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先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前一天,林淼驾驶着黑色的奔驰suv,穿过逐渐喧嚣起来的城市高架,返回了仩海。老家徽省小县城的宁静与缓慢,像一层薄薄的纱,还笼罩在他的感官上,与眼前这座钢铁森林的效率和冷漠格格不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枚墨绿色的玉符贴肤戴着,冰凉滑润,几日下来已成了习惯的一部分,仿佛它本就该在那里。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切出明亮的光带。林淼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慕婉茵。几日不见,甚是想念。他拿起枕边的手机,带着些许期待拨通了她的号码。 冗长的等待音后,是自动挂断的忙音。 他皱了皱眉,又拨了一次,结果依旧。 “也许还没醒”他自语道,转而拨通了李晓雅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背景音里夹杂着商场广播和人群的嘈杂。 “喂林师兄你从老家回来了”李晓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以盖过背景噪声。 “嗯,昨晚到的。晓雅,婉茵和你在一起吗她电话没人接。”林淼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常。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下,“婉茵啊……她没跟我一起呢。”李晓雅的声音似乎有些闪烁,“好像……哦对,早上听她提了一嘴,说是跟他们课题组那个小师弟一起去数码城逛逛街,好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吧。” “课题组师弟”林淼的眉头瞬间锁紧,一个模糊的印象跳入脑海——慕婉茵似乎曾随口说过,组里新来个挺热情的师弟,长得很小鲜肉,请教问题时总靠得太近。 “是那个……姓张的叫张奕洋对吧”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沉了下去,带上了审视的意味。 “啊……好像是吧。师兄你别多想啊,”李晓雅试图解释,语气却并不那么肯定,“可能就是普通同学帮个忙,你知道的,婉茵她对电子产品挺在行的……” “我知道了。”林淼没等她说完,生硬地打断了话头,“谢谢。” 电话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嘟嘟的忙音。 一股混杂着被忽视和猜忌的无名火,“噌”地一下窜起,迅速烧遍全身。他提前一天回来,满心期待地想见她,她却和另一个明显对她有企图的男生出去逛街,还不接电话这…不对劲吧… 晚上八点多,门口传来钥匙转动锁孔的细碎声响。慕婉茵拎着几个印着电子产品logo的购物袋,脸上带着微红和些许兴奋走了进来。 “师兄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呀”她看到沙发上脸色阴沉如水的林淼,脸上的笑意僵了一下,略显惊讶。 “整整一天了,我给你打了20多个电话,你没接。”林淼的声音像裹着冰碴,没有一丝温度。 慕婉茵放下袋子,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哦,调了静音,今天也没怎么看手机。”她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今天跟师弟去太平洋数码城了,他想买个单反,让我帮忙参谋一下,那边人太多了……” “你就非得跟他一起去”林淼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压抑了一整天的火气终于爆发,打断了她的话,“组里没别人了他什么心思你真看不出来还是你是故意吊着他” 慕婉茵被这劈头盖脸的质问砸懵了,愣了几秒,委屈和恼怒瞬间涌了上来:“林淼你什么意思你是在审问我吗我跟同学正常逛个街怎么了你凭什么这么怀疑我” “正常同学正常男同学会挑周末单独约你出去你还同意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边界感什么叫避嫌”林淼步步紧逼,音量抬高。 “边界感你跟我谈边界感”慕婉茵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声音也带上了哭腔,“你跑回老家一个多星期,期间主动给我打过几次电话发过几条消息回来第一天找不到我就冲我发脾气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你懂什么叫陪伴吗你的边界感就是把我划在你的世界外面吗!” 争吵瞬间升级,变得面目全非。积压已久的不满、各自工作学业的压力,让林淼的情绪彻底失控。而慕婉茵也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冤枉和指责,言辞愈发尖锐激烈。伤人的话像失控的子弹,在狭小的客厅里来回碰撞,击碎了最后一点温情。 “你要是觉得我这么不可理喻,这么不可信任,那我们还在一起干什么”气头上的林淼口不择言,吼出了最伤人的那句话。 慕婉茵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死死咬着嘴唇,狠狠地看着他:“好啊!分就分!你以为我多稀罕!!”说完,她猛地转身,冲出房子,“砰”地一声摔上了门,巨大的声响震得客厅仿佛都颤了一下。 冷战开始了。接下来几天,两人同在屋檐下,却形同陌路。林淼憋着一口气,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错,是对方缺乏界限在先。慕婉茵则感到深深的伤心和失望,认定对方完全不信任自己且自私冷漠。 然后,那根最终的导火索被点燃了。慕婉茵负责的一篇关乎她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期刊论文,到了最终修改投稿阶段。这篇论文从核心选题、理论框架构建到最关键的数据处理和模型调试,林淼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多次熬夜亲自为她修改代码、验证算法。按照学术惯例和最初的约定,慕婉茵作为主要执行者是一作,林淼作为实质性的指导者和主要贡献者,挂名二作顺理成章。 这天,林淼无意中点开学校的paper发表目录,恰好看到该期刊最新一期的文章目录推送,一眼就瞥见了慕婉茵那篇论文的标题。他心头一动,点了进去——作者栏:慕婉茵,张奕洋,……。后面是其他合作单位老师的名字。 他的名字,被删得干干净净。 而那个仅仅在后期“帮忙跑了几个基础验证数据、参与了一部分文献整理工作”的师弟,名字赫然出现在了第二作者的位置上! 学术成果被公然窃取,而且还是给了那个让他怒火中烧的“师弟”!这彻底越过了林淼能接受的底线。 他直接打电话给慕婉茵,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paper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解释清楚!我的二作呢!” 慕婉茵先是一惊,然后声音冷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张声势:“我…我觉得你对这篇论文的贡献,没到必须要挂二作的程度。师弟后期帮我做了很多…很多补充工作,这是他应得的。” “慕婉茵!”林淼生气道,“你摸着良心说!没有我,你这篇论文的核心idea能立得住没有我调试代码,你的数据能跑出来你现在为了跟我赌气,连学术道德都不要了!还把他加上!你是在报复我吗” “我的论文我说了算!用不着你来指责我!你从来就只觉得是你帮了我,你考虑过我的努力吗”慕婉茵歇斯底里地反驳,但眼神深处的慌乱和心虚已经出卖了她。 彻底的心寒和巨大的失望淹没了林淼。最后一丝情分也荡然无存。他不再有任何犹豫,立刻跟慕婉茵说了正式结束关系,并请她搬回了学校宿舍。 林淼冷静得可怕,处理完慕婉茵的事情,他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开始极其系统地收集所有早期的邮件讨论记录、代码仓库的提交历史(显示大部分关键模块由他完成)、数据文件的修改版本时间戳、甚至几次关键突破的深夜聊天记录截图。 证据链完整且确凿。他整理了所有材料,实名向学校学术委员会及期刊编辑部发送了举报邮件,控诉慕婉茵学术不端,严重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并违规挂名。 学校的调查比想象中更快。面对铁证,慕婉茵无法狡辩。尽管她在导师面前痛哭流涕,解释说是一时情绪冲动,想气一气林淼,才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并再三保证师弟实际贡献很小。但学术委员会对此类行为历来是零容忍。最终处罚严厉:论文立即撤稿,给予慕婉茵记大过处分,延期毕业两年。她的学术履历上被永久烙上了“学术不端”的印记,前途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 然而,林淼也并未完全幸免。医院方面认为他处理此事的方式过于激烈决绝,将私人矛盾直接上升至公开实名举报,给医院与其所属高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带来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和尴尬。经过内部会议讨论,虽然认可他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但仍决定给予他院内警告处分,并从原本前景光明、技术含金量高的icu科室,降职调任至一个位于郊区、工作清闲但也近乎边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消息传出,在他们共同的朋友圈和医院科室里引起一片哗然。一段原本令人羡慕的校园恋情,最终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两败俱伤,令人唏嘘。 面对这个戏剧性的职业转折,林淼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依赖医院光环和职位来定义自身价值的青年医生了。凭借之前在高强度临床岗位享有的极高薪资,尤其是频繁受邀到全国各地“飞刀”做手术所积攒下的丰厚报酬以及成功的理财投资,他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这点降职减薪,对他实际的生活质量毫无影响。 他甚至隐隐感到一种解脱和轻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极其清闲,无非是看看感冒发烧、开开慢性病药、做做健康宣教,几乎每天都能准点下班,彻底告别了过去无休止的夜班、急诊手术和巨大的科研压力。生活节奏骤然慢了下来。 他很快冷静地搬出了市区住所,在市郊一个以绿化闻名的中档小区,租下了一个带有宽敞开阔露台的顶楼房子。这里光污染相对较少,视野极佳。 安顿下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实现一个在内心盘旋已久、却因忙碌工作和感情生活而一直搁置的念头——系统性地进行天文观测。他并没有满足于市面上常见的成品望远镜套装,而是直接联系了一位在天文台工作的老同学,赵沂。 “喂,老赵,忙不咨询你个专业问题。”他拨通电话,开门见山。 “哟嗬林大医生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怎么突然对咱们这仰望星空的穷行当感兴趣了改行啦”对面传来熟悉而调侃的声音。 “算是发展点业余爱好,清静清静。”林淼笑了笑,“想弄套靠谱的家用观测设备,预算不是问题。” “哦有什么具体要求打算看星星还是看月亮” “尤其是追踪和寻星系统,”林淼强调道,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一定要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的。最好能直接接入专业的星图数据库,支持自定义轨道参数导入和自动持续追踪的那种,越智能越好。” 老同学在电话那头明显惊讶了一下:“嘶……你这要求可一点都不业余啊,赶上我们台里一些小课题项目的配置要求了。怎么,林大医生这是打算在自家阳台搞科研了难不成……是想找点什么特别的东西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 林淼打断了他,语气平淡却不容深究:“就是个人兴趣,想自己看得更清楚、更省心些。” “明白了。”赵沂知趣地没再追问,“我给你个联系方式,是我一个朋友,专门做高端天文设备进出口代理的,你就说是我介绍的。他们代理锝国的一款高端赤道仪和自动驾驶系统,软件功能极其强大,数据库更新快,接口开放,应该完全符合你的苛刻要求。就是那价格……啧啧啧…相当‘美丽’。” “钱不是问题,能把事情办好就行。谢了,老赵,回头请你吃饭。” 几天后,一套价值足以买下一辆中级轿车的专业设备,通过特殊渠道被小心翼翼地运送并安装到了他的新家露台的阳光房内:一台口径惊人、镜筒修长的专业级天文望远镜,一台坚固稳定、齿轮加工精度极高的顶级品牌赤道仪,以及一套包含了精密解码器、高精度gps模块和内置了强大天体数据库的计算机控制寻星系统。这套系统甚至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执行复杂的自定义扫描和记录任务。 安装和调试过程花费了他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乐在其中,为此还将阳光房顶改成了电动可开合式,并增加了防水措施。每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班,夜幕降临,他的露台就变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私人观测站。 他首先从熟悉的月球环形山、木星条纹、土星光环开始,熟练着复杂系统的每一项操作。他再次通过vpn登录了那些国际天文论坛和masa的公开数据库,费了些功夫,终于找到了依据全球多个监测站数据交叉验证后、推算出的那颗火流星闯入大气层前的最佳初始轨道参数。 一个晴朗无云、大气视宁度极佳的夜晚,他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坐在电脑控制台前,将那一长串复杂而抽象的轨道根数,小心翼翼地、一个数字不错地输入到寻星系统的自定义轨道数据库中。系统屏幕上的电子星图缓缓旋转、放大,最终精准地锁定到了一个此刻正位于东海深处上方的天区坐标。窗外,庞大的望远镜在赤道仪的驱动下,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电机声,流畅而精准地指向了那个深邃的方位。 镜筒另一端所指的虚空,自然早已空无一物。那颗巨大的、可能来自星际深处的陨石主体,早已在剧烈的爆炸和燃烧后坠入深海,碎片或许正散落在数千米下的黑暗海沟之中。高倍率的目镜里,只有一片寂寥的、冰冷闪烁的恒星背景。 但他并没有停止。一种近乎偏执的探索欲驱动着他。他为系统设置了一个定时任务,让这套昂贵的设备在每个无云的夜晚,都会自动对准那个坐标,并进行长时间曝光的图像采集和记录,随后将数据与星图进行比对,利用软件算法敏锐地筛查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的光点或细微轨迹——无论是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微小碎片,还是……其他任何本不该出现在那片既定天区的、无法解释的迹象。 这种日常化的、近乎仪式性的观测,成了他排遣情绪、安放好奇心的独特方式。他沉浸在星辰运行的宏大规律和宇宙的深邃宁静中,现实里的那些纷扰、背叛和失落,似乎也在这种永恒的尺度下被悄然稀释。他享受着这种脱离复杂人际关系的简单和直接。

科幻灵异推荐阅读 More+
天灾降临:囤货千亿我在末世杀穿了

天灾降临:囤货千亿我在末世杀穿了

温粥粥
沐九月重生了。前世的她,摸爬滚打十五年,终于熬到了最后一关,却不料全员团灭。一睁眼,末世重启,前世的金手指也跟着回来了。高温干旱、暴雨、严寒、酸雨、沙尘暴、地震海啸……各种极端天气轮番上演,大陆板块下沉,人类的生存空间一再压缩。这一世,她要做好充足准备,再战末世!不做小区战神,山洞修建庇护所。别人末世艰难求生,她在山洞大口炫肉!来了个懂事的邻居,不仅主动交出万亿物资,还将庇护所修的铁桶一块。看在他
科幻 连载 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