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先几年,腊梅的担心是多余的。
腊梅的弟弟狗蛋一直在胡大公子以及大皇子手下忙来忙去,都是干些正经的事情。
大皇子飞扬跋扈,并不代表他不干事!
当今皇上一直训斥他,说他脾气骄横,对属下以及大臣太恶!
为了培养他,皇上还常常让他去干一些正经的事情。
大皇子在干事上,那还真不含糊,事情也做的让皇上满意!
只是她对皇上没有立他为太子这事,一直耿耿于怀。
不立他为太子,他就觉得很没面子,他总觉得大臣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觉得别人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他为了自己的尊严,有时候对大臣出言不逊,想找找自己的存在,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大皇子越是这样,越是在皇上的脑子里打上了问号,郡王爷一再反对立他为太子,说国家社稷,要皇上三思。
其实太子的继承人选,在皇宫里一直暗流涌动,这就包挂皇太后,皇上,皇后,以及诸多大臣之间,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这个暂时不去说它,这个与本章关系不是很大,多说跑题!
只说胡大公子跟大皇子搅在一起,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难道皇子就不该有自己的朋友!
何况胡大公子与皇子又是嫡亲的表兄弟关系,他们自小就在一起玩,这没什么好说的。
说大皇子骄横跋扈,当然他是针对人的。
对于胡大人的一帮支持自己做太子的人,他也是尊敬有加的,毕竟这些大臣都是他的支持者,以后他做了皇上,还是要有自己的一党人的!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么就是支持自己的当然要升官,反对自己的找点理由不是罢了他的官,就是降他的级,这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确实有能力的,又能及时知错就改,在自己面前能俯首帖耳的大臣,还是要留用!
这么一说,就明了。
那么要把狗蛋的事说下去,从哪里入手呢
咱们还是从黄河决口开始说起。
黄河决口,水患殃及的灾民几乎每年都有。
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为什么改道呢咱们说的简单点,就是黄河水在平常流得好好的,一到夏天,梅雨季节,那天上降下的雨量大,大到河道暴涨,往下游流的时候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道。
这股力道,携带泥沙,携带上游被冲击下来的树木、玉米杆、杂草等等在中下游拐弯处形成於结,堵住了上游河水的大流量,使得河面渐渐升高。
升高的河水还是很有压力的,专门捡那松软的河堤欺负,在河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下,在夜以继日地冲击下,先是一点一点地拨开河堤,慢慢地冲击开一道口子。
这道口子又被冲击,于是越冲越大,越冲越大,大到后来,哗啦一下,于是黄河的水,从这道口子冲击而下,使得大片房屋倒塌,大片良田被淹,形成了一大片汪洋大海,老百姓在河水中是哭爹叫娘,屁滚『尿』流,携老扶幼,把家里能拿上的都拿上,流离失所,逃荒要饭,这就是灾难!
这就是黄河决堤!
黄河决堤后往往会冲击出另外一条河道或者几条河道,然后顺着一条或者几条河道,向下游流去!
对黄河的决堤,做了上面简单的说明!
说明,是为了皇上要派大皇子协同尚书去治理黄河。
黄河决堤,当然不能听之任之,得治理,得把冲击在大片土地上的水给引到河里去。
在加固河堤,得防患于未然,让它第二年不至于再重演上一年的故事!
这么做,是为了百姓利益,是为了国家利益。
老百姓少遭受损失,国家也能多征缴赋税吗!
老百信多损失,国家不担不能要他们的税,还得出粮食救济他们!
治理河道,就得动用人,一般动用的民工的时间是,每年的冬闲。
也就是秋收了,种子播下去了,老百姓闲在家里没事干了,好,去,去修理各种河道去。
各种河道,不光是黄河,还有大运河,还有全国各地的各种河道。
其中黄河,每年所动用的民工,不计其数啊!
这么大的地块,这么大的工程,治理起来真的是很难。
因为你不知道第二年,哪块的河堤决口,凭着肉眼看是看不出来的呀。
这就要有一定的地土知识了,要有一定的治理河道的经验了!
好了,咱不往专业上去说,咱就说大皇子要下来治理黄河。
他所带来的人员,就有胡大公子和腊梅的弟弟狗蛋。
治理黄河,对于上面派下来的官员以及当地的官员们来说,这可是肥缺呀。
哪里需要治理,当地官员们会上报!
但是有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治理动用多少民工需要多少银两
谁知道
当地官员知道啊!他上报了,由上面审核,审核通过,这钱就批下来了。
为什么要银两呢
这民工干活,不用给他们工钱,他们有义务出这份力,这个也是为老百信好不是!
不给工钱,但是得给他们吃吧总不能让他们从家里带粮食来吧有的家里根本就没什么粮食。
干活管饭,天经地义,就是发配的犯人,还管饭呢,何况这些老百信呢!
不求有肉吃,起码不能让他们吃糠咽菜吧
吃糠咽菜也没劲干活呀!这是广大的官员们认为的!
这么多民工,需要管理吧!管理人员的工钱,以及吃喝拉撒,要给银子吧!
需要多少全靠下面的官员说个数字上报。
但是国库拨下来的钱,那是有一定数量的,不是你要多少就给多少的。
这里面的猫腻就来了。
谁规定这个地段需要治理可治理也可不治理,或者用一千民工的说成一万民工,上面总不能一个个去走访吧就是走访你也不一定知道要用多少工!
治理河道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这是个肥缺!
有了肥缺,漏洞就多!
作为大皇子带下来的胡大个子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发财啦!
于是上下勾结,心照不宣,他们每到一处,地方官员都用上好的酒席招待,还不时地献上美女歌舞,夜里还能干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被窝里的勾当,乐逍遥么!
民工上来了,本来是有充足的粮食下发的。