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水如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纲临危不惧,应急还是有些本事的。

这句话是朱琏对李纲的评价,赵桓也承认李纲这个右相能被朱琏纵容,他在国家危难之中是可以成为国之柱石的。

按照李纲的定计,赵桓在宫墙上当众宣布,削李纲燕郡王爵为燕山候,贬李纲右相职务,撤钢字军钦命军主将,发配塞尔柱督查西洋藩国商务。

顿时引发了皇宫外一万余太学考生们的欢呼。

紧接着,试探性的他在宫墙上问郑太后在不在

果然,郑怜玉就在城外。

送考的一些家丁,家卷都看见了。

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于是他紧急任命郑怜玉为太学主考官。

满足学子更换主考的要求。

接下来承诺未来朝廷政务不变,各路州府应以大朝会之计划,全力改善交通,兴修水利,担负起让百姓富裕起来的职责。

同时,他还严肃的警告参考学子。

此番不立刻进入考场,名字将会列入太学黑榜,终生不被录取。

轰的一声。

宫墙外的太学生簇拥着刚任命的主考官郑怜玉,在门口禁卫们全力维持之下,涌进了汴梁皇宫。

郑怜玉也上任不负李纲的推荐,一边询问各种考试细节,一边谨慎巡查。

集英殿外,再次塞满了考生和监考官,禁军士兵。

赵桓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准确的说,他被吓到了,登上宫墙门口,一口气说完,他知道自己脚都在抖动。

大宋开国以来,可重文抑武,可从未有过一个武将,如李敬一般有如此的影响力。

自从自己回来,从未过问政务的皇太后现身集英殿,杀人,废科举相护。

紧接着,满朝重臣追随李敬和朱琏,宗泽脚步离京。

连学子们也罢考。

或许黄袍加身的太祖,也从未有过这等影响力。

他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着学子的试卷一起回登州,

山东东路,乃是水师和靖字军的老巢。

不管是靖字军士卒还是水师官兵,都靠着李敬发了大财。

那些嗜杀成性的丘八,据说好多都只认将令,不认圣旨。

在朝廷中有如此声望的李敬,会不会如昔日汉代霍光一样,一言废立君王

百斤的李敬,九十斤反骨。

这狗日的,已经把父皇赶到临安做山长去了。

据说父皇还时不时卖画,贴补自己用度。

也难怪自己皇后,追着李敬去了山东,或许稳住他不让他反,才是朱琏的真实用意。

赵桓越想越害怕。

集英殿外临时的考棚,学子们考了两天,连皇宫供应的饭食索然无味,赵桓也跟学子差不多,没怎么好好吃东西。

直到太学入学考试考完。

郑怜玉走到了垂拱殿。

“上皇,学子考试试卷已封禁,今日洛阳和海边均会有船只到汴梁,上皇是留在汴梁还是.......”

太学考试试题很杂,历来都是朝中所有重臣一起集中批阅。

现如今,汴梁是没有这样的改题力量了。

只能船运登州。

“谢母后,劳烦母后操持,朕还是在汴梁等着,等着太学考试张榜!”

“人不能太贪心,得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又想成仙,看看这个吧!”

该说的话,郑怜玉已经在赵桓主动来找他的时候说尽了。

留下最新的一期复兴报。

飘然而去。

这期的头条居然是朱琏亲自执笔文章,大宋创新的政治改革不动摇,号召各路,府,州,县各级地方官员,民意代表,全力为构筑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大宋而奋斗。

朱琏这是什么意思,怕汴梁的事情,影响了大宋各地官府推进的工作目的

或者是公开表明,帝后二人开始争权

生气的赵桓还没看完这篇文章,就把报纸扔到地上。

忽然发现北面还有一个很醒目的标题。

梁相解读靖王实践《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乃是圣人之言。

李敬一介武夫,武人已经在五代十国时候坏了名声,他何德何能还实践

强忍一肚子气的赵桓,又捡起了报纸,继续看起来。

编辑妙笔生花,细数靖康之难以后,百姓生活变化。

比梁扬祖现场提点更让人看着有理有据,看的赵桓心惊肉跳。

从蜂窝煤炉,到锅碗瓢盆,从靖康大陆运来的新奇农作物,到南洋便宜的稻米,西洋的棉线纺织的布匹。

李敬看似旁门左道一般的杂学发明。

已经渗透到大宋每一个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在复兴报不厌其烦的鼓吹下。

影响到了医学,工学,绘画,书法等方方面面。

不止军中,连全国各地哼唱的歌谣,都是从李敬哪里流传出来的。

大宋,是宋人的大宋,不该寄望一君一相,当宋人中推选智者商量着来。

“这复兴报吃错药了,也不看看如今李敬权柄滔天,连君王都忌惮,还在鼓吹李敬言论,毁我赵氏根基!”

报纸上的文章,仿佛狠狠的打了赵桓一巴掌。

抽掉了赵桓浑身的力气,无力的把报纸扔到一边。

他太低估了大宋靖康之后的变化。

连这么重要的喉舌,也从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想着压制李敬,让大宋权柄再次云集在自己手上,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上皇,妾身请上皇安。”

郑怜玉走了以后,赵桓也不知道在垂拱殿坐了多久。

勐然发现走进来的是朱慎妃,朱璇。

每次看到这张脸,他就想起在遭受金人的屈辱。

回到大宋以后,表面不露声色。

其实赵桓一次都没有主动找过朱璇。

从玉门关外翘首以盼,到逐渐心如死灰,朱璇知道赵桓嫌弃自己身子脏了。

回归大宋的赵桓,已经不是昔日金国需要自己安慰的阶下囚徒。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

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

横界
一个是大明木匠皇帝朱由校,一个是大汉奸李永芳的儿子,双双穿越大明,里外明暗南北争斗。这天下,哥俩到底谁说了算?
军史 连载 42万字
狂飙:我能无限召唤反派

狂飙:我能无限召唤反派

青椒肉丝面
狂飙+扫黑风暴+他是谁+三叉戟+怒火重案+黑白禁区……多女主,有系统,杀伐果断。意外穿越影视世界成为安欣的弟弟安夏。开局激活召唤系统,召唤来的全是变态?李丰田,陈桂林,乌鸦,陈皮阿四…李丰田:哥,资历群把我揍了。乌鸦:哥,他们老是让我端茶倒水。陈皮阿四:哥,我想救我师娘。……
军史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