢 因此,他严厉下令: “你们休想借机脱身。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后退半步,违令者,军法处置!” 刘志:“……” 公孙朗:“……” 该死,这武崇训疯了吧 二人没料到武崇训竟如此强硬,这是彻底摊牌了,那他们…… 可惜如今二人手中仅各有一万兵力,与武崇训麾下近五万大军相比差距悬殊,战力更是难以匹敌。 夏军营寨之外, 五万北府军早已列阵完毕。 虽然主帅不在,北府军依然纹丝不乱,迅速进入作战状态,井然有序。 在将官号令下,弩手快速结成方阵,替换了前方的刀盾兵,并立即进入射击准备。 只待一声令下,弩箭便可离弦。 后方的弓箭手也已拉开长弓,静候发射命令。 “射!” 令旗一挥,射击指令发出。 弓箭手率先放箭,弓弦震响,箭雨如黑云压顶,瞬间遮蔽天空。 营寨中顿时响起敌军的惨叫声。 敌军很快调整阵型,派出大批骑兵向北府军的弩手与弓箭手方阵冲锋。 虽非重装骑兵,但凭借高机动性,迅速逼近前阵。 一旦骑兵近身,远程兵种将陷入危险;但也正因靠近,骑兵已进入弩箭射程。 弩箭威力更强,骑兵冲至阵前时,弩手万箭齐发,冲在最前的骑兵纷纷倒下。 轻骑兵人马皆未披重甲,只护关键部位,一轮弩箭便伤亡惨重。 仍有部分骑兵突破至阵前。 刀盾兵迅速迎上,掩护弩手与弓箭手后撤,随即与敌接战。 北府军阵型严密,经验丰富,轻骑兵在密集步兵前无法发挥机动优势,冲阵之力远不及重骑,很快被步兵吞没,仅数百骑逃回。 武崇训借骑兵冲锋争取的时间,迅速调整部署。 步军整体前压,准备近身接战。 此时不能后退,必须正面厮杀。 退路方面,武崇训早有安排。 陈塘关已失,无法退往冀州,只能向幽州方向撤离。但撤退并非立即执行,须在有序调度下进行,且仍面临敌军追击威胁。 武崇训必须首先应对这五万叛军,否则一旦后路被切断,面临前后夹击的处境将极为不利。 为此,他分兵把守通往陈塘关的要道,以防敌军自后方突袭。 由于兵力分散,武崇训实际用于迎敌的部队不足五万人。 他派出五千人驻守陈塘关路口,另遣五千先锋开路,又安排一万人断后。 如此一来,所剩兵力已不足五万。 但武崇训亲临前线,加之左右武卫为主力,军心尚可,暂时抵挡住了北府军的进攻。 北府军方面严格执行苏牧的军令,一番激战后主动后撤。 这一举动引起了武崇训的警觉。 还未容他细思,刘志与公孙朗前来禀报:“武将军,斥候探得陈塘关方向有大批人马靠近,应是占据关隘的叛军来袭,我军宜速退。” 既然敌军暂退,正好趁此机会撤离。 刘志与公孙朗皆持此意,认为保全实力方为上策。 “撤!”武崇训深知此时军心不可再乱,眼下形势尚可控制,只要安全撤退,仍有卷土重来之机。 至于主帅是否更迭,尚未可知。 经此一战,武崇训意识到自己过于轻敌,且顾虑重重,竟未发动一次攻城便被迫撤退。 心中愤懑,却只能接受现实。 此刻,苏牧率萧廷及三千北府军骑兵疾驰而至。 断后的大夏军已被北府军围剿殆尽。 苏牧未多停留,自语道:“武崇训已朝幽州方向撤退,我军当立即追击。” 言毕,亲率北府军两万铁骑追击,另调一万人协防陈塘关,余部原地休整。 待歼灭武崇训所率平叛大军后,下一步便是进军冀州。 此时,临门城上。 怜星远眺战场,不禁低语:“这……未免太快了” 朝廷军队的表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邀月冷静分析道:“并非朝廷无能,而是他手下的军队实力过于强大。” 北府军之强,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强大。关键在于他们无惧生死,个个骁勇善战、悍不畏死。面对这样的战斗力,若不能压制朝廷大军,反倒显得不正常。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尚未崩坏的世界

尚未崩坏的世界

叫我老兵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拥有了异能,从此你的世界截然不同。你会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了守护些什么而不懈战斗。可为什么人海茫茫,我却只感到寂寞和冷。
军史 连载 1万字
武仪

武仪

回忆碎了
武仪,武者之仪。于情是为一,于敌是为屹。
军史 连载 3万字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旗鼓相当
当上古神器之中的禁忌之力被释放,改变的不只是三国时代,更是整个华夏的历史。华夏名将集体降临,到底是谁最终能摘得王冠?…………历史名将纷纷来到三国时代,让原本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更加的波澜壮阔。魏武卒、岳家军、秦锐士各个时代的特殊兵种联袂登场。兵仙、霸王、兵家亚圣、战国四大名将、大汉双璧等等各个时期如雷贯耳的人物齐齐上演世纪大战。PS:本书群像文,所有人物的形象都以历史为主。
军史 完结 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