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兄弟,我回来了!
晨曦林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黑熊大哥,您要的文件我带来了。”张定坤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份盖章的批文递过去,语气温和:“有了这些,您看中的那两块地基本稳了。 剩下的关节我也都打点好了,不会出岔子。” 黑熊接过文件粗略扫了一眼,随即朝身旁的小弟使了个眼色。 那人立刻会意,将手中皮箱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成捆现金,粗略估算至少也有七八百万。 “辛苦张议员费心,这点心意请您收下,别嫌寒酸。”黑熊语气诚恳。 “哎哟,黑熊老大您这就见外了!既然您这么讲义气,那我也不推辞了。”张定坤乐呵呵地示意保镖把箱子收好,嘴角几乎咧到了耳根。 这段时间,黑熊终于在湾湾找到了合适的落脚产业——房地产。 虽说这里的房价不像港岛那样高得离谱,但也是一年比一年涨得凶。 整个岛看似不小,可东边大半都是山地,真正适合人居、开发的平地集中在西岸一带。 而大城市本就吸人,人口不断涌入,住房需求自然水涨船高,地产行情也就跟着热了起来。 黑熊正是瞅准了这个趋势,果断出手布局。 靠着张定坤的关系,他已经陆续拿下几块关键地皮,进展顺利。 更重要的是,他也想趁机绕开刘健,直接和张定坤建立私交。 毕竟他们算是外来势力,不能事事依赖别人引荐,否则处处受制于人。 刘健固然靠和联胜吃饭,不敢轻易翻脸,但既然和联胜要在湾湾设点,就必须有自己的人脉网络。 而张定坤心里也打着同样的算盘——双方各取所需,最近往来频繁,除了谈生意、办手续之外,私下饭局酒局也没少聚,关系日渐紧密。 与此同时,回到健合会总部的刘健把辫子哥阿标叫进了书房。 “现在有和联胜撑腰,又有张议员照应,咱们生意翻了几番,是时候再往前推一步了。”刘健站在地图前说道。 “老大您的意思是”阿标站直身子问道。 刘健伸手一点地图上的台中市,“往南走,先拿下台中,把地盘扩出去!” 台中是湾湾第三大城,过去刘健一直没动这块地方,一方面是因为中间隔着桃园市,地理上不够连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台中北区角头贵董手下头号人物阿仁,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台中的江湖格局和台背、高熊不同。 后两者以三联帮、健合会这类外省背景的帮派为主,而台中这边清一色是本省挂的地头蛇组织。 “角头”在当地话里就是地主老大的意思。 这些势力和传统帮派最大的区别在于,手下兄弟大多是邻里街坊的孩子,土生土长,彼此知根知底。 在外人看来,他们更像是同乡互助团体,为保护自家社区利益而存在,并不完全像黑帮。 实际上,性质上并无太大差别,只是管理方式更讲情面——毕竟都在一个村、一条街上长大,街坊欠债一般也不会逼得太狠,手段相对克制。 可一旦对外来者动手,那就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这些兄弟自幼结交,感情深厚,默契十足,凝聚力远超一般帮派,对付外敌时往往团结一致,战斗力极强。 这也是为什么三联帮从高熊往北扩展时,宁可跳过台中直接拿下桃园,原因就在于台中的地头蛇太难缠——这些人派系根深蒂固,彼此抱团又守旧排外,索性先避开这块硬骨头。 但刘健却不这么想。 台中毕竟是全岛第三大城,人口密集、消费力强,若能把走私货路打通到这里,利润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你清楚现在台中都有哪几股势力吗”刘健转向阿标问。 “清楚!”阿标马上应道,“目前台中主要分成两块,一个是北城,另一个是北馆。 北馆那边由贵董掌舵,北城则是憨春和虎义两个人在管事。” “比起北城,北馆的势力要大得多,地盘差不多是对方的三倍,几乎覆盖了市区大部分区域,在当地算是头一号人物。” “嗯。”刘健微微颔首,随即说道:“我需要更详细的资料,你安排几个人手,给我摸清楚他们的底细。” “明白,boss!” 打定主意要动台中的刘健,在阿标离开后独自站在窗边,望着远处楼宇出神了好一阵。 最后,他缓缓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出了那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这个号码属于他年轻时最铁的兄弟——阿仁。 当年他还只是街头小混混的时候,两人一起在台中打拼。 可作为一个外省子弟,想在这片本省人主导的地盘上闯出名堂谈何容易阿仁起步没比他早多少,却已经在北馆贵董手下崭露头角,手下也有了几个跟班;而他自己还在巷口晃荡,除了住的那条街,几乎没人认识他。 那时他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全台中都知道刘健这两个字。 为了往上爬,他替老大顶罪,当街鸣枪引警察上门。 行动前夜,他只给阿仁打了通电话,约在闹市见最后一面。 见面没说几句,他掏出枪对空开了火。 阿仁想拉他走,却被他一把推开。 那一刻,阿仁就懂了——他是故意进局子的。 在湾湾,坐牢不叫坐牢,反倒被称作“进修”,因为从里面出来的人通常地位都会提升,算是一种资历。 那天阿仁刚从牌局赶来,身上没带什么东西,顺手就把兜里一张牌九塞给了他。 那张牌九是七点,在闽南话和江湖规矩里都象征好运。 阿仁的意思很明白:愿你平安归来。 临别时他对阿仁说:“等我把全台背的地盘攥在手里,一定回来找你。” 后来他从绿岛“毕业”出来,并没有回到原来的老东家,而是领了一笔遣散费,转头就在台背创立了健合会。 他清楚得很:以他外省人的身份,哪怕拼死拼活,到最后也不过是个跑腿的小角色。 与其仰人鼻息,不如自己当大哥。 如今,他刘健确实做到了。 不仅吃下了整个台背,还拿下了半个桃园,真正成了独当一面的大佬。 现在,是时候回去看看老朋友了。 此刻,远在北馆的阿仁正坐在自家堂口翻着近期账本。 这间堂口临街而设,门面上挂着“贵理建设”的招牌,实则跟建筑工程毫无关系。 场地不大,百来平左右,办公室与外厅仅隔一道墙,中间嵌着一块透明玻璃,抬头就能看清门口动静。 名义上是建设公司,实际营生主要是放款讨债这类街面生意。 客户大多是熟人介绍或邻里往来,也不讲究什么正规流程,不像财务公司那样西装革履、电脑成排。 大厅中央摆着一条长桌,占据大半空间,两侧凳子上坐着他的几个得力手下,有的看报,有的闲聊扯淡,气氛松弛得像个茶馆。 正当阿仁低头核对账目时,裤袋里的手机响了。 掏出来一看,是个陌生号码。 “喂,哪位”他接起电话。 “兄弟,是我,我回来了!”听筒那端传来熟悉又久违的声音,正是刘健。 虽然阿仁和刘健已经多年未曾碰面,但那个从小一起闯祸、一同扛过风浪的兄弟嗓音,他怎么可能认不出来一听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阿仁脸上顿时浮起一抹惊喜。 “你这小子现在在哪儿前两年我专程去绿岛找你,结果人家说你早就出来了。出来也不打个招呼,我还以为你干脆搬去外岛定居了!” 阿仁虽是北馆贵董手下的得力干将,底下也带着一帮兄弟,可角头跟一般黑帮不同,向来安于本分,不怎么插手外面的事,消息自然也没那么灵通。 他对“健合会”这名字倒是耳熟,也知道那是个近来势头很猛的组织,老大叫刘健——但他压根没把这两个字跟自己当年的死党联系在一起。 再说,这种级别的老大通常都低调得很,从不上新闻,更别提露脸照片了,所以他直到此刻仍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正是如今江湖上人人提及的那位风云人物。 “我不是现在就找你了吗”刘健语气干脆,“今天有空不要是没事,一起吃顿饭。” “当然有空,去哪儿” “老地方吧,就咱们以前常去的那家卤肉饭,好久没吃了,还真有点想那味道。” “哈哈哈,行啊!几点” “一个钟头后见” “没问题,到时候见!” 刘健说的“老地方”,正是他们年少时混迹街头时常落脚的小店。 店面不大,位置偏,口味也谈不上多出众,唯一让人惦记的,是老板娘有个清秀可人的女儿。 那时候两人都年轻气盛,把那姑娘当成了心里的白月光,私下还常常吹牛,说什么“以后发财了一定娶她”“谁先出头谁先提亲”之类的话,说得满脸通红。 和阿仁低调地打车独自赴约不同,刘健却是开着一辆锃亮跑车到场,后头还跟着三辆黑色轿车,每辆车上都下来几个穿西装的年轻仔,站成一排,规规矩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