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军大部追上前队,收到周不疑就地歇息的命令后,皆是一愣。他们知道此行的目的是急攻合肥,但在他们想来来,在攻入合肥前,总要先攻破六安,而主将命令他们就地休息,显然是要抛下眼前这座城池,继续向合肥前进,这大大出乎他们意料。但奔波一日以后,他们也确实累了,也无意揣测主将用心,全军将士或靠在树下,或躺在石边,明月照耀下,他们就在荒野中和衣睡下。

一夜无话,再醒来时,汉卒们感到面目、衣甲上有一股濡湿之意,下意识地用手擦拭,才发觉是清凉的露水,一阵冷风从接近干枯的树梢穿过,拍打到他们身上,使得众人不禁打了个寒战。原来在四季常绿的淮南,秋季也是如此萧瑟。好在周不疑已安排烧起了热灶,他还是让将士们吃上了一顿热饭。

昨夜陷入战火的吴军营寨已沦为一片废墟,吴人俘虏们在被汉军收缴兵器以后,也都被他们放走了。眼下只有六安城上的吴人还在谨慎地盯着他们,有汉卒自下往上看,见上面的人还在修缮城牒,熬制金汤,显然是在为守城做准备。想必城上的吴人也没有料到,汉军并没有继续破城的意图吧。

在再次出发之前,周不疑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议。此次作战,他麾下可分为十二部,除去他亲自率领的本部外,其余十一部分别由孙资、温恢、杨秋、麴胜、游楚、杜畿、董允、辛敞、郝昭、霍弋、狐笃率领。这里仅有杨秋、麴胜两个老将,其余的全是新一代的将领,一眼望去,算得上是朝气蓬勃了。周不疑只说道:“六安吴贼四散,想必我军抵达的消息也已散播出去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在吴贼反应过来前立足合肥,这必是一番苦战,诸位做好准备吧!”

大军当即从六安城下开拔,两部并列向东开进。过了六安后,汉军距离合肥仅剩两百里,而且与昨日的行程相比,这两地间水网稀疏,地势平坦,是适合骑军奔驰的绝佳之地。所以这一路走下来,汉军极为迅速,马蹄踏碎枯叶的声音响起后就再未停下,仿佛无数蝉鸣声聚在一起,在寒冬到来前发出对生命最后的渴求之音。

半路上,空中忽然吹起了西北风,这使得汉军的行军变得更快,以至于周不疑甚至没有催促过后军,诸部之间也没有再拉开距离。而一路上,汉军看到了数批零零散散的吴人,小有数百,大至千余,显然是在此前从六安处逃开,还没来得及集结的残兵。他们一撞见汉军时,就立刻向远处遁藏,看起来已不成气候。

估摸行程,此时大约已走了九十里。周不疑突然叫来记室王基,说:“你马上去给狐郎将传信,令他部调转方向,径直杀回六安。”王基听了一愣,连忙问道:“使君,这是何道理”周不疑却不愿回答,对他说道:“时间紧迫,你且让他行动便是,事后自然见分晓。”王基闻言后不敢犹豫,立马调转马头,往部队长龙后方跑去。

当然,这只是行军之中的小插曲,大部分汉骑依旧在快速行军,甚至不知道狐笃部已经调头的消息。等到了下午,汉骑们依稀在南边看见一小块隆起的山麓,上面萦绕着点点紫色的云气,就好像苍茫天地间的一条紫纱。军队中的向导说,那是紫蓬山,据说看见这座山,距离合肥就只有不到六十里了。

周不疑见状,令大军稍稍往北转向。而在此时,周遭的民居也渐渐多了起来,显然是已经接近淮南的膏腴之地,附近的居民看着汉骑如怒涛般从眼前拍过,都纷纷露出惊骇莫名的神情,他们这才想起来,自袁术被击败后,这里已有二十年没有发生过大战了。其中有不少斥候也在周遭,头一次见识到这种数万匹大马飞驰原野的场景后,他们不敢有半分耽搁,立马到往合肥城中去传信。

此时主政合肥的乃是吴军辅吴将军张昭,他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已是当日的戌时。他受到军报后,不由大吃了一惊,对来使惊疑道:“敌军竟来得如此之快董袭那边怎还没有消息”但时间已经不容他再犹豫,于是立刻派人去组织部曲守城,同时又派斥候出城,同时去打探汉军和六安的消息。

此时天已经大暗了,张昭发布完命令后,外出到城墙上巡视防务。此时城内嘈杂一片,四处是聚集和传令的人员,他们手拿火把在街道间驰骋,火光与影子相互交错,仿佛在跳一首无曲的舞蹈。这让张昭忍不住有些心烦意乱,他在心中想:此时六安到底如何汉军已到了何处此事又会如何影响到淮南的战局呢

好在城中坐镇的不只有他,还有偏将军全琮。此时全琮正在城墙上督建答渠,见张昭过来找他,立即向他陈述自己的想法,说道:“贼军应当已经到了,只是从淮水边突袭到此,快到六安都没有消息,定然是日夜赶路,疲累非常,绝不会来与我军相斗。据我估计,贼军应当在觅处扎营,等到营垒筑成,休整一番,再与我徐徐相斗。”

这番话说中了张昭的心事,他见全琮似有准备,便问道:“那以子璜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

全琮没有立刻回话,而是细思了片刻后,才对张昭缓缓道:“张公,眼下信息不明,还不好做出决策,等斥候确认消息后,再计议不迟。”

张昭也没有别的办法,缓缓颔首说:“那就等吧。”全琮还在看城中士卒布置,观测有哪些不足,张昭则抬首眺望苍穹,观察天上星象的变化。这时他才发现,在深沉的夜空里,不知何时起了乌云,已经遮蔽了一半的月色,城头的风也带了更多的凉意,他对这很熟悉,应当是快要下雨了。

这时六安的使者终于赶到了,他们是昨天夜里逃出来的吴人,只是没有换乘的马,导致不得不在半路歇息了几次,这才赶到合肥。他们立马向张、全二人通报了六安昨夜的战况。得知六安还在董袭手中,全琮不禁露出几分喜色,他对张昭说:“张公,不怪贼军如此神速,原来是自寻死路啊!那叫人如何想得到只要六安还在手中,贼军的粮秣就运不进来,他们就是得了合肥,也不过在这里饿死罢了。而我们这有两万精锐,已可以考虑迎战了。”

张昭也很欣喜,他问道:“是等斥候回来,我们就率军出发吗”

全琮摇首,而后道:“他们初来乍到,此时正是最警惕的时刻,恐怕还不好对付。不如就让他们修营,这一夜下来,他们能修数万人的营寨就是糊一圈栅栏,我看也够呛,等到明日一早,他们精疲力尽,营垒未成的时候,我们率众压上,他就是兵力再多十倍,也不过是笼中之鸟,湖中之鱼罢了。”

张昭见他说得如此信心满满,又想起来自己前些年随孙策征战的所见所闻,大战之前,建营往往需要数日,建成之后,将士都还要为此休整。以己度人,全琮的计策确实完美,于是心悦诚服地说:“既如此,此战就交给子璜了,此战若是功成,恐怕便是定鼎之功,我就在城中等你捷报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终于有斥候探得了汉军的消息,回来向张、全二人禀告说:“贼军就在淝水以北二十里,正在伐树修营。”此时恰逢下雨,秋雨的湿意如丝缕般缠绕衣衫,全琮对此大喜道:“今夜下雨,明日一早,土地必定湿软,汉军的骑兵也无用处了!张公,这是天意啊!”

他当即令城中兵卒先去休整,约好明日早上点卯,与汉军决一死战。同时又与张昭告别,先回房中歇息去了。

然而就在他梦中昏沉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拍门声,他迷迷糊糊地醒来,转问来人说:“是快到卯时了吗”

来人却说:“将军,卯时还有两刻,但眼下不是别的,而是张使君有急事与将军商议。”

全琮闻言大奇,但心里也想不明白,就披了袍服,拿了佩剑,随使者前去将军府。此时天色尚黑,而满城都已熄灯,只有张昭的府邸依旧灯火通明。全琮一进门,便看见两个斥候衣装的人跪在大堂中央,而张昭坐在主席,面色显得极为苍白。

全琮正要向张昭询问何事,不料张昭却提前打断了他,对他说道:“子璜,进攻敌军的计划,怕是行不通了。”而后让躺下的斥候向全琮禀告,全琮听到消息后,不由大惊,手中佩剑也不禁掉落地上,而后喃喃自语道:“何其神也!怎会如此”

原来,这两人带来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是来自六安的,他说董袭见汉军离开,于是率众出城收拢残军,结果竟在路上撞上回杀的汉军,当即被打得大败。汉军趁机夺取了六安城,而董袭正率残部向合肥赶来。

第二个则是汉军大营的消息。斥候监视汉军筑营的过程,发现对方好似有神助一般,不需长时间计议,各部士卒就开始筑垒掘堑,每块地方安排的人数都不多不少,刚好在寅时完成任务,如今一夜之间,汉军营垒已然筑成,并在外围设置了两层鹿角和一条壕沟,恐怕已经攻不进去了。

全琮对此全不敢置信,也顾不得与张昭多言,立马率亲信十数人亲自去探看汉军大营。结果果如斥候所言,又见周不疑诸部器甲精新,军容甚盛,吴人为之夺气。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重启完美时代

重启完美时代

醉墨红尘
作为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十几年的杨宇,被命运一脚提到了二零零二年,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重活一世的杨宇,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赚上个十几亿那只是一个小目标,打造一..
军史 连载 11万字
武魂之魔法世界的异类

武魂之魔法世界的异类

繁梵
怀揣武侠梦的都市白领,因一场车祸穿越到一个魔法为尊的时代,但身为穿越者的他并没有牛b到爆的魔法属性,有的只是一个脾气很差的武魂系统......穿越?系统?这里全都有!..
军史 连载 12万字
透视小中医

透视小中医

三两小米酒哟
中医学生耿昊历经雷劈获得透视能力,佩戴多年的玉佩拥有储物空间,他的普通人生发生惊天逆转。他拥有一双透视神瞳,不仅可治病救人,赌石鉴宝,并且还能预知未来,避凶化..
军史 连载 11万字
穷途英雄

穷途英雄

浩瀚馨语
老肖家五个子女都长期工作在海外。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心抛洒在为祖国荣誉而奋斗的战线上
军史 连载 9万字
末世尘光

末世尘光

钢城小草人
《末世尘光》是钢城小草人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末世尘光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末世尘光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末世尘光读者的观点。
军史 完结 230万字
吴越王子

吴越王子

最后一只蚂蚁
这一年,大周皇帝郭威带着遗憾挂了。这一年,晋王柴荣意气风发,初登大宝,虎视天下。这一年,南唐皇宫里依旧是笙歌燕舞。这一年,钱昱穿越成了吴越国的落魄王子。穿越成吴越国的落魄王子怎么办?开疆拓土,扫平天下,皇图霸业这些大事先不着急。别问为什么?万里江山又没长脚,跑不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娶老婆、娶老婆、娶老婆。第一美女周娥皇,必须赶紧想办法把你哄到手里。千万不能让李煜那个小子抢了先。这一年,是公元9
军史 完结 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