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千尘风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到乔峰,玄寂、玄难面露难色,轻叹道:“方丈,乔峰那边……” 玄慈望向沉默的玄苦,问道:“玄苦师弟,依你看,乔峰会如何行事” 玄苦沉吟片刻,方道:“贫僧不知。但乔峰那孩子……方丈,我信得过他。此事知情者皆在汉王手中,想来不易走漏。” “师弟虽信乔峰,可他若真查到了真相,恐怕……”玄难、玄寂等人仍有顾虑。 大悲禅师摆了摆手:“乔峰之事不必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朝廷。” 无色附和道:“不错,朝廷之事更为紧要。” 空闻、空智对视一眼,低声道:“方丈,是否该发个声明” 玄寂连连摇头:“不可。急着声明,反显得我们心虚。依我看,不如静观其变。况且朝中自有贵人相助。” 玄慈颔首道:“正是。宫里有太后信佛,陛下虽不喜佛门,总要看太后几分情面。” 再者,当年静念禅院与慈航静斋之事,曾在武林中掀起巨 澜,若朝廷执意要赶尽杀绝,武林各派必不会袖手旁观。 “既然如此,我们便静观其变吧。” 最后,大悲禅师补充道,眼下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上。 …… 武当。 紫霄观中。 武当一众高层齐聚议事。 武当七侠中,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四人在场,俞岱岩因身体不便,卧病在床;俞莲舟则携冲虚、玉玑前往丐帮大会,尚未归来。 张翠山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因此七侠之中仅余四人出席,但武当内辈分较高的长老皆已到齐。 七侠虽为张三丰亲传弟子,地位不低,但武当之中尚有众多辈分尊崇之人。 诸如木道人、道人、紫心道人、紫镜道人、紫花道人、紫水道人、紫月道人等一众长老,皆参与了此次议事。 至于年轻一代中的杰出三代弟子,并未列席;而二代弟子中,玉清、玉心等人也在场。 “诸位长老、师弟,你们有何看法” 作为武当现任掌门,宋远桥待众人了解事态后,率先打破沉默,询问众人意见。 “朝廷不会无端生事,即便真要针对,也该先找少林。”木道人语气淡然,认为此事不必过于在意。 武当并未与汉王有所勾结,即便参与典礼,也是情非得已。只要朝廷明智,便知该如何处置。 张松溪沉吟片刻,开口道:“木长老,一旦少林卷入其中,武当也难以置身事外。是否应与朝廷沟通一番” “不可,武当何必向朝廷解释依我看,不必理会,一切照旧。”木道人坚持己见,不愿与朝廷多言。 “松溪所言不无道理,你此言未免偏颇。”道人认为张松溪的提议可行,若能通过沟通化解问题,未尝不可。 然而木道人依旧坚持,认为此事不值一提,不必特意向朝廷解释,否则有损武当威名。 因此,他主张一切如常,不必多虑。 “诸位是否多虑了武当并未行不可告人之事,不过是一场典礼罢了。若真要追究,也该去找正主。” “当时情形,若莲舟他们不参与,岂不遭到汉王毒手” 木道人觉得张松溪等人反应过度,何必如此担忧朝廷态度 紫月道人此时站出来打圆场,希望木道人和某位道人能够冷静下来,保持理智。 “二位何必争执年岁已不小,脾气还这么大依我看,武当不必多做什么,眼下最要紧的是将莲舟他们接回。” 紫镜道人闻言神色微动,思量片刻问道:“师妹的意思是……” 紫月道人轻叹一声,语气忧虑:“拖延恐生变故,朝廷那边不可不防。再说那位汉王行事……说实话,此举似有意激化武林矛盾,今后天下怕难太平。” 对此,某位道人摆了摆手,正色道:“我武当向来不涉足这些俗务,倒不必太过担忧。反倒是莲舟提到的宇文峰……究竟是谁收了这么个徒弟” 说着,他转向木道人,低声道:“木师弟,你该不会……” 木道人脸色一沉,语气不悦:“师兄此话何意” 他心中暗恼,没想到竟被怀疑到自己头上。 某位道人叹息道:“师弟,你心思多,我是怕你误入歧途。” “胡说八道!师兄莫要倚仗身份如此说话。”木道人明显急了,语气越发激动。 紫月道人再次出面调解:“好了,你们二位怎么又吵起来了让弟子们看见岂不笑话” “几位长老,我以为当务之急是派人接应莲舟他们。朝廷之事暂且静观其变,至于宇文峰一事……还需请师尊定夺。” 宋远桥最终做出决断:接应俞莲舟,对朝廷按兵不动,而宇文峰之事则请示张三丰。 “好,就这么办。” 既然宋远桥已做决定,众人皆无异议,一致赞同。 冀州,邺城。 汉王府。 苏牧此刻心情复杂……难以名状。 是喜是忧 实在难以说清。 只因他又进行了两次召唤,分别得到了吕雉与夏原吉。 夏原吉! 明永乐皇帝的财政重臣。 朱棣登基后,他任户部尚书,才能卓越。 此人很合苏牧心意,至少户部尚书一职有了人选。 然而吕雉的出现,却让苏牧隐隐头疼——这莫非是要让他后宫不宁 虽然苏牧很信任于凤舞,这位正宫按理说能稳住局面,但也得看对手是谁。 眼下苏牧身边已有邀月等人…… 呃,有点麻烦。 于凤舞对上邀月虽然不至于难对付,但也不算轻松。邀月的事还没理清,现在吕雉又来了,对凤舞来说简直是危机四伏。 邀月和吕雉两个……确实不好办。 那可是第一位皇后、第一位皇太后啊。 看来后宫是难以安宁了。 大概有人觉得我最近太闲,故意给我找事做。 苏牧倒不担心被召唤来的人对付自己,但她们内部争斗就难说了,何况还有邀月在。这内斗怕是免不了。 唉,后宫要热闹起来了。 不过热闹些,也挺有意思。 再说,吕雉现在这么年轻,应该还没到日后皇后、皇太后那种境界。不是说她现在不厉害,只是人总会随着时间和经历改变的,年轻时的吕雉或许没有后来那么狠。 但能力这方面,苏牧倒不必担心。 她的能力还在,而且更强了。 这样看来……嗯,门下省那边……算了,还是安排到中书省吧。 想了想,上官月如已经是中书令,吕雉也可以担任中书令。 以后门下省设两位侍中,再加上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就是六相了。 现在虽然只有三人,但也够用。以吕雉的能力和手腕,担任中书令绰绰有余。而且这样一来,她也没那么多时间参与内斗。 争风吃醋要不得,还是专心做事业好。 你看于凤舞、上官月如,不是做得很好吗 没错,都给我认真工作,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想到这里,苏牧决定去三省的办公衙门看看。总不能一直待在府里,也该看看大家的工作情况。 三省的衙门就在汉王府旁边,苏牧一出门就到了。 当然,不只是三省,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衙门也在这附近,只有大都督府稍远一点。 不过于凤舞懒得去那边,干脆在汉王府里办公。反正大都督府里大多是金凤卫的人,她在王府里处理公务也一样。 …… 苏牧走进三省衙门,荀彧和夏原吉都放下手头工作,起身行礼。 “臣参见大王。” 苏牧摆了摆手:“不必多礼,都坐着吧。” 尚书省在北院办公,中书省在南院,两处是分开的。 办公区域并未区分职位高低,所有空间都大致相同,足以容纳多人同时工作。 苏牧坐下后,亲切地问:“怎么样,两位感觉如何” 荀彧轻叹一声,说道:“大王,臣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苏牧一时语塞。 文若这样说话,让他怎么接下去呢 “大王,我们还撑得住,还撑得住。”夏原吉轻咳一声,赶忙接话。 “好了好了,孤也知道你们辛苦,这不是特地来慰问了吗”苏牧清了清嗓子,略带尴尬地说道。 他心里清楚,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了。 唉,这甩手掌柜当得确实不太像话。 夏原吉见状,连忙转移话题。 “大王,臣有事需要禀报,是关于财政方面的问题。” 苏牧闻言神情一振,正色问道:“哦什么问题” 夏原吉语气沉重地回答:“目前钱粮收支虽好,但主要来源是大王对世家大族和士绅豪强的清理所得。各地赋税制度尚未明确,所以……” 荀彧点头附和:“确实如此,大王。我们目前官员不足,行政体系也尚未完善,政策推行需要大量官员补充。” 苏牧自然明白这些情况,正因如此,他才紧急培训了一批人员。 这批人员已调配至尚书省,特别是六部二十四司急需补充官员。 “孤明白,所以第一批培训出来的人员不是都交给你们调配了吗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没有分配到,难道是这些人不合要求” 人员已经到位,但还远远不够。 荀彧继续说道:“不是合不合格的问题,而是各地官员补充仍严重不足。目前地方上仍依赖厂卫和军队维持,这并不妥当。” 地方行政与军队、厂卫最好分开管理。 厂卫可以监督地方,但不该频繁干预行政,否则长此以往会让百姓心生畏惧。军队就更不合适了。 即便军队完全忠于苏牧,但别忘了还有城卫军的存在。 飞凤军、北府军或许没有私心,但城卫军未必如此。 若日后各地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地方行政体系,避免军队和厂卫过度干涉。 “文若啊,现在是非常时期,孤实在找不到太多官员。即便经过培训,时间一长是否会被腐化,也是个问题。” 苏牧对这些问题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人手确实不足,严重短缺。 若非如此,也不会从厂卫和军队中调用人员。真正合格且忠诚的人太少,而培训和改造又需要时间。 夏原吉不断思索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总不能一直依赖漫长的培训改造过程吧 于是他试探性地提出:“大王,既然如此,为何不尝试开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