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议事很圆满了,诸公都是喜笑颜开的就要散去。巡查使蒋立刚站起来让诸公再等等,他问那些犯事的怎么办?

前转运使柳庆银罪大恶极,理应斩首。

杀人的事情丁公肯定不愿意参与,老爷子又看着他和老曹啦。

赵玉林说曹大将军行监督之责,就请大将军监斩,提刑按察使主事,明日在菜市口将死囚都斩了,神威军可没有多余的粮食养祸国殃民的恶人。

诸公听到后犹如一颗惊雷,终于明白赵玉林对敌人是决不手软的。

因为大宋的官府要杀人,一般都是秋后问斩。赵玉林却是随时下刀,还美其名曰不浪费粮食。

老曹责任在肩,立即答应,看了一眼按察使吩咐蒋立刚小心做好一应事务,明日午时三刻将人犯押到菜市口问斩。

丁公见诸事议定,叫余大异安排晚餐。府衙已经在餐厅备下酒菜,众人陆续进去坐下就餐。

赵玉林礼节性的和大家敬酒之后跟着老曹一起回去休息。

临安小朝廷已经收到皇城司快速递发去的消息,税赋银子就别想了,不但如此,川蜀制置司还在报纸上大讲史儿子被蒙军俘虏过,小朝廷继承皇室正统的地位未定。

这是在质疑临安朝廷的真伪了,那还了得。

川蜀这样一闹,各地看清小朝廷属于伪立,都可以不听他的号令,都可以自行其是小朝廷不就成了政令不出临安城啦。

史儿子暴怒,立即下令制裁川蜀,取消川陕制置司,诏令川陕各府、州、县接受他的小朝廷调度。

同时,小朝廷向两浙的盐商发出公文,禁止向川蜀输出食盐,要用这一招困死赵弃儿。

但是,盐商不干了,不卖盐,如何赚取哗哗响的银子?

他们集体向史儿子诉苦,要求打开关卡卖盐,因为这个营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啊。

史儿子还有办法,他叫户部猛印关子,用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去换盐商的食盐库存起来,以官商的渠道和川蜀的商人做生意。

他要用十倍,百倍的价格将川蜀没有转运给他的税赋都拿回去。

然而,他依然没有解决银子短缺的问题。

临安皇城司给他报告,那赵弃儿做事太不地道,不给咱们银子就算了,居然送给孟珙孟黑子五百万贯钱,可都是去年的税赋。

史儿子过去和孟珙是上下级关系,立即想到了找孟珙拿银子应急,马上就派人去黄州要钱。

这些消息很快被顺风处的秘密情报站获悉,飞向成都。

曹友闻和赵玉林回到府上,老曹叫再吃杯茶。

赵玉林晓得他还有话要说,跟着去了老曹的书房。待侍女送上茶水后老曹问川蜀之守备尽归与他,不太好吧?

赵玉林说不但守备要大将军领着,新兵的训练还得大将军领着,仁怀用兵和大理国方向的防御都要大将军操心呢。

赵玉林告诉老曹,再过些日子他得去北方了,蒙军的西征军大举东来,绝对是瞅准了咱们下手的,只有大将军才能稳住成都。

两人刚说上这么几句话,巡查使蒋立刚就到访了。老曹叫请进来,三个人坐到一起吃茶。

蒋立刚一进来就说是专程上门谢过大将军和三少爷的。

曹友闻说应该谢过赵指挥使,是哥儿办了前任巡查使,今天又特意关照巡查、捕快,巡查局可得把公事办妥帖了。

蒋立刚连连称是,信誓旦旦的向二位大人保证他要下去亲自督办,狠抓成都的治安,限时办结一批案件。

赵玉林首先表示赞许,但是强调不能靠刑讯逼供结案,那样的话不晓得会弄出多少冤假错案。

蒋立刚又是一通“是是是。”

赵玉林说眼下还有一个急事,估计江东会很快断绝咱们的盐路,这样的话不法商人就会囤积居奇,老百姓又会恐慌性的抢购,一旦断了货,商人就会抬高价格,十倍、百倍的谋取暴利。

老曹对着蒋立刚讲:一旦消息传来,巡查局就要严查商家压货不卖,严惩有人抢购起哄。

赵玉林十分肯定,短时间内怕会出现食盐短缺,要贴出安民告示叫百姓莫慌,要求商家每户只卖半斤盐,一月之后川蜀之地便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盐。

老曹觉得行,每户半斤盐,够用一月。一月之后咱们的盐到了,不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还超级低,江东根本就封锁不住了。

蒋立刚十分惊奇的看着他俩说,他就是为盐而来的。城里已经在议论了,有百姓也在朝商铺跑,开始排队买盐啦。

那些临安来的官员们和他们的好友一起在酒肆吃酒嗨皮,大谈三少爷无知,不向江东转运税赋惹怒了史相被掐断盐路的后果不堪想象,要不了多久一个个人,包括牛羊都会浑身没得力气的趴在地上。

老曹和赵玉林都哈哈哈的大笑起来,叫蒋立刚放心回去做事。告诉他盐已经在路上,不出一月就会到达成都。

蒋立刚惊喜的告辞离去。

这人刚出门没多久,成都皇城司总管徐志远就到访了,还不好意思的说深夜叨扰,请两位大人见谅。

赵玉林和老曹会心的一笑,问他是因为巡查使占先啦,不便进来说事吧?

徐志远尴尬一笑,点头称是。

赵玉林说如今一起共事了,有事说事,无妨的。

徐志远马上报告,皇城司的快速递接到临安皇城司密信,史相已经传令盐商禁止向蜀地售盐,关卡要严查运往蜀地的运盐船。

老曹说来的真快,小朝廷做事利索嘛。

徐志远告诉他们,这些消息都是临安皇城司的有志之士,心向着咱神威军秘密发送的,临安史相还派人去了黄州向孟大将军索要咱们转运的税赋,这都说明史相在成都还有坐探,不然不可能这么快就知晓的。

老曹点点头头,提醒他皇城司已经和顺风处合并,今后徐总管要向冬梅总管多多学习、禀报。

徐志远立马说“是,遵命。”他和冬梅总管已有分工,今日是他当值,收到情报便过来报告了。

赵玉林叫他回去和冬梅商议,川陕制置司终归要举起大宋抗蒙的大旗击败蒙军,复兴汉唐盛世。今后顺风处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这就需要将各地皇城司的力量都整合进来。

徐总管过去坐镇成都,对皇城司的情况熟悉,是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选,要在这方面多费心思。

徐志远一阵激动,立即表示会竭尽全力去做。

老曹笑呵呵的叫吃茶、吃茶。

这丫晓得该走了,浅饮一口便起身离去。

赵玉林叫飞虎进来吩咐,立即去报告丁大人,明日一早召集府衙所有人员议事。

飞虎立即去了。

老曹问有必要公开吗?可是牵动民心呐。

赵玉林说敌人已经在散布小道消息啦,老百姓最怕这个。他们是在和咱们打心里战,我等必须走在前面。

他给老曹说,得回去写点东西,站起来就往他的房里走。

回去,肖艳都还在等他。

赵玉林说咋还不歇着,明日的事儿多着呢。

肖艳说曹夫人也没歇着呢,就看着他们忙碌。

赵玉林想到肖艳的文笔不错,把临安断绝盐路,要和川蜀打一场食盐狙击战的事情说了,让肖艳写篇文章来驳斥江东,告诉老百姓无惧,咱们有的是盐。

肖艳立即坐到桌子前思考起来。

他知道写文章很烧脑,叫侍女给她送去一杯热开水,自己出去在院子里转悠,他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如何对付江东的食盐之战。

曹夫人获悉赵玉林还在院子里走动,对着老曹一声叹息说真是过了一山又一山,玉林小哥累呀。

老曹说可不是嘛,要叫他,如何想得到让苗贵找盐回来?这次临安的史相要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

曹夫人问他如何讲?

老曹说苗贵在西宁州寻到了上好的盐湖,百姓只需要用铲子装进口袋便运来啦,哥儿已经吩咐苗贵在返回关中的同时运盐回来,先送十万斤入川。

曹夫人听着惊呆啦,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上等的盐巴直接挖起来装好就运走?

老曹乐呵呵的说睡吧,要论和史相斗志,还只有玉林才行。

肖艳找到赵玉林,挽着他的手叫回去,她的任务完成啦。

赵玉林进屋,看到小姑娘一口气写了几大篇,足足有一千多字。笑呵呵的说辛苦啦,坐下认真的看了起来,稍后便夸她写得太好了,他来添个标题。

赵玉林挥笔写下《盐,川蜀有的是》几个大字,肖艳立即道:“大善,太提气啦。”

赵玉林说再做一篇报道:就说神威军在西宁州发现巨大盐湖,要实验在田地里撒盐增加土壤肥效。

他一边说一边写,叫耿飞虎去找徐志远,把成都的报馆掌柜都找来。

赵玉林才将文章打磨两遍,徐志远已经带着报馆的掌柜到了。

他严肃地给这些掌柜的上了一课,要求今后发行的报纸要接受官府的督查,没有经过官府同意的文章报纸不许刊印流向社会。

接着他就将两份稿件拿了出来,叫掌柜的立即回去排版印刷,天明必须散发出去,亏损多少找府衙要银子。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挽狂澜

红楼之挽狂澜

鸿燕
贾琛穿越红楼世界,成为荣府远房子孙。旁系无权无势?无妨,看我文武双全,名震天下。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皇帝想抄贾家?先问问我手中刀答不答应?倭寇屡犯海疆?灭之!再派贾宝玉率领僧众去倭国教化人心。皇帝赐婚?先试婚,不满意就撕了圣旨。奸臣当道?黛玉,写一篇檄文,为夫要清君侧!末世将临,贾琛只手挽狂澜!有诗为证:醉卧芍药枕烟霞,咏絮葬花公侯家。蘅芜停机昼掩门,才子携美浪天涯。追亡逐北驱鞑靼,封狼居胥灭
军史 连载 35万字
骑砍:大晋枭雄

骑砍:大晋枭雄

剪径蟊贼
+++一觉醒来王瑾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名为大晋的国家,此大晋时值王朝末期,朝中权臣当道,门阀割据,地方豪族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异族虎视眈眈的等着大晋倒下吞食血肉,且看王瑾如何在大晋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帝位王瑾:切钩者诛,窃国者候,就让我来终结这腐朽的乱世。
军史 完结 79万字
海贼之火影传说

海贼之火影传说

望语晨风
这是一个我爱罗莫名其妙般的乱入海贼世界的故事,看不仅如此,当他来到这个海贼之界的时候,他的性格竟然渐渐的发生了变化。看我爱罗勇闯海贼世界,战斗海贼boss的故..
军史 连载 5万字
我的三国居然没战争

我的三国居然没战争

没问
帝都,城东菜市场,张记肉铺。一个黑脸高个大汉用粗浑的声音吼着:买肉咧,刚宰的新鲜猪肉……
军史 连载 4万字
星海狂歌

星海狂歌

烟与茶
为我所爱,百死无怨---几个狂傲不羁的大字深入碑体前辈,我接受你的传承。我......也有所爱的人。为了她,我百死无怨!持续千年的战争,哪里才是净土?何处才是家..
军史 完结 117万字
重活一世之逆转人生

重活一世之逆转人生

特别的感觉
咸鱼翻身还是咸鱼?对于这句话,黄星那是坚决不信的!直到,他重生了。他发现,自己依然还是前世那条咸鱼……直到,复制强化异能莫名其妙的觉醒,他这条咸鱼总算开始..
军史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