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一笔研发资金
狐狸爱吃萝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飞的特聘顾问证件在口袋里还没焐热,财务部的转账通知就先到了。安国邦拿着平板电脑找到正在调试设备的张飞,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小张,你的第一笔研发经费到账了。 安国邦把屏幕转向张飞,需要你确认一下金额。 张飞正蹲在地上调整激光校准仪,头也不抬地挥手:你看着处理就行,我这儿正忙着。 安国邦叹了口气,直接把平板塞到他面前: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屏幕上显示着一长串零。张飞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随即猛地站起身,差点撞到旁边的设备。 个、十、百...... 他指着屏幕数了两遍,眼睛瞪得溜圆,这是多少个零 五千万。 安国邦语气平静,这只是首期经费。后续根据项目进度还会追加。 张飞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突然转身就往工作台跑。他翻出笔记本快速计算着,嘴里念念有词: 新型复合材料要八百万,量子感应器大概一千二百万,剩下的够买三台高精度机床...... 安国邦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提醒:这是国家拨付的科研经费,需要严格按照预算使用。 知道知道。 张飞头也不抬地继续计算,我这就做份采购清单,保证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他忽然想到什么,抬头问道:这钱能直接打给我个人账户吗 当然不行! 安国邦差点跳起来,所有经费都要走专项账户,每笔支出都需要审批! 张飞失望地撇撇嘴:那多麻烦。我还想顺便把老王头的屋顶修了,他家的漏水问题都拖半年了。 安国邦扶额:这是科研经费!不是社区维修基金! 就在这时,张飞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他母亲打来的。 飞飞,你往家里打这么多钱做什么 母亲的声音带着担忧,你是不是在外面做什么危险的事了 张飞这才想起,之前为了方便,他把自己的工资卡和家里账户绑定了。特聘顾问的月薪八万,加上各项补贴,这个月竟然有十多万入账。 妈,您放心。 张飞连忙解释,这是国家发的工资,正规收入。 什么工作能给这么多钱 母亲还是不放心,你可不能做违法的事啊! 张飞哭笑不得:我这是在为国家做科研,正规项目。您就放心花吧,给爸买点好酒,给自己添几件新衣服。 挂断电话后,张飞看着安国邦:看来得重新办张卡了。 安国邦深有同感地点头:我这就安排财务给你处理。 与此同时,张飞老家的小镇上已经炸开了锅。 张母去银行取钱时,看着atm机上显示的六位数余额,手都在发抖。她反复数了三遍,才确信自己没看花眼。 大姐,您还取不取钱啊 后面排队的人不耐烦地催促。 张母这才回过神来,颤抖着手取了五千块钱。这是她这辈子一次性取过最多的一笔钱。 银行柜员好奇地问:阿姨,您儿子是做什么的这么能挣钱 我儿子...... 张母犹豫了一下,是在国家单位上班。 这个消息很快在小镇上传开。各种版本的流言开始满天飞: 老张家的儿子在京城当大官了! 听说一个月挣十几万呢! 何止啊,我听说都配专车和警卫员了! 张父走在街上,不断有街坊邻居过来搭话: 老张,你儿子真有出息! 什么时候让孩子回来,给我们也介绍个工作 面对这些奉承,张父只是默默抽烟,偶尔回一句:孩子有自己的工作,我们不懂。 但背地里,老两口却为这笔钱发愁。 这么多钱,放家里不安全吧 张母看着衣柜里藏着的五千现金,忧心忡忡。 明天去存银行。 张父吐着烟圈,给孩子留着娶媳妇用。 可是飞飞说让我们随便花...... 孩子挣的都是辛苦钱,我们不能乱花。 就在老两口为这笔发愁时,张飞正在龙巢基地里对着采购清单发愁。 这台德国产的精密机床要一千二百万 他指着清单问安国邦,太贵了吧 安国邦诧异地看着他:这是行业均价,已经是很优惠的价格了。 张飞摸着下巴盘算:要是自己造的话,成本能控制在四百万以内...... 自己造精密机床 安国邦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可是需要整套工业体系支持的! 试试看嘛。 张飞眼睛发亮,正好我最近有个新想法,关于磁悬浮轴承的...... 安国邦赶紧打断他:停!采购清单我已经提交了,三天后设备就能到位。你的任务是专心研究的升级,不是从头开始造机床! 张飞遗憾地咂咂嘴:好吧。那至少让我改造一下现有的设备 这个可以。 安国邦松了口气,但必须在预算范围内。 得到许可的张飞立即行动起来。他先是把基地里那台老旧的3d打印机拆了个遍,加装了自己设计的激光定位系统。然后又对数控机床进行了升级,改进了刀具路径算法。 这些改进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的精度。 张飞得意地向安国邦展示成果,而且只花了五十万的材料费。 安国邦看着改造后的设备运行数据,不得不承认张飞确实是个天才。同样的性能提升,如果采购新设备至少需要三百万。 看来这笔经费给你是对的。 安国邦由衷地说。 张飞却皱起眉头:但是剩下的钱还是太多了。我得想想还能做些什么。 安国邦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第二天张飞就提交了一份新的采购清单,上面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 量子纠缠感应器反物质探测仪 安国邦看着清单直冒冷汗,这些设备连中科院都要特批才能购买! 所以需要你帮忙协调嘛。 张飞理直气壮,这些都是升级必需的关键设备。 安国邦深吸一口气:我需要向穆老请示。 令安国邦意外的是,穆青山在了解情况后,竟然批准了大部分采购申请。 相信专家的判断。 穆青山在电话里说,既然张飞认为这些是必要的,那就全力支持。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各种昂贵的实验设备源源不断地运进龙巢基地。张飞像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对每台设备都进行了个性化改造。 这台光谱仪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他一边拆解着价值八百万的设备,一边抱怨,我给它加个量子处理器。 安国邦看着被大卸八块的设备,心在滴血:这可是德国最新款! 现在它变得更好用了。 张飞满手油污,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 更让安国邦崩溃的是,张飞居然用边角料给自己做了个多功能工作台。 这些材料都是经费买的! 安国邦痛心疾首。 物尽其用嘛。 张飞不以为然,你看这个工作台,集成了焊接、切割、3d打印功能,才花了二十万。要是买成品,至少一百万。 安国邦仔细检查了这个自制工作台,不得不承认确实物超所值。 随着经费的大量投入,龙巢基地的研发进度明显加快。张飞设计的升级模块一个个从图纸变成实物,性能测试结果一次次刷新记录。 新型隐身涂层雷达反射面积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测试工程师难以置信地看着数据,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飞却不太满意:理论上应该能降到万分之一才对,肯定是材料纯度不够。 安国邦看着测试报告,突然觉得这些经费花得值了。 与此同时,张飞老家的父母终于慢慢适应了的生活。在儿子的再三要求下,他们换了新的电视机、冰箱,还给家里装了空调。 飞飞说这是他用项目奖金买的。 张母向邻居解释,说是叫什么......科研创新奖。 这个消息传到网上,又引发了一阵热议: 科研创新奖能发这么多钱我也要去搞科研! 楼上的醒醒,首先你得能手搓空天战机。 张顾问还缺助手吗我不要工资,能学到技术就行! 张飞对这些讨论一无所知。他正在为另一个问题发愁:经费才用了一半,剩下的钱该怎么花 要不我们建个小型风洞 他兴致勃勃地向安国邦提议,对测试气动外形很有帮助。 安国邦看着预算报表,头一次为经费花不完而发愁:这个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施工,短期内很难完成。 那我自己设计。 张飞立即拿出草图,利用基地东侧的空地,预计造价八百万,三个月完工。 安国邦看着详细的设计图,再次被张飞的才能震惊。这份设计不仅考虑了风洞本身,还包含了降噪、减震等配套设施,完全达到专业水准。 我需要向上级汇报。 安国邦慎重地说,这个工程超出了我的审批权限。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风洞项目最终引发了一场更大的风波。当施工队进驻基地时,外界开始猜测张飞又在搞什么大项目。 龙巢基地扩建肯定是要造更大的战机! 听说要建大型实验设施,莫非是新型武器 这些猜测很快传到国外情报机构耳中。某国军方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讨论龙巢基地的新动向。 而这一切,张飞都毫不知情。他正蹲在工地上,和施工队长讨论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强度还要再提高百分之二十。 张飞指着设计图说,我要测试的是高超音速状态下的气动性能。 施工队长擦着汗:张顾问,这已经超过军用标准了。 那就按我的配方来。 张飞掏出笔记本,我研究过材料学,这个比例应该可行。 安国邦站在不远处,看着张飞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突然笑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技术的纯粹热爱,才能让他创造出那么多奇迹。 至于那些经费,看来是真的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