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月份时,朱媺娖就通过郑森去信给郑芝龙,让郑家从东南亚诸国弄一批粮食贩来大明。

如今已是九月初,过去了三四个月,郑家怎么也该将粮食运过来了。

可朱媺娖却没料到郑芝龙会亲自过来。

由此可见,郑芝龙确实对朱媺娖的昭武朝廷有了相当的信任,同时应该也打消了窃据福建以自立乃至窥伺社稷神器的野心。

不过,朱媺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郑芝龙带来了多少粮食。

众阁臣、部臣也知道朱媺娖令郑家从海外购粮的事。

只是此事已经过去三四个月,郑家仍无消息,众臣便不报什么信心了一则对郑家不报期望,二则还是觉得通过海路运粮风险太大,即便郑家愿意,也未必能运来多少粮食。

听到刘淑英的禀报,众臣便都看了过来。

刘淑英带着笑容道:“启禀陛下,南安伯说他此番从海外购买了一百万石粮食。”

一百万石?!

众臣听了皆是惊喜。

虽然此前朱媺娖通过拍卖后世“宝物”获得了915万石粮食,但实际运到南京由中枢支配的粮食也就三百多万石粮食。

其中一大部分要用作军粮免得异地运输,一部分则用于官府低价售卖以平抑粮价,故而到了九月初,中枢在南直隶所能调用的粮食储备又降低到了一百万石以下。

若不是秋收在即,恐怕朝廷上下又在为粮食发愁,都未必有心思支持朱媺娖搞什么针对清虏的秋后大会战。

郑芝龙运来的这一百万石粮食,于朝廷来讲虽称不上雪中送炭,却也算解决了朝廷今年于粮食方面的后顾之忧。

朱媺娖也很高兴,当即对众臣道:“南安伯此番从海外运粮有功啊,他又是第一次来南京觐见,便由礼部侍郎黄焕出城迎接一下。”

礼部右侍郎黄焕当即一揖道:“臣遵旨。”

“好,财政会议今日就开到这里,诸位都散了吧。”

下午三点,朱媺娖才在武英殿召见郑芝龙。

“臣郑芝龙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待郑芝龙起身,朱媺娖、郝光明才看清了他的模样。

郑芝龙四五十岁的样子,身材不高不矮,已经开始发福,肤色偏黑,脸上仍可见常年跑海所留下的风霜痕迹。

只见他低眉顺眼,只抬头看了龙椅上的朱媺娖一眼,便立即低下了头。

郑芝龙虽知道朱媺娖今年只有十七岁,可真见到如此年轻的女帝、大明雄主,仍不禁心中惊叹。

同时,他又回想起了儿子郑森、四弟郑鸿逵所写书封信中提到的各种信息,以及朱媺娖赏赐命他从海外贩粮时所赐予的一盏“神灯”。

他已然确信,朱媺娖就是仙女下凡,否则何以能在如此年纪便以女子之身扭转大明乾坤?

这样一位得天所衷,有神通在身的真命天子显然是无法与之为敌的,既如此,不如早点诚心诚意投靠过来。

这便是郑芝龙此番虽运粮船队来南京觐见朱媺娖的原因。

“听闻南安伯在崇祯初年曾于海上击败了荷兰人的舰队?”

郑芝龙没想到朱媺娖一开口竟然就谈到了这事,哪怕已相信朱媺娖是仙女下凡,他仍吃了一惊。

因为就他了解,大明国内极少有知道的荷兰人的,一般都将其称之为红夷,甚至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混为一谈。

由此,郑芝龙对朱媺娖更加敬畏了,对于一些事情也不敢隐瞒。

他抱拳恭敬地道:“启禀陛下,事实上臣在天启七年就曾与驻台的荷兰人战斗过。”

“哦?”朱媺娖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问:“结果如何?”

郑芝龙道:“荷兰人少,为臣所击败。”

朱媺娖听了笑道:“你倒是不邀功。”

郑芝龙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荷兰人船坚炮利,其军中战船往往一艘便配备二三十门红夷大炮,甚至更多。

故臣早期与荷兰人接战,多靠人多、船多,以火船、接舷战取胜。

之后虽或买或彷造夷人战船,但因种种问题,一艘上千料的大战船亦不过只能载二十门红夷大炮,与荷兰人战船相比仍相差甚多。”

朱媺娖此前也只是知道如今大明南方海域活动的夷人以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国为主,还真不知道荷兰人战船的具体实力,此时听郑芝龙讲来还是颇为惊讶的。

不过,荷兰人上千料的大海船一艘才装二三十门大炮,朱媺娖在四川造的四百料内河座战船,一艘也能装二十门光明式火炮。

由此可见,荷兰人所用红夷大炮应该没比此前明清进口的红夷大炮先进多少,比之光明火炮钢炮更是相差一大截。

然而海战依靠的不仅是大炮,最主要的还是战船。

朱媺娖考虑到她虽然可以通过郝光明从后世获得很多造船资料,但终究缺乏熟练的造船工匠去实施,她便道:“夷人既然船坚炮利,我大明多造大船火炮胜他便是了。

此前朕已经着令南京龙江造船厂造海船,只是欠缺熟练的造船工匠,尤其是熟悉夷人战船的工匠,不知南安伯可否从福建调一批来京呀?”

郑芝龙道:“陛下有命,臣自当遵从。”

朱媺娖满意点头,又转换话题问道:“南安伯此番从海外运粮来南京不容易吧?不知准备作何价卖给朝廷呢?”

郑芝龙道:“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本分,臣如何敢向朝廷要钱呢。”

朱媺娖摇头,“南安伯此话可就说错了,臣子该为国家效力不错,却也不必赔上家财。

何况,大明一直缺粮,朕知越南、缅甸及南洋诸国水稻皆是一年三产,其他粮食亦丰富,故准备长期从海外购粮。

若是南安伯这首位替朝廷从海外购粮的不收钱,今后其他人又如何愿意替朝廷购粮呢?”

“这”

郑芝龙有点无语,完全没想到,他想送朝廷一百万石粮食竟然送不出去。

不过他却因此更加敬重朱媺娖了。

朱媺娖既有这样的认识和打算,可就不只是有神通那么简单,智慧亦令人敬佩。

略想了想,郑芝龙便道:“如陛下所言,越南、缅甸等国粮食多产,粮价亦远低于大明,故臣运来的这些粮食朝廷只需作价一两一石便足够了。”

说这话时,郑芝龙还小心翼翼地看着朱媺娖,生怕说多了引起朱媺娖不满。

成年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人们口中说的话与心里所想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郑芝龙也不敢肯定朱媺娖真就打算为这百万石粮食付出一大笔银子。

谁知朱媺娖听了却笑问:“一两银子真的够吗?须知如今大明粮食可是要二两八钱一石呀。”

其实东南亚虽然粮食一年三产,可实际也没那么便宜,在机上海运消耗及所承担的风险,郑芝龙此番运粮的成本是一石粮食一两多。

只不过郑芝龙此番来觐见朱媺娖,确实是诚心归附,还打算取得朱媺娖的信重。

他又家资巨亿,自然不在乎陪个百万两银子,甚至一年百万两他都赔得起,这才报个一两一石的价格。

所以,听朱媺娖问,他毫不犹豫地道:“一两银子一石足矣。”

朱媺娖笑道:“朕也不能让你白跑,这样,朝廷便以二两银子一石收了你这百万石粮食吧。”

朱媺娖并不是不在乎百万两银子。

她是希望藉由郑家此次贩粮卖给朝廷的事,让其他海商也尽量加入进来,继续扩大从海外买粮的规模。

等过段时间,大明朝廷能完全掌控几处海关后,还会采取郝光明从诸多网络中剽窃的一个方法以运粮回国作为国内外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硬性要求,进一步增加大明的粮食储备。

郑芝龙没想到想赔本都陪不了,只能略带着一丝苦笑躬身作揖道:“臣谢陛下隆恩!”

待郑芝龙行了谢礼,朱媺娖又郑重地道:“朝廷将在军务院下组建海军都督府,由朕亲自兼任大都督,再设左右都督协理府务,南安伯可愿就任海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深闺大小姐的现代生活

深闺大小姐的现代生活

雪如絮飘飞
当一代才女穿越来到现代,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呢这世界怎么这么奇怪,这世界的人怎么会这么奇怪,啊……这是哪,爹,娘你们在哪呀,我要回家,呜呜……一段奇妙的..
军史 连载 49万字
大秦:金榜降世,祖龙求我监国

大秦:金榜降世,祖龙求我监国

听九歌
穿越九州世界,成为秦皇嬴政的十六公子——赢长歌。这里更是汇聚了九州历史所有朝代,武林世家。赢长歌自幼无所事事、贪图享乐,更是自己开了一个风月酒楼。这也成为咸阳城津津乐道的美谈。岂料天道呈现,金榜公布!嬴政:寡人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榜单必然是我大秦第一!汉高祖:朕大汉马踏匈奴,镇杀西域,天下舍我其谁!然而伴随着金榜公布……嬴政大惊:我儿长歌,有大帝之资!
军史 完结 57万字
战国小人物

战国小人物

沙海孤弦
乱世出英雄,却有人不愿意当英雄。苦逼程序员彭舟穿越来到战国,他不想当英雄,更不想去争霸天下。只想陪庄子装穷,教嬴政养生,自由自在地生活……
军史 连载 222万字
全勤安保

全勤安保

水边梳子
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一群移居海外而饱受欺凌的善良人民,一群甘于平淡的退役军人,一场环环相扣的阴谋……对于海外华侨,国旗与国歌从来都不只是一首歌、一面旗帜,更是我们华人的精神归宿与力量象征,在海华的无数华人心中,当唱着国歌、举着国旗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的生命。
军史 连载 95万字
朽木神剑

朽木神剑

九拙
隐居竹海深处的朽木剑侠无极子,惨遭大弟子毒手,其传人叶青侥幸逃脱。一天后,叶青发现惊天一幕,本已死去的师父无极子竟然死而复生......
军史 连载 7万字
全职写手进化之旅

全职写手进化之旅

君惜笑
我说过,没有什么地方能埋没我的笔锋,总有一天,我用海水灌溉住淹没我的泥土。才情写手,喷子读者,演绎网络写手真实时代。
军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