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千尘风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计划率银甲铁骑先行,待后续支援抵达,苏牧再率主力跟进,以此避免兵力不足之虑。 “准。” 苏牧原本不赞同,但转念一想,若不允准,于凤舞势必坚持同行,反会延误战机,于是应允了她的请求。 东平陵县。 冀州军大营。 安云天素来嗅觉敏锐,加之内心莫名不安,他预感将有不利之事发生。 这种不安必有缘由。 为求稳妥,他当即派出斥候多方打探。 恰巧一名斥候遇上自都昌溃败逃亡的夏军士兵,从中得知都昌已经失守。 消息迅速传回安云天手中。 得知军情有变,安云天立即召集龚都、金忠与钟光远共议应对之策。 “都昌已经失守,那四十万大军恐怕凶多吉少。” 人一到齐,安云天便直接摊开了消息。 “大人,这消息可确实” 龚都、金忠、钟光远几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惊骇之色,显然没料到局势竟恶化至此,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追问。 “唉…… 不离十。眼下该早做打算了。”安云天一声长叹,语气沉重,神情痛楚,难掩失落。 龚都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已了然。 金忠毫不迟疑,直接进言:“大人,撤吧!” 既然都昌已失,大军覆没,还有什么可等的 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附议。” 钟光远与龚都双双点头,无人反对撤军之议。 “好,既然诸位都这么想,那就撤吧。” 有人主动提出,安云天正好顺水推舟,当场应允。 撤军本就是他心中所想。 但自己提出与属下建议,终究不同。 金忠此举,甚合他意。 懂得揣摩上意,这样的属下,正是他所需要的。 “大人,撤军事宜须得周密安排,卑职担心……”钟光远不忘提醒,撤离一事必须慎之又慎。 尤其不能让东平陵县内的汉军察觉,否则以他们的骑兵速度,轻易便能追上。 “秘密行动,不可走漏风声,即便留守断后的部队也不可告知。”安云天自然明白其中利害,特别强调。 此事必须严守机密,不仅敌军不能知,连己方部队也不可透露。 否则军心一乱,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放心,我等明白。”龚都等人纷纷表态,有些事确实不能让下面知道,否则必生变乱。 “好,立即安排,我先走一步。” 安云天素来惜命,当即决定率亲卫先行撤离。 后续事宜,交由龚都处置。 “是,大人。” 龚都等人心知劝不住,只得领命。 …… 东平陵县,县衙之内。 花木兰虽不清楚安云天的布置,但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思量如何歼灭这支敌军。长久对峙,终究不是办法。 每日正午,花木兰照例率军出战。 此刻恰是日中时分。 “众将士,随我出征!” 一声令下,六千西凉铁骑自城门涌出,军容浩荡,直指冀州军大营。 花木兰仍旧一马当先,战术明确依旧。 然而今日冀州大营守备稀疏,抵抗零落,兵卒寥寥。 情形不对,必有异状! 花木兰猛勒缰绳,望见营中景象,顿时察觉敌军主力已然撤离。 “速速追击!” 敌军既退,自当追赶。 花木兰反应迅疾,毫不犹豫,领兵便追。 然而此刻追击,显然已迟一步,更不知该往何方追赶。 才出数步,她便驻马停步。 方向不明,追之不及。 只能先遣斥候查探,再盘问留守兵卒——虽未必能得实情,仍须一试。 不多时,消息传来:多处方向皆现敌军痕迹,显然早有布置,意图迷惑汉军斥候。 “好个奸诈老贼!”花木兰忍不住怒骂一声,但追之不及已成定局。 既然追赶无望,只得作罢。 花木兰随即改变方略,决意先肃清大营留守敌兵,以绝后患。 “清理营地,不可放过一人。” 安云天等人既已远遁,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剿灭残兵,免其流窜为患。 一旦溃兵四散,为祸之烈,尤甚山匪。 届时周遭乡里,必遭荼毒。 花木兰绝不能任其逃逸。 就在西凉铁骑清理战场之际,于凤舞率三千银甲铁骑先锋赶到。花木兰初时警觉,按剑凝神,见是于凤舞,方才安心,上前行礼。 “大都督!” 于凤舞一眼扫过营中情状,已料知安云天脱走,仍向花木兰问道: “安云天逃了” 花木兰颔首,语气肯定:“是,被他逃了。” 人虽逃脱,尚非大患,只怕…… 于凤舞轻轻蹙起眉头,低声自语。 她并不在意安云天是否逃脱,只担心他走错方向,万一遇上苏牧,事情就麻烦了。 花木兰虽不清楚于凤舞的顾虑,仍将所知情况一一汇报。 “大都督,斥候已查明,安云天虽然多次设下假象,但基本能确认他逃向了徐州。通往徐州的路不止一条,目前还不确定他具体走的哪一条。” 花木兰继续说道:“正因如此,末将未曾派兵追赶,主要考虑到青州的形势。如今大都督亲临,是否……” 她之所以按兵不动,是担心青州局势未明,不敢贸然行动。 “青州目前已部分受控,但临淄和昌阳一带尚未收复,因此当前重心仍在青州。至于徐州……” 说到这里,于凤舞果断下令:“木兰,本都督命你即刻率领西凉军前往青州与徐州边界,摆出进军的姿态,你可明白” “末将领命,立即执行。”花木兰立刻领会了于凤舞的用意——借势施压,使徐州方面不敢轻举妄动。 眼下局势未明,安云天又退守徐州,一旦花木兰率军逼近,徐州方面势必转为守势,不敢再派兵进入青州。 如此一来,青州便能顺利归入苏牧之手,成为汉国疆土的一部分。 花木兰刚离去,苏牧便到了。 苏牧环顾四周,心中已有判断。 于凤舞眸光流转,轻声道:“大王,安云天已逃走,臣已命花木兰追击,并在边境作出进攻姿态,以震慑徐州。” 苏牧闻言,立即明白她的谋略。 此举确实高明,能有效牵制徐州方面的行动。 当前汉军在青徐交界兵力不足,但花木兰摆出进攻之势,必使徐州不敢妄动。 再加上安云天四十万大军溃败的消息一旦传回,无论是徐州还是朝廷,都会更加谨慎。 “此计甚好。” 苏牧表示赞同,随即做出安排。 “但临淄城必须尽快拿下,我们得立即前往。唯有完全掌控青州,孤才能安心。” 若不能彻底平定青州,便需分兵稳定后方,势必影响大军继续向前推进。 若是这样,南下图谋中原的事,还得再缓一缓。 但苏牧已不愿再等。朝廷如今损失不小,更无数十万大军坐镇,徐州方向兵力空虚,此时正是抓紧时机的时候。 “我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就在苏牧和于凤舞谈得兴起时,黄蓉却忽然插了一句话。 事情真会这样顺利吗 她并不这么认为。 “蓉丫头,你有什么看法”苏牧也不客气,直接问向黄蓉。 “高见不敢说,但我认为情况并不简单,必有变数。五岳剑派既然已经合谋,想必他们的人也该到了。” 黄蓉不慌不忙,有理有据地分析起来,自信能够说服苏牧。 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五岳剑派一旦联手,来人一多,难免会自以为是,甚至主动出击。从前不也是如此 起初摆出铁桶阵,被破之后又试图借泰山派之手截杀将领,以此阻挡进军。 虽未得逞,却难保他们不会重蹈覆辙,自认为能够成功。 若他们执意如此,又能如何应对 “蓉丫头的话,不可不防。花木兰那边仍需谨慎,单靠她一人,恐怕难以震慑所有人。”于凤舞起初不以为意,随后也意识到其中隐患——有些人确会铤而走险,自以为能成事。 “派锦衣卫配合,调精锐前去协助花木兰。”苏牧眉头微蹙,觉得此言有理,于是下令锦衣卫协同行动。 花木兰所率的西凉铁骑本就是精锐之师,再加上锦衣卫从旁策应,应当足以在徐州一带稳住阵脚。 暂不急于进攻,只要能牵制徐州方面不敢轻举妄动便好。 即便五岳剑派的人前来,加上武德司、侍卫司一众高手,只要徐州兵马不动,花木兰的西凉铁骑便足以应付。 “安云天那老家伙虽已逃走,但他吃过的亏不少,懂得分寸。若知道花木兰领兵来攻,多半会劝阻徐州方面。因此不必过于紧张,关键在于临淄城必须尽快拿下。” 安排妥当后,苏牧又将话题转回临淄。只要迅速攻下临淄,局势便将不同——关键仍在临淄。 “大王,我们即刻动身吧。”于凤舞点头对苏牧说道。 “好。” …… 临淄。 此刻城中已乱作一团。 荣奇率领八万兵马后撤据守,然而临淄城中大多数人未能及时撤离。汉军很快赶到,将城池团团围住。 城中的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原想脱身,却被迫困在临淄。 留下,就等同于陷入绝境! 州牧府内。 荣奇头痛欲裂,而坏消息仍不断传来。 “都督,好几家大户都派人前来求见,这该如何……” 得知情势如此艰难,荣奇只感到无力回天。此时此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 “不必回应,没什么好说的。” 我又能做什么 你们逃得掉吗 即便打开城门,又能逃往何方 城外敌军密布,想走 走得了吗 “都督,事已至此,我们究竟该怎么办”田耕荣、马文京等将领纷纷向荣奇请示下一步行动。 困守孤城,若不思变,结局已可预见。 田耕荣、马文京等人皆是行伍出身,深知当下情势危殆,再不谋求出路,便是死路一条。 “我们尚有八万兵马,粮草充足,城坚墙高,据守一阵应无问题。”荣奇其实并无对策,只能先稳住军心。 眼下除了守城,还能如何 守一时是一时。 至少粮草物资尚足,兵力仍有规模,城中又多有世家大户。 若再征调他们的人手,凑足十万之数,或许还能支撑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