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非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城,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坐在案几之后,堆积如小山般的奏折挡住了他半边脸,看不出喜怒哀乐。下方有几名大臣站着,为首一人仔细翻阅一张淡黄色的册子,看完全部内容后,目光在落款处那个刺眼的鲜红印章停留了片刻——上面一半是满文,一半是篆体,用汉字写着“皇帝奉天之宝”——然后将其递给身后一人,让他们逐个传阅。

崇祯见他看完,迫不及待地问:“长卿,你先看完,就先说说。对这封‘国书’,有什么见解?”

这为首一人就是当朝首辅温体仁,崇祯时期任职最长的首辅,没有之一。他从崇祯的话语中听不出什么倾向性的东西,不知道该如何迎合,只得避重就轻。

“回陛下:鞑子本是大明臣子,伪汗擅自称帝,还用这种印玺,实在可恶,臣认为应当回书斥责才是……”

“现在不是追究这种旁枝末节的时候。”崇祯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朕问你,你对里面的内容有什么看法?”

温体仁仔细推敲崇祯的神情、语气,觉得崇祯应该是对这封“国书”的内容信了几分,否则早就付之一炬了,也不会把几名重要的大臣都叫来商议,于是斟酌着回答:“伪汗的话不可全信,但里面所述也不会是空穴来风,臣认为,关于威海卫指挥使陈雨的所作所为,可以派人前去调查核实,再做定论。”

崇祯从温体仁这里没有听到立场清晰的答案,有些不满,便转向其后方:“本兵的意见呢?”

兵部尚书杨嗣昌拱拱手,朗声答道:“陛下,臣以为,不管伪汗指责陈雨干涉藩国内政、拥兵自重等事是真是假,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国书’中隐晦地提及了和谈的意思,这一点值得做文章。”

崇祯坐直了身子,向前倾,饶有兴致地问:“此话怎讲?”

杨嗣昌抖擞精神,说道:“陛下,本朝的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鞑虏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

这番言论用白话翻译就是:鞑子是疥癣之疾,流寇是腹心之患,前者不会让大明灭亡,后者却有可能颠覆朝纲,重点应放在解决流寇上。

崇祯对这个观点颇为赞同,连连点头:“本兵所说极为中肯,然而和这封书信又有什么关联?”

“臣认为,要想解决腹心之患,就得先把疥癣之疾放在一边,伪汗有和谈之意,这是极好的机会。只要能稳住北方的局势,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流寇,钱粮兵力向中原、西北倾斜,不出三年,流寇必灭。”

崇祯犹豫地问:“文武百官、天下子民会不会把朕与夷狄的和谈,视为耻辱之事?”

其实杨嗣昌在就任兵部尚书之前,就有了先与清廷和谈,全力对付流寇的设想,但是堂堂大明与原为臣子的建奴和谈,委曲求全,必定会招来极大的非议,公开和谈,这个锅他背不起,崇祯要面子,也不愿承担这种污名。所以,这种事情只能取巧,不能公然主张。

他解释道:“陛下无须担心,鞑子只是透露了一丝隐晦的意向,我们也不必把这事摆上台面,虚以委蛇即可,只要拖个一年半载,换来鞑子不入寇,就能腾出手收拾流寇了。待中原平定,再全力对付鞑子,朝野上下就没有异议了。”

温体仁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不以为然,这个杨文弱,太想当然了,皇太极那样的枭雄,岂是你能轻易算计的,没有正式的协议,凭借一两句话就能忽悠鞑子一两年马放南山、解甲归田,只能说太傻太天真。但是崇祯显然很认同这个观点,他自然不会傻到与皇帝唱反调。

崇祯听了杨嗣昌的话,很是心动,继续追问:“那么鞑子对陈雨的评价,如何看待?”

杨嗣昌和陈雨没有交集,但他身为兵部尚书,对这样游离于兵部掌控之外的军头有天然的排斥情绪,印象自然好不起来。闻言毫不犹豫地回答:“有些事情,即便伪汗不说,有眼睛的都看得清楚。陈雨身为威海卫指挥使,却跑到朝鲜自立山头,所编练兵马远远超过了一个卫所的兵额,即便立下了一些微末功劳,也不能掩盖其拥兵自重的本质。臣以为,应当召回陈雨,严加斥责,然后拆分其部属,避免其坐大,甚至倚功自傲,产生不臣之心。”

温体仁察言观色,将崇祯似有所动,便开口道:“陛下,除此之外,朝鲜是大明藩属,视大明为父母,陈雨盘踞朝鲜,鸠占鹊巢,也会显得我大明恃强凌弱,败坏了天朝上国的名誉。”

崇祯听了两人的话,有些犹豫。此时陈雨的折子还没送到京城,他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但凭借禁海缉私一事,他对陈雨的观感不错,如果按照杨嗣昌的建议处置陈雨,终究有些不忍。可是杨嗣昌稳住北面、集中力量向西北用兵的策略很有道理,皇太极的“国书”也有处置陈雨就可以和谈的暗示,究竟要不要为了稳住皇太极,牺牲陈雨来换取一定时期的和平,他拿不定主意。

考虑一番后,崇祯缓缓开口:“兹事体大,不能轻易下定论,明日朝会上交由百官廷议。”

第二天,金銮殿内,文武百官济济一堂。

很多人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在崇祯到来之前,都在三三两两小声议论,均是围绕陈雨、皇太极几个关键词进行。左都御史唐世济站在其中,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暗想:自己应该怎么选择,是迎合杨嗣昌的意见,还是支持陈雨?如果今天的廷议不涉及与鞑子公开和谈,只是针对陈雨的拥兵自重的“罪状”商议如何处置,自己该不该冒险挺陈雨一把?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召唤千军

抗战之召唤千军

花与剑
抗日战争南京城沦陷前夕,一代兵王韩立迷迷糊糊的穿越了过来,这还不算完,还携带着神级召唤系统。什么叫神级召唤系统,就是什么都可以召唤。缺特战部队了,召唤周卫国。缺兵少食了,召唤李云龙。缺机枪手了,召唤迷龙。至于什么无人飞机,99式坦克,航空母舰,北斗系统、都可以召唤,主要是让日本鬼子们也尝尝中国制造的滋味,那才过瘾。
军史 连载 124万字
超次元掠夺

超次元掠夺

北辰弃
意外获得了次元穿梭的能力!洛轩自此开始掠夺起无尽次元的各类宝物、资源,以及……美女!
军史 连载 56万字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洲子A星
在灵历的漫长岁月中,圣朝曾辉煌一时,却在内外交困下走向末路。外敌蛮族虎视眈眈,藩镇割据,各藩长拥兵自重、攻伐不休。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奸臣昏将横行,忠臣良将被排挤流放,圣衷帝听信谗言,昏庸无能,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坠入灭亡的深渊。灵历10年,天下分崩,十六国并起,炽国、烈国等纷争不断,北狄、东夷、南蛮、西戎四国也在边境侵扰。圣朝末代国主圣衷被外戚与宦官毒杀,权臣圣元屠杀宗亲,自立为王,建立东
军史 完结 32万字
南朝汉祚

南朝汉祚

醉寻芳
自五胡乱华后,苟安于江南百年的东晋司马,终于被宋武帝刘裕逆势取代。景平二年,不甘于寒人掌机要的高门世阀,坐视北魏侵夺黄河沿边四镇,阻挠朝政正常运行,隐藏在幕后推动复辟“王与马,共天下”之格局。而注定将废的新君一梦醒来,惊坐而起,他必须向宿命中的强敌亮出天子之剑。
军史 连载 97万字
四合院:刚穿越就捡了个媳妇儿

四合院:刚穿越就捡了个媳妇儿

北归飞雁
刚穿越到四合院,就捡了个媳妇儿。禽兽邻居们想欺负她?老子分分钟教你们怎么做人!看不起我是个扛大包的?不就是轧钢厂吗,老子想进就进。而且一进去就是干部待遇。别说轧钢厂了,这整个四九城都被我玩得明明白白的。
军史 连载 52万字
穿越之绝宠太子妃

穿越之绝宠太子妃

黑羽翼天使
《穿越之绝宠太子妃》是黑羽翼天使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穿越之绝宠太子妃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穿越之绝宠太子妃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穿越之绝宠太子妃读者的观点。
军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