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舆论的初次发酵
狐狸爱吃萝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修理站内弥漫着浓烈的焦糊味和臭氧的刺鼻气息,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型的火灾。 张飞在手电光的照射下,默默清理着“龙心”原型机爆炸后的残骸。 扭曲的金属框架、烧焦的线路、碎裂的磁控管和电容碎片……每清理出一块,都像是在他心头剜了一刀。 不仅仅是心疼这些来之不易的材料和时间,更是对聚变之路艰难程度的切身体会。 这还只是最简化、最低功率的原型,就如此危险和不可控。 未来的路,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崎岖。 他将还能回收利用的钕磁铁小心地拆解下来,擦拭干净,分类放好。 这些经历过能量冲击的磁铁,不知道磁性是否受到影响,需要后续检测。 其他的碎片,则只能扫进专门的金属废料桶,等待后续处理。 清理工作枯燥而压抑。 身体的疲惫,加上试验失败的挫折感,如同沉重的枷锁,让他动作都有些迟缓。 但他没有停下。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沉湎于失败。 一个月期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必须尽快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调整方案,重新开始。 就在他埋头清理,思考着如何改进磁场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的时候,卷帘门外已经悄然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苏晚晴回到临时落脚的宾馆,第一时间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网络。 她将在“老兵修理站”外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声诡异的闷响、空气中异常的焦糊和化学气味、以及张飞那明显欲盖弥彰的紧张态度,结合之前拍摄的照片和录音,快速地整理成一篇报道。 她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作为一名记者,她懂得如何运用文字引导读者,如何埋下悬念。 这篇报道的标题,她斟酌再三,最终定为:《城郊修理站夜传爆响,“大国重器”还是“危险实验”——探秘“老兵修理站”背后的疑云》。 文章中,她详细描述了修理站白日闭门、传出异响和怪味的异常情况。 重点渲染了那声“绝非普通短路所能解释”的闷响,以及店主“高度紧张、拒绝一切外部接触”的诡异态度。 她配上了修理站紧闭大门的照片,以及地上一些被震出的、看起来不像普通电路元件的细微碎片特写。 当然,她也客观提到了店主张飞曾是退伍机械兵的身份,以及他声称的“商业机密”和“老旧电路短路”的解释。 但通篇的笔触,都带着强烈的暗示和质疑,引导读者自己去想象和猜测,这个神秘的修理站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是民间高手在鼓捣什么危险的发明 还是真的如店主之前戏言,在打造什么不为人知的“大国重器” 写完稿件,反复检查了几遍,确保在吸引眼球的同时,没有触及明显的法律和事实错误,苏晚晴将其发送给了自己的栏目主编,并附上了说明,希望尽快审核发布。 她相信,这篇报道一旦发出,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关注。 或许能借此机会,给那个神秘的店主施加压力,迫使他打开大门,或者引出更多知情者。 …… 这篇报道,在第二天上午,顺利通过了主编的审核,被发布在央视军事频道的官方网站及其社交媒体账号上。 尽管是在相对专业的军事频道平台,但“爆炸”、“危险实验”、“大国重器”、“神秘修理站”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很快,这篇报道就被一些军事爱好者、喜欢猎奇的网友发现,并开始在各个论坛、贴吧、社交媒体群组中传播开来。 “卧槽真的假的修理站里搞出爆炸这是在做炸药吗” “看记者描述,不像普通事故啊,那声响,那气味……细思极恐!” “老兵修理站我记得之前好像有个趣闻,就是说这家店老板号称在造‘大国重器’,当时都当笑话看的。” “难道不是笑话真有猛人在地下室搞科研还是危险的那种” “军事频道发的稿子,应该有点可信度吧会不会是某个军工项目的秘密外围试验场” “得了吧,还军工项目,我看就是民科瞎搞,玩脱了而已!幸好没伤到人。” “店主的反应很奇怪啊,那么紧张,死活不让进门,肯定有鬼!” “相关部门,赶紧去查查吧,别真搞出什么大事!” 网络上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调侃层出不穷。 大多数人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将其视为一个有趣的都市奇谈。 少数人则感到担忧,呼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当然,更多的还是嘲讽。 “战忽局线下分店实锤了!忽悠不成改爆破流了” “老板是穿越来的吧拿着明朝的炼丹术想造原子弹” “建议查查他网购记录,是不是买了《赤脚医生手册》和《民兵军事训练指南》” “这是要肉身成圣,渡劫失败了吗” 各种段子、表情包开始衍生,给这起事件增添了许多戏谑的色彩。 “老兵修理站”和“张飞”这个名字,第一次以这种不太光彩的方式,进入了部分网民的视野。 …… 修理站内,张飞对外面掀起的舆论风波一无所知。 他刚刚清理完爆炸现场,正对着系统重新优化过的“龙心”设计图发呆。 新的设计在磁场稳定器和控制电路上做了大量改进,需要一些更精密的电子元件。 他正在发愁去哪里搞这些东西。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频繁购买敏感元件,风险太大。 就在这时,那部老旧军用电话再次响了起来。 叮铃铃——! 张飞皱了皱眉,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来 难道是安国邦他知道了爆炸的事 他有些忐忑地拿起听筒。 “喂” “张飞同志。”果然是安国邦沉稳的声音,但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网络上的报道,你看到了吗” “报道什么报道”张飞一愣,完全摸不着头脑。 “看来你还不知道。”安国邦语气平淡,“你那里昨天晚上的动静,引来了一位记者,她写了一篇报道,现在已经在网上传开了。” 张飞心里猛地一沉! 苏晚晴!她竟然把这事捅到网上去了! “报……报道怎么说”他声音有些干涩。 “你自己看看吧,搜索‘老兵修理站’就能找到。”安国邦没有直接回答,转而说道,“这件事,我们会处理。舆论方面你不用担心,不会影响到你。”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是,”安国邦话锋一转,声音略微严肃了一些,“张飞同志,我必须提醒你,安全第一!你的工作性质特殊,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这次是运气好,没有造成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下次呢” 张飞握着听筒,手心冒汗,无言以对。 他知道安国邦说得对。 这次爆炸,给他敲响了警钟。 “我明白,安同志。我会更加注意安全规范。”他诚恳地说道。 “嗯。”安国邦似乎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需要的电子元件清单,发到老地方。会有人给你送过去。记住,时间不多了。”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张飞放下电话,心情复杂。 一方面,安国邦帮他解决了元件采购的难题,并且承诺处理舆论,让他松了口气。 另一方面,这次爆炸事件显然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和关切,这让他感到压力更大。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角落里那台还能勉强上网的旧电脑前,开机,连接网络。 在搜索框里输入了“老兵修理站”。 很快,苏晚晴那篇报道跳了出来。 他快速浏览着文章内容,看着那些充满暗示和质疑的文字,看着下面网友各种离谱的猜测和肆无忌惮的嘲讽。 “战忽局分店”、“民科玩脱”、“穿越者渡劫”…… 一个个刺眼的词汇映入眼帘。 张飞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尤其是看到那些对他技术和动机的嘲讽,一股无名火在他胸中窜起。 他可以忍受艰苦,可以面对危险,甚至可以接受失败。 但他无法忍受,自己倾注了心血、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事业,被人如此轻蔑地践踏和曲解。 这些嘲讽,像一根根针,扎在他那颗骄傲而又敏感的心上。 他猛地关掉了网页,胸口剧烈起伏着。 愤怒、委屈、不甘……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他走到工作台前,看着那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应龙”零件,看着那堆刚刚清理出来的、标志着失败的“龙心”残骸。 目光最终落在墙上挂着的、局座含泪演讲的截图打印件上。 局座面对漫天质疑和嘲讽时,那憋回去的眼泪,那依旧坚持的声音,仿佛就在眼前。 一股前所未有的倔强和好胜心,如同火山般在他心底爆发! 嘲讽 质疑 等着吧! 他紧紧攥起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原本因为失败和疲惫而有些低落的士气,此刻被这些外界的刺激彻底点燃,转化成了一种更加炽热、更加坚定的动力。 他要更快!更好!更完美地造出“应龙”! 他要让所有嘲讽他的人,亲眼看到,他们口中的“忽悠”和“笑话”,是如何变成震撼世界的现实! 他要让局座的眼泪,变成骄傲和喜悦的泪水! 这股邪火在他胸中燃烧,驱散了所有的犹豫和阴霾。 他转身,拿起工具,眼神锐利如刀,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动作比之前更加迅速,更加专注,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 外面的喧嚣与质疑,仿佛都成了激励他前进的战鼓。 修理站内,那盏换好的新灯下,一个身影在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与网络上的戏谑和嘲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