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九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恭喜进入前情回顾环节, 能找到隐藏的彩蛋哦! 石咏无奈, 唤来李家的庆儿,对石喻说:“看,这是庆哥儿,和你一般大。你们一处去玩,好不好”

李庆儿一拉石喻的手, 说:“我早起去树上摸了几只鸟蛋, 都埋在灶膛的膛灰里头, 现在估摸着烫熟了, 走, 带你去尝尝去!”

石喻听说, 也觉得新鲜,当下就随着庆儿往李家过去。

村民之中也有人稀罕石咏的, 当下就有人拉着陈姥姥悄声问:“这是哪家的小伙儿, 说亲了没”

“人家在旗!”陈姥姥半句废话不多说,没戏。

旗民不婚,旁人听说, 立刻再也不问了。

陈姥姥则带着她女婿李大牛来见石咏:“咏哥儿,没想到, 竟是你带着喻哥儿一起来的。”

李大牛是个三十五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说话声特别响, 一开口就将石咏吓了一跳:“人家哥儿这都成丁了, 可不是到了当家做主的时候”

的确, 前两天石咏刚过了十六岁生日, 有了差事就可以往正白旗佐领那里去领禄米丁银去了。只是他前阵子忙着金盘和香囊的事儿,还没顾得上去办手续。

闲话不多说,一时李大牛先带了石咏去见里长。石咏向里长问了问这附近的地价,又问了南面华家屯的事儿。里长只说:“只听说皇上给皇子阿哥赐园子,所以征了不少地。只是这好运气,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落到咱们头上呢!”

这里长的表情,又是期待,又是惴惴。若是树村这边也修园子,迁走的村民多少能分得点儿补偿,然而他们也听说了华家屯附近前些日子里有不少强征强买之事,回头要真落在树村头上,到底是福是祸还是两说。

然而石咏却知道最后这好运气到底没落在树村头上。他问过里长,知道村里东西两端已经垦出了大几十亩良田。在熟田之外的荒地,现在可以买了去垦荒。只是荒地现下也不便宜,要五两银子一亩,而北面的荒山则更便宜点儿,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亩。

他们在里长家正说着话的时候,就来了一人,见到石咏,大约觉得石咏身上穿着的衣料寻常,年纪又轻,当下就有些不屑,旁若无人地越过了,径自去寻里长说话。

可是一听里长说起,石咏是李家所佃之地的主家,对方立即反应过来石咏的身份,知道他是个在旗的,那脸色登时就变了,满脸堆着笑,与石咏打招呼,亲切得像是处了十年的对门邻居。

石咏不想理他,只点点头打了个招呼,问清对方姓王,就不再说话了。

随后石咏央了李大牛带他去村落两边看看荒地和荒山。

一路上,石咏问了问李大牛家里的情形,知道李大牛今年三十四岁,膝下却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他的长子已经满了十六,次子也即将成丁,将将也快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

如今李家唯一的生计来源,就是佃了石家的几亩地种着。石家厚道,要的地租少,可饶是如此,李家也只是将将糊口而已,经济压力很大。所以听说石家想要买地,李家非常期待。

他们先转去了村西头。李大牛给石咏指点看了几处容易开垦的荒地位置。

石咏见这里虽然是没有垦过的荒地,但是总体地势平坦,容易开垦。就像李大牛说的,秋收之后一鼓作气,再忙上两天,就能将地平出来,第二年开春,犁一犁就能播种先种一茬什么了。

然而石咏的考虑却是,地势平坦,不止容易开垦,自然也容易驻扎行辕营房。如果他记得不错,将来八旗出城驻防,树村东驻扎的是正白旗,树村西则是镶黄旗。如果此时买地,就得买在树村东。将来若是这地被征了去,凭他是正白旗在旗的身份,即便有纠纷,也有办法斡旋一下。

可偏偏未开垦的荒地都在村西。

石咏心里有些犹豫不决,便央了李大牛去带他看看村北的荒山。

两人刚到村北口,已经见到弟弟石喻和李家幼子庆儿两个,齐齐从山坡上冲下来。

石喻见到大哥,双眼一亮,大叫一声:“哥哥!”扑过来,拉着哥哥往山坡上直奔。很明显,在此之前,石喻已经和庆儿在这儿玩了好一阵了。

石咏被弟弟拖着,奔上一座小土坡,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只见土坡背后是丘陵起伏,土坡正下方,有一方清泉汩汩而出,形成了一个浅塘,浅塘的另一端,山泉水沿着山间溪涧向东面流去。

眼下刚刚有些秋意,山间兀自郁郁葱葱。说来也奇,这里泉眼附近,山坳里背风处生了一大片野生毛竹,而向阳的山坡上则长了不少野桃。毛竹在北方山野之间很不常见,这里生了一大丛,倒也出奇。另外据李大牛说起,这里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山桃花,别提多美了。

石咏站在山坡上,一阵清风袭过,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大爷,”李大牛从后面赶上来。他不好意思像岳母一般管人叫“咏哥儿”,便老老实实地这么称呼他,“这里好是好,只可惜,是山地,难开垦,山间没什么出产。就那么一汪浅水,也养不了鱼。”

这荒山,美则美矣,却没什么产出。

石咏点点头,表示他心头已经有数了。

之后李大牛提溜了庆儿和喻哥儿两个皮猴先回李家去,石咏自去见里长。

待到石咏从里长那里回来,到李家的时候,已是日暮时分。李家正炊烟袅袅。陈姥姥和李陈氏两个下厨,整治了一桌子的菜。

这里的农家虽也不是过午不食,可晚饭大多简单,晚饭过后不久便熄灯睡了。李家今日也是因为石家兄弟俩过来,才张罗了一大桌。李陈氏特地宰了一只鸡,切了一大块腊肉,加上李家之前晒的那些干菜,和茄子西葫芦之类时鲜的菜蔬,做了好些个菜,满满地都堆放在堂屋里的圆桌上。

石咏见李家人客气,倒也有些不好意思,招呼大家一起上桌,李家人倒是扭捏推让了一番,最终一家人都挤了挤,在桌边坐了下来。

陈姥姥辈分最长,先提了筷子,往石咏和石喻碗里各自挟了个鸡腿,几片腊肉,这才点了头,李家的儿郎们便不再客气,飞快地吃起来。几个大碗里还剩的那么点儿荤菜,转眼之间就被抢空了。

倒是石咏和石喻,吃着农家各色干菜野菜,倒觉得味道新鲜,哥儿俩就着饭都吃了不少。

一顿饭将将吃完,李大牛才小心翼翼地向石咏问起:“大爷,您拿了主意没有,这回打算买上多少地”

石咏“嗯”了一声,吞下一块炖茄子,才回答道:“我已经和里长商议好了,这回把村北面正好十九亩的荒山买下来。这定金都已经付了,只等明日签文书!”

他话音刚落,李家堂屋里立时静了。

李家人盼了许久,才将石家哥儿俩盼来,只想着这哥儿俩能多置办几亩地,反正李家的人手够,把荒地垦了能多打几石粮食。可谁曾想……

李家人见石咏说话时候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想,谁家的小子,不买那些容易开垦的荒地,反而要买没出产的荒山

陈姥姥进过城,也听街坊邻里说过一耳朵:石家这个咏哥儿,莫非真……是个呆子

两人作别之后,那名小同窗就转身回到学塾里去了。

“他是夫子的儿子,叫姜鸿祯,是弟弟的朋友呢。”石喻向哥哥解释。

石咏则有些好奇:“怎么样二婶给你做的饼子,中晌够吃吗”

石家不富裕,平日里大家中饭都只吃饼子咸菜,到了晚上石大娘和王氏会带着大家改善伙食,添上个把荤素搭配的菜,还都将菜里的肉让给两个男孩子。

石喻早上上学之前,王氏也是往他的书箱里装上几个现烙的饼子。前两天,石喻说饼子不够吃,向王氏又多讨了几个。王氏心疼儿子,哪有不答应的

“鸿祯觉得我的饼子好吃,我就分给他一半!”

石咏挑挑眉,心想:原来是这样啊……

“鸿祯就去自家厨房里,把师娘留给他的一勺炖肉舀出来,咱们俩就一起用饼子夹肉吃。哥,鸿祯家的炖肉可香了。鸿祯却说咱家的饼子做得好,外头脆里头韧,有嚼头。”

二婶王氏的烙饼确实做得很美味,但是石咏却想,怎么听起来好像是这夫子府上的炖肉听起来更诱人呢!

“哥,我和鸿祯是好朋友,我们的东西都不藏私,都是要分给对方的。”

听到弟弟这样说,石咏多少放了心,他原本觉得姜夫子家听上去像是有点儿在暗中帮衬石喻,可现在听来,喻哥儿与同窗该是真友谊,彼此都没有保留的。

打小的朋友之间单纯的友谊最为可贵。石咏很高兴弟弟在学塾里这么快就有了朋友。

然而有友谊在,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石喻一回到家,就自己去打了清水,在石咏给他打磨出来的一块青石板上练起字来。

“鸿祯的字写得也很好,我可不能被他比下去了。”石喻一面用功,一面自言自语。

京城纸贵,上好的宣纸要几百钱才得一刀。石咏便想了个办法,将原本弃置在院子里的一片青石板表面慢慢用砂纸打磨光滑。这片石板吸水程度与宣纸相差仿佛,石喻用毛笔蘸着水慢慢地写,待整片板面写完,前头最早写下的几个字也就干了。如此一来,循环往复,石喻就能好好练字而不用费纸了。

石咏眼看着弟弟认认真真地练字,心里暗暗舒了口气,心想,看这情形,拜姜夫子为师的事儿,该是稳了。

他转回自己屋里,将宝镜从怀中取出,放在另外两件器物旁边。

出奇的是,这卫子夫的金盘与杨玉环的香囊却正在热烈地交谈。香囊一扫此前的哀伤,言语之间似乎非常兴奋。

石咏仔细听了听,发现那两位竟然是在谈音乐。

这也难怪,卫子夫本就是歌姬出身,而杨玉环则更是精于音律乐理,简直能算是器乐演奏家和舞蹈家了。这两位一旦讨论起乐律和乐器,便大感趣味相投。尤其是杨玉环比卫子夫晚了数百年,无论是乐器还是乐理,唐代较汉代都有很大发展。杨玉环所懂的比卫子夫多了不少,当下一样一样讲来,令金盘叹服不已,将香囊好生赞了又赞。

石咏与宝镜在旁边,则完全插不上话。

“让它们好好聊聊吧!”宝镜告诉石咏,“一千年了,才好不容易遇上个能谈得来的,在此一聚之后,又不知会天南地北地在哪里了。”

听见宝镜这样说,香囊当即停顿下来,转而问石咏:“咏哥儿,你难道会将我们送走,将我们从此分开吗”

香囊说话的声音应该就是杨玉环本人的声音。石咏手上这三件器物里,宝镜的声音苍劲而豪迈,金盘的声音沉稳而肃穆,然而香囊说起话来,却令人觉得她不过二十许人,声音娇嫩甜美,糯糯的,教人觉得根本无法拒绝。

香囊这样软语相求,石咏就算是想要开口解释的,这时候也支支吾吾的,无法把话说出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宝镜替石咏开了口,“咏哥儿让咱们重见天日,能感知这千年之后的人世间,咱们已经很走运了。说到底,咱们只是几具老而不死的物件儿,世事沉浮,就算是一时分开了,过个几年,许是又能重聚了呢”

石咏轻轻地点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贾琏托付给他修复这两件器物,他便需谨守承诺,将这两件器物修复完成之后,物归原主。

这两件器物里,尤其是那只木瓜,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绝伦的银香囊。贾府的人见了之后,未必真的会把这两件东西送进当铺里。所以金盘与香囊的去向,石咏也没本事预知。但他想武皇说得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何况京中世家勋贵的圈子就这么大,就算是分开,也许过个几年,也终有机会能重聚呢

石咏越是这么被安慰,心里便越发百味杂陈。

他特别特别想让他经手的这些器物都留在自己身边,尤其这些,由他亲手修缮、重现光彩、甚至通了灵的古董物件儿。

可是细想想,在现代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有时他们那些研究员一连忙碌了好几个月,才成功修缮的一批文物,说送走就送走了,那时候心里还真是会空落落的难受。可是一旦他走在博物馆的大厅里,看见人们围着展柜隔着玻璃观赏文物,听到一声声赞叹的时候,却立即感受到无限满足。

被修复的器物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赏,本是他心底的小小愿望。

只不过,无论如何,他都希望这些老物件儿能得到妥善的对待。

几天之后就是石咏与贾琏约定的日子,两人在琉璃厂碰了面,贾琏还是扯了石咏去上回那家食肆,一坐下就兴致勃勃地问:“怎么样,得了吗”

他见石咏还是带了上次那两只锦盒,当即捧了第一只,说:“这只赵飞燕的金盘……”

“不是,是卫子夫的金盘!”

石咏若无其事地纠正。

贾琏:“……你这样说也对!这不能年代能再早些,更值些钱么”

顿了片刻,贾琏省过来:“不对,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有这个名头在,才最值钱!”

“卫皇后虽然出身歌者,可是当年也一样善舞。你回头这么说,准保旁人觉得耳目一新。而且,卫后是位贤后,这金盘,即便堂堂正正搁在正堂里,也没人会说嘴的。”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山野糙汉宠夫记

山野糙汉宠夫记

秃尾巴的狐呆呆
小哥儿白竹是张鸣曦买来的夫郎。小哥儿又黑又瘦又丑,身体也不好,要来何用?莫非张鸣曦是个傻的?小哥儿从小挨打挨骂,留下严重心理阴影,见了男人如同老鼠见了猫,让他如何面对高大健壮的自家男人?小哥儿见了张鸣曦他弟就笑,见了张鸣曦就躲,桑心!后来,小哥儿追着自家男人跑,“相公,相公”的喊不停。原来爱真的能治愈原生家庭的不幸!一个先婚后爱的老套的故事。一个被继父虐待,却被夫家宠上天的故事。……排雷:哥儿只是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神鬼冥后

神鬼冥后

百里皈依
陌鸾是冥界下一任冥王,手中掌管冥界万鬼妖魔。一次冥界大乱时,界境裂开,万鬼妖魔趁乱逃出冥界,她也受到重创,被反噬坠入异界大陆,变成了七八岁的女娃娃。星牟沽源是星牟国的三皇子,传说中的废材,却不知他的灵力已经超越常人,当一人一鬼相遇,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看万鬼如何在她手底俯首称臣,看她如何将异界大陆搅的天翻地覆。
都市 连载 85万字
她是玫瑰最绝色

她是玫瑰最绝色

侈眠
高冷禁欲撩不动的贵公子媚色入骨声名狼藉大小姐强强主角:沈满知/秦宴风对秦沈两家联姻的幕后原因,众人心照不宣。周围人都说他有个绝色倾城的未婚妻只是她声名狼藉,人人唾弃。直到在沈家第一次见到这人,他才知她为何担得起这样极端的评价。就好像他别墅后山遍地的玫瑰,盛开时慕名而来的人都流连忘返,衰败时因枯枝荆棘无数无人愿意打理。于是他也想看看这人的衰败。一开始只是试探,他淡漠高傲,“沈大小姐若能说服沈家取消婚
都市 连载 92万字
宠婚公式:娇妻,晚上好!

宠婚公式:娇妻,晚上好!

岚戏红尘
【超级宠文】“嫁给我,三年后,你可全身而退。”她签下契约,从坠下云端的千金摇身一变南城最有权势的豪门阔太!“老公,我要全身而退!”三年之后,她甩下离婚协议。某男邪魅一笑,蹲下身温柔凑到她七个月的孕肚上听了听:“老婆,我们的儿子不同意!”传言都说他冷酷残暴不近女色,她信了他的邪!
都市 完结 82万字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君笑千芃
女主司潇潇,为资助难以为继的孤儿院,临时放弃考研,选择了“高收入”的直播带货行业从业。被知名直播带货公司选定为“播渣”人选,利用大数据算法、伪造销售量等手段,侵占女主工作成果。女主深陷泥潭无法脱身,直至猝死在工作岗位,也不知自己是被公司算计。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可怜。天道知其善良、怜其身世,将其收为干女儿。令其魂魄穿越至百世以前,重新轮回,自此开启开挂人生。仰慕者、小跟班、知己、密友、搭档、死党...
都市 连载 130万字
鬼门圈

鬼门圈

吉美巴林
此剧以黑色幽默的形式阐述武侠,在国内应该尚属首例。故事开头讲的是一个真实事件,就是以宋末元初杨连真迦盗墓永思陵一事为引导,然后延伸铺展,男主角袁圈随师父白..
都市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