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靖王想娶你
墨染吟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关键的是,我可以当着您的面立下契约。将来若苏姑娘真心不愿与我继续这段婚姻,我定亲手为她写下放妻书,绝不拖延,绝不刁难。我会让她体面地走出靖王府的大门。” …… 苏晚渺在外面等了许久。 寒风掠过庭院,吹乱了她的发丝,她却浑然不觉。 终于,她看见齐氏神色恍惚地走出来。 她赶紧迎上去,伸手扶住母亲的手臂。 “娘,王爷跟您说什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您怎么脸色这么差” 齐氏定了定神,抬手轻轻按了按额角。 “先回家吧。王爷说了,他的人会接他去城西别院住下,让你别担心,他会安排妥当。今日的事,咱们回去再说。” 知道母亲向来不喜欢自己与萧侭走得太近。 尤其现在更是涉及婚嫁大事,苏晚渺只好压下心中的疑惑。 “是,娘,我听您的。” 可回去的路上,气氛始终沉闷。 齐氏坐在马车里,一会儿低头沉默,一会儿长叹一口气,眼神时不时悄悄落在女儿身上。 这反常的举动让苏晚渺心里越来越不安。 她终于忍不住,在马车缓缓行至街角时,转头低声追问:“娘,您到底怎么了王爷到底跟您讲了什么为什么您一直这样拿不定主意难道……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齐氏长叹一口气,伸手紧紧握住她的手。 “渺儿,你实话告诉娘,你当初救靖王,到底是出于什么缘由真的只是因为认出他是大渊战神,觉得他能抵御西凉铁骑吗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苏晚渺一怔,眉头微蹙。 “当然是因为我认出了他。他在边关浴血奋战多年,是大渊的脊梁,只有他才能挡住西凉的骑兵,守住山河百姓。再说,就算我不认识他,只凭他重伤垂死倒在荒野,我也会出手相救。这是医者本心,也是为人根本。” “只是……若我不曾认出他身份,或许不会特意隐瞒他的行踪,也不会为此牵连家中。” “但我无悔。救一个人,不该计较得失,更不该因权势而区别对待。” 齐家祖上也是武将出身,忠勇传家,最重气节与道义。 再加上苏晚渺一贯温顺本分,从不任性妄为,从未有过出格之举。 所以齐氏听完之后,只是缓缓点头,并未生疑。 沉默了一会儿,她望着女儿清秀而坚毅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才又低声问道:“那你觉得,靖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王爷文采不错,带兵也有一套,心怀大局,确实是个难得的人物。” 苏晚渺轻声答道。 见她回答得毫不犹豫,齐氏心里已有几分底。 “可外面都说他狠辣阴沉,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皇上也不待见他。虽说朝里有些人脉,可只要三皇子还在,他就别想翻身。你跟他走得太近,就不怕被牵连万一他拿你当棋子怎么办” 这回苏晚渺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 “是非对错,都是别人嘴里说的,未必是真的。” “至于朝堂上的事……娘担心我救了靖王,会给沈家惹麻烦。您放宽心,以后我绝不会再明面上和他来往,该避嫌的地方一定会避。相信王爷也能懂我的意思。” 她说得坦然,没有半分闪烁其词。 “这么说,你是真不怕他,也真心信他了” 齐氏仔细打量着苏晚渺的表情。 苏晚渺有些不解,只坦诚地说:“这几天相处下来,我觉得靖王根本不像外头传的那样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其实一开始,他是想立刻离开的。是我考虑到他伤重行动不便,容易暴露行踪,才劝他留下养伤。而且昨天那么多险境,都是他冲出来救我和哥。哪怕自己旧伤复发,他也从未退后一步。” “这样的恩情,值得我信他一次。” 齐氏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权衡利弊。 她深知女儿性子倔强,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可这事牵扯的不只是感情,更是整个沈家的命运。 良久,她终于问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如果靖王想娶你,你怎么想” 按理说,这种关系到家族前程的大事,她本该先和沈伯爷商量才是。 毕竟魏家支持三皇子。 虽然现在和沈家退了婚约,但从前两家往来频繁,外人很容易认为沈家也站了队。 这时候若突然和靖王结亲,无疑是个大忌。 朝廷风云变幻,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可苏晚渺是她唯一的女儿。 如果女儿愿意,她也不是不能试着为她争一回。 哪怕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哪怕要面对无数非议。 但这句话,却让苏晚渺愣住了。 她瞳孔微缩,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嘴唇轻轻颤了一下,才低声问道:“靖王今天跟您提的就是这事” 苏晚渺正胡思乱想着,脑海中浮现出靖王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她的心跳莫名加快,思绪纷乱如麻。 就在这时,齐氏已把萧侭提出的理由一一道来。 “不过话说回来,靖王身上麻烦的确不少,眼下朝局僵着,一时半会儿翻不了身。你要是真嫁过去,少不了要担风险。所以娘想听一下你自己的想法。” 齐氏语气柔和地问。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轻轻拂去苏晚渺肩头沾上的些许花瓣。 她是做母亲的人,最懂得权衡利弊,也最明白一个女子一旦嫁人,命运便不再全由自己掌握。 如今这门亲事关系重大,牵涉皇权、边疆、政局,更是关乎女儿后半生的安稳。 别的不说,靖王长年在外带兵。 能在寒北之地率军与西凉周旋十余年,让敌军闻风丧胆,岂是寻常人物 能让西凉忌惮三分,让北疆几万将士听命于他的人,必定说到做到,品行靠得住。 这样一个人,纵使外界有流言蜚语。 可在她看来,真正的英雄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 恶名是咋来的,她心里也有数。 朝堂之上,向来不乏嫉妒之辈。 何况靖王手握兵权,功高震主,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 造谣抹黑、散播私隐,不过是政争惯用手段。 而真正明眼人知道,他在战场上救了多少百姓,在边关挡下了多少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