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容词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056年,苏辙和父亲,哥哥苏轼一起到汴京参加科考。 途经成都时拜访大臣张方平,张方平评价两兄弟,说: “二子皆天才。 长者,明敏尤可爱; 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用现代话翻译一下,就是说: 哥哥性格开朗,将来一定人见人爱; 弟弟性格严谨,将来成就或许比哥哥还高。 后来两人的发展,果然如张方平所言。” 看到这,七玥疑惑: “真有看人这么准的人吗666” 天幕继续: “后来,哥哥苏轼果然成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文豪”,而弟弟子游则一跃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副宰相。 公元1057年,一家三父子来到了开封。 这一年的都城星光耀眼,唐宋八大家中的6位此时都在京城。 兄弟俩同时参加会试,都考中了进士,一时间轰动京师。 这一年的苏辙才19岁,可谓是年少成名的天才学霸了。 不幸的是,同年,他母亲去世,父子三人回到蜀地奔丧。 公元1060年,他们搬家到京城,住在了苏洵贷款买的别墅里。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个大大咧咧的“嘴强王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苏辙更是个语出惊人的“怼人小天才”。 这不,公元1061年的智科考试,苏辙就展现了自己“愤青“的一面。 “智科考试”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公务员考试。 却因苏辙生病而推迟了一个月举行,在考试中他写了一篇遇事治科测,主要论述了4个方面: 一说仁宗太懒,没朝气, 二说太沉迷于女色, 三支问仁宗把钱都花哪儿了 历数了自庆历新政以来的种种弊端,说新政效果不行,把当时的最高领导宋仁宗批的一无是处。 引起了官圈的激烈讨论。 司马光评价说: “所示文词臣不敢言。” 意思就是,文辞太大胆了,我都不敢这么说。 而这次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敢直言进谏的人。 出名的仁慈皇帝宋仁宗却没生气,还把苏辙录取为四等。 仅次于他哥哥苏轼。 宋仁宗回到后宫后,跟自己的皇后说: “朕今日为子孙得良宰相矣!” 原以为通过这次考试就能得到重用,没想到只得了芝麻小官儿。 苏辙不得已,以照顾父亲为由不肯赴任。 公元1066年,父亲苏洵逝世。 兄弟俩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直到1069年再次回到京师时,北宋政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苏辙和哥哥苏轼都喜欢说真话,不支持新法,于是双双被贬。 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不会妥协的人往往举步维艰。 此后的10年间,苏辙都在地方担任不起眼的小官儿。 直到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苏辙这个冤种弟弟为了哥哥的事操碎了心。 他在哥哥苏轼被下狱后上书,向皇帝求情。 请求用自己的官职替老哥赎罪,还到处求人、托关系为哥哥求情。 当狱中的哥哥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写下: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可见他们兄弟情深。 后来又在王安石和太后等人的帮助下,哥哥总算是保住了小命。 这次兄弟俩又双双被贬。 直到108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 开始启用司马光等旧党,苏辙才迎来自己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他政绩斐然,一路升职加薪。 1092年升任门下士郎,成了位高权重的副宰相。 按理说作为大宋待遇丰厚的高级公务员,苏哲应该非常有钱~ 但他经常在自己的文章里哭穷:我年70无住宅~ 70岁了还没买房,为啥呢 部分原因是曾借给哥哥好多钱~??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有5个女儿,5个女儿,啥概念 (`Δ′)ゞ 相当于如今有5个儿子的家庭压力。 苏轼曾说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机。 因为宋朝流行厚嫁。 娘家一般要为女儿准备非常非常丰厚的嫁妆,在备嫁妆这方面儿那是一个比一个卷。 老父亲苏哲大半辈子的积蓄都花在了给女儿们准备嫁妆上~ 据说为了给小女儿备嫁妆卖掉了在开封城郊外的多亩良田。 整整凑了9400名,相当于现在的750万人民币。 好家伙,有钱人的世界咱也不懂~oo 由此可见苏辙对待子女也是尽心尽责,当之无愧,是个好父亲。 1093年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苏辙兄弟俩又开始了被贬生活。 之后再也没有大的作为。 1097年,聚少离多的兄弟二人相遇在滕州,苏辙送别了哥哥苏轼。 之后在海南,两人在雷州渡海作别,这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1101年,哥哥苏轼在常州去世。 临终遗言中只提到了弟弟苏辙:为吾子由自在贬及归不及一见而绝,此痛难堪。 豁达了一辈子的苏轼,临终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弟弟苏辙一面。 苏辙得知后也悲痛不已,在文中说手足之爱,平生遗愿。 在这段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兄弟情中,苏辙表现的更像一个兄长。 他稳重谨慎,事事为哥哥着想。 纵使苏辙传评价这两个人,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有爱,迷途无少怨有尽无罕见。 然而人生总有分别,哥哥终究先走一步。 归去来兮是无斯人,谁与游 晚年的苏辙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往来。 在永昌今河南许昌居住了11年终日读书着述,绝口不谈政事。 1112年10月25日,74岁的苏辙病逝后葬于苏轼旁侧。 他们终于实现了年少时安知风雨夜,赴此对床眠的愿望, 长久以来,苏辙都隐匿在哥哥的耀眼光芒下,他谨慎稳重,朴实,内敛~ 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清正好官,亦是一生只爱一人的深情才子~ 他真挚踏实,温暖可靠。 都说世人皆爱苏东坡,但东坡最爱的还是他弟弟子由。 试问这样的兄弟情谁不羡慕 谁不想要一个可爱的子由弟弟呢 北宋第一暖男,大家爱了吗” “爱了爱了~”七玥不由自主地道。?? 相信看完博主介绍的人,没有人不爱子由的。 ?人? 七玥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苏辙和出名的东坡大大一样让人心动。(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